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颯記解憂|“半路出家”,我應該選擇怎樣的路……

颯記解憂|“半路出家”,我應該選擇怎樣的路……

L女士:

您好,感謝信任!

後臺留言中,您提到自己36歲,有中等偏上銷售經驗,之前在金融行業,現在想來律師事務所工作。現在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本地律所,有一定規模,可接觸各類案件;二是跨國律所專門做企業法律諮詢,結合自己的外企經驗,感覺比較契合,但初期待遇不高。到底應該選哪一個呢?

1比較優勢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我比較崇尚“比較優勢”,在自己有可能博出位的領域奮力一搏。一般而言,都會選擇“寧當雞頭,不當鳳尾”的道路。面對人生重大選擇,俺的處理方法是:發揮最大的比較優勢,不要為難自己,也別為難別人。

見過比較push的同行,非要在律師圈成名成家,每晚加班加點,還不時喝酒應酬,無暇顧及健康,也全然不顧家人嘮叨。最終,落得孤家寡人,

擁有全世界又如何?何況,做律師永遠比不得投資和大商賈,咱們是貴族中最沒落的層級。

說實話,三十多歲之後,跟本碩剛畢業的“新社會人”相比幾乎沒有體力和精力的優勢,這時候,我們如果把以往的經驗,例如您的銷售經驗和人生閱歷拿出來,在local的律所裡,也許可以如魚得水(既能談案,又能辦案)。您所在的城市如果是二三線城市,那麼,我敢斷言,您很快就能上位,3-5年可以躋身合夥人序列。

2理想總是有的

我的碩士同班同學,也有在本地律所工作十年後,再跳槽到外所工作的,為此,她很辛苦地考了外國的律師執照。後來,我問她,覺得在外所的經歷如何?她回答:是很好的開闊眼界的機會,也接觸了很牛的合作伙伴,但不適合所有人。幾年後,她還是迴歸到本地律所繼續工作。

如果您家境殷實,先生和家人都支持您去外所工作,倒是可以試試。畢竟是一段

豐盈的人生經歷,但如果單從律師職業生涯而言,在一個領域沉浸地越久,越有發言權,越能坐上一線律師的位置。頻繁更換戰壕,往往失守

記得司法考試成績剛出來,一位北京的同學要隨先生出國居住,她空出來的外所名額想找身邊的人填補,給我打了電話,讓我好好考慮。很認真地與先生討論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在外所工作,列了優缺點之後,我發現自己很難忍受長期當法律秘書和被排斥在律所正規上升渠道之外,即便是考取紐約州或加州的律師牌照,該律所大陸辦公室的地位也並不很高。

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進入本地土著律所工作,跟律所一起成長奮鬥,雖然初期基本沒有工資(第一家實習的律師行當時只給餐補),但只要熬過三五年,還是有機會博得一席之地

3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有些本地律所的“靠忽悠找客戶”、“憑關係辦案子”招數較低級,這是不爭的事實

互金企業有一位漂亮高管,畢業於某著名高校的法律專業,我很奇怪她為何不從事法律相關工作,而是選擇做管理。她笑了笑回答:大學實習在律所,看到女律師的種種辛苦和不公平,傷心了。俺一臉懵,可能是俺執業伊始就在北京,帝都司法環境相對清爽,俺選擇了走專業路線,現在看起來還湊合。

另外,還有些律所存在剋扣律師提成,合夥人之間不睦,同事之間撬案子等等爛事,對比外所的制度嚴格,本地律所還是凸顯了“人

和交情”,雖然溫暖,但並不公平。

如果你真的選擇在本地土著律所工作,就要學會忍耐和周旋

當然,我相信您在商界和金融界的經驗,可以讓您遊刃有餘地對付一幫“文人”(我眼裡的律師更具多文人氣質,當然,也有商人的精明)。有時候,我也在天馬行空地想象,如果當年接受了同學的好意,現在可能已經是外資律所的骨幹,口吐蓮花,坐頭等艙飛HK,英語口語超棒,可以一輩子不用進某些縣市令人作嘔的黑黢黢的看守所會見室。

正在我想這些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正身處成都到重慶的黑車上,抱著密封案卷,一聲不敢吭,只求平安抵達。砰,黑車爆胎,在沙丁魚一樣的所謂“商務麵包”的最後一排的最右窗戶位置,緩緩爬出來,拍一拍身上的土,“打腹稿”如何與

檢方進行抗辯......

最後,不要浪費您的每一段人生經歷,半路出家的律師,有很多非常傑出的人才,尤其是學經濟出身的人,思維活躍,善於捕捉辯點。既然您擅長銷售,又有金融行業經驗,可以把兩者相結合,在法律領域尋找適合的突破口

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

如果實在難以抉擇,也可以退一步,先到金融機構做內部法務,看看自己能否適應

法律思維,是否真的喜歡法律這項工作(很多時候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實際上,哪一行都是爬滿蝨子的袍子),如果您確定自己這輩子就要幹法律了,那就別後悔,一條道走到黑,這輩子就跟法律在一起了。俺個人覺得,也挺美好。

總之,人生很短,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是一件碰運氣的事情。拋開天賦不談,在哪種環境下執業對一個法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正如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反的,我堅持的“比較優勢”原則,是一種保守的做法,只需要笨笨地執行,耗著耗著,你會發現身邊的競爭者越來越少,贏率越來越高;還有一種激進的做法,那就是選擇“非舒適區”不斷挑戰自我,贏得一個一個的人生巔峰。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了就不後悔

祝你華麗轉身成功!

永遠祝福你的颯姐

2018年6月9日

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
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

肖颯,合夥人律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反不正當競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被評為2016及2017年度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網貸之家最受歡迎專欄作者,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辦公郵箱:[email protected]

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
飒记解忧|“半路出家”,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