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導讀:本文主要包含

鋰行業供需格局和價格判斷策略會專家分享內容整理藍科鋰業(鹽湖股份)調研紀要藏格控股調研紀要三部分內容,方便大家快速閱讀。

【策略會專家分享】鋰行業供需格局和價格判斷

時間:2018.06.07

感謝主辦方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給大家分享。演講的順序非常有意思,首先講的是最下游的汽車企業,之後是中游的電池企業,我有一個習慣一般看到電池千瓦時的數據我都算一下都會用多少的碳酸鋰,剛才聽葉總的演講我很樂觀,通過他們的演講我對今天的結論就更有信心了。

鋰這個東西這兩年比較熱,大家也比較關心它的價格變化。其實最終的價格是取決於供需,需求端是來自於我們剛才的兩位嘉賓,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情況,還有是中游擴張的情況。

1、全球鋰資源豐富,但開發進度差別很大

鋰在全球並不是稀缺的資源,而且中國鋰的資源來源也非常豐富,我們知道有滷水、鋰會石、鋰雲母,中國除了鋰輝石和滷水資源外還有江西有豐富的鋰雲母資源,所以說我們中國的鋰資源來源是很豐富的。原料雖然非常多,但在全世界範圍來看,它開發的進度是不一樣的-不同的進度會影響到未來的供應擴張的時間。

目前中國、澳大利亞還有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鋰開發的情況是相對比較充分的,不管是上游的資源還是下游的加工的產能來看是做得相對比較好一點的。其次就是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隨著碳酸鋰價格的高企,南美鋰三角中的玻利維亞,大家都知道它的滷水資源是非常好的,包括非洲也想加入到新能源資源開發這塊。當然在北歐這塊也有一些,但資源不是很集中。

2、鋰精礦需求2003平穩,2013-22年需求複合增速預計達到13%

2003年之前,其實鋰的應用還是比較平穩,它當時被稱為“工業味精”,應用的領域非常多,玻璃陶瓷和鋰電池,空調製冷等領域,所以當時價格的變化是跟經濟環境變化相關。

從2013年開始,可以看到鋰電池對碳酸鋰消耗的佔比是逐年放大,而且上升的比例非常大,這不代表其他的領域減少,其他領域也是在逐年上升的過程中,只不過是上升的速度相對小。從整個應用佔比來看,鋰電池毫無疑問在未來的幾年一定是引領整個鋰資源和碳酸鋰價格變化的主導因素。

2018年到2022年是按照目前全世界電動汽車主要是依據電動汽車的發展規劃做的概算。可以看到,從2018年到2022年整個鋰產品的消耗變化是相當大的,比當前的數量是翻兩倍甚至是三倍的數量。

從2013年到2022年我做了一個測算,年複合增長率基本上達到了13%,這遠高於很多工業產品的增速。

從這個圖表的走勢來看,2009年我們分析整個碳酸鋰的增長更多是來自於智能手機的發展,大家知道以前傳統的手機只是用的電池的容量比較小,300mah、500mah,現在我們是1500到3000mah,現在的一部手機相當於以前的5到6部手機,而且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週期比較短。2015年的增長毫無疑問是來自於電動汽車領域的帶動,這個未來增幅遠比智能手機對整個鋰鹽的帶動量要大得多。

3、海外碳酸鋰價格平穩持續上漲,國內價格快速上漲後高位波動

這是從2003年到2018年全球碳酸鋰價格的走勢,海外的數據增長相對比較穩定,波動性不是那麼大。數據上可以看到,2003年到2008年有一波上漲,2008年到2010年一直穩定,2010年到2011年有小幅上漲,然後保持穩定到2015年。2015年後鋰的價格出現了巨幅上漲,這也是為什麼從2015年一直到現在每次相關於鋰的會議非常熱鬧的原因。

