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養豬的前景如何?

AI_Home


現在這種行情我說養豬的前景一片光明可能有養豬朋友想打我。我們就比方一個在外打工多年的農民手裡有了幾十年存款,現在要投資一個豬場,看一下這種可行性怎麼樣。



現在引進100斤後備母豬,一切順利的話需要3個月才能正常配種,然後又需要4個月的懷孕期,仔豬出生後6個月出欄,最後算下來需要13個月才有肥豬出欄,那8月引種需要到2019年9月才能賣出肥豬。

在不考慮人工成本的情況下,現在的養豬成本應該可以控制在6塊錢左右,也就是說現在購買後備母豬能不能賺到錢就看2019年9月的價格能不能在6塊錢以上了。


根據現在的母豬存欄情況還有生豬價格預計2019年的走勢會類似於2018年,也就是說2019年的1、2月份豬價還可以,但是到了3、4、5三個月豬價會再次出現下滑,甚至有可能下滑的程度比今年還。進入下半年豬價將會有所好轉,好轉的程度關鍵就看2019年1、2月仔豬發成活情況,若是成活率低,豬價破8應該沒有問題,若是氣候良好,仔豬成活率比較好,豬價應該可以穩定在7塊-7塊5之間。

進入9月後,豬價相比8月會稍有下跌,但是還是可以達到成線以上,要是可以搶在9月中上旬出欄,現在引種後備母豬還是可以保本或者稍有盈利。若是到了9月下旬和10月豬價還是要看後續的生豬供應量的。



果然悠


2019年養豬還是有前景的,但還是有風險的。畢竟疫情還在。

1、母豬減少很多,去年屠殺和淘汰了不少母豬,母豬已經降低到3000萬頭一下。

2、2018年養豬戶為了止損大部分豬都出欄了,散養戶退出的非常多。

3、豬價在剛過完年一直上漲,全線飄紅,說明壓欄的豬很少了,尤其是仔豬大幅度上漲,仔豬還是能拉動價格上漲。

4、國內最大的消費肉類還是豬肉,這個是剛需,一般養豬都是掙一年平一年賠一年,這是一個豬週期。行情再好最基本的是要養好豬,降低料肉比,提高存活率和出欄量。

5、不能盲目上欄,尤其是仔豬在高位的時候,盲目跟風接盤。

6、瞭解疫情,不進來歷不明的豬,不能貪便宜。



時松林—服務養殖


1.合理規劃佈局,利用各自特色,發揮區域優勢

在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區:以瘦肉型為主,開展多元配套雜交,生產優質商品豬.以規模化工廠化為主體,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在經濟一般發達地區:以瘦肉型豬為主體,積極發展規模化養豬.在邊遠山區及經濟不發達地區:提倡兩外一內的三元雜交方式,以農戶養豬為主體,積極扶持養豬專業大戶,不斷提高養豬生產水平.

2. 加強體系建設,為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條件

建立健全良種繁育體系、種豬測定、質量監督體系和人工授精站。強化飼料生產與飼料工業體系建設,推出具有我國飼料工業特色的飼料品牌。強化疫病防治及獸藥、疫苗生產體系建設,建立獸醫預防診斷中心,嚴格控制疫病發生和流行。建立環境保護,糞汙處理工程體系。加強豬肉產品加工,保鮮與貯運體系建設。強化畜牧科技,提高養豬生產者素質。

3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養豬生產水平

針對養豬生產的關鍵環節和關鍵技術,把高新技術與常規研究相結合,不斷提高養豬科技水平.目標:母豬年提高供商品豬22-25頭;商品豬雜交豬150-160天達90-100kg;生長豬飼料利用率2.8-3.2;胴體瘦肉率62-64%;出欄率160%以上.

