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共讀計劃2.0|什麼是正確的科學素養啟蒙道路?(第2章)

在進入第二章前,讓我們縷一縷第一章的核心觀點。洋蔥媽媽在領讀時用三個問題歸納了第一章的內容。我認為,可以就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正確的科學素養啟蒙道路?”做一些思考,就能將第一章與第二章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合上書,想一想什麼是正確的科學素養啟蒙道路呢

我的理解是,抓住孩子認識世界的好奇心,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素養啟蒙融入日常生活就是正確的科學素養啟蒙道路。

進一步看,什麼是科學探究活動

  • 粗線條來看,就是寶寶觀察事物、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理解的過程。

  • 細緻地想,科學探究活動有三大特徵

    • 在態度方面,是積極主動的、樂於接受各種解釋的;

    • 在環境方面,是有工具支撐的;

    • 在技能方面,是包括觀察、預測、檢驗、對比、測量、記錄、解釋的。

以上就是我讀完第一章後,對正確的科學素養啟蒙道路的理解。說到底,科學素養啟蒙的最終結果,是讓寶寶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去理解世界。如果把世界萬物細分,寶寶對世界的理解要從對概念的學習開始。

所以,作者想用第二章讓讀者理解寶寶是如何理解、學習概念的。

共读计划2.0|什么是正确的科学素养启蒙道路?(第2章)

第一節是非常晦澀的理論,對於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理論的家長來說,閱讀就是一種折磨。這部分的核心內容用人話來說就是,有兩種理論可以解釋寶寶是怎麼學習概念的。一個叫A(領域一般性),一種叫B(領域特殊性)。

A理論和B理論的主要區別是:

  • A認為:學齡前的寶寶受到感知覺能力的限制,對抽象概念的學習有困難,甚至無法理解。

  • B認為:存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學齡前的寶寶擺脫了感知覺能力的限制,可以學習抽象概念。

只要明確A和B的這點不同,作者其它的論述,你都可以忽略不看了。當然,如果你最近心情很好、精力充沛,我是鼓勵你逐字研讀的,可能讀完會出現頭暈、眼花甚至暴躁等情況,都很正常。誰試誰知道。

更多精彩領讀內容,請掃碼進入微課

微課聽完了,掃碼進入小打卡

為未來而教

為生活而學

科學素養啟蒙

你準備好了嗎

共读计划2.0|什么是正确的科学素养启蒙道路?(第2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