從趨勢來看,國際的價格正逐步往上走,國內的價格比海外高,目前正回落相對比較合理的位置,差距正在縮小。從碳酸鋰銷量與價格的變化來看,每次銷量的快速增加伴隨的是價格的上漲,尤其是從2014年到2015年之後。對於之前的數據可以做一個解讀,在2009年之前,因為大家都預期到未來的增量,在2009年-2011年之間有一個擴產的計劃,事實上銀河鋰業的碳酸鋰工廠項目就是在那個時期建立起來的。從對比圖表上看,在2010年一直到2015年雖然整個的碳酸鋰的銷售量出現了比較大的上漲,但實際上價格一直是持續在低位徘徊,說明在當時擴產的產能基本上已經滿足了這幾年內的需求。2015年之後,這個供需平衡又重新被打破了,所以2015年到2016年價格出現了快速的上漲,未來的走勢如何?是我們接下來要做分析的內容。

4、2018之後鋰鹽產能放量具有不確定性

我把2009年到2020年整個鋰鹽產能的數量和實際產量的數量以及消耗量的數量做一個對比。鋰鹽產能數量是怎麼來的?主要是根據各家公司所公開報道的產量規劃,根據這個數據來的。實際產量實際上更多是根據每年生產的統計的量出來的。

可以看歷史的數據,從2009年一直到2015年整個碳酸鋰的規劃產能和實際的產量相比,這個產能利用率一直是在50%上下,並不是很高,直到2015年價格出現了暴漲之後,2016年、2017年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提升,是60%左右,我根據公開資料做過一個統計,天齊的產能利用率接近了90%,贛峰相對低一點點,其他的公司更低。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一個行業的現狀,實際的產量和所看到的公告的產能數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弄清楚差距就便於你更清楚地知道未來真正的供應量有多少放出來。中間放了一個大的問號,問的是後來的產能是不是真正完全釋放出來,從歷史的經驗數據看,我覺得不太會。

原因有幾個。第一是本身它報道出來的產能都有一些虛高,這是每個公司的習慣。第二是整個的產能釋放的過程,是需要一些時間的,不是說規劃了產能今年要做到就一定能做得到,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做到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原因有兩個,原來鋰是非常小的行業,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這裡面實際上是沒有多少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把行業撐起來的。這個行業2015年突然很熱之後,行業迅速擴張,可是人才梯隊是不夠的,就算你有錢,沒有合適的運營和技術人員,這個事也幹不起來,這是需要一個時間來過度的。另外,整個行業的擴產,即便是一個成熟的企業,在運行一個新的工廠的時候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提升產能的。我身邊最熟悉的某鋰鹽廠,2012年才建起工廠,號稱是1.7萬噸,後來賣了,真正達到了滿產也是一兩年前的事情。相信此類問題會發生在很多同類的新項目中,存在於有經驗公司的新項目,也存在於沒有經驗的公司的新項目,一直是存在的。我預計這個時間要3到5年,真正的人才梯隊建設都OK了,整個行業技術成熟度比較高了,項目的順利完成才會有保障。所以說新項目不達預期的事情未來的3、5年會緩解,目前是無法克服的困難。

還有,雖然我們看到新增的碳酸鋰當量比較多,可是碳酸鋰當量是怎麼算的?一般是根據資源量直接換算過去的,但換算成碳酸鋰不代表能真正變成碳酸鋰,即使變成碳酸鋰也不代表能直接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體系要求。我認為電動汽車目前來看是對電池產品品質要求最高的一個商品,它對原材料的品質要求也一定是非常高的。我們都知道目前礦石做的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品質相對是比較好的,鹽湖做出來的碳酸鋰某些雜質比較高,需要二次加工才能滿足電池級碳酸鋰的標準,這個二次加工的過程需要耗費時間和成本。純粹從數值計算來說,下游的需求傳遞到上游都會被放大,比如剛剛演講的零跑電動車,在市場上賣1萬臺不可能只做1萬臺,要多做一部分。到動力環節也一樣的,考慮到產品合格率,肯定會匹配更多。同樣到正極材料、到碳酸鋰再到資源端,實際的量會被拉大。

