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许多人乐此不疲地在《复仇者联盟3》里找彩蛋,其实寻找的是一种视觉上的表象,但《复仇者联盟3》还有内在的看不见的隐性逻辑,这应该不在彩蛋的范畴之内。

其实,漫威作品里真正使其还有耐人寻味的咀嚼余地的,恰恰是电影里的思想逻辑,别小看这种逻辑,这种逻辑拒绝了中国剧作者的进入。

我们都知道,华人作家中唯一能够冠名为“好莱坞专业编剧”的是严歌苓,但严歌苓没有一部剧本被好莱坞采用。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不是严歌苓没有努力,她其实朝思暮想都能有剧本被好莱坞拍摄,也写了不少剧本,但剧本交上去之后,却没有受到任何好莱坞电影公司的青睐。

严歌苓也知道什么剧本能够被好莱坞看中。所以,她选择的剧本,是对前东欧国家的原著作品进行改编,因为这些国家涉及到的一些政治调门,比较符合好莱坞习惯性的偏见性视线,也是严歌苓能够将心比心的有所发挥的地方,但这些剧本,同样没有得到好莱坞的接纳。

吃不着好莱坞葡萄的严歌苓,用以自我安慰的是,好莱坞的剧本酬金不如国内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阿Q精神,剧本不受好莱坞重视,就说好莱坞那个活,谁去干啊,收入太低,还不如为国内写剧本呢。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但可以看出,严歌苓是最接近好莱坞的一个华人编剧。至少她已经打出了“好莱坞专业编剧”的名号,但是仍然无功而返。

这本质的原因,还是华人编剧与好莱坞编剧在思维方式上的差距决定的。

《复仇者联盟3》这样的漫威电影,能不能请中国编剧来编写?估计这背后的不可能,还是中国人在逻辑体系上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不同点导致水土不服。

那么,我们从《复仇者联盟3》里看到什么样的好莱坞电影的逻辑呢?

我们感到的是,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是幽默,而且对话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性的较量,而逻辑这种东西,根本不是中国人的擅长。

在中国电影里,有一些智慧的地方,玩弄的是“流行桥段”,这里面体现出中国民间的小智慧,但电影里大量地采纳这种桥段,使得人物仅仅像是玩弄嘴皮子的话痨一样,对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明显欠缺。

那么,什么是好莱坞电影里的对话逻辑?

我们先从《复仇者联盟3》里找一个案例。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影片里,灭霸逼卡魔拉交出灵魂宝石在哪里的时候,卡魔拉回答道:“抱歉,让你失望了。”

如果是中国编剧,会在这个地方表现灭霸雷霆震怒,大吼道:“你到底有没有找到?快交出来。不然老子要你小命。”

但在好莱坞编剧手下,灭霸显然是颇有绅士风度,很有内涵地说道:“我是很失望。”这是肯定了卡魔拉的判断,但失望的原因,却不是卡魔拉所说的“没有找到灵魂宝石”。看看灭霸是如何技巧的回答的:“我确实失望,但不是因为你没找到,而是你找到了,却骗我。”

这里面其实灭霸作了一个“二选一”的选择。因为在同样的“失望”的结果里,有不少前提,至少电影里提出了两个前提,一个是“没有找到灵魂宝石”,一个是“卡魔拉找到了却撒谎了”,这两个结果都导致了“失望”。在两个“失望”的前因中,灭霸选择了另一个更接近真相的“答案”。用这种句式表达出来,纯粹从电影的效果来看,给人一种睿智而富有涵养的感觉,一下子把灭霸的档次提高了无数级别,让灭霸成为《复仇者联盟3》里当之无愧的一号角色。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再看漫威电影《奇异博士》里的台词。影片里的角色在商量对策,甲说:“这套方案价格不菲,但可行。”

乙回答道:“我需要的是可行。”

这种对话的思辨背后,同样看到我们上面所归纳的“二选一”的逻辑选择。在“这套方案”的选择中,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价格高”,一个是“可行性”。甲看到了价格高的不利因素,但乙则出于对“可行”的唯一选择,而选择了这一个可能。

我们再看漫威漫画原著《银河护卫队:原罪》中的对话。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星爵对对方说:“答案是不会让你开心的。”

对方回答道:“我要找的不是开心,而是真相。”

