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令人疑惑的“都鐸悖論”

追尋盎格魯撒克遜勇士的腳步,探尋大英帝國的崛起,我是頭條百悅軒

都鐸王朝是一個迷一樣的王朝,他是封建社會,資產階級又在王權中佔了很大比重,他是高度集權的王朝,卻又是在議會與法治的框架下行使王權,專制與法治,集權與議會,封建的國家,掌權的資產階級,令人不可思議的融合在了都鐸王朝。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切入都鐸王朝。
令人疑惑的“都鐸悖論”

在傳統的英國社會里,有三種勢力,第一個,王權,掌握行政司法,對外戰爭,貴族或者諮議會,掌握財權與軍權(當然是集體掌握)向國王負責,教會,掌握司法,意識形態的控制,教會與國王爭權,爭錢,但是他幫助國王維持社會穩定,教會與貴族爭地爭利,但是他幫助貴族對抗王權,貴族依附國王存在,但是要防止國王對他們的壓榨,國王依靠貴族的錢與軍隊,但是要防止貴族限制王權,在漫長的中世紀,這三個力量此消彼長,互相制約,相互依存。

但是在都鐸王朝卻被打破了,玫瑰戰爭使貴族這個勢力大大削弱,很多歷史悠久的名門顯貴,被族滅,剩下的也缺少對整個家族的統御能力,亨利七世是靠資產階級與新貴族上臺的,亨利七世一上臺,就拿敵對陣營的舊貴族開刀,務求趕盡殺絕,他依然在削弱舊貴族。

亨利八世一上臺,就拿教會開刀,在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協助下,把教會勢力連根拔起,三個傳統勢力就剩王權一個了,殘存的貴族,在王權面前,服服帖帖,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無論從財力勢力,還是從鬥爭經驗,離獨擋一面還差火候。這時王權能不強大嗎?


令人疑惑的“都鐸悖論”​ 亨利八世為什麼要持續打擊天主教,因為這時,按照我們上面的邏輯,教會與貴族聯合了,由於他們的弱小,亨利八世後來為什麼又殺新教,因為無論教會貴族國王怎麼鬥,他們有一個一致的觀念,就是不允許底層人民力量的崛起,就像,貞德那麼的幫國王與貴族,還是被國王與貴族弄死了。新教那時有點玩過火了,與他們聯繫的底層人民有興起的趨勢。

後來為什麼又轉頭殺天主教與貴族,因為亨利八世覺得,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還很弱小,成長需要時間,一旦貴族與天主教得勢,肯定會對王權,進行反撲,他拎清楚了。

強大的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同盟在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伊麗莎白一世時期這個格局就這麼奠定下來了。
令人疑惑的“都鐸悖論”

王權強大的無以復加,但是作為階級聯盟還是非常尊重資產階級的,都鐸王朝的各個國王都非常重視與與議會的關係尊重議會的意見,議會由於自己力量的弱小,在王權面前戰戰兢兢,但是基本維持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時的英國,雖然向王權傾斜,但是基本保持了,法治,議會與國王的共治。

亨利八世雖然蠻橫霸道,但是內心很精明,不去踐踏議會的底線,伊麗莎白雖然謹小慎微,但是內心卻很強勢,他們都融合的相處。

這種情況到了伊麗莎白統治的後期被打破,由於與西班牙的全面戰爭,西班牙支持愛爾蘭反抗軍與英國長期對峙,英國的財力大大透支,伊麗莎白為了將戰爭持續下去,不得不想盡辦法弄錢,出賣專賣權,賣官鬻爵,強徵各種稅費,這些極大的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王權與資產階級之間的裂痕出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