我們都很關心價格,剛才我講的是影響價格的數量因素,即是資源端和原料端擴充的產能端不可能完全釋放出來。同時需要考慮這個原料和資源擴張的週期。這是來自英國的CRU公司對每個環節擴產的週期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電池整個的週期差不多要2到3年,這不是說生產線完成的時間,我們講的是建完產線穩定生產,同時產品被客戶認可,被官方認證,可以真正銷售出去,做這樣一個週期的測算。在鋰鹽加工環節生產線建設的時間週期大約是1.5年。單純開礦的生產線建設週期也是1.5年的時間。但對於綠地項目,也就是隻做過資源勘探的項目,從資源勘探,環評、融資、運營等過程全部下來,一般是需要5年的時間,順利的話週期可能會短一些,所以資源擴張的週期是比較長的。

我們都知道碳酸鋰價格上漲是在2015年底,作為行業內的人或者行業外的資金想進入這個領域,基本上要在2016年全年做一個整個行業的梳理或者是對未來的判斷才能做決定。基本上做完決定到開始做這件事,差不多產品出來,就算這個鋰鹽廠可以快速建設運行,差不多也要到2018年中,如果是從資源端開始做起,差不多至少要3年的時間,所以差不多要到2019年。基於這個邏輯來看,新增的這些量放出來肯定要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是到明年,所以目前不會對市場是的供應端有太大的衝擊。如果說,供應端釋放的量不會很大那麼對短期的價格應該還會有比較強力的支撐。

5、中國擔當著全球鋰鹽冶煉的主要角色

前面講的所有的內容都是從全球的總量來做梳理,我們可以看看國內的一些變化。大家知道碳酸鋰這個行業,冶煉環節基本上90%都集中在中國,當然給我們中國最早的鋰鹽發展的歷史有關係,我國鋰的產業都集中在四川、新疆、江西這些有鋰資源的地區。

目前鋰雲母、鋰輝石轉化鋰鹽的加工廠90%都在中國,鋰鹽加工的技術工藝能力也是中國最強。所以中國的變化也代表了全世界的冶煉廠的變化。這個表上的鋰鹽項目數非常多,而且這個數還不全,還有一些新上的項目沒有統計,這裡面有一些打問號的,是關心他們什麼時候能真正地投產。先說鋰雲母這個,從我瞭解的情況,中國鋰雲母都集中在江西宜春這個地方。之前只有大概不到30萬噸鋰雲母精礦,摺合成碳酸鋰的話,15噸可以摺合成1噸碳酸鋰,30萬噸相當於2萬噸的碳酸鋰,未來幾年可以看到江西一些用鋰雲母擴產的項目規劃都很大,未來資源能不能真正地匹配需要我們邊走邊看,資源的開採不是那麼容易,第一是國家的環保有壓力,另外本身資源開採,像以前那種粗放式的做法肯定是不被允許的,這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真正能達產,也就是說資源能不能匹配到這個產能是需要去驗證的。

針對中游冶煉的環節,針對幾家已經銷售了,而且在行業內比較穩定的幾個鋰鹽加工企業的產能規劃做一個梳理,主要是天齊、贛鋒等等,可以看到他們在2018年整個的產能規劃將近22萬噸,所有的產能規劃都是指用鋰輝石或者是鋰雲母的冶煉的產能,不包括滷水,2019年基本建成30萬噸,2020年接近30萬噸,當然這個冶煉產能不是全部在國內。那麼結合這個冶煉產能到鋰精礦上是什麼樣的數量,基本上8噸精礦做1噸碳酸鋰,相當於是240萬噸的精礦的需求,精礦是不是能匹配這個需求都可以做這個測算。2020年或2019年鋰精礦資源是不是真能匹配生產冶煉產能這是需要打問號的。

再從鋰精礦資源企業的戰略合作來說,大家都知道一些大型的鋰精礦公司都與下游鋰鹽加工企業簽訂了包銷的協議。真正能自由供貨的,目前只有銀河一家公司。也就是說鋰資源的量不見得能夠全部合理分配到下游鋰鹽企業。這是對去年和前年的進口數據做一個分析和解讀。剛才講的冶煉廠90%以上都在中國,中國的冶煉產能代表了全世界的冶煉產能,鋰輝石90%都會進口到中國來做加工生產,這也是一個全球的數據。

