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要說“病從口入”,

這個詞可真不是嚇人的,

有時候貪圖了美食的一口“鮮”,

會把一些“小生命”帶入體內啊......

真實案例

近日,廣東中山小欖的一位朱先生因為腹部疼痛不止,來到醫院檢查,本以為是小病,但沒想到醫生在檢查中,驚訝地在他的肝內居然藏有上百條近兩釐米長的小蟲子!

醫生懷疑病人肝內的蟲子很可能是肝吸蟲,立即安排病人進行抽血和大便檢驗,結果顯示肝吸蟲感染!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為了幫朱先生排出體內的蟲子,醫院立即為他安排了手術。術後給病人留置了一條膽道引流管,同時口服打蟲藥。住院時間裡,每天都有很多,瓜子仁般大小的肝吸蟲從鼻膽管裡引流出來,足有上百條之多!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什麼是肝吸蟲?

肝吸蟲,即華支睪吸蟲,成蟲寄生於人體的肝膽管內,可引起華支睪吸蟲病,又稱肝吸蟲病。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其體形狹長,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後端鈍圓,狀似葵花子,體表無棘,蟲體大小一般為10~25×3~5mm。該蟲於1874年首次在加爾各答一華僑的膽管內發現,1908年才在我國證實該病存在。1975年在我國湖北江陵西漢古屍糞便中發現本蟲蟲卵,繼之又在該縣戰國楚墓古屍見該蟲卵,從而證明華支睪吸蟲病在我國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歷史。

肝吸蟲如何“潛伏”進人體呢?

細問朱先生平日裡飲食情況,才發現朱先生是魚生愛好者!而肝吸蟲幼蟲喜歡“躲在”淡水魚蝦等體內,隨著人們吃淡水魚生、未熟透的魚蝦等方式悄悄潛伏進人體。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蟲卵發育成蟲,就像瓜子仁,蟲體長有吸盤吸附在肝、膽上吃喝拉撒,甚至寄居在人體長達數十年!

輕度感染者可無症狀,重度感染者可出現消化不良、上腹隱痛、腹瀉、精神不振、肝大等臨床表現,嚴重者可發生膽管炎、膽結石以及肝硬化等併發症。但此病早期基本毫無症狀,病患也非常難發現。

說起魚生,

中六君想起了早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淡水三文魚”事件......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淡水三文魚”真的是三文魚嗎?

首先,三文魚一詞是怎麼來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大西洋鮭由挪威進入香港,挪威等地的大西洋鮭魚,鱗小且呈銀白色,英文稱為“salmon”。香港人將其翻譯成為“三文魚”。主要是基於粵語的音譯,同時因其魚肉呈多條紋狀,“三文(紋)魚”的名字譯得很巧妙。

必須指出的是,中文“三文魚”是針對大西洋鮭這條魚,本來特指來自挪威的“salmon”,而不是針對其他鮭科魚類

因此,新聞所指的青藏高原“淡水三文魚”也就是虹鱒魚,在中文裡根本不屬於三文魚。

那麼虹鱒魚可以充當三文魚嗎?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這麼問,虹鱒魚能成為優秀的魚生嗎?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從口感上而言,大西洋鮭作為一種海水魚,由於海水環境的特殊性,呈鮮層次更好,吃起來鮮味更明顯。虹鱒魚在淡水中養殖,土腥味相對更重,鮮味較差。

那麼,從健康而言呢?

海水魚中的寄生蟲以線蟲為主,它們多數在人體中長不大,在成蟲前就會死掉,因此生吃海水魚的風險相對較小。而淡水魚中常見的肝吸蟲等,由於生長條件在與人體差不多的滲透壓下,較易在人體內存活,生吃淡水魚風險就會加大

淡水魚蝦生活的水體環境很容易被汙染,使生活在內的魚蝦被肝吸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等寄生蟲的囊蚴汙染。若食用被感染的魚蝦時沒有處理得當,就很容易感染相應疾病。

當然,也有人說,人工養殖虹鱒魚時,可以通過嚴格的管理和監控,保證魚類生長環境的安全性,進而切斷寄生蟲感染途徑。這有一定道理,但據中六君所知,從我國東北、西北,到西藏、新疆,都有虹鱒魚的養殖地,其中不乏天然養殖場,若不能做到所有虹鱒魚都明確溯源、標明產地,區分天然與工廠化養殖,就難以保證虹鱒魚的生食安全。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海水寄生蟲無法在人體內長期生存,因此主要是引起腹痛腹瀉,只有極個別情況有消化道穿孔。相比而言,養殖魚的寄生蟲可能會少一些,這主要得益於環境控制和漁藥的使用。

但當淡水養殖的虹鱒魚被作為刺身生吃時,風險仍然大於大西洋鮭這樣的海水魚。所以對於虹鱒魚,中六君不建議生吃,烹調熟透後再吃則完全沒有問題

如何區分三文魚和虹鱒魚?

相對來說,虹鱒魚的顏色較淺。但如果在養殖時,加入了富含胡蘿蔔素的飼料,也會使肉質顏色加深,因此,單憑消費者肉眼很難區分。

若為整條魚,相對更易發現不同:大西洋鮭的皮顏色銀亮,鱗光閃閃。虹鱒魚兩側有較明顯的彩虹色鱗片,整體色澤比大西洋鮭略深一點,帶點褐色。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應該怎樣抵抗肝吸蟲病呢?

坊間傳聞食用芥末、白酒、醬油可以抵抗肝吸蟲病菌,但其實這些是毫無科學根據的。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殺死肝吸蟲最好的辦法就是高溫,把魚肉煮熟煮透,殺死寄生蟲。

除了肝吸蟲,我們要預防寄生蟲病可不少呢!所以,是時候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了↓↓

①將食物徹底加熱食用

好在寄生蟲大多是不耐高溫的,將食物洗淨,高溫煮至熟透,可以有效預防寄生蟲感染。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生熟食材處理要分開

別用盛過生食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過生食的刀具及砧板,必須清洗消毒後方可再使用。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飯前便後正確洗手

隨便用水沖沖可不行哦,正確的洗手方式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④ 別喝生水,包括自來水、河水、井水...

⑤蚊子等昆蟲會傳播疾病,趕緊消滅他們!

⑥如果你懷疑自己感染了寄生蟲,趕緊去醫院!

切記:

生水要煮沸,生肉要煮熟

千萬別圖一時方便,過過嘴癮

吃下含寄生蟲的東西

本文指導專家

男子肝臟竟被上百條長兩釐米的蟲“侵佔”!很多人有這樣的愛好

學術任職:歷任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和廣東省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副主委(三屆),全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委員(兩屆),省級幹部保健醫生。現任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臨床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同時兼任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和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心專家。

學術專長:1982年畢業於中山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35年。1989年始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從事感染性疾病、肝病專科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至今。曾擔任感染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及醫院感染控制醫學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肝病和新發傳染病。擅長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病及膽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發熱查因、黃疸和腹水鑑別及醫院感染、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週一下午;週五上午(特需門診、雅和門診)

【感謝消化內科唐健醫師對本文的支持】

文章內容綜合自廣東公共DV現場、生命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