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好準備?

唯我男神牌牌琦975


特朗普這次的目標是俄羅斯,第一層意在誇大俄羅斯威脅,將自己和盟友之間的部署合理化,為北約東擴找藉口。第二層忽悠那些盟友趕緊增加國防預算,為共同防禦多出點錢。但是說到底就是億俄羅斯為藉口打嘴炮。

6月5日美國《新聞週刊》報道:特朗普正在敦促北約各國加強防禦,準備應對俄羅斯潛在威脅。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計劃在本週會見盟國,討論關於歐洲北約國家對抗俄羅斯的計劃。另外文中還表示馬蒂斯非常希望北約馬上建立30個陸軍營單位、30個空軍戰鬥機中隊和30艘海軍軍艦以在30天之內能達到對抗俄羅斯的準備。而且特朗普敦促北約在集體防務方面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

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方面佔了先手,美國在敘利亞的地位很尷尬。以往不可一世的美國在國際上受到挫折必然不可能就這麼算了,與其在敘利亞玩不下去不如轉移方向。將俄羅斯的威脅在媒體上誇大以轉移大家的視線,削弱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帶來的聲譽。再加上G7美國和各國談的不太愉快,美國找個事警告警告他們。

其次,美國和歐洲北約國家在防務經費上一直談不攏,美國嫌自己掏錢太多一直要英法德等國加大國防預算。此次美國製造這麼一個俄羅斯威脅論剛好是個敦促北約各國掏錢的很多好的機會,組建30個營、30箇中隊、30艘軍艦也能減輕美國方面的壓力和負擔。至於這3個30,除了海軍艦艇之外你覺得憑這點兵力能夠跟俄羅斯開戰?夠俄羅斯吃的嗎?

再說了,人家俄羅斯從來沒說過我要主動進攻北約,每次都是北約自己在俄羅斯家門口瞎轉悠,然後俄羅斯被動應對。現在特朗普要求北約加強防禦,這不是賊喊捉賊嗎?美國小算盤打的很精。


雛菊西瓜Peterpan


最近,特朗普呼籲北約同盟做好戰爭準備,輿論界一片譁然,有人認為此話“特沒譜”。其實,這正是特朗普的精明所在,目的就是要破壞世界和平發展環境,一方面為美國獲取最大利益繼續維護其霸權,另一方面則是壓抑、阻礙或阻斷中華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妄想把中國踩在腳下。

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經如此大放“戰爭”厥詞,暴露出“美國優先”掩飾下的世界霸權本性。

一、美國建國基礎決定了其發展軌跡。在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後,先是西方國家的罪犯流放為主,隨後西方各國的落魄者、開拓者、資本家等相繼湧入,這些西方後裔初入美洲,得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接納和大力幫助,不但不心存感激,反而在1776年建國後,以白人為代表的政府隨即掀起大規模屠殺滅絕印第安人狂潮,直到1892年,美州大陸八千萬左右的印第安人被屠殺至不足四佰萬人,美國國內不足20萬人,如今生不過80萬人。印第安人的血淚史染紅了美國的根基,嗜血本性註定了美國式“文明”的霸權本質。

二、從“美式文明”看,美國曆史才242年,卻被稱為“戰爭販子”,這無疑很形象地說明了其是依靠劫掠、殖民、毀滅和支配,發戰爭財創造的野蠻“文明”。進入二十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無序發展,造成“生產過剩”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給美國帶來了機遇,使得美國把大量物資和軍火賣給交戰多方,發了戰爭財國力大增,斬露頭腳。加之國內和平的環境吸引著全世界的科技人才,源源不斷的流入境內,使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躍成為世界霸主。直到當代,仍舊依靠強大的科技、軍事實力,到處惹事,製造別國內亂,滿世界利用美元劫掠、褥羊毛,履履成功,導致一個個國家的經濟在“美聯儲”加息降息的操縱過程中崩潰。唯有中國早有準備,逢山開路,見招拆招,未能讓美國得手。

弱肉強食、發戰爭財支撐著的美式野蠻“文明”,終將會被覺醒的世界拋棄。

三、從政治制度看,美國是多家大財團的“家國”,美國經濟命脈被多家白人大財團的“美聯儲”控制,這種政治制度雖然成就了美國,但絕不是其政治制度的優越性造成,是奉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象野獸一樣在全球獵殺搜刮而來。“所謂“民主”也僅是大財團們的“家民主”,虛偽的民主必然使國家成為維護大財團們利益的工具,“國家”只是大財團們的代言人,“民主”只是叢林法則的掩飾而已。

