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的鐵帽子王到底是個什麼官銜?有多大權力?

自卑毀人一生


“鐵帽子王”是一種俗稱,指清朝世襲罔替王爵的稱呼,整個清朝一共只有12個,清初有八個。

清朝跟明朝不同,皇子並不一定會成為親王,他們可能被封為郡王、貝勒、鎮國公,輔國公等。至於獲得封地,那更是想都別想,清朝的皇子們大都是待在京城的。

而且就算被封為親王,這個王位也不是世襲的,絕大部分的親王,其後代繼承爵位時都要降級別,你的父親為親王,你一般就只是郡王,你的孩子是貝勒,不斷往下,到最後成了普通旗民,避免了明朝那種一堆親王啃國家的現象。

在大部分爵位不世襲的情況下,世襲就顯得很是珍貴,代表著榮耀,榮耀的標配的工資多和有獨立府邸,而這些,是從乾隆年間開始的。

清初的八個“鐵帽子王”,是在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的時候就被冊封爵位,但當時還沒有“鐵帽子王”這種說法,因為他們沒有鐵帽子,爵位並不是世襲罔替的。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為了顯示厚待皇親宗室,藉著給睿親王多爾袞平反的機會,重新梳理了一遍皇室宗親譜系,恢復了清初八大宗室王爵最初封號,並將爵位世襲罔替的制度明確頒行,這才有了最早的“八大鐵帽子王”。

鐵帽子其實很不靠譜,一點都不保險,因為爵位雖然不會被皇帝除去,但是繼承爵位的人是隨時可以換的,整個清朝“鐵帽子王”被治罪後換人的有不少。

我們來看一下十二位“鐵帽子王”的第一代。

1、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禮親王,四大貝勒之首,德高望重,善終。

2、努爾哈赤侄子濟爾哈朗,鄭親王,戰功卓著,皇太極時代四大親王之一,清朝歷史上除多爾袞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號的人。

3、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睿親王,清初攝政王,權傾朝野。

4、努爾哈赤十五子多鐸,豫親王,戰功彪炳,死於天花。

5、皇太極長子豪格,肅親王,戰功卓著,被多爾袞幽禁,後被殺。

6、皇太極第五子碩塞,莊親王,戰功不小,曾為議政王。

7、代善長子嶽託,克勤郡王,作戰勇猛,是一位大將。

8、代善之孫勒克德渾,順承郡王,立有大功,早逝。

9、康熙帝第十三子允祥,怡親王,受哥哥雍正信任,出任議政大臣。

10、道光帝第六子奕訢,恭親王,清末軍機大臣。

11、道光帝第七子奕譞,醇親王,光緒初年軍機處的實際控制者。

12、乾隆帝之孫奕劻,慶親王,曾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簡而言之,“鐵帽子王”是一個爵位,沒有權力,但他們往往會兼任其他官職,這是權力的來源,從上面可以看出,第一代的權力都不小,畢竟爵位都是他們拼來的,自然身居要職,不過他們的後代自然要差不少,大多擔任滿蒙八旗都統之類的職務,權力並不是很大,至於醇親王出了一個攝政王(溥儀他爹)。

“鐵帽子王”在清朝只是能夠享受更好地生活待遇,至於在朝廷上有多大的權力完全是看能不能受到皇帝的重用,不然也只是一個清閒的皇室宗親罷了。


平沙趣說歷史


所謂鐵帽子王,就是永世承襲不替的王。

在說鐵帽子王之前,我們看看古代的爵位繼承製度。一般來說,爵位的繼承總是按歷代遞降的方式。比如,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的爵位中,如果第一代被封為公,那麼二代就降為侯,第三代降為伯,第四代降為子……如此一直降到平民為止。

但鐵帽子王不同,那就是在繼承的時候不會按遞降的原則進行。第一代是王,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N代,只要這個朝代還存在,只要他的鐵帽子王沒有被剝奪,那都還是王爵。

清代的鐵帽子王,皆為宗室中的佐命元勳或功勞卓著者。清初傳承下來的王位中,到乾隆年間形成了按規定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共有八位。其中親王六個,郡王二個。分別是:禮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鄭親王、莊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

到了後來,又增加了幾位新的鐵帽子王。如康熙十三子允祥之後被封為怡親王,光緒皇帝的生父被封為醇親王,叔父奕被封為恭親王,他們也都是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的權力大不大呢?當然大。清制,子爵已相當於一品,伯爵及以上均為超品,而鐵帽子王屬於超品中的第一等。

