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第二课、环球寻肉之旅

我们将进行一场虚拟的旅行。这场旅行将让我们了解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在哪里,以及原生地的多肉植物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这是一张多肉植物全球分布图(只包含了景天科的多肉植物)。丛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凡是环境恶劣和干旱的地区,几乎都有多肉植物在生存。下面我们就到几个最典型、物种最丰富的原生地去看一看。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是仙人掌和景天科和龙舌兰科多肉植物的故乡。有人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也生活着不少多肉植物,其实加州也是墨西哥高原的一部分而已。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从上图中就可以看出来,红棕色的墨西哥高原一直向北延伸,与科罗拉多高原连接在一起。

墨西哥高原地区生长着近千种仙人掌和几百种景天科多肉植物。龙舌兰科的大部分品种也都产出在这里。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著名的奇瓦瓦沙漠是多肉植物的圣地。著名的拟石莲属多肉植物吉娃娃的原产地就在这里。

墨西哥高原中心地区的纬度在北纬30°左右,跟我国的云贵高原的纬度差不多,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也与昆明的海拔高度差不多。所以说我们经常说云南昆明是养肉的圣地,这话是没错的。昆明应该是全球范围内,除了墨西哥高原的原生地,最适合景天科多肉植物生长的地方。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墨西哥高原的平均降雨量大概是蒸发量的一半多一点,基本上全年气候都比较干燥,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0℃~30℃之间,极端的高温也不会高于35℃,冬季的气温在10℃~15℃之间,极端的低温不会低于5℃。大家可以记住这个温度条件,这就是养护景天科多肉植物的最佳气温。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墨西哥高原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地形环境,东边是东马德雷山,西边是西马德雷山,南边是南马德雷山(没有比这个更好记的地理知识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这里生活着很多种类的蜂鸟,它们是很多多肉植物的授粉者。那些钟形或者漏斗形的花朵,就是为蜂鸟们设计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墨西哥高原的表面有很厚的一层火山岩和火山土的沉积,这些火山岩和火山土矿物质丰富而且相当透气,是栽培多肉植物的最佳的植料。整个墨西哥高原上遍地都是这样的火山岩和火山土,所以成为仙人掌和景天科多肉植物的乐园也就不足为奇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另外,墨西哥高原上有很多崎岖的山脉和山谷,高原湖泊和很深的山谷交替出现,这样复杂的地形地貌很容易造成物种的多样性。比如说,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仙人掌,开花后种子有一部分落在悬崖上面,还有一部分滚落到悬崖底下去了。那么悬崖上面的仙人掌和谷底的仙人掌就没办法互相授粉,于是两个种群就会单独的演化,最后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仙人掌品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而且墨西哥高原由于海拔高度比较高,所以在冰川时期没有被冰川所侵袭,成为了很多物种的避难所。一些北美洲传来的温带植物和一些南美洲传来的耐旱的植物都在墨西哥高原上安家,并且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新物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提起墨西哥高原,你可能立即想起的就是高大的巨人柱。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但是,其实这里产出最多的是那些个体不大,但外形独特的小型奇珍类多肉植物。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植物学家坚持在墨西哥高原上考察原生植物,而且每年都会有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安第斯山脉地区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观察一下南美洲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南美洲的西海岸上有一条山脉,这条山脉从南到北整个贯穿了整个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在这张世界洋流分布图上(大家注意看右下角的南美洲),可以看到安第斯山脉地区受到了秘鲁寒流的影响,在南美洲西海岸形成了一个干旱少雨的地带。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导致热带沙漠气候并没有向南美洲内陆地区延伸,于是就在安第斯山脉地区形成了一个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带。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长达9000公里,纬度覆盖了北纬5°到南纬35°的广大区域。这里有很多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也造成了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巨大的气候差异。

在海拔高度超过了3500米的地区,一年四季的温度都开始变得差异不大了,但这里的昼夜温差很大,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与阳光充足的地方也有较大的温差。当云彩把太阳光遮住的时候,气温会立即下降7~10℃,这种气候条件是低纬度山区所特有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但是,大量的仙人掌科多肉植物用漫长的时间逐步适应了气候的变迁,一些仙人掌变得非常耐寒,多样化的气候特点催生出多样化的植物群落。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根据植物学家的统计,这个分布区有大约600种独有的仙人掌科多肉植物,虽然比墨西哥高原地区数量略少,但品种也相当丰富。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安第斯山脉地区的火山分布非常密集,高于5700米的火山就有18座之多。火山灰形成了大面积地势相对平坦的火山灰沉积平原。因此,这里的土壤环境非常好,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种,也孕育了古印加文明,直到现在也是南美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安第斯山脉地区距离海洋很近,但由于两侧的山脉阻隔又降雨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夏季没有酷暑,冬季也没有严寒。再加上透气肥沃的火山土环境,特别适合多肉植物的生长繁衍。

