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D4 8月6日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由於平時上班的原因,我習慣了早起,醒的比較早,就先到樓下去看看車輛。

洗乾淨抹布,擦擦前後風擋玻璃、車燈和車窗,清理粘在車前身的小飛蟲。最後再擦車身。

白色車漆的好處是耐髒,有點灰兒也看不出來。還有白色比較顯眼,尤其是在沒有路燈的夜晚路上,更安全一些。白色車漆也沒有那麼嬌氣,擦不壞的。

圍著車轉一圈,查看一下輪胎。由於是長途自駕遊,每天出發前簡單檢查一下車輛是十分必要的。

結算完房費,8點半從柳州出發,前往貴州,目的地是黎平縣翹街,行程340公里。

黎平縣翹街遊玩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大約4點多到達就可以。心裡盤算了一下,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我就選擇了走國道:一來可以看看沿途的風景,二來可以省下高速路費,好好吃一頓。

沿著G321一路行駛3個多小時,前方的路兩邊出現一群極具民族風情的建築,都是二、三層坡頂的木房子,那是侗族村寨(地圖上標註為和裡小橋)。於是放慢車速,尋到一處村民開的飯店門前停車吃飯。

奶奶和老婆點了3菜1湯:姜炒土雞、青菜、炒臘肉。

趁著上菜前的空隙兒,我帶大眼睛去侗族村寨轉轉。

飯店門前有一處池塘,不遠就有一處風雨橋,我就給大眼睛講起風雨橋。

侗族建築有“三寶”:寨門、鼓樓、風雨橋。風雨橋優美堅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擋風避雨,還能供人休息或迎賓接客。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在貴州、廣西的侗鄉,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風雨橋。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

風雨橋又稱花橋,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

侗寨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風雨橋大多架設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既作交通之用,又有宗教方面的含義。它象徵飛龍繞寨,以保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祥幸福。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程陽風雨橋,是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位於廣西柳州市三江縣城古宜鎮的北面20公里處林溪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1912年的程陽風雨橋與中國的石拱趙州橋、鐵索瀘定橋及羅馬的鋼樑諾娃上的沃橋齊名,為世界四座歷史名橋之一,是世界建築史的奇蹟。

有朋友說,大眼睛才4歲,你給他講那麼多,她長大了是會忘的。我是儘量用孩子的語言,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她聽,她喜歡聽故事,還覺得很好玩,並不覺得枯燥。我埋下知識的種子,靜待悄悄地發芽,帶孩子來親身體驗,有直觀的感受。某一天,她在書上看到了風雨橋,就會想起我去過那裡看過的。而我是北方長大的孩子,對於這些少數民族只是停留在書本和影視作品中的印象,沒有那麼立體那麼親近,直到我40歲開始自駕遊以後才真正體驗到。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由於偏僻的原因,這個村寨還沒有開發成景區。沒有外面的人來打擾,村寨裡面小路上靜靜的,少了喧囂和商業味道。轉過一個房子後面,一位婦女在染布。侗族藍靛靛染是貴州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裡隨處可見。侗族擅長紡紗織布,侗家男女所穿的衣服全部是自紡自染的“侗布”。

“侗布”就是用織好的布,經藍靛、白酒、牛皮汁、雞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曬、槌打而成。侗族婦女用傳統純植物藍靛草加工成藍靛泥,用藍靛泥作染料,經過手工操作把布染成藍色或青色。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靛染好的侗布進行晾曬