從待遇上來說,鐵帽子王的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其中大多數鐵帽子王都在朝廷擔任要職,像禮親王世鐸曾任軍機大臣,醇親王則是攝政王。本身是宗室,是超品,又執掌要害,其權力之大,可以想象。


聶作平


先了解一下清代鐵帽子王和普通親王的區別。清代皇族首先有宗室和覺羅之分,宗室地位高於覺羅,宗室封爵初為九等,至乾隆時期達十四等(也有十二等之說,關鍵是世子和長子是否屬於爵位),最高為和碩親王,和碩親王去世之後,其子降一級襲郡王爵,此後依次到最低的奉恩將軍,而如果在親王之前加上“世襲罔替”四個字,就是所說的鐵帽子王,即子孫世代有一人襲親王爵。

接下來再來看一個統計表,據學者江橋統計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皇族宗室的封爵情況,其中親王一級,順治朝10人、康熙朝14人、雍正朝20人、乾隆朝13人,計57人;郡王一級,順治朝6人、康熙朝9人、雍正朝11人、乾隆朝12人,計38人。(依據《清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二、二百四十三、二百四十四)而在乾隆以前,鐵帽子王有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侄)、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莊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怡親王允祥(康熙十三子)、克勤郡王嶽託(代善長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孫)9人,其中親王7人,僅約佔總數57人的12%,而郡王僅2人,所佔百分比僅約5%。並且,9位鐵帽子王有八位是在清初冊封,僅怡親王允祥是為雍正時冊封,即使乾隆以後,也僅增加恭親王奕訢(道光六子)、醇親王奕譞(道光七子)和慶親王奕劻(乾隆曾孫)三位鐵帽子王,但增加的親王數量卻遠不止三位。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宗室封爵情況統計表

最後再來說說清朝封爵待遇,至親王一級,可以領有八旗佐領,如道光年間規定:“嗣後恩封親王、著撥給外旗滿洲佐領六、蒙古佐領三、漢軍佐領三”,並可以領有護衛、太監(親王可有四十名),其妻子除嫡福晉外,親王還可有側福晉四名,而子女爵位也是按照母親等級而來;其俸祿也不等,順治時期,親王俸銀有一萬兩,而第五等級只有五百兩;此外,在典禮、刑法等方面也享有不同的待遇。對於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來說,只要承襲爵位,就可以永遠擁有這些特權,而普通的親王,爵位要一代代降等承襲,而相應的待遇也會下降,比如所領八旗佐領,

“如恩封王公、將來降襲至何爵,即按所降之爵,應得之數存留,餘俱裁汰……軍功世襲罔替之王公內……其餘皆毋庸查辦”

鐵帽子王與普通親王的待遇差別大抵如此。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政治上的特權,但是不同時期,每一任襲爵者都有不同特點,在此不多述。

當然,鐵帽子王最重要的就是多了世襲罔替的權利,但也僅僅是相對的,歷史上幾大鐵帽子王都有被革爵的經歷,而且,其世襲也只在其中某一個支系,每一代也只有一個人,其餘子孫與普通宗室差別並不大。


參考文獻

江橋:《清朝前期宗室人口狀況的初步統計與分析》


楚邾


清朝的親王、郡王、這些爵位並不是能夠世襲,通常情況是是不斷遞降的。比如第一代是個親王,第二個便只能為郡王,第三個則是貝勒,第四個代後通常就不遞減了,後代可以世襲該爵位。所以清朝的時候爵位最高的待遇就是“世襲罔替”,意思就是子孫世世代代都可以繼承王爵,並不遞減。即使是這個王爺犯了什麼罪,處罰的也是他一個人,爵位還是可以有旁邊的支系來繼承的,這便是所謂的“鐵帽子王”。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清朝的宗室爵位、蒙古爵位是兩個系統。蒙古的王爺是不實行爵位降襲的制度,所以蒙古王爺各個都是“鐵帽子王”。清朝宗室的親王在開國時期有“鐵帽子王”的只有八位,比如其中我們非常熟悉的親王多爾袞。康熙、雍正、乾隆、同治、光緒等朝又有四位親王因為種種原因被賜予了“鐵帽子王”的稱號,比如康熙帝第十三子允祥是雍正的親信,死後便賜了他“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在早期的時候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比如努爾哈赤的次子禮親王代善就是“鐵帽子王”,前後共襲了13位,是清朝地位最崇敬的親王之一,朝會的時候立於宗室諸王之首。不過後來到了中期以後便不大行了,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孫越來越多,使得很多“鐵帽子王”面臨著坐吃山空的境地。比如嘉慶時期,幾個“鐵帽子王”偷偷把祿米賣給米商,結果時期敗露,遭到嘉慶處罰。