美國雖是超級大國、世界霸主,但隨著世界各國人民的覺醒,經濟的發展,美國面目終會被揭穿,充斥著啫血、劫掠、毀滅和支配的美國霸權主義文明已是“囊中糠”,必將被歷史終結。為了維護或支撐其霸權地位和利益,對外政策必然是繼續借輸出“民主”之幌子,揮舞著“大棒+胡蘿蔔”,依靠強大的科技、軍事力量,到處侵略,強取豪奪。如二戰結束後,美國發動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挑起的兩次海灣戰爭、侵略伊拉克戰爭,還有現在同意美使館遷址耶路撒冷挑動的中東亂局。如今又把“遷址”複製到臺灣,直接插手中國內政⋯種種惡行,說明美國的霸權野心從未收斂,反而極度膨脹。膨脹結果只能象氣球一樣“爆碎”。

美國虛偽的“民主”,與中華構建“全球和詣共生和平共處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相向而去,必然被世界歷史拋棄。

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寬容大度、冷靜自信的民族特質,和經久不衰的民族文化基礎,使中華成為唯一流傳至今的古文明。歷史進入二十世紀中葉,中國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從此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歷經半個多世紀,中華文明一步步走向更加燦爛輝煌的征程。對內,人民民主真正當家作主,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外,輸出友誼、博愛、和平,營造和詣共生和平共處命運共同體,得到世界廣泛認同,如從對非洲的援建,到上合組織、“一帶一路”,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面對中式全球化的巨大成功,美國對其“美式全球化”的衰弱和其霸主地位被憾動被超越,絕不甘心,更不會坐以待斃,於是將中國列為其攻擊的核心目標,做以亡命徒式的瘋狂對抗,不惜一切代價在全球佈局針對圍堵中華復興的戰術戰略。但歷史就是歷史,沒落衰退是美國的歷史宿命。如菲律賓的倒戈,美日印澳同盟的失敗,與北約同盟的矛盾升級,單挑的貿易戰愈演愈烈,石油美元地位的逐漸削弱,部署“薩德”的鬧劇,就是歷史做出的最公道的詮釋和選擇。

特朗普總統呼籲北約同盟國做好戰爭準備的“放言”,只不過是哀嘆中華崛起的歇斯底里罷了。⋯⋯正是:中華復興如日中天, 美帝衰弱日薄西山!


雪原清塵


特朗普的意思是說:都給我老實點,打仗的時候還得靠我

這是特朗普在七國集團會議上受挫、貿易談判中沒有得到歐盟讓步之下放的一出煙幕,其目的就是明確告訴歐盟,我們之間可不僅僅是生意,還有美國給你們提供的軍事保護,你不讓美國賺錢得好處,你就要麼交保護費,要麼戰爭爆發時乾瞪眼睛。



在歐洲越來越不買美國帳的時候,特朗普雖然保持了強硬,但也確實感受到了美國的孤獨。眼看著美國以往雄霸天下,放屁都比別人響的日子要在自己手裡成為過去,還是很有些不甘心。於是拋出北約準備打仗的問題。


要知道北約成員國可是包括了除日本之外的所有七國集團成員,其實特朗普也很清楚,只要搞定歐洲,日本根本就不敢跟美國跳,分分鐘搖著尾巴來舔自己褲腿。

眼見歐洲跟自己鬧掰,跑去跟俄羅斯眉來眼去,所以他就用這種方式警告歐洲,不要搞錯了,那是我們的敵人,隨時可能翻臉打仗。實際上,美國自己是不可能跟俄羅斯兵戎相見的,因為他也想要命。但是他必須讓歐洲跟俄羅斯保持緊張關係,以有利於自己更好的駕馭歐洲這群小兄弟。



謝金澎


如果聽到特朗普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準備,就認為美國準備發動戰爭,那你就上了特朗普的圈套了。特朗普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行動是與俄羅斯改善雙邊關係,與此同時他還要北約國家應對俄羅斯的威脅,完全是為了讓北約國家特別是德國增加軍費開支,為美國的軍工企業牟取利益。


特朗普認為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的軍費佔GDP比重太低

美國的軍費佔GDP的比重常年在3%以上,歐洲國家軍費最高的英國和法國也只維持在GDP的2%左右。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德國,軍費只佔GDP的1.3%左右,特朗普的心目中這一比例實在是太低了。

