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這是一篇寫給那些正在猶豫徘徊,想進入餐飲行業的準同行的文章。

原因是最近常在外邊跑,看到了很多新開的餐飲店,很多店進去體驗一次,我的經驗就會告訴我它命不久矣。眼看著無數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投入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就打了水漂,讓人不得不為這個現實唏噓嘆息。不是我毒蛇,因為現實就是這樣。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在我過去的文章裡,一直在說我對這個行業的一些認識,儘管很多觀點我已經重複了好多遍,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還是想說說關於餐飲這個行業的一些殘酷真相,給那些想投身餐飲的人來一盆冷水吧,清醒之後願你還能信心滿滿,勇往直前。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1.餐飲早已過了一門手藝闖天下的時代

很多人找我說我學了一門手藝,怎麼開店?我的建議是隻有手藝的話還是先別開店了,給別人打工更合適。

眼不見廚師創業一大片,有幾個到最後能真正的走向成功?現在的餐飲行業拼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頭腦和科學,科學的管理,知識化的經營,智慧的營銷,還要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永不止步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說這個並非言過其實,現在的餐飲技術是越來越不值錢,餐飲到最後玩的還得是科學和系統,以及更裝逼一點的說,就是商業模式。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2.不要和那些網紅店較勁

很多人總喜歡盯著那些火爆了幾十年的老店,說他這產品就那樣也沒什麼商業模式可言,可是照樣撈大錢,我來做肯定甩他幾條街。

這樣的店別說你來做,老闆自己再開分店往往都是生死未卜,因為它的成功是時間熬出來的,這個是你永遠都具備不了的,在時間上他已經甩你好多年了。所以別跟那些骨灰級的網紅店較勁,新時代就要用新思維去看問題。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3.餐飲的利潤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高

很多人還沒進入這個行業就想著一年買房,兩年換別墅,感覺這個行業就是個印鈔機。一年賺上百萬的店有,但是背後有多大的資源,多少的付出你也得仔細掂量。

做小餐飲的,給你說一年賺個百八十萬的都是吹牛蒙外行的,但是自己辛苦一點一年賺個三五十萬是可以有的。所以要賺錢就是兩個選擇,把攤子做大,找專業的人來運營,或者就是奔著做個小生意的想法,自己親力親為賺個辛苦錢。

開小店還想當甩手掌櫃,那基本上就屬於“到此一遊”了。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4.餐飲一定是最辛苦的行業,可能連之一都沒有

做餐飲的人,起早貪黑是家常便飯,不能按點吃飯是行業習慣,雞毛蒜皮就是生活日常,柴米油鹽就是工作重點。

很多人餐飲人在起步階段一天睡五六個小時以上都算是奢侈的生活,全年能休息的也就是除夕那一天(現在很多店連除夕也不放假)全天還要打雞血似的跑前跑後,服務好每一個人。

餐飲人的累分兩種:生意好的時候身體累,生意不好的時候心累,總想著生意作順了明天就不累了,但是明天總是充滿了你預想不到的累。餐飲人的生活才像一顆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味道。當然,或者從一開始你就知道了它是苦的。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5.“啃老”才是最讓你抓狂的事情

啃食老闆就是餐飲行業的“啃老”,這個概念是我創造的。最讓餐飲老闆抓狂的,永遠都是人的問題,餐飲行業從業者整體素質偏低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的年輕人又普遍缺乏責任心和擔當,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不幹,工資不漲不幹了,做錯事情被批評不幹了,工作餐不合胃口不幹了,老闆說話太暴躁不幹了,休假太少不幹了,宿舍沒有wifi不幹了,對面店裡挖牆腳不幹了,看顧客不爽不幹了,心情不好不幹了……

在餐飲的僱傭關係裡,老闆永遠是弱勢群體,因為員工離開你這裡還可以去別的店,但是店裡的活總得有人幹。餐飲老闆只能一方面選擇忍受員工的“啃老”,再想其他辦法,到最後即使換了新的員工,出現的可能還是同樣的問題。

所以,餐飲幹久了,人的脾氣也會越來越溫和。姑娘們要是找餐飲人做老公,那絕對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好吧,就當是給自己打了一個徵婚廣告)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6.你得是個近乎萬能的人

只懂技術、只懂管理、或者只懂營銷的人都不一定能把店開好,餐飲永遠都是需要產品運營和營銷三大塊並駕齊驅才行。所以,現在的餐飲行業早已不是一招致勝的單打獨鬥的時代而是系統化的組團作戰的競爭時代。團隊是永遠不可或缺的,因為即使你只開一家小店,你所需要具備的東西也有很多,具體要求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做餐飲老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如果你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那麼或許就只能選擇加入一個優秀的團隊,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或者選擇一個成熟的品牌加盟,連接到別人早已成熟的模式和系統裡,就像荀子在勸學裡說的: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對不起!我勸你不要做餐飲了

7.這個行業失敗比成功概率更大

餐飲行業關店的概率是遠遠大於其他行業的。據餐飲老闆內參統計的數據表明,2017年餐飲行業關店數是開店數的91.6%,近兩年倒閉餐廳的平均壽命只有508天,所以現在在這個行業能撐過3年的都算是成功。

再加上資本的介入,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大打副牌,比如外婆家旗下有十六七個品牌,幾乎涵蓋了餐飲的各個領域,再比如西安本地的米旗,旗下也有無數的子品牌,只要你想在西安做糕點烘焙,不管你店開在哪裡,很有可能你旁邊的競爭對手就是米旗家的兒子沒錯了,跟一個年產值好幾個億的前輩同臺競技,你說你怎麼取勝?

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餐飲人,你正在被你的同行拋棄》裡也說了,要避免和大品牌硬碰硬,就要另闢蹊徑,從小眾品類裡尋找用戶痛點,發現新的商機,還有就是保持學習能力,讓自己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

說到最後,可能還會有人覺得這話說的言過其實,這個行業沒有那麼複雜。這就像小馬過河一樣,真正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到底情況怎麼樣,只有自己試了才知道。無論怎樣,每一個餐飲人都值得敬重,每一個餐飲夢想都值得敬畏。希望更多人在瞭解這一切之後還可以自信滿滿,勇往直前,讓自己的餐飲夢想生根發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