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探祕銀川旅遊景點——藏兵洞

銀川旅遊景點“藏兵洞”遺址位於水洞溝史前遺址內。自清理發掘以來,截止目前清理洞道2600米長,清理面積6850平方米。藏兵洞的內部結構錯綜複雜,走進去,好像是走入一個規模龐大的地下迷宮。洞窟分為上下兩層,洞內通道迂迴曲折、彼此勾連,一般對洞內情況不熟的人,想走出去絕非易事。在這些通道左右還分佈有大小不等的土室,可以住人。洞內還設有掩體、坑道、陷阱、臥室、水井、灶房、炮臺、火藥庫、兵器庫、儲藏室、通氣孔、瞭望臺、議事廳等設施一應俱全,可以滿足飲食、休息、集會、長期駐守之需,即使多日不出洞,也無衣食之憂。洞窟蜿蜒遊走於懸壁之中,另一端的出口位於紅山堡內,據說在堡內共有三個洞口與洞窟相連,然而至目前為止,只覓得其一。

探秘銀川旅遊景點——藏兵洞

此外,更令人稱奇的是,在這些僅容單人通行的狹窄甬道內,機關很多、陷阱密佈、易守難攻,讓入侵者防不勝防。有些陷阱,設在單人通行的通道內,深達一丈,下面鹿角鋪地,木釘高聳。為了讓木釘更加鋒利,有的還用鐵皮包尖。人一旦落下,非死即傷。在這座神秘的地下洞窟內,考古人員還清理出了大量的盾牌、刀、箭等古代兵器,甚至還有火藥和鐵炮。重重機關、大量兵器,再聯想到附近的堡壘、長城、峽谷天險,洞窟顯然與軍事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專家由此做出推測:神秘的洞窟當為古代藏兵之所,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藏兵洞”。有一個陷阱,有兩具白骨橫臥地下,令人毛骨悚然。這兩具屍骨,原來就在陷阱內,並不是後人放入的。這不能不令人猜想:是何人、在何時落入陷阱、死於非命?歷史上,“藏兵洞”內是否真的發生過廝殺格鬥?由於沒有文獻記載,現在已沒有人能夠給出明確的答覆了

探秘銀川旅遊景點——藏兵洞

藏兵洞位於靈武紅山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朝時期,瓦剌毛裡孩、阿羅書、孛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不斷寇掠陝西、寧夏,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於是,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

探秘銀川旅遊景點——藏兵洞

紅山堡,因位於紅山地區而得名。它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初時,駐堡將士僅有102人。隨著防務不斷加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邊(陝西、寧夏、固原)的秦,委派寧夏都指使史鏞擴建紅山堡。其時,堡內駐軍增至251名。而據專家推測,修建神秘藏兵洞之人,極有可能就是這位當時的寧夏都指使———史鏞。

探秘銀川旅遊景點——藏兵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