作者:牛博士,田管家農技問答專家,今日頭條鮮農場農技問答專家


鮮農場


養豬前景,比起其他的養殖行業好不哪去,也差不哪去。不過現在看,風險確實不小。

原來的那些疫病,什麼圓環,偽狂犬,付諸,鏈球菌,這都不是事啊,一個非瘟就夠了。

有風險就有機遇,一部分退出了,機會也就來了。

那麼什麼是最好的規模呢?五十頭一下母豬,無論是管理技術還是環保方面,還是風險控制,都好把握。

如果我國都是規模養殖,可能天價肉離我們就不遠了!


jzd在農村


養豬都是為了生計,為了賺錢。這是第一點,一定要謹記。

我們是生產機械設備的,目前主要是養殖機械,一點意見,希望能幫到您

一提到養殖,髒,苦,累 是大多數人對養殖戶的看法。隔著老遠也能聞到飼料的味道

畢竟常年和牲畜打交道,難免的。

很多養殖戶對怎麼養殖其實是模稜兩可的,大多數投資幾萬元,養羊或者養豬,去年的養豬大戶虧的多少,咱們就不提了。

規模化養殖,必定要有大量的投資,如果不懂流程,貿然進入,賺錢的幾率不大、

我倒是覺得,現在互聯網比較發達,快手,抖音,今日頭條之類的視頻網站很多。其實可以考慮做一個快樂養殖的思路。比如網上看到,有個養豬場的關注度就比較高,天天讓豬從梯子上跳下去,天天游泳,這是一個關注點。有比如,現在規則 廣西用戶不用傳統的飼料,而採用雜交構樹,蛋白桑,和新鮮的青草料養豬。每天都是市場上賣豬肉,價格貴,買的人絡繹不絕。

簡單來說,特色養殖,快樂養殖,我覺得以後有前景,具體如何操作,希望有同樣看法的朋友留言討論!

如果說的不對,也希望大家指出,萬分感謝!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31fafa2ecd311088b073ea5a4029bf5\

三農粉碎之王


本人對養豬業的前景還是看好的,儘管目前生豬市場一片哀鴻遍野,但這現象也是市場的的必然規律,只說明瞭現階段的現狀,代表不了整個行業的未來。不過,十萬元對於養豬來說,真心話,有點捉肘見襟。

一、豬肉的總體需求不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首選豬肉,儘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飲食要求更高了,對肉食方面更多樣化了,但始終改變不了豬肉作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地位,有那麼大的市場需求,就會有投資價值在。關鍵看你有否能力去把握了。



二、傳統的,且落實的養殖方式註定是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的,今後的養豬業也會緊跟時代步伐,走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的道路。通過上述三化的發展,養殖成本,銷售渠道等均會進行升級提高,養豬的利潤空間會進一步提高。因此,要想在養豬市場中分一杯羹,必須創新理念,與時俱進。

三、市場是不破不立,既然豬價自今年春節以來,一波暴跌將豬價跌至5元左右,按照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價格幾乎90%以上的養殖戶都要虧錢,虧損的幅度在200元左右。按照這樣的價位,必然大浪淘沙,淘汰部分落後的產能和部分不堅定的投機分子。市場跌的越深,調整得越充分,今後市場上漲的機會就會越大。俗話說,漲出來的風險,跌出來的機會。因此,在今年這波暴跌的背景下,如果經過充分調整後,本人看多生豬市場的未來。

我是愚人跳農門,喜歡我的觀點請點贊和關注!


華南農小白


豬肉是中國老百姓必不可少肉類食品。平均每天一人0.25斤。現在豬肉和大米、白麵以及蔬菜一樣重要。正因為豬肉是剛性需求,引起了國家高度重視。給一些養豬大戶的資金補貼,以及各種優惠政策。其目的就是鼓勵養豬戶好好養豬。以後的養豬業將會和種植業一樣齊名。也就是說,只要有人類,就要有人養豬。只是中國以後的養豬業前景,將是規模化,集約化。更節能更環保。隨著一些上市公司和養豬大企的進入,成本會更低,競爭更激烈。散戶養豬人也要做到向這些人學習,才能跟上腳步。才不會被淘汰出去。

提主問十萬能養多少豬,說實話,十萬養豬資金太少。如果你是50多歲以上的人,或者是家裡有特殊情況也可以養,總的來說比坐吃山空強。

按照現在的子豬行情和飼料價格,一頭子豬到家價格為350元,一頭豬飼料錢1000元,加上各種疫苗,和藥費以及其它費用50元。也就是說一頭豬到出欄大約要1400元。那麼50頭豬需要7萬元。至於說出欄時能賣多少錢就不得而知了。

剩下3萬元是建豬舍和設備所用。按照最簡單的塑料大棚和保溫被來設計。50頭豬需要建5米寬,20米長的豬棚。棚內的豬圈寬3.8米,走廊寬1.2米。一共建5個豬圈,每圈養10頭豬。大約需要2萬元左右。剩下的錢要購買拌料粉碎機,以及上料車等。除此以外要多上上網,學些養豬經驗。