6、中國碳酸鋰出口在佐證海外需求開始崛起

這兩年我國的碳酸鋰進口每年都有增加,原因很明確是國外的價格比較低,從海外進口是比較划算的,並不是國內的產能不足,而國外的價格低。碳酸鋰是不做出口的,因為我們對鋰鹽出口是沒有退稅鼓勵的,出口不具有優勢,所以碳酸鋰之前基本不出口,氫氧化鋰出口也不多。但2016年開始氫氧化鋰出口快速增長、2018年第一季度碳酸鋰也有一些出口的量。氫氧化鋰主要用於高鎳正極材料和鎳鈷鋁材料,說明海外客戶的需求非常強勁。碳酸鋰出口海外的客戶可能是來自一些日韓的中小客戶,說明他們也開始逐步接受了國內含稅的價格,表明了海外的市場需求還是一個比較有強力支撐的局面。

原礦的進口是2017年4月份開始,將近192萬噸,用6噸做一噸精礦,摺合精礦是30多萬噸,原礦加工出來的產品品質相對來說不是很穩定,所以用進口原礦加工的精礦生產碳酸鋰的話,用9噸來做折算,基本上不到3萬多噸。原礦的數看起來很大,百萬級別的噸數,可是摺合成碳酸鋰的增量不是很大。而且原礦在國內加工精礦的事情一直不順利,所以短期看它對市場整個資源的供應增量的影響其實並不是很大。

7、資源企業比較強勢

這兩年來看,凡是有資源的企業,一定是在市場上還會有相對比較強勢的地位,下游做碳酸鋰的工廠擴張很迅速,不管產品能否賣得出去,肯定是要先買資源做加工。同時,這裡面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麼簡單,我有鋰輝石拿過來就可以用,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最早的時候國內只有泰利森在賣礦,我們國內的鋰鹽廠,用的都是泰利森的鋰精礦,後來改用其他礦以後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鋰精礦轉化鋰鹽的過程包含冶煉過程和化學過程,不是什麼樣的精礦都可以拿過來直接順利加工的,需要進行冶煉方面的工藝調試,這個過程中會影響收益和成本,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沒有3到6個月的時間很難調整完成。這兩年我認為資源端還是會相對強勢,有資源或者有鎖定資源的鋰鹽加工企業也會很有優勢。

8、鹽湖增量有待商榷

這是國內新增鹽湖項目的數量統計,當然我也放了兩個問號,因為這雖然看的數據很大,可是與行業內交流的觀點來看,可能不是太一致,可能會比這個要小。

我們都知道鹽湖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以前的時候都號稱1萬多塊錢工業級的,做成電池級增加一點成本2萬多塊錢,我很想問一個問題,我們在2010年到2012年的時候,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在4到5萬之間,工業級也在3萬多,那個時候價格相比成本還是很高的,他們怎麼不做呢?成本才1萬多,所以一定是有它的問題,或許是技術方面的障礙,不是成本的障礙。當然,隨著碳酸鋰價格的高企尤其是利潤空間逐步地豐厚,也確實促使我們國內在鹽湖提鋰方面做了很多的技術路線研究,我們講鹽湖的技術,我比較同意行業大佬的觀點,我們不是講技術多好,或者是多差,主要是講技術能不能匹配該鹽湖的資源特點,因為每家鹽湖的資源成份是不一樣的,只要技術是匹配資源的特性,這個技術都是過硬、都是好的。這樣來看每家的技術都不會太一樣。從歷史上看,整個鹽湖的開發週期是3到5年,資金全部到位的話產品出來至少要3年的時間,差不多爬坡滿產要接近5年的時間,這是過去的經驗。我也問過國內技術的專家,差不多。

