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何為音場

聲音的音場,也可以稱作聲音的「空間感」。因此,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時,就是指器材所再生的樂團排列形狀。

由於受到頻率響應曲線分佈不均勻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間聲波反射條件的影響,有些音場是內凹形的、有些是寬度大於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於寬度的。有些音場形狀就是四四方方,沒有內凹的。這種聲音舞臺不同形狀的再生,稱為音場的形狀。最好的音場形狀當然要與錄音時的原樣符合。

值得注意的是,現場演奏時的錄音,其樂團的排列是寬度大於深度的;但在錄音室中,往往為了音響效果,樂團的排列方式會改變,通常縱深會拉長,尤其是打擊樂器會放得更遠一些。如此一來,就不是我們在音樂廳中所見到的排列,所以挑剔的讀者以及評論員們不可不察。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音場位置

除了「形狀」之外,音場還有「位置」的問題。這裡麵包括音場的前、後、高、低。有些器材會使整個音場向聆聽者逼近;有些則後退。有些音場聽起來會覺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則又像坐在音樂廳的二樓看舞臺一般。

會形成音場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擺位與頻率響應的均勻與否皆為重大影響因素。一個理想的音場位置應該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聲音應從較低的地方出來,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錄音時樂團有前低後高的排列時,音場內也要有前低後高的模樣出現。像銅管就極有可能位置較高。至於整個音場的高度?常您坐著時兩眼平視的高度應該是音場的略低高度。換句話說,小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應在視線下。銅管至少要與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於音場的前、後位置應該在「喇叭前沿一線」開始往後延伸。當然,這種最理想的音場位置不容易求得,因為它與聆聽軟體也有極大的關係。通常,從喇叭後沿一線往後延伸比較容易求得,不過,不能「後縮」得太多。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音場的寬度

常常聽到發燒友誇口:「我的音場不只超出喇叭、寬抵二側牆,甚至破牆而出。」這句話在外行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我聽來,則僅是有點誇張而已。我想許多音響迷都有這種經驗,不必我再多費唇舌。

一般而言,音場的寬度可以寬抵側牆。至於破牆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夠看得到」音場在那裡才算數,牆外的東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裡。所以,我的音場寬度其實在只在我的牆壁之內而已。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音場的深度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深度感」,現在我把它歸於音場的深度。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將它與層次感、定位感並列呢?因為層次與定位談的不是音場,而深度感卻仍屬音場的範圍之中,所以,我將它改成「音場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稱之。

與「音場的寬度」一樣,許多人會說他家音場深度早已破牆而出,深到對街。這當然也僅是滿足自己的形容詞而己。真正的「音場深度」指的是音場中最前一線樂器與最後一線樂器的距離。換句話說,它極可能是指小提琴與大鼓、定音鼓之間的距離。有些器材或環境由於中低頻或低頻過多,因此大鼓與定音鼓的位置會前衝,此時,音場的深度當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場的位置向後縮,結果被誤以為音場的深度很好,那是錯誤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間的距離」這句話就不會錯了。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漫談HiFi音響的音場表現——阜新聲藝視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