03.04 西青區大寺鎮:捨近求遠的戰“疫”伉儷

手提著紅色小喇叭,王利軍一邊走,一邊宣傳,遇上村民,他會發放“三字經”、“明白紙”等材料,也會入戶張貼“一封信”。轉眼間,王利軍已在青凝侯村做宣傳志願者一個多月了,他居住在西青區大寺鎮福特納灣社區,為何要捨近求遠,跑去青凝侯村做志願者呢?

西青區大寺鎮:捨近求遠的戰“疫”伉儷

說起原因,其實還很多。2月初,王利軍刷朋友圈時,看到西青醫院護士兩次“請戰”前線的信息,深受感動。他覺得自己作為黨員,雖然不能像醫務工作者一樣衝鋒前線,救死扶傷,但他可以到抗擊疫情一線奔走宣傳,值守卡口。還沒來得及到社區報到,他就在微信群裡看到了自己“發小”發的消息:“村裡加大防疫宣傳,有想做志願者的抓緊報名。”他趕緊和“發小”詢問情況,得知“發小”已經在村裡奮戰好多天了,村裡防疫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展開,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王利軍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當即向“發小”報名,決定回到生他養他的青凝侯村,和“發小”們一同抗擊疫情。還有一個原因,王利軍的妻子周學珍是青凝侯小學的老師,妻子也支持他並同他一起回到青凝侯村加入了志願隊伍。周學珍說:“最好的支持就是與他一起並肩作戰!”

西青區大寺鎮:捨近求遠的戰“疫”伉儷

回憶起參加志願服務的第一天,48歲的王利軍說:“我記得那天下起了小雪,天氣特別冷,我和妻子來村子的時候,卡口的人正在寒風冷雪中值守,我們村的卡口不像其他村,周圍都有樓宇擋著。我們村卡口就像是在曠野中,周圍一點兒遮擋物都沒有,在樓群裡可能覺得風不大,但在我們村卡口,站一會兒就會覺得風能把人穿透似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志願者們依然按部就班量體溫,登記信息。我當時很感動,也下了決心,必須在村裡好好做志願者,和大家一同戰‘疫’。而且我和妻子都是黨員,必須多幹些苦活兒累活兒,多幫村裡解決難事兒,黨員就是要挺在前面的。我覺得我們來晚了,應該防疫一開始就來的,但也不算晚,因為我們會一直堅持做好志願服務。”

西青區大寺鎮:捨近求遠的戰“疫”伉儷

就這樣,在雨雪中,王利軍和他的妻子開始了在青凝侯村的志願服務。同樣作為一名教師,王利軍覺得自己是熱情奔放的,他可以四處奔走宣傳,和鄉親們交流起來也親切,隨時都能把防疫知識宣傳到戶、到人。同時常年和小學生們在一起,王利軍覺得自己體力也是非常不錯的,他總是跟村委會工作人員說自己想去卡口執勤,體力好,又抗凍。一個多月來,王利軍不僅在村內宣傳,還會去卡口執勤,“我們會把上課時間安排好,爭取天天都來做志願者。”

西青區大寺鎮:捨近求遠的戰“疫”伉儷

他的妻子周學珍主要承擔了志願宣傳任務,周學珍說:“我在村裡做老師,和大家都非常熟悉,便於開展宣傳,而且我的學生們都在家上網學習,有時家長們有什麼問題,我在村裡還可以幫助他們及時解答,真是一舉兩得,要不然一直不開學,我也放心不下這群孩子們。”親身做志願者,感受到防疫一線工作的不容易,王利軍和周學珍夫妻決定為防疫一線的志願者們捐款捐物,他們不僅為青凝侯村,同時也為自己居住的社區貢獻了力量,王利軍說:“這次疫情就是一次大考,雖然我們都是老師,但同樣也在書寫這份答卷,抗‘疫’需要彙集大家的力量,一線的志願者們日夜抗戰,舍小家為大家,太不容易了,我們倆希望把自己微小的力量也加入進來,和一線志願者,和廣大家長,還有所有的學生們一起,共同答出一份100分的試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