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儒學復興之障礙

儒學的復興有三大障礙,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三不足,即:無根、無寄、無用。

第一、無根。現在的儒學沒有根基,群眾基礎不牢,民間踐行儒學信條的很少。儒學不是廟堂之學,不能只在學者、專家裡流傳。歷史上的儒學可是和我們的人倫日用息息相關的呀!

第二、無寄。現在的儒學沒有存在的載體。孔子的學問是仁道設教。仁者,人也。儒學是不能單靠文字去傳承的。儒學的延續關鍵在於人。想當年,始皇帝焚書,不不也沒有斬斷天下讀書的種子嗎?儒學必須要有他存在的場所,或在我們的一言一行當中,或在某一機構、某一社團當中。

第三、無用。現在的儒學沒有實際的用處。中國人是一個講求實效的民族,沒用的知識他不會去學。所以儒學要復興,必須讓儒學變得有用。以前的時候,諸儒提到“有用”,便認為是“功利”。只看重功利,當然不對,可是沒有一絲功利的儒學,會有人去傳承嗎?

儒學的復興關鍵是要解決以上“三不足”的問題。現在推廣兒童讀經,主要便是解決“無根”的問題。在下以為這方面要繼續搞下去。另外,要加大對母親的讀經教育,開展“母親讀經”。因為母親的行為會十分明顯的影響他們的子女,這樣發展,才會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如今在解決“無寄”、“無用”方面,做的還不太夠。我們要給儒學找一個依靠、找一點用處。關於儒學的載體,我認為一是書院,二是實業。書院是傳承學問,而實業是要儒學發揮他的用處。古人常常講“經世致用”,書呆子永遠不會有什麼大作為的。關於實業的問題,就是要讓儒學掌握一定的經濟力量。關於它的形式,我以為應當比照以色列“基布茲”、“莫沙夫”的組織結構。另一方面,儒學團體也不能只停留在讀經階段,要有所作為。基督教的“救世軍”在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

2012年01月18日

吾之文字沒經過細緻的思考,權當是拋磚引玉吧。另外,我認為我們在復禮方面要有所作為。復禮就是我們的團隊免費義務為民眾提供禮儀指導,幫助朱子家禮在民間復興。

儒學復興之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