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一次暴雨誤車經歷告訴我:這三類人一定不能進團隊

寫在週末:

5月21日到5月27日是忙碌的一週,週五更是一日三城,又逢雷暴的惡劣天氣,心裡難免一陣陣委屈。這種情緒在最終晚上沒能趕上從上海到杭州的火車、站在虹橋火車站南廣場的電閃雷鳴傾盆暴雨中達到峰值。然而冷靜下來,我發現這三個小時內經歷的一切,讓我更加明白團隊中一定不能存在這三類人。

一次暴雨誤車經歷告訴我:這三類人一定不能進團隊

1

對自己做錯的事情毫無愧疚感

我知道週五晚高峰的延安高架一定很難走,更何況天氣預報說有暴雨。按照活動流程我大概在7:20-7:30之間可以離開會場,所以我下午早早在某國有網約車平臺預約了晚上7:20的車。

由於大雨,很多客人不能準時到場,我們的活動比預計推遲一些。我趕緊給預約師傅打電話說明我有可能比預計遲到5-10分鐘,如果師傅到了電話我,我沒接,那一定是在演講,只要結束我就馬上下來。師傅說不急,他在路上也有點堵,可能要到7:30。

我在電話裡一再叮囑師傅千萬不要再晚了,因為我要趕8:44的車。但結果是,我在7:35的時候發現師父距離我還有十幾分鐘的距離,於是我又打電話過去。

對方的態度還挺好,說堵車,讓我再等十幾分鍾。但是他在整個對話過程中並沒有因他遲到了未按時接到乘客而感到愧疚。

說實話,長期以來我對那家公司的服務相對信賴,所以我才在最需要靠譜的時候選擇了他們。但可惜最終我很失望,並不是因為他到底遲到了多長時間,而是因為他對於自己未能交付時漫不經心的態度。

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夥伴並不少。平時相處人也不錯,做什麼事情態度也挺好,但是卻從沒嚴肅地為結果負責過。很多結果在他那裡都會變得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即使捅了簍子也無所謂,因為在他心中責任始終都不會變得更重要!

一次暴雨誤車經歷告訴我:這三類人一定不能進團隊

2

業務技能不過關

由於司機嚴重遲到,我在和司機協商後取消了訂單。我們很幸運地通過最近一個新出現的競爭者叫到了車。司機顯然對業務還不太熟練,比預估時間晚了不少,看著他繞來繞去找路總算是來到了上海這個名氣不小的酒店門口接上了我們,總算是長舒了一口氣。

可惜這口氣舒早了。開得慢就不說了,最終去出發層的時候還差點走錯路,那一刻我也終於可以死心了,這火車是肯定趕不上了。

記得有很多關於領導力和組織建設的文章裡都提到了“小白兔”和“野狗”。我們都知道那些乖巧的“小白兔”帶給團隊的負面影響更大,所以對於那些能力平平且在得到幫助指導後,依然看不到未來可能性的,就不要浪費這個時間。不要指望平庸的人可以突然在某一天創造奇蹟,更不要指望自己和一群比自己弱的人工作才是最安全的!

3

不誠實、不負責、信口胡說

我被那個不夠專業的司機放在了廣場邊,結果放眼望去,那裡的進站口一個都沒開。

我站在那裡感受著一個又一個炸雷,看著放佛從天空潑下來的雨,欲哭無淚。我向前走著,走到一個能進站的入口,收拾一下狼狽的自己。

想起還有一張已經開走卻沒能上去的火車票在身上,於是就去退票。排了半天隊,總算是輪到了我,人家說退不了。我問為什麼,人家說車開了就不退了。

我灰溜溜地走出隊伍,想去旁邊窗口諮詢一下。我剛說我想問下退票的事情,對方直接要走了我的紙質票和身份證,二話不說把票退了。

說實話,我到現在也不清楚這其中具體的規則。但我想說作為一個窗口服務工作者,態度與業務就代表了團隊的整體形象和水平。

退一張不到100元的火車票,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影響,但是對於那些打工探親者來說,可能每一分錢都是省吃儉用攢出來的,你憑什麼可以胡說八道、不負責任?

最終,我還是很幸運地打到了一輛最近飽受爭議的“順風車”,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沒趕上火車、第一次體驗順風車還是跨省順風車,但旅程比我想象得愉悅得多,也讓我思考了很多。

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而這些表面的偶然都有背後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