碳酸鋰價格的高企是2015年底,決策是在2016年,2017年開始投入,2020年放出量來我們還是要持懷疑的態度來看看,所以邊走邊看。但確確實實我們鹽湖的量是提得很快的,2013年前整個總量也不會超過1.5萬噸,在2015年、2016年基本上到3萬噸,2017年、2018年是處於擴張的過程,增量不會太大。但我們相信在2019年、2020年基本上到6萬噸甚至更高的量也是有可能的,這個增量也不是很大,放到全球的格局來看,如果說2017年全球碳酸鋰的銷量是20萬噸,2022年是接近40萬噸,這個增量對市場的衝擊並不是很大。鹽湖的供應量也有不確定性。

9、未來2-3年對於碳酸鋰價格持樂觀態度

講了這麼多不確定性我們看一下價格的變化給供應的變化的邏輯關係。可以看到2014年的時候價格比較低,2015年上漲,到2017年出現了回落,大家都比較疑問未來的走勢怎麼樣。

我先做一個解讀,2015年11月份、12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的搶裝,短期內的需求,導致市場上急劇缺貨。2016年是新能源補貼沒有落地,整個市場是趨軟的過程,價格有回落,可是那一年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並沒有實質性地解決。2017下半年價格出現逐步上升,中小正極材料企業先接受漲價,再傳導到大客戶,尤其是到2017年10月份、11月份價格出現了快速的上漲。

針對2018年碳酸鋰走勢,2017年底的時候我們一開始的預期是2018年上半年的價格還會不錯,2018年下半年的價格會出現調整,邏輯是因為2018上半年新能源補貼的政策還有延續的空間,這會讓汽車的銷量相對穩定,並且會上升。還有個邏輯是,2018年上半年新增鋰鹽廠釋放的產能還不夠,我們都知道2017年漲價的邏輯是來自於鋰鹽加工廠的能力不夠,我們認為2018年的下半年會出現回落,事實上市場總是會給我們做分析的人難堪。2018年上半年價格就出現了下降,既然出現與預期不同的走勢,我們就要分析原因。一個原因是有比較知名的企業出現了問題,這導致了整個產業鏈出現了一個緊縮,還有一個是鈷的價格和鋰的價格是比較高,尤其是鈷的價格一直在上漲,這個過程中,大家在這個環節裡包括電池廠和材料廠都在去庫存。還有就是我們國家新能源政策的調整對能量密度的要求,電池企業都拼命處理自己的庫存,甩自己的庫存,來佈局新的更高能量密度的產品。所以這個需求一下子就被大幅減少,正好是倒過來,我們漲價的時候,所有的因素都是正面的,每家都會保持自己的庫存多一點點,需求往上游傳遞。當我們降價的時候是反向的,每家都會壓縮自己的庫存,甚至都會處理自己的庫存,所以導致減幅傳遞到上游之後,減幅特別巨大,再加上供應上,江西那邊包括青海那邊有一些工業級的碳酸鋰出來,雖然品質不是那麼達標,可是在目前十多萬的價格來看,還是利潤相當豐厚的,他們撐不住說等到價格更高的時候來賣,他們覺得現在不錯的利潤反正還賺錢就趕緊甩貨,導致了最近的價格出現了快速的回落,這個回落超出我的預期,我在上面的一張表,按照價格應該是接近14萬的價格,現在價格基本上已經到13萬左右了。

價格跌得越低,下半年的價格預測越有支撐,下半年會出現反彈。但今年的反彈我不會像去年一樣認為有那麼強的支撐,因為今年的反彈僅僅是一個反彈,第一下半年我們都知道整個新能源車的增量一般都是集中在下半年,我們現在3C產品正好是6、7月份進入了一個淡季,旺季一般是8到10月份左右。第二是下游客戶電池企業和正極材料企業的庫存水平比較低,在客戶訂單的拉動下,會提升庫存水平,這也是一個增量。在增量不能快速得到滿足,又不得不完成下游客戶的訂單時,會拉動整個價格有一個觸底反彈。短期來看,價格的觸底反彈的幾率是比較大的。