歷史是什麼


鐵帽子王,是大清朝的爵位,並非官職。


清朝初期的八大鐵帽子王是八旗旗主,手下有兵,那權力可是不小。兵權在任何朝代都是至關重要的,包括現在的外國。

鐵帽子王是皇太極建立大清之後封的爵位,他爸爸努爾哈赤的後金時代,他自己也只是個四貝勒,稱帝以後,親王就最高了,貝勒淪為第三等爵位。


鐵帽子王權力有多大,從順治繼位成清世祖的明爭暗鬥就能看出來。當時,豪格掌握正黃旗兵馬,多爾袞和多鐸兩白旗,代善控制兩紅旗,正藍旗莽古爾泰也當仁不讓。當時豪格和多爾袞都有可能當皇帝,但是他們誰當了,對方的兩旗人馬一定不服,因此不想當皇帝代善等人提議讓福臨當。這個事例就說明清初的鐵帽子王權力之大,能推舉皇帝?你說權力大不大。

後來的四個鐵帽子王,權力也不小。和碩怡親王允祥掌管兵部,和碩恭親王鬼子六奕訢是議政王,和碩醇親王奕譞是載湉也就是光緒他爸爸,和碩慶親王奕劻是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你說權力大不大吧!


吾評武願


鐵帽子王成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鐵帽子王並非是滿清官方的叫法,而是民間所流傳的對於滿清時期可以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所以它並不是什麼官銜,只是民間用於形容這些可以世襲罔替的王爺們的王位如鐵一樣牢固罷了。

1613年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並登基為帝。是日,大封群臣並正式頒行封爵制度,封代善為和碩禮親王、濟爾哈朗為和碩鄭親王、多爾袞為和碩睿親王、多鐸為和碩豫親王、豪格為和碩肅親王、嶽託為和碩成親王(後因犯事被降為貝勒,後又被追封為克勤郡王),阿濟格為多羅武英郡王、杜度為多羅安平貝勒及阿巴泰為多羅饒餘貝勒。1644年順治登基後,皇太極第五子碩塞因軍功被晉封親王,其死後其子博果鐸承襲後改王爵為鄭親王。同時冊封代善第三子薩哈廉的第三子勒克德渾為順承郡王。而這就是日後所謂“八大鐵帽子王”的雛形。

但是此時所封的爵位滿清並沒有明確的說明是可以世襲罔替的,所謂的鐵帽子王的也多有被廢、被貶的經歷。比如順治時期的多爾袞就被奪取和碩睿親王的王爵,再比如滿達海因在順治帝清算多爾袞的時候,非法佔有多爾袞的家產,而在死後的第七年被削奪禮親王的爵位。而滿清皇室真正確定這些王爺的爵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是在乾隆時期。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藉著為多爾袞平反之際,重新釐清了滿清宗室們的世系,並在相應的原則下恢復了皇太極時期所封的各王的爵位,即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這六個親王和兩個郡王的爵位,而這就是民間所流傳的“八大鐵帽子王”的由來。這八個王爺的直系後裔可直接繼承各個先祖的王位,且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不降。自此這八個王爺的爵位被滿清皇帝親口承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

“八大鐵帽子王”並非只有八個,而是有十二個

很多人印象裡鐵帽子王應該就是隻有八個,不是常說“八大鐵帽子王”嗎?但是事實上,自宣統退位之前滿清一共有十二個鐵帽子王。除了剛才所說的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還有以下四個王爵也是可以世襲罔替的。

一、和碩怡親王胤祥。這個人我想說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就是現在的清宮劇中經常出現的那個十三爺,他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因在康熙“九子奪嫡”中支持開始還是皇四子的雍正為帝,之後更是盡心盡力的輔佐雍正治理大清朝,並最終因勞累過度而死,可以是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所以在乾隆時期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

二、和碩恭親王奕訢。奕訢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笑稱的“鬼子六”,道光帝六子。奕訢因支持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並輔佐慈禧垂簾聽政,隨在後期被慈禧賜予王爵世襲的殊榮。