山野50


如果不搞自繁自養,每年出欄7-8千頭,我建議你和大的集團公司養合同豬比較靠譜,前景也可以,我們這合作合同豬的集團有溫氏,天邦,正邦,最近又來了中糧,

  1. 養合同豬,集團的服務部管理人員會先對你的圈舍先驗收如果符合他們的要求會和你簽訂合同,主要包括回收價格(我們這一般7.5元/斤)還有豬苗,飼料,藥品,配合管理等一下細節

  2. 合同豬的豬苗,飼料,藥品,防疫一切都是公司出,養殖戶只要配合養殖管理,包括喂料,打掃衛生,消毒,管理員會指導你如何用藥
  3. 正常一個批次養殖週期在五個月左右,利潤大概100-300這個是看你的豬養殖情況包括死亡率,料肉比,殘次率,用藥成本來定的,一般只要配合公司管理即使死亡率高最少也可以結150元左右,


  4. 和公司養殖主要好處就是投資少,風險小,有技術支持,全進全出,而且可以長期合作

獸醫小孟


養殖必須要經歷的四個階段有,馴服階段,適度飼養,小規模養殖,集約化養殖,目前對於養豬和養禽業來說基本上都已經進入到了集約化的養殖階段,生產性能已經不能再提高了,差距只是在管理水平和科技手段上,再加上一些政策的原因,因此此時在投資養豬業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如果你想要養殖有以下的幾種當時可供你選擇。



①公司+散養戶:現在很多的大企業都利用這種模式,將商品豬給散養戶三養。而他們提供相應的飼料和技術,以及管理水平,這樣的公司不在少數,包括新希望六和大北農,以及溫氏。

②合作社+基地+農戶:這樣是在農村進行的一種合作的方式,農戶可以提供基地,也可以由合作社提供,其中主要以分紅的形式呈現,當然了,利益和風險是共存的。


以上的這兩種模式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這兩種模式的好處就是在於散養戶不必承擔過多的風險,生產出來的商品豬,別是直接提供給公司或者是合作社,養豬目前是一個朝陽產業,但是再過幾年就不一定了,隨著環境整治力度的加大,以後還真的不好說。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全球角度看,目前飼料企業的選址越來越趨向於盡可能地靠近養殖場,尤其是飼料用量大的客戶。一、動物養殖的起源與發展

無人精確地知道中國或全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飼餵動物的,惟一可以知道的是應該從有文字記載之前就開始了。約1萬年前,飼餵動物的技術同時在新月沃土,中東一帶,不久也在中國等世界多地發展,這對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實踐證明,穩定的食物供給使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城市不斷擴大。2000年前的漢代,隨著野生作物和動物的馴化及農耕和灌溉的使用可足以供養2億多人口。然而,早期農業的進步並不能抵禦和防範週期性的饑荒發生,甚至是進入今天的現代社會。

中國的夏朝及商周時期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人們開始使用青銅器農具,並開始建造水利灌溉設施,農業技術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直到1900年代,西方開始使用合成肥料,可更好地控制土壤中氮磷鉀水平,使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發生了一個真正的飛躍。農業生產更加專業化,農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這又促進了動物養殖生產,進而在隨後的幾百年裡使得人口翻番。這個發展階段的後半段被稱為“綠色革命”。

到20世紀,農業生產開始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機械化,導致食品生產體系進一步產業化。化肥,化學農藥,抗生素和激素等農業技術的使用已非常普遍。飼料業的發展導致養殖場的規模擴大,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與此同時,隨著養殖場的規模擴大,養殖場的數量逐漸減少,使得整個養殖生產效益提高。例如,1950至2000 年,美國養殖場的數量從550萬減少到200萬,美國此時看到專業化養殖場的發展趨勢,這樣的專業化養殖場今天仍然存在。舉肉牛生產為例,今天的肉牛生產已非常專業化,分母牛和犢牛飼養,架子牛飼養,飼料原料種植以及育肥牛飼養4大塊。養殖專業化使得農戶們在某一特定的領域成為專家,使得他們在這一領域專注技術改進,提高整個養殖系統的生產效率。在養豬和家禽生產系統中,生產者已採用完全集約化的生產系統,從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甚至到最終產品的市場營銷,如快餐食品等,均由一個公司或集團控制。