未來來看,到2022年需求的增量,我對未來價格的判斷還是認為會維持在一個高位,所謂的高位不是大家想的18萬,我覺得維持在12萬到15萬之間,相比幾年前的碳酸鋰的4、5萬塊錢價格已經非常不錯了,價格這麼高的邏輯第一是在於資源端的供應是相對比較匱乏的,尤其是鋰精礦,所以會在價格上相對比較強勢一些。

唯一會出現變數的是,高價格可能會被鹽湖的量打下來,因為鹽湖的成本是很低的,未來擴產之後,成本比較低利潤空間比較大,一旦出現了銷售停滯或者是銷售不是那麼旺的時候,他們降價的意願會比較強烈,所以鹽湖的放量會市場的價格造成衝擊。當然,最終我們還是要看需求,我不知道需求的增長有多瘋狂,包括我們看到了零跑汽車,包括我們看到了塔菲爾公司的擴產計劃。說實話這些都是讓我們覺得倍感鼓舞的,因為下游的擴張實在是太多了。我昨天看到了一個報道,僅中國有5家新能源汽車造車融資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將近60億美金,表明未來電動汽車的瘋狂擴張步伐。統計了一下從2016年到2017年整個鋰鹽行業的鋰資源端包括碳酸鋰加工端、氫氧化鋰的加工端的投入不超過30億美金,我們測算的時候基本上是相當於2億美金可以做出將近1萬噸的碳酸鋰,所以30億美金摺合也不過15萬噸的碳酸鋰,所以從這個邏輯來看,好象我們上游的擴張產能規劃連資金都還是沒有匹配到位的,大家都是做投資的,錢不到位任何時期都幹不下去,即便說得很美好。

所以從這個來看,供應端的資金短缺、運營人員不足以及技術積累的週期,都會在未來幾年持續影響。需求端我不去做判斷,因為需求端從過去的一些產品的成長邏輯手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很多消費類的產品,電視、電腦的成長軌跡來看,在爆發的時候,往往會比你預期得更猛烈。所以我們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可能會更出乎意料,而不是說會低於我們的預期。基於這個邏輯需求很猛,供應這塊短期內供應不確定性,所以我對未來3、5年整個鋰鹽的價格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短期來看今年下半年我認為會出現反彈。

這就是我的結論。謝謝大家!

藍科鋰業(鹽湖股份)調研紀要

時間:2018.06.07

地點:青海格爾木

出席人:公司領導

鹽湖股份


公司的主營業務分三部分:氯化鉀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其他業務包括水泥生產、商貿連鎖業務以及酒店業務。

1.氯化鉀: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是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鉀肥設計年產能達到500萬噸。

2.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化工品:為充分開發利用鹽湖資源,公司已投資建設多個項目,主要投資項目包括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一期項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二期項目及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海納PVC一體化項目、10萬噸ADC發泡劑一體化項目、1萬噸優質碳酸鋰項目。

3.碳酸鋰:公司間接控股子公司藍科鋰業擁有一萬噸碳酸鋰產能,目前已達到設計產能的要求。

4.其他包括水泥生產、商貿連鎖業務以及酒店業務。

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16.99億元,較上年增加12.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5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18.7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5.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5.16%;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有:生產要素價格居高不下,鉀肥銷量的減少;海納“2.14” 、化工“6.28”安全事故的影響,2017年生產裝置大部分時間處於停產中,市場景氣度較高的PVC、燒鹼、水泥等均未能生產,並進行相關整改投入,導致虧損數增加;煤炭和天然氣供給不足導致化工裝置不能滿負荷運行;海納、金屬鎂等項目大規模轉固致成本增加。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藍科鋰業


鹽湖股份間接控股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其擁有一萬噸碳酸鋰裝置,該項目以生產鉀肥排放的老滷為原料,引進俄羅斯先進的提鋰技術,工業級碳酸鋰裝置生產運行正常。2017年藍科鋰業全年共生產碳酸鋰成品8002噸,其中少量為電池級碳酸鋰,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實現淨利潤4.2億元。2018年一季度,共生產碳酸鋰成品1647噸,其中少量為電池級碳酸鋰,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實現淨利潤6392萬元。