三、和碩醇親王奕譞。奕譞是道光第七子,同治十一年被晉封為和碩醇親王。後因其子載湉登基為帝,是為光緒帝,而被賜予王爵世襲的殊榮。

四、和碩慶親王奕劻。奕劻是乾隆的嫡系曾孫,光緒二十年被晉封為和碩慶親王,後在光緒二十四被宣統的父親載灃賜予王爵世襲的殊榮。

鐵帽子王的特權

一、世襲罔替。鐵帽子王最基本的特權就是可以世襲罔替,即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個特權,滿清二百七十六年的時間可就是給了十二個王爺可以世襲罔替的權利,在當時滿清為了杜絕再次出現明朝那些王族拖垮國家的事情出現,隨實施了降爵制,即對於那些不是鐵帽子王的王爵實行後代每繼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個等級,即親王降郡王,郡王降貝勒,直到降到輔國將軍並不再降,也就是說如果這些王爺得不到世襲罔替的機會,他們的後代又不努力,那麼最終他們的爵位就只能是輔國將軍。而對於那些鐵帽子王們則沒有這個顧慮,只要他們不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他們的後代子孫就永遠會有這個王爵。

二、獲得世襲罔替的王府。這個我想很多人不明白,這算什麼特權啊?只能說這當然是特權啦,首先在清朝只有和碩親王和多羅郡王的府邸才可被稱為王府,其餘皆不能稱王府只能被稱為府,同時在清朝所有的王府產權都是屬於滿清朝廷所擁有,而住在王府裡面的王爺就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和繼承權,也就是說你一旦不是王爺了,被降為貝勒了,那麼你就得搬出這個王府。而作為鐵帽子王就不一樣了,他擁有朝廷所賜予的王府的繼承權,也就是說只要他這個王爵一個是鐵帽子王,那麼這座王府就永遠都是他的。而獲得一個可以世襲罔替的王府,這對於王爺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殊榮。

當然可以說鐵帽子王看似地位尊貴,幾乎在整個滿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滿清除了皇帝,恐怕就屬於這些鐵帽子王們的地位最高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清朝,王爺們的地位看似尊貴,卻是最悲劇的一群人,如沒有皇帝指派去外地辦差,這些王爺一生都出不了北京城,他們能做的就是在北京城混吃等死。當然如果這些鐵帽子王有幾個會辦事的,或者說被皇帝看重的,倒是能夠進入朝廷擔任要職,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倒也不算是無所事事,但是如果這些鐵帽子王們沒有什麼能力,那就真的就是空頂一個王爺的爵位在北京城無所事事,混吃等死了。


澳古說歷史


“鐵帽子王”就是清朝世襲罔替王爵的俗稱,並不是專稱,相對於普通的王爵宗親,擁有更高的地位與權力。

鐵帽子王的定義

清朝的宗室爵位,施行“降等承爵”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父親是親王,兒子繼承就降等為郡王;父親是郡王,傳承到兒子手中就是貝勒,以此類推,爵位每代降低一級。而“鐵帽子王”就是世襲罔替,不需要降等爵位傳承。


整個清朝一共只有12位鐵帽子王。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之子)、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侄子)、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和碩肅親王豪格、和碩莊親王碩塞、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和碩怡親王胤祥(玄燁之子)、和碩恭親王奕忻(道光帝之子)、和碩醇親王奕譞、和碩慶親王奕劻。

擁有權力與地位

相對於之前的朝代,清朝對於宗室的約束要嚴格的多,封爵沒有封地、屬國,不能掌握軍隊也不能私自干涉政務,甚至只能住在京城不得私自離開。所有的供給等,由宗人府統一管理,除了鐵帽子王,爵位逐漸遞減,最終變成閒散宗室,減輕財政負擔。

鐵帽子王,可以不用降等承爵,世世代代享受尊榮俸祿(被廢除外),而且可以參與朝政處理,進入朝政權力的中心。地位與權力,都並非一般王爵能夠相提並論。


澹奕


鐵帽子王不是官銜,是對清朝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的俗稱。我們知道,清代的爵位都是降階繼承的,即父親是親王,兒子只能當郡王;父親當郡王,兒子只能當貝勒。而世襲罔替的親王或郡王,兒子、孫子,乃至重子重孫都能繼承他的爵位不變,故稱“鐵帽子”。