現代飼料業的發展可追溯到1810年德國開發了飼料常規分析法開始。該分析系統使得人們可對飼料的粗蛋白,粗纖維,氮,灰分和水分含量進行分析測定,將更新一級的技術引入飼料配方。美國佛蒙特州首個飼餵粉碎穀物的記錄是1813年,首次報道使用批次混合飼料是美國的馬薩諸塞州,那是1870年。

飼料業的發展進入了下一階段,即飼料生產。一些耳熟能詳的飼料企業的名字就開始於這一時期。嘉吉Cargill於1880年代開始生產飼料,普瑞納Purina於1890年代開始生產飼料。1920年代後期,飼料業邁出改革創新的一步,開始生產並使用顆粒飼料。

美國就是飼料業發展的最好例證。最初,飼料廠的選址是要靠近麵粉加工廠附近,如堪薩斯,芝加哥,明尼阿波勒斯和布法羅一帶。其他的營養成分加入麵粉副產品中。

1950年代,飼料配方更加複雜,飼料生產發展趨勢趨於較小規模的飼料廠,飼料生產企業越來越向養殖場靠近。

1950年代首次引入膨化寵物食品。1960年代末,飼料企業開始擴張規模,有些飼料企業年產量達20 - 50萬噸。然而,一些育肥場和養殖場選擇建立自己的飼料廠,以降低飼料成本,使企業更具競爭力。

預混料的發展開始於1970年代。這使得越來越多的飼料生產企業選址更加靠近養殖場。1975年開始採用電腦化飼料生產,這更加推動飼料廠分散的趨勢。飼料制粒是於1980年代出現的。其他的創新技術是相對近期採用的。1940 年代合成維生素首次問世。

1950年代開始使用抗生素。1970年代開始首次使用抗球蟲藥。197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液體蛋氨酸,1980年代其他合成氨基酸相繼問世。

近 30年來開發了許多飼料添加策略,多數我們今天還在使用。活性酵母培養物首次在奶牛日糧中使用是1980年代早期。飼料酶製劑用於單胃動物飼料始於 1987年,1990年起植酸酶在飼料業普遍使用。美國奧特奇公司於1992年開始在全球推廣使用甘露聚糖飼料添加劑產品,於1994年在全球推廣使用葡甘露聚糖黴菌毒素吸附劑。奧特奇於1990年代中期首次在日本推廣使用賽樂硒有機硒飼料添加劑產品,隨後在全球推廣使用,奧特奇的賽樂硒有機硒於2002 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5年後獲歐盟批准進入歐洲市場。二、飼料業的現狀

全球飼料業的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元,飼料業是玉米,飼料穀物和大豆的主要消費者。全價飼料或配合飼料是指將不同的原料成分與添加劑混合在一起,按目標動物特定的需求配製而成。配合飼料的形式有粉狀,顆粒狀和碎粒狀 。配合飼料可以是:

1.濃縮料:提供日糧部分養分,如蛋白質和能量;

2.補充料:可以自由選擇的形式直接飼餵,或用配合飼料稀釋飼餵;

3.預混料:是多種高值的微量養分均勻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如礦物元素和維生素派可數據報表樣圖

與農業的其他部門一樣,飼料業的產業化使得飼料供應商越來越專業化。儘管他們仍然處於產業鏈中,他們購買原料,向畜禽養殖場供應配製好的飼料。

合作社的組織架構使得養殖者們有機會參與到飼料企業協會中,該架構在全球是非常普遍的。對於一條龍企業來說,意味著該企業擁有飼料廠,動物養殖場,肉類加工設備,向零售商供應肉類產品。

自從1870年代首次使用粉碎穀物和1890年代引入錘磨機以來,飼料加工設備取得了長足的改進。1909年出現了批次混合機,1930年出現制粒機,1950年代出現顆粒飼料冷卻機。1975 年以來我們見證了飼料設備高度機械化的改革創新,包括1990年代開始使用的顆粒料液態施加器。實事求是地說,飼料加工工藝改革創新和廣泛應用使得飼料業可以更多地使用加工副產品,改善這些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