早在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和北約歐洲盟國就達成一致,要逐年提高北約歐洲盟國的軍費水平達到GDP的2%左右。4月份特朗普在會見默克爾時再次向德國施壓。 特朗普認為北約對於歐洲的幫助遠大於對美國,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盟國應在防務開支上作出更大貢獻。

特朗普現在再次渲染戰爭威脅,目的就是繼續催促北約歐洲盟國,落實此前的承諾,儘快提高軍費水平,分擔美國的壓力和負擔。


德國及北約盟國提高軍費水平的意願不足

美國是全球軍事強國,維持較高水平的軍費,有一定的內在邏輯,但是德國和其他北約盟國自身面臨的安全風險有限。冷戰期間對德國和歐洲威脅最大的蘇聯軍事進攻,現在已經基本消失,現在俄羅斯並沒有對歐洲發動全面戰爭的意願和能力。

如果僅僅保護歐洲本土的安全,歐洲國家現在的軍費水平,完全是夠用的。但是美國要求歐洲盟國不能僅限於自我防衛,還要跟隨美國在全球進行軍事幹預。如果按照這一要求,歐洲國家的軍費水平可能提高到2%也不夠用。


現在特朗普急於讓北約歐洲盟國在全球分擔軍事義務,當然會不斷是要逼迫北約盟國儘快提高軍費水平。


衝擊時評


目前美國想發動戰爭的支點,就是敘利亞和烏克蘭。而對象肯定是俄羅斯,對於於這兩個地區,美國也確實已經將局勢推倒了戰爭邊緣。


瞭解國際局勢,我們必須從理論上建立兩個一定會爆發戰爭的底線,或者說臨界點


臨界點一:巴沙爾政權倒塌前夕

俄羅斯對於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支持,已經強硬地走到了今天,放棄敘利亞,是基本上普京不會做的事情,因為如若放棄敘利亞利大於弊,普京就不會耗財耗軍地走到今天,而敘利亞內戰走到第七年,巴沙爾政權無論是從號召力還是財力來說,已經是捉襟見肘了,一旦敘利亞的人口繼續外流,GDP繼續縮水,那麼巴沙爾政權很可能會轟然倒塌,雖說當前政府軍頻傳利好消息,但是如若美軍繼續硬撐反對派,那麼還是有打不完的那一天,一旦巴沙爾挺不住了,俄羅斯可能會全面介入,屆時美俄的直接對抗,將是不可避免的。


臨界點二:美軍規模駐軍烏克蘭

克里米亞衝突之後,美國將烏克蘭推倒了遏制俄羅斯的最前線,而烏克蘭政府不惜一切代價投靠美國的做法,也將普京逼到的一定地步,之所以俄羅斯會出兵克里米亞,就因為烏克蘭在地緣政治和軍事層面對於俄羅斯的重要,在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烏克蘭成為中亞地區的以色列很可能成形,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陸上軍事能力將大大折扣,而其輻射中亞南亞多國的影響力將直線下降,試想一個被烏克蘭卡住南大門的俄羅斯,繼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保住了,也將是一個軍事跛腳國家,這是普京不可能接受的。


在美國的策動和高壓下,北約此前的“大西洋決心”行動已經全面升級,從此前的東歐四國部署四個營的計劃,升級成為了以波蘭為核心的大規模駐軍,從種種情報來源分析,目前在波蘭的美軍,大概已經接近到了2萬人,其中包括一個整編空戰旅和步兵師,且都是從美國本土調動的,說明這是美國的增兵,而不是北約歐洲防務的調動。


近日,已經有5架美軍空中加油機停在了烏克蘭西北部城市的機場,毫無疑問這是美國在以進攻姿態打擦邊球挑釁俄羅斯,因為這款美軍KC-135加油機與烏克蘭空軍是不匹配的,匹配的是北約的空軍力量,所以美國的姿態,並不是防禦,而是在俄羅斯門口軍事部署。


特朗普發出的備戰信號,可能不是空穴來風,以美國目前六親不認只認自己核心利益的做派之下,敘烏兩地的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升級,不過唯一的變數是現在北約可能不一定跟隨美國動手,這是目前衝突暫時不會升級的唯一砝碼。


七師弟


特朗普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好準備,估計是特朗普腦子進水了,或是特朗普的疑似精神病又犯了!


第一,北約盟國要與誰發生戰爭?到底是北約盟國要打誰,還是誰要打北約盟國?特朗普為啥要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好準備?