權力嘛,這個不能一刀切,要分三個階段來說,差異非常大。

第一個階段是清朝建國直至康熙前期。這時的清朝處於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雜糅向皇權專制轉型的時代。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不能做到一人獨攬大權,皇太極即位前期,還四大貝勒聯合聽政。這時王爺也好,貝勒也好,都有自己的私兵、部曲、土地、財富,自己所有,自己管理,都不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輕易能動的。皇帝是大股東,鐵帽子王是小股東,並不是皇帝手下的打工仔,權力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階段是康熙前期至雍正後期。皇太極稱帝之後,就著力加強中央集權,削弱王爺勢力,順治入關之後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康熙前期,基本上完成集權了,讓王爺官僚化,皇權一家獨大。但康熙還任命不少親王、郡王當差,雖然他們已經成了皇帝的打工仔,但屬於高管,權力也不小。

第三個階段,從乾隆前期開始,清朝開始重點盯防宗室,這時的王爺一般不允許任職。並將這一傳統傳承到了清末。除了鬼子六等寥寥幾個鐵帽子王當過差之外,其餘的都是閒得蛋疼的退休幹部,一點實權沒有。


待我施為地煞變


清朝兩百多年曆史,一共誕生了12頂鐵帽子王。其中前期8位鐵帽子王,是在清朝開國過程中立下卓絕功勳的皇族,因功封賞。而後來的4位鐵帽子王,則是由歷代皇帝恩封的。

什麼是“鐵帽子王”?

正式名叫“大清世襲罔替親王”,俗稱“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並不是頭上真的戴一頂鐵製帽子。說白了,就是這頂王爵的“帽子”,像鐵一樣,世代傳承,世襲罔替,子孫後代永遠戴在頭上。

最最重要的一點:其子孫後代永遠繼承王爵,永遠不降級。

何謂降級?先說一下,清朝爵位繼承製度:按照“歷代遞降”的規制。


比如,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輔國公等爵位等級,如果第一代被封為親王,那麼第二代繼承爵位時就要降為郡王,第三代降為貝勒,以此類推……如此一直降到無爵平民為止。

在等級森嚴制度下,每一等爵位,都有對應的俸祿、地位、榮譽。爵位越高,待遇越高。

而鐵帽子王,卻不必遵循這個規制,可以代代為王,爵位不降,俸祿不減,榮譽不減,從第一代乃至第N代,這頂鐵帽子,由其子孫一直戴下去,只到王朝滅亡為止(或被皇帝剝奪為止)。


“鐵帽子王”一般擁有四大特權:



一、世襲罔替,尊貴象徵。代代為王,永不降爵。

二、俸祿優厚,地位崇高。鐵帽子王,地位高於一般親王,俸祿優厚,一年有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三、開衙建府,賜予鐵帽子王府。坐擁有世襲罔替王府,榮耀無比。

四、死後擁有資格配享太廟。喪葬規格高於一般親王,死後享受皇室膜拜和祭祀。


開國前期的8位“鐵帽子王”:6位親王,2位郡王


  • 1、和碩禮親王: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後金“四大貝勒”之首

  • 2、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之侄,在滿清宗室及八旗威望高。
  • 3、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攝政王。後被順治奪爵,撤廟享。
  • 4、和碩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多爾袞同胞弟弟。
  • 5、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後與多爾袞不和,被多爾袞奪爵,後死。
  • 6、和碩莊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
  • 7、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努爾哈赤之孫、禮親王代善長子。
  • 8、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曾孫、禮親王代善之孫

皇帝恩封的4位“鐵帽子王”:4位親王


晚清“三大鐵帽子王”


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之子,雍正帝欽封,《雍正王朝》裡十三爺的原型)、和碩恭親王奕忻(道光帝之子)、和碩醇親王奕譞(光緒帝生父)、和碩慶親王奕劻。


“鐵帽子王”權力有多大?

滿清前期的8位“鐵帽子王”,權力很大。


努爾哈赤臨死前,像分家產一樣,將滿八旗分給了自己的至親宗室子弟,也就說前期這8位“鐵帽子王”基本都出身於八旗旗主王爺,每一個旗主王爺都握有軍權,參與政務決策,擁有實權又有話語權,是名副其實的“鐵帽子王”。


隨著皇權專制的高度集中,很多世襲的鐵帽子王大都失去了參政議政的權利,逐漸演變了一個榮譽性的頭銜。


有些鐵帽子王的後代,只是世襲了“鐵帽子王”頭銜和俸祿,而實際任職官位並不高,頂多只是一個衣食無憂的王爺。


實際上“鐵帽子王”一點也不鐵,因為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可以封鐵帽子王,也可以摘掉鐵帽子,或者隨時換掉繼承爵位的人。