縱觀全球飼料業的產業化進程,這一趨勢還將延續發展下去,即飼料企業數量更少,企業規模更大。歐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有更多的國家加入歐盟,歐盟的飼料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飼料廠規模從平均年產萬噸發展到今天的平均年產5萬噸,而飼料廠的數量從1萬家減少到今天的2000家。美國飼料企業的發展也複製了與歐洲相同的趨勢,飼料廠數量減少,規模擴大。

事實上,中國飼料業的發展也呈現了歐洲和美國的類似趨勢,甚至中國飼料業整合和併購的速度更快。據統計,2005年中國飼料企業的數量為15,518家,而到了2010 年,飼料企業的數量為10,843家,這說明在短短的5年時間裡減少了4675家企業。存活的飼料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目前有 30多家,飼料產量佔中國飼料總產量的42%。

奧特奇公司於2011和2012年耗時2年對全球飼料業展開調研。結果顯示,2012年全球134個國家總的飼料產量為9.58億噸。中國是全球飼料大國,2011年中國飼料產量居全球之首,達1.75億噸;2012年中國繼續位居全球之首,飼料產量達1.91億噸。

亞洲的飼料總產量為3.3 億噸,中國的飼料生產優勢在亞洲市場顯現得格外明顯,比例佔53%。全球飼料產量中有近一半44%是家禽飼料,說明禽肉是人們可接受可負擔得起的肉類產品,禽肉健康,沒有宗教信仰的限制,是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的肉類。從飼料業務增長看,水產養殖的發展速度最快。

2010年Watt期刊對全球最大的飼料公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正大集團CP排名第1,之後依次是:嘉吉Cargill,新希望New Hope,藍德雷Land O’Lakes和巴西食品Brazil Foods。毫無疑問,中國飼料業的持續發展以及飼料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大,今後全球20大飼料公司的前10名將由中國飼料公司取代。2010年時全球10 大飼料公司排名中已有4家來自中國的飼料企業。中國飼料業的快速發展與整合併購同行。

國際飼料聯合會IFIF 是一個代表全球飼料行業的協會,各個國家有各自的飼料行業組織,如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國飼料添加劑專業協會,美國飼料原料協會,歐洲飼料協會,巴西飼料協會,日本飼料協會等。派可數據報表樣圖

有多重因素影響動物養殖的生產成本,而飼料成本是影響養殖成本最重要的因素,佔據生產成本的70%,其他還有勞力,能源和折舊成本等。

從全球角度看,目前飼料企業的選址越來越趨向於盡可能地靠近養殖場,尤其是飼料用量大的客戶。全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飼料業均呈此發展趨勢,如中國。小型的飼料廠仍然存在,但較大規模的飼料企業則生產效率更高,這對降低生產成本至關重要。

在美國和歐洲,飼料廠家給客戶運送飼料的距離取決於飼料的價格和利潤空間,通常飼料從廠家到最終客戶的平均運送距離不超過34公里。較長運送距離的通常是寵物飼料產品,水產飼料和馬飼料,以及用於幼齡動物的專業飼料,因為這些飼料產品的價格較高,噸飼料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大。在發展中國家,如中國,飼料的運送距離通常在56 - 104公里,價值較高的飼料產品其運送距離可遠至130 – 200公里。

全球飼料業正向現代化機械化的方向發展,即使是在勞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這可能有多種原因,但生物安全和質量可追溯性正成為飼料業越來越重要的議題,從而加速推動機械化的進程。三、飼料業的未來

未來的飼料業將是怎樣的呢?很顯然,飼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促使所有的飼料企業越來越關注如何提高飼料轉換效率這一議題。另外,在飼料原料方面,生產技術的改進將為我們提供新型的飼料原料,這無疑將轉變人們配制飼料的方式,不但是轉變單胃動物日糧的配製方式,如豬禽飼料,同樣也會轉變反芻動物日糧的配製方式,因為廉價的飼料原料將會越來越短缺,因此,提高動物日糧飼料轉換效率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舉例說明,如肉雞飼料每噸價格320美元,如果我們將肉雞的飼料轉換效率FCR(單位增重耗料)從1.80改善為1.79,僅僅改善1個點,每噸飼料的成本就會降低1.79美元。讓我們再看看豬呢?假設豬飼料價格每噸350美元,如果我們將豬的飼料轉換效率FCR從2.70提高到2.69,同樣僅改善1個點,那養豬戶每噸飼料就可節約成本1.30美元。不要小看這一數字,小小1個點的飼料轉換效率改進將為養豬戶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