吃過侗鄉的農家飯菜,繼續前行。由於奶奶容易暈車,將北斗星的後排座位完全放平,成為一個“臥鋪”,躺在上面休息。不一會兒,老婆和大眼睛也開始打盹了。

行進1個半小時左右,到達八洛村,這裡是廣西和貴州的分界,高德導航提示將從G321國道進入到S202省道。

前面的路面變得坑坑窪窪,像搓衣板一樣十分的不平。能看得出曾經是瀝青路面,但是很久沒有修整了。路上沒什麼車,偶爾遇到一臺車開過,馬上飛起揚塵。我根本不能開快,車速只能30邁。我看看了導航,向前這段路距離就5公里,只能慢慢開吧!北斗星x5通過性還是不錯的,離地間隙127.8mm,遇到通常的的土包(或者坑,不會擦到地盤。無疑有條件的話,選擇SUV的通過性會更好。

我在3擋和2檔之間不停地切換,專注地觀察路面,把握方向盤,繞過地上的坑,儘量減少顛簸,心中不免有些後悔。奶奶、大眼睛和老婆都被顛醒了,看著車窗外,詢問怎麼了。我盡力安慰他們的情緒:這是兩省交界的地方,要重新擴建,沒有多長,我慢慢兒開,過去就好了。

半個多小時之後,有驚無險,終於開出了這段“按摩”路。朋友們自駕遊要以我為鑑,出發前注意檢查好車輛,安排好路線,避免遇到麻煩。

後面的行車路途十分順利,沒再遇到這樣的路。大約5點半左右,我們到了貴州省黎平縣。

翹街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街道的兩頭高中間低,形如扁擔,俗稱為"翹街",民間也叫“扁擔街”。因其獨特的歷史人文藝術,於2011年6月11日被授予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在翹街的街口,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牌坊上雕刻的兩副對聯,是用黎平的鄉鎮地名和歷代名人的名字組成的,很有情趣。

翹街全長近1km,保存有明清時期古建築群。遠遠望去,一排排封火牆,一座座四合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歷史畫卷。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房屋翹角高低錯落有序,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二層樓房除了兩旁為青磚建築封火牆外,其他部分基本上都是木質結構,門窗牆面裝飾古色古香,封火牆上翼角飛翹,牆上的彩繪精美細膩,房屋的門窗裝飾,圖案古樸。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屋簷上的鎮宅神獸

馬頭牆是贛派建築、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古代,黎平是對外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在商貿的繁榮中,商賈們將考究的徽派建築也帶進黎平,當地勞動人民把江南與少數民族文化、建築技術、藝術進行了融合,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見的“翹角樓”,黎平人又稱之為“窨子屋”。

“翹街”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紅軍長征中著名的“黎平會議”就在這裡召開,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秦邦憲、張聞天、王稼祥,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李德列席了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紅軍戰略主張,為一個月後召開的遵義會議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這次會議挽救了中國紅軍的命運,奠定了新中國的誕生。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現在,“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已成為“紅色旅遊”的勝地。除了黎平會址外,翹街主要的歷史遺存還有:毛澤東住址、陳雲住址、中央紅軍幹部休養連舊址、中央紅軍教導師舊址、“兩湖”會館、福音堂、紅軍廣場等。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街邊的店鋪內,幾個小女孩製作傳統民族手工藝蠟染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晾曬的扎染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黎平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 2012 年“黎平米粉”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倍受關注。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黎平米粉做工考究,先將大米浸泡後磨成漿,舀漿、上籠,米漿在沸水中用旺火蒸熟,晾涼,切成片狀,稱之切粉。其特點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容易入味,配以各種哨子和骨湯,一碗濃香四溢的黎平米粉就出來了。

到黎平,定要去古城翹街嚐嚐正宗的傳統米粉,不留遺憾哦......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大眼睛戴上了媽媽的防曬帽子,更顯可愛。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華燈初上,翹街給人以溫馨、安逸、寧靜的感覺,走在翹街上,我們讀的是一段歷史,一段記憶,一份情感。

明天,我們將前往世外桃源般的中國土家第一村——雲舍古村。

廣東廣西貴州自駕遊記—D4 柳州-侗鄉風雨橋-黔東南黎平翹街

4個人,20天,3000公里,普通人的自駕遊記,一路美景,美食,趣事,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