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媽媽不恰當的餵奶方式,竟讓孩子患上了中耳炎!

餵奶,對每個產媽媽來說都是最平常的事。可就是這最普通的事,卻往往還是有媽媽沒做好。有的心比較大的家長,覺得餵奶就是那麼個事兒。大不了就是讓寶寶嗆幾口奶嘛,孩子有時候鍛鍊一下也不會不好。比如,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這個案例,萍萍就是一個心很大的新媽咪。

國慶節那會兒,萍萍生下了女兒小琪,乖巧可愛的小琪很是逗人喜歡。一家人將她視為掌上明珠,爺爺奶奶更是特地從鄉下來照顧寶貝孫女。萍萍也很以小琪為豪,十分疼愛。可同樣也是家中獨生女的她,平日就比較不會照顧人,對女兒的照顧也是不太到位,經常面對哭泣的女兒手無足措。公公婆婆一回去,她馬上覺得整個人像開掛似的,怎麼忙也忙不完。媽媽不恰當的餵奶方式,竟讓孩子患上了中耳炎!

前幾天,萍萍突然發現女兒有些不太對勁:小琪老是哭鬧不止,還老抓耳朵。一開始,萍萍也沒怎麼在意,以為寶寶的成長都是這樣的。可某一天她把女兒手放下的時候,她竟然發現女兒的耳朵流出了膿液。驚嚇不已的她,當場被嚇哭了,趕緊喊來老公。媽媽不恰當的餵奶方式,竟讓孩子患上了中耳炎!

兩人一刻也不敢怠慢,趕緊把小琪送到當地的兒童醫院。經過醫生檢查,確診小琪患上了中耳炎!可好端端的怎麼會患上中耳炎呢?醫生也很疑惑,只得跟萍萍夫婦做進一步的溝通,以便查找原因。媽媽不恰當的餵奶方式,竟讓孩子患上了中耳炎!

經過交談,醫生最終發現了原因:這原來是心很大的萍萍,不恰當的餵奶方式所致。因為萍萍總是懶癌習慣了,為了圖方便,經常會讓小琪平躺著餵奶(抱著餵奶手太酸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偷懶,平臥或者側臥著給孩子餵奶,使奶汁通過嬰兒短平的咽鼓管刺激中耳,才導致了小琪的中耳炎。

聽了醫生的話,萍萍很是後悔,自己真不應該懶才讓寶寶受罪。可是,時間沒法倒流,我們能做的,就是掌握好正確的餵奶姿勢,讓寶寶吃得順心,吃得安心。

正確的餵奶方式:

餵奶時間:嬰兒出生後6一12小時暫不餵奶,可先喂糖水,預防新生兒低血糖發生。以後每隔3—4小時餵奶一次,夜間停一次。每次餵奶15—20分鐘,時間不宜過長。這樣定時餵奶,可以培養嬰兒時間性條件反射。

餵奶的姿勢和方法:一般應抱起喂,喂完後,把嬰兒直著抱起來,頭靠在媽媽肩上,輕輕拍打孩子脊背,使嚥到胃裡的空氣排出,以免吐奶。孩子吃飽入睡時,應讓孩子頭稍向右側臥,避免嘔吐時將奶汁吸入肺中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