藍科鋰業採用吸附法,是根據滷水含鋰的特性而採用的技術,察爾汗鹽湖鋰資源開發優勢:(1)資源優勢:鹽湖股份鉀肥生產每年按產量500萬噸測算,每年排放老滷量約有2億立方米/年,其鋰離子的濃度在200-250毫克左右,即每年排放的老滷中鋰資源摺合氯化鋰為20-30萬噸,該原料液為鋰產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2)技術優勢:藍科鋰業年產一萬噸碳酸鋰項目,於2010年引進俄羅斯吸附法滷水提鋰技術,已突破從高鎂低鋰型滷水中提取鋰鹽關鍵技術。(3)成本優勢:藍科鋰業依託察爾汗鹽湖豐富的鋰資源及鹽湖股份公司工業園區的公共設施,吸附提鋰技術碳酸鋰的生產成本相對同行具有相對優勢,也適合鋰產業大規模佈局。

2+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經公司七屆六次董事會及2017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目前項目在加快實施中,根據項目可研報告,資金來源30%由公司自籌,70%申請銀行貸款,項目建設期預計18個月。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調研更新

生產現狀:目前每天產出約40噸,今年計劃任務達到1萬噸的產量。生產完鉀肥的老滷每年2億噸,含有20萬噸氯化鋰。經過十年摸索,技術問題完全突破了,還在進一步優化工藝。

擴建:新增2萬噸產能的土建已經開始了,手續在辦理中,18個月建設期,預計19年10月份試產。

吸附劑:自己生產,專利在藍科名下,已經在擴建產能。成本佔比比較大,每年理論上補充10%。

產品結構:工業級優等品為主,99.2%-99.5%的碳酸鋰,今年已經生產4000多噸了。電池級已經產了100多噸,新增2萬噸的產能都是電池級碳酸鋰。現在主要是硼含量比較高,指標未達到電池級,除硼路線已經選好了。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市場|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藏格控股調研紀要

時間:2018.06.07

地點:青海格爾木

出席人:公司董秘、證代

公司概況

公司擁有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礦區724.3493平方公里的鉀鹽採礦權證,是一家以青海省察爾汗鹽湖鉀鹽資源為依託的資源型鉀肥生產企業,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兩部分: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及貿易業務。其中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為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的核心部分,公司在報告期內還開展了金屬、能化產品、銅精礦等產品的相關貿易。公司在於2017年8月決定進軍新能源領域,在察爾汗鹽湖建設年產2萬噸的碳酸鋰項目,目前該項目仍處於建設期。

公司2017年生產鉀肥184.97萬噸,比上年度增長11.63%;實現營業收入3,173,178,484.72元,比上年度上升21.91%;實現淨利潤1,216,946,130.31元,比上年度上升32.39%。

業務拆分

1.鹽湖提鋰項目

1)鹽湖資源

公司採礦區位於中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察爾汗鹽湖,其中公司擁有青藏鐵路以東礦區724.35平方公里的鉀鹽採礦權證,礦區內氯化鉀儲量約6700萬噸,氯化鋰儲量200多萬噸。除上述資源外,子公司藏格鉀肥已取得青海省茫崖行委大浪灘黑北鉀鹽礦492.56平方公里探礦權,後續將進一步推進探轉採流程。

公司的鹽湖鎂鋰比在1000以上,察爾汗鹽湖 平均在500左右。目前公司的鹽湖開採期限到2029年12月,到期可以續約。

2)投產進度

產能規劃:計劃擴建的碳酸鋰生產能力為2萬噸/年,目前在建的為1萬噸,投產後再繼續建設剩餘的1萬噸產能。

項目進度:目前正在前期動工基建,爭取在今年11-12月試生產2個月。土建建成需要3個月時間,吸附設備預計7月15號運到。7-11月要進行土建和設備安裝調試等流程。明年一季度爭取達到1萬噸的產能,規劃19年產銷1萬噸。