南部非洲地区

我们说的南部非洲地区是一个地理区域,并不是行指政区域上的南非这个国家。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这个地区包括了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莱索托、斯威士兰和安哥拉南部地区。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从洋流图上看,可以看到本格拉寒流向北流过南部非洲。

洋流图在我们环球寻肉之旅这一小节中会频繁出现几次。大家可以看到,当寒流流过大陆西岸的时候,就会给大陆西岸造成一个少雨、多雾、夏季冷凉的气候条件。

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区本身就降雨偏少,加上寒流的影响,造成了纳米比亚西部和南非西海岸的沿海地区的极度干旱。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南部非洲东南西三个方向都临海,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把南部非洲看作一个巨大的半岛。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但是有趣的是,南部非洲的东面,是温暖的莫桑比克暖流。所以南非东部的气候条件则是夏季湿热、冬季温暖。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南非的时候,都会错误的把南部非洲的不同地区视为类似的气候环境。比如说提到生石花的时候,我们就常常笼统的说,生石花该如何去养。其实生活在纳米比亚的生石花与生活在南非东部的生石花习性差别很大,开花时间和脱皮的时间也都不一样。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其实,受到南非地形和周围海流的影响,整体面积仅占非洲面积15%的南部非洲地区,是有着极其丰富的气候变化。

南部非洲偏干旱但又不是极度干旱的环境非常适宜多肉植物生存。

根据《南部非洲多肉植物名单》中的记录吗,南部非洲拥有57个科,超过5000种多肉植物生存。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一个地区的物种极其丰富,那么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一定就是多变的,一定不能把同样生长在这一地区的物种看成是相同的习性。几乎所有的几处多肉植物原生地都是这样一个特点。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从宏观整体地形来看,南部非洲整体上是一个巨大的高原,在高原的中部地区相对低洼,形成了一个盆地,叫做卡拉哈里盆地。

由于四周高原的阻隔,使得海洋的湿润空气无法深入盆地,使得盆地气候相比较沿海地区来说就更加干旱,所以盆地的中心最干旱的地区也被称为卡拉哈里沙漠。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事实上,卡拉哈里沙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沙漠,这里没有沙漠里常见的流沙和沙丘,很多地方都有植被,也是多肉植物种类丰富的地区。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我们熟悉的生石花、肉锥花、芦荟科十二卷属的多肉、景天科的银波锦属、奇峰锦属多肉的大部分品种,都是南部非洲的特有品种。这里绝对称得上是多肉植物的天堂。

东部非洲地区

作为多肉植物分布区域的东部非洲,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这五个国家。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虽然地理上是同一个区域,但是由于东非裂谷带的存在,东部非洲依然是一个地形地势差异巨大,气候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的地区,这也造就了东部非洲的物种多样性。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从照片上可以看,东部非洲是在暖流影响下的一块陆地。所以东部非洲地区从降水量来看,要比南部非洲要大得多。东部非洲的很多地区,年降水量都要达到1000毫米以上。很多地区的降水量甚至比上海地区还要多,体验过包邮区的梅雨季节的花友应该可以明白1000毫米降雨量的意义。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但是,与江浙地区不同的是,这里地处热带,阳光充足,所以水分的蒸发量非常大。大部分地区的蒸发量都大于降雨量,这使得这样的地区一旦停止降雨,就会立即回归到干旱的气候状态。我们把这样的气候带叫做热带干旱气候。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东部非洲是芦荟、萝藦科多肉植物的故乡。景天科珈蓝菜属的一些品种也生活在这里。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原生地在东非的多肉植物,常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喜水喜肥。大家看这些来自东部非洲的照片也可以看出,这里的生态比较丰富,土地肥沃,极少看到南部非洲的荒漠景象。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东部非洲的植物中,最让人着迷的可能就算是这种叫做凝蹄玉的萝藦科植物了。这种植物无论是植株形态还是花朵,都完全不像是地球上应该存在的物种,有的呈现方形,有的呈现出球形,表皮上还布满着很多奇怪的花纹。即使在以奇葩著称的多肉植物界,凝蹄玉也算是长相格外奇特的物种了。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特别熟悉,有一个系列的动画电影就叫《马达加斯加》。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代表性多肉植物是猴面包树。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肉植物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在童话故事《小王子》里,小王子的星球就被猴3棵面包树给占领了。所以小王子一直缠着小王子的作者,希望作者给他画一只羊,好去吃掉那些可怕的猴面包树。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但是我们不得不马达加斯加岛的原因并不是猴面包树。因为猴面包树太大了,我们不大可能弄一棵来养在花盆里(话说在花盆里养一棵猴面包树真的可能是个好主意)。

