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愛新覺羅·載湉

人生大概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載湉親政後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臺,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

生平經歷

清德宗光緒皇帝名愛新覺羅·載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

1900年義和團反洋起事,導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挾光緒帝逃亡西安,次年簽定辛丑條約後才回到北京,光緒仍被慈禧軟禁。

光緒帝比慈禧只早死一天,他的死因沒有歷史定論。一說他為慈禧毒死,一說他自然病死;2008年對光緒頭髮的檢驗證實光緒帝死於急性砒霜中毒,但兇手是誰仍有待考證。

光緒帝無後,慈禧太后即以其侄、第二代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為帝。

光緒帝沒有勇氣衝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天顏慼慼,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慈禧只好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義和團運動後,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清王朝瀕於覆滅的邊緣。

歷史評價

《清史稿》論曰: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欲張撻伐,以前國恥。已而師徒饒敗,割地輸平,遂引新進小臣,銳意更張,為發奮自強之計。然功名之士,險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濟,言之可為於邑。洎垂簾再出,韜晦瀛臺。外侮之來,釁自內作。卒使八國連兵,六龍西狩。庚子以後,怫鬱摧傷,奄致殂落,而國運亦因此而傾矣。嗚呼,豈非天哉。光緒駕崩後,清越四年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