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茶知識 | 徽茶之黃山雲霧茶獨具特色

  曹溪(又稱富溪)是黃山毛峰創制地,曹溪謝氏是黃山毛峰創制人。毛峰茶的創制在宋代,稱為芽茶,明代有了一個非常有詩意的名稱,叫黃山雲霧茶。清代中後期,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定名叫黃山毛峰茶。

茶知識 | 徽茶之黃山雲霧茶獨具特色

  特級黃山毛峰原料為一芽一葉初展,約5萬個茶芽製成一公斤幹茶。黃山毛峰分特級和1-3級。特級黃山毛峰外形似雀舌微張,白毫顯露;色澤嫩綠微黃,似象牙色,帶金黃色魚葉,俗稱金黃片;開湯淡綠清澈,有惠蘭幽香,滋味鮮醇,回味甘甜;葉底勻齊、肥壯、黃綠、鮮嫩有活力。

茶知識 | 徽茶之黃山雲霧茶獨具特色

  黃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時代。歙州是隋文帝開皇年間設置的,經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為徽州,元為徽州路,明初原名興安府,後改徽州府至清末。黃山,隸屬歙州,後屬徽州。

  據《中國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載:“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又載:“明朝名茶:……黃山雲霧:產於徽州黃山。”日本榮西禪師著《吃茶養生記》雲:“黃山茶養生之仙藥也,延年之妙術也。”又《中國茶經》茶的傳說:“正志和尚與茶”。說明黃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

  明代的黃山茶不僅在製作工藝上有很大提高,品種也日益增多,而且這時的黃山茶已獨具特色、名聲鵲起,黃山毛峰茶的雛形也基本形成。

茶知識 | 徽茶之黃山雲霧茶獨具特色

  黃山毛峰製作分殺青、揉捻、乾燥三道工序,殺青鍋溫150℃~100℃,先高後低,徒手敏捷翻炒,要翻得快、撤得開、撈得淨,達到殺勻殺透,去青氣顯清香之效果。

  特級黃山毛峰不揉捻。乾燥分毛火和足火兩個階級,毛火快速揮發水分,避免氧化變紅,配備四個烘籠用木炭烘焙,溫度90℃C~60℃,先高後低,一鍋殺青葉一烘籠,薄攤勤翻,約七成幹下籠攤晾;足火提香做色,將四籠毛火葉併為一籠,低溫(約60℃)烘至芽葉呈嫩綠色,手碾成末。

  新中國成立後至60年代中期,特級黃山毛峰產自黃山吊橋庵、松谷庵、雲谷寺、慈光寺,由黃山管理處服務隊組織生產,有嚴格的茶園管理(施肥純用枯餅),鮮葉採摘、製作標準。

茶知識 | 徽茶之黃山雲霧茶獨具特色

紅綠夢之黃山毛峰

  年產量在250公斤之內,主要送往北京作為國家招待用茶。之後崗村五隊、湯口天湖林場、富溪、大谷運二、三生產隊和木嶺後竹林,都曾定為特級黃山毛峰產地,年產約400公斤。

1-3級黃山毛峰主要產富溪鄉、黃山鄉、大谷運鄉、許村等地。

清末至民國時期,黃山毛峰以銷東三省為大宗。新中國成立後擁有京、津、滬廣闊市場。

茶知識 | 徽茶之黃山雲霧茶獨具特色

1955年,中國茶葉公司內部評出中國十大名茶,黃山毛峰榜上有名;

1982、1986年被評為全國優質名茶;

1986年被選為國家禮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