这也是典型的“二选一”的台词结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开心的答案,一种是真相的答案,开心固然是答案中最让人愿意选择的,但是“真相”往往是答案中最有价值的。所以对方的回答里,把最有价值的“真相”作为了自己的选择。

就在这种“二选一”的选择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倾向,对刻画人物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正所谓选择就是命运,选择中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价值体系。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再找一个漫威电影《奇异博士》里的类似事例。

奇异博士因为受伤之后,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女护士劝说他振作起来,奇异博士抱怨现在的自己走的是“没有事业的人生。”

女护士回答道:“那也是人生啊,又不是世界末日,总会有别的东西让你的生命充满意义的。”

这里,其实也潜含着“二选一”的潜在逻辑在内。在奇异博士的眼中看来,自己伤残而无法从事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被毁灭了,在他的心目中,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有事业才有人生。”但女护士的劝解之语,则是提出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平庸的人生也是人生”,“没有事业的人生也是人生”,因为“人生”的概念里不仅仅只有“事业”,女护士笼统地提出了“还有别的东西让生命充满意义”,正是她出于安慰的考虑,从人生的其它剖面中寻找意义的归宿。

由此可以看出,“二选一”的对话模式,就是从一个结果里,寻找另一种可能,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通常性思维被弃置到一边,而感受到另一种创新型思维,从而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这种思维的模式,构成了好莱坞影视里的对话的巧妙。由斯皮尔伯格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兄弟连》中,美国的伞兵连队走向前线,从前方撤下来的部队对他们说:“你们可能会被包围的。”

连长回答道:“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的。”

这个对话里是否也潜伏着“二选一”的选择呢?

实际上,这个回答,与灭霸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背后的潜台词是一样的,都是否定了问者的内容,而肯定了自己想表达的意图。

我们可以将美国伞兵的回答用灭霸的方式作一下改写,可以看出,这两个台词用的都是一样的逻辑。

问:“你们可能会被包围的。”

答(灭霸版):“我们是可能被包围,但不是因为你们所想的寻找死,我们是伞兵,是从包围中寻找胜算。”

当然,你会说,中国的影视剧本就没有这样的对话吗?

也不尽然,有这样的“二选一”句式的对话,总是给影视作品带来一种新意,让人回味无穷。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比如在周润发版《上海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式。

许文强:“一个人总是要变的。”

方小姐:“可是没想到你变化这么大。”

其实在这种对话里也可以看到“二选一”之间的判断落差。人发生变化,这是一个结果,但变化有两种,一种是本质不变,一种是本质大变。方小姐恰恰是看到了许文强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她修正了许文强的人生小变化的这一个选项,而是指出“许文强发生了巨大变化”,用自我的判断否定了许文强为自己人生观变化而作出的遮掩之词。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上海滩》的例子再举一枚。

冯程程对许文强说:“对我好的都是好人。”

许文强回答:“你似乎对好人的要求太低了。”

你觉得这一句式里,是否仍然是一种“二选一”的句型?

看起来,不符合“二选一”标准,但我们分析一下这对话后面的逻辑,就会发现这也是一个“两个选择”的判断句:“好人的判断分两种,一种是对自己好的人,另一种是品质好的人”,可以看出,冯程程只看到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所以,许文强变相地否决了冯程程的选择,而是指出,好人还有更多的更为全面的标准。这与灭霸的思维是如出一辙的。

我们暂且归纳为“二选一”的思维模式,为什么能够产生一种对话的新鲜感、幽默感呢?实际上,这种选择是让我们打破熟视无睹,采用逆向思维,寻找一个可能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当人物把另一种可能说出来的时候,会带给观众与读者一种新鲜感。本质上讲,这种模式是发现一件通常事件的无数可能,然后找出那个看似不惹人注意的一种可能,加以表达,其结果,就会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在台词表述方面有很多迥异点,西方式的幽默,移到中国语境里,不一定就能让人舒服。但是,看到这两者之间的思维上的差异,并作出中国本土化的改写,是一个提高中国剧作水平的可行之路。

即使我们不去编写台词剧本,但是知道一点好莱坞电影里的台词构造秘密,这应该是了解那些所谓的彩蛋之外更有价值的收获吧。

《复仇者联盟3》里灭霸还是逻辑大师,管窥好莱坞电影的对话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