吸附設備:吸附設備是藍曉科技提供的,第一批能滿足2000噸碳酸鋰生產,合同已經簽訂了,確定參數能滿足合格要求後公司才會合作。由於公司沒有吸附劑專利,因此只能外購。做吸附劑的工藝不一樣,但是成品的成分相同;1萬噸的碳酸鋰對應用的吸附劑約1000多噸,每年損耗不超過10%。

滷水:生產過鉀肥的老滷水每年約1.5億方的產能,直接往吸附塔灌入,1.5億方對應四萬噸碳酸鋰。

生產週期:按照270天的生產天數設計,會有生產彈性,一週7天,三班兩倒。設備檢修每年需要2-3星期。鹽湖冬天雖然不結冰,但保溫的成本會高,實際生產上沒有周期性,要根據銷售確定淡旺季。

3)生產技術

生產難點:雜質去除水平;鹽湖前五大元素:鈉鉀鋰鎂硼,鎂、硼等元素需要除雜。三重突破主要包括提鋰技術、電池級產出和下游的實際應用。

技術水平:鹽湖提取碳酸鋰技術已經成熟,目前吸附法只有察爾汗鹽湖採用,公司採取的是連續吸附法。吸附法和鎂鋰比無關,只看鋰的含量,因此可以用於鎂鋰比較高的鹽湖。

4)生產成本

資金投入:2萬噸的碳酸鋰產能,每萬噸投入約11億元。

完全成本:約3萬元/噸。

成本趨勢:後續主要看能否滿產,吸附劑攤銷會逐漸下降;行業新研發的電脫嵌法等技術路徑,還在實驗室階段,如果應用成本有望降至1萬元/噸左右。

5)下游訂單

公司規劃的碳酸鋰均為電池級產品,後續可以進行轉化成為氫氧化鋰,電池級碳酸鋰的產出過程中對除雜要求更嚴。下游電池企業對碳酸鋰的認證週期在3個月以上,初步計劃今年試生產後,部分產品進行送樣,一部分會對銷售給貿易商,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銷售計劃。

2.鉀肥

公司主要產品氯化鉀主要用途為生產農用複合肥料,另外還可應用於其他鉀鹽製取、醫療、電鍍、石油等工業領域。根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的數據,中國氯化鉀消費量中約有80%用於肥料;由於其性價比高,氯化鉀在農業用鉀中起主導作用,佔鉀肥施用量的90%左右。

2017我國鉀肥進口合同價為230美元/噸,較16年上升11美元,2018合同價有望達到250-270美元/噸,合同每年中旬簽訂。公司18年按照200萬噸的產量規劃,產量可能會調整,目前是國內第二大鉀肥生產企業。目前鉀肥產能擴張的可能性較低,鹽湖提鋰對鉀肥產量沒有影響。

3.貿易及其他

貿易:去年做了54億左右,實現約1個億的淨利潤,今後兩年貿易業務將平穩運行,主要做大宗商品的貿易。

4.業績及現金流

利潤承諾:根據《金谷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青海藏格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省永鴻實業有限公司、肖永明、林吉芳利潤補償協議》約定,藏格投資等4名補償義務人承諾,根據評估報告藏格鉀肥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14,493.89萬元、150,254.23萬元和162,749.76萬元。

現金流:去年應收賬款增加,主要因為下游的複合肥廠商不是太景氣,沒有先款後貨,今年會在上半年收回來。預付款增加,是因為去年貿易12月提前鎖價了一部分,今年5月份基本完成了確認收入。

5.青海鹽湖

19年預期新增8萬噸的產能。樂觀來看,明年新增產量4萬噸(公司1萬噸,藍科,東臺,西臺,西藏礦業),今年產量3萬多噸,明年產量會接近8萬噸。

原標題:【華泰有色李斌團隊】萬字講真“鋰”:鋰輝石和鹽湖最新專家觀點和調研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