第二,這是特朗普妖言惑眾。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是世界的主流。美國繞開聯合國安理會,裹挾英法對敘利亞動武,本身就是赤裸裸的侵略。現在又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好準備,特朗普的葫蘆裡裝的什麼藥?特朗普又要打誰了?即使特朗普想打誰,北約就會跟著打誰嗎?特朗普完全是唯恐天下不亂、唯恐世界和平穩定。


第三,這是特朗普做賊心虛。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打過別人的人,總是擔心別人報復自己,日本就是典型例子,一天到晚抱住美國的大腿高喊“美日同盟”。特朗普上任一年多來兩次空虛敘利亞,目前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好準備,是害怕遭到敘利亞報復,還是擔心其他國家打自己?


特朗普一直瘋瘋顛顛,誰也不知道他下一刻會說什麼話、會做什麼事。所以,對於特朗普敦促北約盟國為戰爭做好準備這件事情,與特朗普和美國“有仇”的國家,比如敘利亞、伊朗、俄羅斯等,既要引起注意,也不要過於在意。


毛開雲


特朗普此時說這樣的話,其實就是告訴G6,尤其是歐洲國家,你們趕緊準備好打仗吧,再跟我美國鬧下去,俄羅斯就真的得便宜了!

1.特朗普在轉移視線,反正開會兩天,被各種碰,自己就趕緊轉移話題就是了!

2.烏克蘭的形勢逼人,北約如果現在跟著美國吵架,最後可能讓俄羅斯迅速拿下東烏克蘭,到時候北約的動口就扯了。

3.北約東擴是一直的政策,既然如此,你們就不要跟我吵了,趕緊做好跟俄羅斯打仗的準備吧!什麼?沒錢?

還想依靠我美國給北約搞軍演掏錢?好吧,先繳納稅收,尤其是鋼鋁產品!

其實,特朗普就是告訴這些G6:你們要清楚,過去都是我美國掏錢支持北約軍演等各項開銷,讓你們提高開銷到本國的2%,只有波蘭做到了,你們呢?除了跟我吵架,還能幹什麼?

無論如何,特朗普現在根本看不上這些吵架的盟友,而且特朗普也知道這種鬥爭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總有人第一個低頭的!


英武


第一,美國在故意誇大俄羅斯的威脅。眾所周知目前在伊核問題、敘利亞問題、巴以問題上美國的如意算盤打不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俄羅斯的介入,特別是俄羅斯對伊朗和敘利亞政府的支持已經是全方位的,不但買武器給他們,在敘利亞甚至已經派出了之巨的軍隊。美國對此非常惱火,但偏偏普京就是不給美國面子,在國家利益面前毫不退縮,即使引發戰爭也在所不惜。對此美國需要盟友的幫助對俄施壓,但北約盟國並沒有與美國一樣的感受,所以特朗普就用這樣的方式來誇大俄羅斯的威脅,打開歐洲國家對蘇聯的歷史記憶,以此引誘北約盟國特別是歐洲構架支持甚至配合自己的行動;

第二,敦促北約盟國分攤軍費。特朗普一開始就對北約盟國過度依賴美國不滿,美國近年來面臨各方面的挑戰,經濟上也存在困難,如果還要長期擔負北約軍費的大頭的話,對美國經濟就是一個不小的負擔。還有歐洲國家在北約框架內守島美國的保護,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並沒有支持美國,有時還會站在美國的對立面,這對美國來說就是出力不討好。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最會算賬,這樣賠本的買賣為什麼要繼續做。所以通過戰爭的呼籲,提醒歐洲國家也要分擔軍費,不能只知道依靠美國,其中歐洲的幾個大國是重點督促對象,德國首當其衝。

第三,提醒歐洲認清形勢。特朗普當選後國際社會就對他不放心,歐洲國家特使如此,特別是在我叫領域,擔心特朗普經驗不足。果不其然,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的一些行為令歐洲國家大跌眼鏡,關鍵是特朗普還不聽勸,一意孤行,所以令歐洲國家頗為不滿,於是在一些問題上歐洲國家為了自身利益就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這樣的行為令特朗普政府很不滿,特朗普本人並不笨,加上其智囊團也不是吃素的,美國認為自己這麼做事有正當理由的,但最為盟友的歐洲國家卻扯自己的後腿,一方面想要美國的保護,另一方面卻不支持美國,這樣的白眼狼行為美國表示不能接受,長期下去美國在西方陣營特別是北約內部的威信就會受損。特朗普是在提醒盟友:別忘了是誰在保護你們?別忘了在生死攸關的戰爭中使誰最可靠?最後別忘了誰才是老大。

