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文明在行動:原來,吳會宴不止救過一次人

文明在行動:原來,吳會宴不止救過一次人

吳會宴夫妻

壽光日報全媒體記者孫欣 最近,營裡鎮南岔河村83歲老人吳會宴勇救落水者的故事 (5月24日壽光日報微信公眾號曾予以報道),一直被鄉親們頌揚,大家在為吳會宴見義勇為、捨己為人點讚的同時,也紛紛表示向吳會宴學習,進一步傳播社會正能量。

5月23日12時30分左右,南岔河村83歲村民吳會宴在路過引黃濟青渠壩時,突然聽到一陣呼救聲,他快速跑到渠壩上,看到一個人在湍急的水面上掙扎,時而漂浮,時而下沉。落水者隨著水流快速向東邊漂去,隨時有沒頂的危險。來不及多想,也顧不上年事已高,在沒有活動身體的情況下,一頭扎進了4米深的水中。雖然當時是正午,陽光較為強烈,但水溫依然較低,吳會宴忍受著身體的不適,奮力將落水者拖到了岸邊。不過,因乾渠兩岸常年生長苔蘚,異常溼滑,吳會宴無法上岸,只能盡全力維持兩個人都漂浮在水面上。幸虧,周邊村民及時趕到,將兩人拉上了岸。這時,吳會宴下水已30分鐘。120救護車趕到後,大夥想把吳會宴扶上車檢查身體,吳會宴謝絕了:“沒事,讓我躺一會歇歇就好,落水者沒事我就放心了。”

很快,吳會宴救人的事蹟,在十里八鄉傳開,人們紛紛給他豎起大拇指。“水那麼涼,水流那麼急,又是83歲的高齡老人,這種奮不顧身、見義勇為之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南岔河村村民李樂芳說道。同村的吳雲慶也表示,吳會宴平時就是個十足的熱心人,誰家蓋屋或需要幫個忙,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吳會宴身上有一種雷鋒精神,這次救人,是他的本性使然。”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原來,這已經不是吳會宴老人第一次救人。上世紀50年代末,老人曾救起了同村的吳佩蘭,上世紀60年代,還參與過落水女童的搜救。

據瞭解,吳會宴老人自幼生活在彌河旁邊,練就了不錯的水性,但八旬高齡仍捨身救人,也讓人捏了一把汗。不過,老人卻堅定地表示,如果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我救的是寶貴的生命,付出什麼都值得。”吳會宴樸實的話打動了所有人。

“吳會宴的見義勇為之舉,是營里人的驕傲,也是鎮裡文化文明建設的必然成果。”營裡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營裡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著力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引導轄區居民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成為每個居民的精神追求,因此,好人好事不斷湧現。

另外,在全鎮廣泛樹立道德標杆,弘揚社會正能量,不斷提升鄉風文明程度,激發鄉村振興的“文明脈搏”。如大力弘揚孝道文化,50個村全部為8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精心打造九曲、北道口等孝心示範村,已舉辦“孝心餃子宴”10餘場;完善村規民約,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加強“四德”主題教育,廣泛開展“身邊好人”推薦和道德模範推選活動,評選“營裡好人”、“好媳婦”、“好家庭”、“好鄉醫”等道德典型26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