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腳發涼,腿發沉,要不要治?

思考人生的時候,我們都免不了會想一下疾病與健康。

有些病好像永遠都好不了,那我們是否還要放在心上徒增煩惱?

血糖高一點,血壓高一點,動脈硬化一點,又有什麼關係?

然而半世浮沉過去,我們不用再思考了。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語言訴說經歷過的風雨。骨頭開始發出響聲,聽了讓人害怕。關節也不那麼靈活了,常常感覺疼痛。走上幾百米的路,小腿肚子竟然也會抽筋和痠痛。在被窩裡躺了一夜,冰涼的雙腳也沒能暖和過來。

努力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都達標了,還是感覺兩腳發涼,兩腿發沉。怎麼辦?

腳發涼,腿發沉,要不要治?

..

一位阿姨,七十二歲,病情比較輕微,糖尿病九年,糖化血紅蛋白6.3%,低密度脂蛋白1.53mmol/L,甘油三酯0.89 mmol/L,有高血壓病史,每天服用一片氨氯地平,血壓平穩。但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一直感覺到兩腿發涼,走路發沉。

動脈多普勒顯示她的頸動脈和下肢動脈多發低迴聲斑塊,雙側股總動脈都有一段60%左右的狹窄。踝肱指數(ankle brachial index, ABI)是1.0,說明下肢供血正常。下肢神經電生理檢查提示雙側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輕度病變。

她接受了一種叫作“動脈置管”血管神經修復術的治療,這個治療名字挺好聽,但好像也有點嚇人。所以她先是做了兩次進行體驗,體驗之後發現似乎有些改善,並且也很簡單,不嚇人,於是就堅持了一個療程共10天。

在這10天裡,她每天從家裡走路來到門診治療室,治療後再走回去,算上路上的時間,只要兩個小時。躺在醫院裡進行治療和治療後的觀察時間,加起來只有一個小時。

我問她,到底感覺到哪裡改善了?

她說,以前睡一夜,雙腳還是涼的,現在不涼了,進去時候是溫暖的,出來的時候也是溫暖的。以前走一段路就感覺到腿發沉,現在感覺到很輕快。之前左側小腿上有一塊皮膚,總是感覺瘙癢,現在也不癢了。

她想把哥哥也帶來治療,但是沒能成功。家裡人說她哥哥是膝關節的問題,不是血管和神經的問題。但她覺得哥哥得過腦梗塞,下肢血管應該有問題,還是應該嘗試一下治療。

療效,是患者的期待,也是醫療團隊的期待。

“動脈置管”血管神經修復術確實是有效果的。

有一位患者,長期在門診處方西洛他唑,因為他的下肢動脈有粥樣硬化性改變,雙側股總動脈和股淺動脈有多處40%左右的狹窄,要用這個藥物改善下肢的供血。在接受了14天的“動脈置管”血管神經修復術治療後,他的症狀也有了明顯的改善。每次到病房去看他,他都滿臉笑容,跟之前來醫院只是悶頭開藥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

患者的痛苦,讓醫療團隊勇於創新與實踐。

患者的笑容,讓我們見證醫學的藝術與非凡。

“動脈置管”治療的方式,由來已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外就有很多嘗試,治療的患者有下肢動脈栓塞、狹窄、糖尿病足潰瘍等。

在近些年,經過不斷的探索,置管的時間從曾經的持續數日到每日一次的短時間給藥,從嚴重的動脈狹窄到輕微的血管病變及微循環障礙和周圍神經病變。在 “中國糖尿病雜誌”及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上都能看到關於療效和安全性的報告。

自2014年起,血管外科專家王愛林教授將這項技術應用到糖尿病周圍神經和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的治療中,並在4千多患者身上觀察到了治療前後的明顯改善。因為在此方面的豐富經驗,王愛林教授被頻繁邀請在國內外的會議上進行專題介紹,也被一些三甲醫院的團隊邀請過去指導操作。

腳發涼,腿發沉,要不要治?

...

王愛林教授,是國際血管聯盟中國糖尿病足分會常委,原黑龍江省醫院血管外科主任,1980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91年—1993年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留學,1996年在德國艾深大學研修血管介入治療。擅長糖尿病足的早期診斷和整體治療,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療和微創治療。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微灌注治療早期糖尿病足,超聲消融治療糖尿病足,微切割球囊擴張治療重症糖尿病足,脈衝噴射溶栓治療糖尿病足血栓形成。

簡單來說,“動脈置管”血管神經修復術就是利用微穿刺技術把纖細微導管放入動脈內,將適合患者的擴張血管、營養神經藥物從動脈直接灌注到缺血區,減少靜脈給藥經過整個人體循環造成的損耗以及副作用,提高局部藥物濃度,更充分擴張微小血管,促進微小血管血流,促進側枝循環開放,改善足動脈供血和神經代謝。

王愛林教授曾經將這項技術命名為“動脈微灌注”,令患者感覺親切,並減少對治療的恐懼,最近一年他將這項技術的名稱改為專業上沿用較久的“動脈置管”。

“動脈置管”血管神經修復術的適應症是: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

一些調查顯示,50歲以上的患者中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的患病率是6.9%~23.8%,這些人群的心腦血管事件風險明顯增加。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病率高達60% ~90%。

有這種病變的患者會有間歇性跛行、皮溫降低、疼痛、乃至發生潰瘍或壞死等臨床表現。

間歇性跛行是指,下肢運動後產生的疲乏、疼痛或痙攣,常發生在小腿後方,導致行走受限,在短時間休息後疼痛和不適感可以緩解,再次運動後又出現。行走的距離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有些患者不行走時就有持續性疼痛,叫作“靜息痛”,是肢體嚴重確定表現。

下肢神經病變的表現比較多樣,包括足趾冷痛感、足趾麻木、足趾蒼白、皮膚乾燥皸裂、汗毛稀少、皮膚菲薄、針刺樣痛、燒灼感、螞蟻爬行感、襪套樣感或感覺遲鈍等。

無論有哪種不適,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積極就診諮詢,以便獲得需要的幫助,延緩疾病進展。

前兩天,我在門診詢問一位高血脂體型比較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是否有走路時腿發沉的情況。他說“有”。他的朋友說“大家都有”。

我品味了一下這句話,是否他覺得大家都有就不用治療了。

我覺得,作為醫生我不能特別積極地推薦患者進行一種治療,那樣就好像不是醫生,是銷售了。如果患者主動求醫,我才可以介紹給他。

他們知不知道除了控制血脂、使用他汀類藥物來穩定和縮小斑塊以外,還有方法可以緩解自己的症狀呢?我是否可以像處方“西洛他唑”一樣,認真地跟他介紹一下這個治療呢?

腳發涼,腿發沉,要不要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