以上三點是最大的原因,當然戰爭不能完全排除,早做準備不是壞事,這也是一個原因。在此就不贅述。總之,特朗普的呼籲可謂用心良苦。


詹思丁


北約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俄羅斯,特朗普這種聲音針對誰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這次我認為特朗普並不是只針對俄羅斯,還有一些北約的成員國。



特朗普不能吃一點虧,這是他給外界的映像。北約盟友正在佔他的便宜,他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北約在2006年的時候,要求各國需要把GDP的2%作為其承擔的軍費義務。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7個國家完成了這個目標,美國更是承擔了GDP的3.6%。如果換成金錢來說,美國在2016年承擔了北約軍費的68%。



特朗普早在2017年的時候,就抨擊北約聯盟體系,認為其是落後的軍事組織。德國是特朗普主要的抨擊對象,多年來德國因為在北約得不到相應的地位,一直沒有履行義務,需要補足的差額達到了800多億美元,為北約成員之最。



面對這樣的情況,特朗普這次的言論就很好理解了。他想要告訴這些成員國,不要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


局貓財經


這據美國《新聞週刊》6月5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敦促北約盟國加強防禦,準備應對俄羅斯潛在的軍事襲擊。特朗普此舉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借“俄羅斯威脅論”讓北約的歐洲多承擔些軍費,在北約國防部長會議上給英法德這樣的大國施加更大的壓力。


“俄羅斯威脅論”只是北約東擴的藉口,俄羅斯一直避免和北約國家開戰

冷戰以後,北約不斷擴大範圍,現在已經成為擁有28個成員國的世界第一大軍事集團,已經直接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北約距離俄羅斯的邊境較冷戰前推進了700公里,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庫爾斯克和沃羅涅日等重要城市生活在在北約軍隊的常規武器打擊範圍內;波羅的海三國如同懸在俄羅斯頭上的三把達摩利克斯之劍,不時在俄羅斯的邊境以俄羅斯為假想敵舉行大規模軍演,比如6月6日北約22國舉行的“波羅的海行動”大規模軍事演習,一共出動了50艘戰艦、60架戰機以及5000多名軍人,開展實戰化的封鎖波羅的海出海口的演練,直接威脅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臥榻之旁,刀劍林立,換成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能容忍的。而雙方的對抗在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個臨界問題上迅速激化,俄羅斯為了自身的國家安全而吞併了克里米亞,正中美國下懷,坐實了“俄羅斯威脅論”。但實際上,從俄羅斯的國力來看,它的很多軍事行動是為了自保而不是擴張,因為它的國力難以承受和北約全面開戰的代價,俄羅斯也一直儘量避免和北約國家開戰而觸發北約集體防禦的“第五條款”。別的不說,在2015年土耳其擊落俄羅斯的飛機後俄羅斯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


特朗普此舉是想從盟友那裡攫取利益,還想借此迫使俄羅斯消耗更多的國力

特朗普商人思維帶到了國際事務中,就是想少花錢多辦事,花小錢辦大事,所以在北約軍費分擔問題上一直和北約歐洲盟國摩擦不斷,他在要求北約盟國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一事上非常執著,對於波蘭這樣積極的國家予以大加讚賞,而對德國法國這樣不怎麼買賬的大國則不時敲打一下,其目的就是美國繼續當北約的老大,但是要少花錢。而北約防長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開始和歐洲國家討論對抗俄羅斯的計劃,希望北約建立30個陸軍營(每個營將配備600至1000名士兵)、30個空軍戰鬥機中隊以及包括驅逐艦在內的30艘海軍軍艦,準備在30天內與俄羅斯展開對抗。這是和俄羅斯對抗加劇的行為,必然招致俄羅斯的強烈反應,特朗普戰爭內閣對俄羅斯就是這樣一種策略:鬥而不破,但要加劇俄羅斯的國力消耗。


北約和俄羅斯的關係進入了一個不斷加劇的對抗螺旋:北約以“俄羅斯威脅論”為藉口加大軍備,俄羅斯在家門口上感到了世界第一大軍事集團的安全威脅而不得不採取強硬手段予以反制,軍備競賽和軍事對抗升級的後果就是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關係難以正常化,彼此在對抗中消耗國力,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作為這一切的總導演坐收漁翁之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