有清一朝“鐵帽子王”被治罪的,大有人在,比如睿親王多爾袞,功勞赫赫,他頭頂的“鐵帽子王”爵位,照樣被順治帝摘掉了,還被開館戮屍。

再比如,雍正帝欽封的“鐵帽子王”怡親王胤祥,傳了八代九位怡親王,其後代世襲爵位的怡親王載垣,在“辛酉政變”中被慈禧太后賜死,奪了“鐵帽子王”,讓另外一個皇族子弟載泰承襲這個“鐵帽子王”。


所以“鐵帽子王”,就是親王裡的特等親王,榮譽地位比親王更高,但依然是皇帝的奴才。


【撰文:峰子哥;點關注更多趣歷史!】


峰子奇觀


鐵帽子王是清代獨有的一種爵位,其正式稱呼叫“世襲罔替”

中國的爵位制度起源於西周,發展到明代已經是非常完善了。明代非皇族爵位有:公爵、侯爵、伯爵三等,其中公爵和侯爵是可以由嫡長子世襲的,伯爵有的可以世襲有的不可以。

至於明代皇族爵位總共有八等: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這些爵位都是可以世襲的,並且只要是個皇族成員就有爵位。

比如皇帝的兒子除了太子外,其他的兒子都受封為親王。

親王的兒子除了世子外,其他兒子都受封郡王。

郡王的兒子除了郡王世子外,其他兒子都受封鎮國將軍。

之後以此類推,最後降到奉國中尉這個級別就不再降了。

這種爵位制度有個很大的弊端,就是隨著皇族成員的人數增長,親王、郡王遍地都是,國家根本負擔不起了。

(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他最初就是被封為親王(燕王),之後是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才當上了皇帝)

到了清代,滿人最初封爵是比較隨意的,並沒有形成什麼制度,直到乾隆年間清代的爵位制度才整理完備。

相比於明朝,清朝的宗室爵位非常複雜,共計有12等,分別是:

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而最後的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又各自分為了一二三等,每一等的俸祿和待遇都不一樣。

除此以外,那些連奉恩將軍都不是的宗室成員被稱之為“閒散宗室”,“閒散宗室”又被分為“黃帶子”和“紅帶子”,總之就是非常複雜。

在所有爵位中級別最高的自然就是“和碩親王”了。在明代如果你要想當親王只需滿足一個條件——你是皇帝的兒子。明代凡是皇子,除了大哥當皇帝外其他的都能當親王,親王的王子除了老大當親王外,其他的都能當郡王。(老大是指嫡長子,無嫡子的話庶長子繼位)

不過在清代即便你是皇帝的兒子你也不一定當得上親王,能不能當上親王主要是看軍功,當然你也必須得是皇帝的兒子或兄弟。

有清一代皇子能當上親王的幾率並不大,而且即便是當上親王,這個王位也不能原封不動地傳下去,每傳一代都必須降一級。比如親王死後兒子當郡王,之後孫子當貝勒,重孫當貝子,以此類推降到鎮國公為止。

不過在清初有八位王爺由於戰功卓著,因此皇帝也會特許他們的王爵不降級,可以世襲罔替的傳下去。這八個人是:

和碩禮親王,代善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

和碩豫親王,多鐸

和碩莊親王,碩塞

和碩肅親王,豪格

多羅克勤郡王,嶽託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這八個人的王爵得到皇帝特許可以世襲罔替,永不降爵,民間於是俗稱這八個人為鐵帽子王。

(多爾袞死後先是被追封為皇帝,後來又被鞭屍除爵,直到乾隆年紀才恢復了他的爵位,由於多爾袞無子,於是將多爾袞胞弟多鐸的兒子多爾博過繼給他為養子,多爾博後代襲睿親王爵)

之後在雍正年間、咸豐年間、光緒年間,因為政治鬥爭的又誕生了四位鐵帽子王,分別是:

和碩怡親王,胤祥

和碩恭親王,奕訢

和碩醇親王,奕譞

和碩慶親王,奕劻

後來受封的這四個人都是親王爵位,至此整個清朝共有12個鐵帽子王。

親王在清初的權力是很大的,可以參加議政王大臣會議,對皇權有所制約。不過在康熙朝之後皇權逐漸加強,到了乾隆年間議政王大臣會議被徹底取消,親王的政治地位也不復當年了。

但清代親王的待遇還是很高的,根據《大清會典則例》規定,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有些親王甚至食雙親王俸,就是拿兩份錢,絕對是衣食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