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2018智能製造企業100強

2018智能製造企業100強

智能製造的市場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2016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將主題鎖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革命”,第二次是“電氣革命”,第三次是“信息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由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機器人和3D打印技術等掀起的新一波洶湧澎湃的創新浪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工業4.0。

2012年,美國通用電氣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概念,隨後美國五家行業龍頭企業聯手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的德國也提出了相似的工業4.0概念。而中國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此後,“中國製造2025”一直是貫穿國務院工作部署的關鍵詞之一。

德國工業4.0是立足機械製造、自動化工業、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優勢,基於CPS信息物理系統,在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兩個方向展開研究;美國工業互聯網是基於美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等IT技術,通過CPS信息物理系統,最終目的是實現“再工業化”;而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智能製造是主攻方向,是未來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解決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

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還是中國製造2025,其本質內容都是一致的,都指向一個核心,那就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知識紅利日益凸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大勢所趨。2015年5月公佈的《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製造業未來十年行動綱領的,明確提出把智能製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核心是加快推進製造業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2016年12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佈了《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作為指導“十三五”時期全國智能製造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017年11月27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以全面支撐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圍繞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為企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智能製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於企業而言,推動智能製造的驅動力一個是為了好的利潤,另一個就是為了直接生產更好的產品為用戶服務,提供更合適的價格、高質量的產品。對於企業而言,智能製造在效率、質量和供應鏈上都有促進作用。因此,推進智能製造、中國製造2025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製造企業不斷探索,循序漸進。

2018智能製造企業100強

美美與共,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強勢來襲

智能製造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已成為製造業重要發展趨勢。從智能裝備行業的區域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的智能製造裝備主要分佈在工業基礎較為發達的地區。

據《2016—2017中國智能製造年度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正在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產業集聚區,將進一步提升各地智能製造的發展水平。其中,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是裝備製造的核心區。以數控機床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研發和生產企業主要分佈在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及西北地區,其中以遼、魯、京、滬、蘇、浙和陝等地區最為集中。

此外,關鍵基礎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產業在豫、鄂、粵等地區也都呈現較快的發展態勢,其中以洛陽、襄樊、深圳最為突出。同時,工業機器人將是未來智能裝備發展的一個新熱點,京、滬、粵、蘇將是國內工業機器人應用的主要市場。

與此同時,多地都在加快智能製造的發展,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智能產業集群。一些自主創新能力強、主業突出、產品市場前景好、對產業帶動作用大的智能製造大型骨幹企業在各地崛起,不斷形成智能製造企業集群和產業集群。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守望“新工業革命”的未來

“智能製造的實質是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生產組織方式與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業內人士表示,面向未來的智能製造不是簡單的人工替代,它將觸發柔性化、定製化、分佈式的生產方式變革,以智能製造生產智能產品、提供智能服務,實現價值鏈的雙向傳導,形成跨界融合、密不可分的製造網、服務網、價值網。

智能製造熱潮持續升溫,智能製造所涵蓋的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關鍵技術,取得了蓬勃發展與廣泛應用,為中國製造業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提供了重大機遇。業內認為,當前中國智能製造產業正處在新一輪技術革命週期的起點上,到2020年我國智能製造產值貢獻佔製造業的10%左右,屆時將達到2.8萬億的規模。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早已拉開,以“工業4.0”為標誌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經到來,製造業將成為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中國製造業規模全球領先,增加值和產品出口佔全球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已經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體系。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科技和產業前沿,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為製造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製造”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興起,世界製造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生長於信息化時代的企業,正迎來最好的機會,也面臨著這最大的挑戰,如何在強者林立的環境中實現自我的更高價值,是需要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