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楊堅篡周當皇帝,靠什麼開創出隋朝“開皇盛世”?

一、確立“三省六部制”

楊堅篡周當皇帝,靠什麼開創出隋朝“開皇盛世”?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年僅二十二歲的宣帝沉痾不起,隨即病逝於帝都長安的大德殿內。此時,國家內憂外患,朝廷宣佈,隋國公楊堅臨危受命,輔佐年僅七歲的靜帝執掌朝政。

次年(公元581年),楊堅廢靜帝登基,改國號為隋——一個新王朝由此誕生。

隋文帝登基伊始,所做第一件大事,就是廢除了自西魏以來實行的六官制度,在隋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治國架構。

之前所用“六官制度”,即是西魏權臣宇文泰別出心裁,摹仿西周《周禮》,以天、地和四時(春、夏、秋、冬)創立的一種封建官僚體制。即在皇帝之下,設大冢宰(天官)、大司徒(地官)、大宗伯(春官)、大司馬(夏官)、大司寇(秋官)、大司空(冬官)等六位長官,分別司職朝廷各類政務,由大冢宰總領,即實行所謂的“五府總於天官”,這樣一種體制。

當年的宇文泰,之所以“仿古”西周,並非心血來潮。他相中的是“五府總於天官”這一體制。其自任大冢宰,既可凌駕五官之上,還能一手遮天地架空弱勢的西魏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及至楊堅,也是利用這一體制,當上大丞相(大冢宰)——“假黃鉞,都督內外諸軍事”,不僅駕空了靜帝,還逼其遜位,自己做了皇帝。而當他本人利用“六官制”登上皇位後,當然不希望這一制度延續下去,而讓其他大冢宰或大丞相來取代自己。

於是,在楊堅的主持下,以復漢、魏之舊,採北魏孝文帝以來的北齊制度作基礎,構建起了隋王朝治國新框架。亦即為後人稱道、影響深遠的“三省六部制”。

所謂“三省六部制”,即是在皇帝之下,設: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六個職位。他們是皇帝的顧問、並不常設,成為獎崇大臣的榮譽職銜。在此之下,朝廷設置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御史、都水二臺、太常、光祿、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國子、將作十一寺,左右衛、左右領軍等十二府。

朝廷的五省中,秘書省掌國家經籍圖書、天文曆法;內侍省只管宮內事務,且全是宦官。此二省,相對而言,管事不多,且管的全是朝內、宮內一些具體事。而國之所繫,全在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尚書省,總理國之大事,是一個執行各種政令的機構。置尚書令一人,其下,有左右僕射各一人,統領吏、禮、兵、都官(後改刑部)、度支(後改民部)、工等六部。各部設尚書一人,分統三十六侍郎,執行部務。門下省,設納言二人。顧名思義,是在皇帝門口辦公的機構。它既可封還皇帝失宣的詔令,亦可駁正臣下奏章的違誤。此外,其職責是接受臣下的建言獻策。同時,還負責統轄城門、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等六局,照顧好皇帝的飲食起居和安全保衛等。內史省,即中書省(因“中”與隋文帝父親楊忠的名字同音,避諱而改),置內史監和內史令各一人。主要負責制定詔令。

由三省長官共同定令立法,參決軍國大政,並共同行使宰相職責,可避免權臣篡政。隋文帝慎之又慎,尚書省中的最高職位尚書令,在他在位的二十四年中,一直是空置的,左僕射就成了尚書省的最高行政長官。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便是這樣一個共同行使職權又相互制約的機構。

文帝登基伊始,廢寢忘食,堆積如山的奏章,常使他批閱至夜深。

這日夜裡,他感到自己有點走神,於是端起蓋碗,呷了口茶,強打精神,拿起一份摺子。讀著讀著,忽地精神為之一振,在心裡連呼了兩個“好”字。再回神細看上奏之人,竟是深受自己信任的家門楊尚希。

這個楊尚希和另一重臣楊素一樣,與文帝皆為弘農宗室後輩。宣帝駕崩時,時為東京司憲中大夫的楊尚希奉大丞相楊堅之命,在河北、山東一帶做當地庶民的安撫工作。而當他路經尉遲迥任總管的相州時,覺出情勢異常,連夜逃離。趕回京師後,他向大丞相報告了尉遲迥所部的一些反常情況。從此,大丞相便把楊尚希引為知己。

現任河南道行臺兵部尚書的楊尚希在奏章中寫道:

自秦並天下,罷侯置守,漢、魏及晉,邦邑屢改。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具僚以眾,資費日多,吏卒人倍,租調歲減。清幹良才,百分無一,動須數萬,如何可覓?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張之義,瑟無膠柱之理。今存要去閒,並小為大,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賢才,敢陳管見,伏聽裁處。

這份短短的奏章,正中文帝下懷。

文帝早在宣帝手下任大後丞時,就為“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而深感憂慮。那時節,戰事頻仍,入不敷出,捉襟見肘。但是,又有啥辦法呢?將士們打了勝仗,還是得用慶功和提拔來提振士氣。所以,官越提越多,要給他們安位子,只好增設州、郡。這樣,州、郡及縣,越來越多,轄地則越變越小,以致形成“十羊九牧”之現狀。大隋建立,這一極不正常的狀況,必改無疑了!

(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