我们要说的这种多肉植物叫做长寿花。马达加斯加岛是长寿花的故乡。

长寿花是开花最漂亮的珈蓝菜属多肉植物。现在长寿花已经有几百个园艺品种,每种的花色都各不相同。我们来欣赏一下长寿花。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长寿花的园艺品种远远不止上面几种,长寿花完全值得我们花几天的时间专门欣赏和讲解一下,这事儿以后再说。

加那利群岛地区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加那利群岛位于非洲西北角的大西洋里。是火山活动生成的火山岛。加那利群岛的所有岛屿都是火山灰和火山岩堆积而成的。不客气的说,这里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火山岛,所有的地形地貌也都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继续看洋流图。加那利寒流从加那利群岛西部流过,造就了冬季少雨,夏季凉爽干旱的气候条件。

虽然冬季少雨,但聊胜于无,冬季仅有的一点点雨水是加那利群岛院生植物赖以生存的甘露。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会赶在冬季生长。这里的夏季虽然凉爽,但降雨量实在太少,几个月零降雨是这里夏季的常态。好在加那利是面积不大的海岛,有湿润的空气滋润,才让这里的物种得以生存。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加那利群岛上只有几十种多肉植物生存。比起南部非洲的数千种多肉植物,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这里是莲花掌属、魔南属多肉植物唯一的野生栖息地,少数大戟科多肉植物,也是这里的特有物种。这与加那利群岛孤立的海岛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里的所有物种都经历过数百万年的独立进化。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莲花掌属多肉植物是加那利群岛的独有物种。莲花掌属的全部40多个品种全部生活在这里。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我们习惯性的把莲花掌属的多肉植物叫做“法师”,这是因为最著名的一种莲花掌的名字叫做黑法师的缘故。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现在,各种园艺种的法师已经有上百个品种,法师大多可以长到比较高,是很受欢迎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多肉植物。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法师有着木质的茎干,比较容易塑形,所以常常被用作大型的多肉盆景。

还有一类莲花掌属的多肉植物,我们称之为“玫瑰”。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这些植物以前被单独划分为一个属,叫做山地玫瑰属,但是由于基因上的高度相似,后来又与莲花掌属归并在一起。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山地玫瑰的体型相对较小,因为外观类似于玫瑰花而得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山地玫瑰的野生品种只有4种。但是随着园艺品种的不断选育,现在市场上可以准确辨识的山地玫瑰园艺种至少有30个品种之多。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另外,魔南也是加那利群岛的独有品种。

最常见的有魔南景天、瑞典魔南、香蕉魔南、树魔南等品种。

到这里,我们的环球寻肉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我们来做一个小结。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环球寻肉之旅

先看这张出镜无数次的经典的洋流图,这是我们认识多肉植物原生地的基础。当寒流流过大陆的西海岸的时候,就会造就夏季冷凉干旱的特殊气候,加上地球板块的造山运动,还会在大陆上形成高山。大多数的多肉植物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气候环境里不断的分化进化出来的。

物种丰富的地区,一定是气候环境或者地形多变的地区。所以,不要简单的把南非、东非、秘鲁、墨西哥这样的地方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些地区内部,有很多复杂的气候环境,才造就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多肉世界。

总体而言,比较全球的原生地条件,国内的养肉环境,不是冬天太冷,就是夏天太热,这给我们的养护带来不小的挑战。唯一值得宽慰的是,在园艺环境里不缺水,这是我们仅存的一点点优势。

不过,巨大的挑战也正是乐趣所在。如果多肉植物的养护像我们本地随处可见的蒲公英一样容易,可能我们也不会如此着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