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僑鄉江口鎮位於太平溪畔,興化灣濱。唐、宋時期,這裡是福州至泉州驛道的必經之地,稱迎仙市,設有“待賓館”,是福建最早的驛站。方誌載:“唐之待賓館即宋之迎仙驛”。港口設迎仙渡,故名迎仙港。因為這裡曾有座通應廟,故又稱通應港。沿岸山川競秀,風景如畫,四季如春,像錦繡畫圖,人們就引杜甫“錦江春色來天地”的名句,稱它為錦江。“錦江春色”也是莆田廿四景之一。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江口北有大帽山,亭亭玉立,嫻靜端莊,九獅獻瑞,踴踞溪畔。西有古囊峢獻,如障如屏,叢山逶迤,氣勢磅礴,流水漣漪,蕩波粼粼。南臨興化灣,商舟雲集,漁船輻輳,潮平兩岸闊,風正千帆競。錦江古寨,樓臺亭閣,集市新姿,熙來攘往。錦江山川秀麗,風光無限。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在錦江中學校園內,有一塊大岩石,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曾題“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錦江春色”,鐫刻在岩石上,字跡猶新,引人注目。這裡有錦江書院,三門外有“獨佔鰲頭”的刻石。清代江春霖常與錦江文人聚會於此,賦詩、講學。錦江中學建校後,海外華僑在此建吧城堂,為八角形狀的大禮堂,融日本“和風式”建築與我國歇山頂屋面風格於一體,從各個角度看都極為別緻,是近現代中日合璧的代表性建築。近年整修一新,紅磚黃瓦,富麗堂皇,在奼紫嫣紅的花木環繞下挺立於羅星頂。吧城堂是愛國僑胞熱心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見證。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吧城堂邊有一片園地,中有天然突起岩石,像一隻巨龍的彝子,周圍桃樹成蔭,綠竹挺拔,西望九里洋,沃野平疇,春天油菜花開,金光燦燦,滿目生輝,令人陶醉。登上龍鼻遠眺,青山綠水,相映成趣,美不勝收。清代詩人林舟韋為“錦江春色”寫下讚美詩篇:“遠望錦江人畫圖,闌珊春色賽姑蘇,桃色濃豔遊人醉,紫陌香泥潤若酥。”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江口有錦江三寨,即迎仙寨、橋中水寨和江口大寨。橋中水寨在江口橋中心的小嶼上,人稱“寨仔裡”。水寨形如戽桶,扼水陸交通要衝,成軍事要塞。江口大寨是三寨中最大的一個,依山傍水而築,位於迎仙寨與橋中水寨之間,起控制全局的中心作用,築為小城,設四門,下有18級石階,內建大帝廟。城內製高點為鼓樓山(俗稱後度山),宋代設立的迎仙寨巡檢司衙門駐於此,所以江口大寨也泛稱迎仙寨。明代,戚家軍人閩抗擊倭寇,曾兩度駐在錦江三寨。朱維幹《福建史稿》載:迎仙寨經歷了多少樓船夜雨,鐵馬秋風,在防禦外來侵略中起了重大作用。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江口大橋,古稱龍津渡,又名尚陽橋,一橋架南北,長虹貫龍津。橋上行人如織,橋下漁舟雲集;月朗掛天心,潮來寂無聲;水天兩相映,帆影出龍津。這大橋與古賽,組成“古寨夕陽”和“江橋夜月”的良辰美景。江口橋東就是興化灣碼頭,往來臺灣的貨船穿梭往返。每當夕陽西下,漁舟滿載靠岸,一幅幅“遠浦歸航”、“漁舟唱晚”的畫面就映現人們的眼簾中。自江口橋西眺萩蘆溪,兩岸群山起伏,鬱鬱蔥蔥,溪谷迂迴,幽邃莫測,“青山倒影”、“雨堤煙樹”、“瓜圃笙歌”,真是景色如畫圖,人在畫圖中。

來江口探勝旅遊的人一定要到東嶽觀一遊。東嶽觀位於福廈公路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宮觀。其門樓偉岸,華表高聳,殿宇巍峨,雄偉壯觀,典雅古樸卻富麗堂皇。院內園林亭榭,曲徑通幽,樹木蓊鬱,花草爭豔,雕塑與假山相襯,殿堂與園林輝映,是江口人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民間傳說,北宋時,楊家將率軍人閩,平定南蠻十八峒。南下將士為求平安,多身掛神符。一日,夜經江口宿營土地廟,翌日開拔,遺留一隻神符袋高掛壁上。當地百姓發現這是泰山神東嶽帝君神符,就改土地廟為東嶽觀崇奉之。東嶽神正直感通,默禱有應,遠近傳揚,香火日盛,逐漸成為福建較早的泰山分鎮,考其歷史,創建於元至元二年(1336),明重修,淸與民國兩次大修。1984年,江口華僑捐資對東嶽觀進行大修並擴建,形成一片道教系列的神殿建築群。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東嶽觀山門是花崗岩砌就,琉璃瓦面的牌坊式建築,中門四柱三樓三門歇山頂,兩邊另有二柱一樓一門的轅門,主門前巨大石獅把門,門樓斗拱相疊,飛簷髙翹。構件精雕細刻,極盡華麗。大門前一對花崗石華表,盤龍飛天,雄健靈動,與牌坊式大門構成氣魄宏大的建築。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東嶽觀主體建築依中軸線為五進,前殿、中殿、拜亭、主殿和混元寶殿。前殿和中殿之間,中殿和拜亭之間有寬大的石埕,石埕兩邊是廡殿。混元殿與主殿之間依地勢有較大落差。前殿、二殿與主殿都是面通闊五間,中間三間為正殿,兩邊各一間為配殿。三座大殿都是單簷懸山頂,拜亭稱“天齊亭”,雙簷歇山頂,內頂為彩繪藻井結構。混元殿雙簷歇山頂,黃色琉璃瓦屋面,內頂為藻井結構,周有環廊。除中軸線建築外,左邊有文昌書院,右邊有中軍府。總體建築層層深人,左右匹配,蔚為壯觀。東嶽觀神龕、護欄、公案皆透雕漆金,金光燦燦,華麗莊嚴。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前殿塑一尊曹將軍像,是戚繼光麾下猛將曹大金,山東人,在莆田抗倭戰鬥中英勇殺敵,建立殊勳,身負重傷,夜宿東嶽觀,不治而殞,脫體為神,江口人民世代奉祀。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東嶽觀楹聯、匾額大多是歷代名人書寫,中殿懸“東皇司命”匾,是明禮部尚書曾楚卿所書。“五嶽獨尊”匾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途經江口所寫。中殿楹聯曰:“風雨八紘來日觀;壺華雙笏覲天齊”,是清代郭尚光所題。明代興化府同知汪懋功的“岱宗天府”匾,清江春霖的“累世蒙庥”匾都是珍貴文物。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地60畝,除宏偉的宮宇,華麗的山門外,近年,又建了華僑紀念館、閣樓式戲臺、曲徑長廊、文物亭、香江亭,廣植奇樹名花,四季花紅錦簇,鬱郁蒼蒼,芳草飄香,一派園林風光。為紀念戚繼光拯救莆田人民的豐功偉績,在庭園中樹立一尊戚繼光青石像,還有銅雕雄鷹,展翅欲飛,栩栩如生,吸引了更多的遊人。

錦江春色漫芳香,涵江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