在全球環保方面,關注消費者的飼料企業將更加註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更加推進環境友善的飼料轉換效率高的動物養殖業。

食品安全將繼續成為人們- 從各國政府到生產企業到消費者- 所關注的重大議題,也將是食品鏈的所有環節都需嚴肅對待的議題。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發生了許多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包括非常規地使用農藥殺蟲劑或其他危險的化學添加劑,如食品防腐劑或不衛生的食品原料,以及2008年發生的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促使中國政府強化食品安全法規的制定,強化中國國家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頭等大事。中國政府2011年頒佈了《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強調質量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強調建設質量強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增強綜合國力,建設偉大強國的必由之路。

根據中國政府《全國畜牧業發展第12個5年規劃2011-2015》的要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進一步提升,飼料產品質量合格率須達到95%以上,違禁添加物檢出率控制在0.1%以下,生鮮乳收購站100%實現持證收購和標準化管理,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全面實現生鮮乳加工的安全保障體系。

隨著消費者對自己所吃的食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也越來越關心動物所吃的飼料,並對飼料企業進行問責。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動物養殖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養殖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議題。這將促使飼料和養殖業積極採用改革創新技術減少現代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今後5年,中國將重點建設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飼料業。《全國畜牧業發展第12個5年規劃》指出,到2015年,中國飼料產量將達到2億噸。年產50萬噸的飼料企業達到50家,其飼料產量佔全國飼料總產量的比例達50%以上。

四、精準營養以及與飼料業信息相對接

我們相信,未來的飼料業將加大利用信息技術的力度,不斷增強養殖場,飼料企業及加工企業之間的信息聯繫,使得信息由食品鏈的一端順暢地流向另一端。為了使飼料的現有資源與需求相匹配,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提高動物養殖的生產效率,減少廢物排放。在動物養殖場層面,應實施實時檢測,採用自動電子稱重系統,連續發送動物的實時體重數據,自動測量體溫系統實時反饋動物的體溫信息,這些信息用以提高和改善動物的生產效率,降低廢物排放。

在檢測體系方面,檢測環境中的氣體濃度,及其他多種生物和生化指標將有助於記錄和控制飼料營養對動物健康和動物福利的影響。隨著畜禽養殖越來越重視生物安全議題,採用源自營養基因組學技術的分子探針方法將成為理解動物生產效率限制背後環境與營養應激因素之間關係的有效手段。

飼料企業將發展成為“智能型”的飼料企業,這些“智能”技術有望將飼料生產和動物養殖提高到一個新的更精準的水平。未來我們還會看到營養基因組學技術的應用,該技術可確定和調控營養對動物基因表達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我們希望調控的基因,如動物的生長速度,抗病力和肉質。這將使得失活抗營養因子和確定飼餵策略成為可能,這些飼餵策略具有與母畜/種禽以及幼畜禽初生階段相關的飼養管理實踐。

“智能型”的飼料企業採用近紅外檢測技術,實時分析檢測任何一個進入飼料企業的飼料原料,以每一分鐘為單位對飼料配方進行調整,以反映飼料原料的實時信息。該實時信息不但包括近紅外儀器檢測的結果,也包括來自養殖場和屠宰加工廠的反饋信息。此外,快速體外消化模型系統將成為一個新的方法:確定每一批進廠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以及出廠最終飼料成品的營養價值。

今天的飼料企業可實現完全自動化,一個人就能操作,甚至年產50萬噸規模的飼料廠一個人也完全能夠操作。以西方國家為例,一個典型的年產10萬噸的飼料廠平均用工1.5 - 3人。而今天在中國,同等規模的飼料廠則需要用工45人。改善飼料企業的質量控制系統和質量可追溯系統有助於飼料成品的運輸和質量追蹤,將更提高對用工的需求。

在動物身上使用電子標籤使得屠宰加工廠的運營更加“智能”,因此,可確保動物加工產品全程可追溯,並實時收集加工動物的信息。同時也有助於屠宰加工廠按重量和質量對屠宰胴體進行分類,進一步提高加工流水線的生產效率。

很顯然,面對殘酷的競爭,飼料業應擁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以更快的反應速度應對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首先,飼料消化率和飼料轉換效率是我們所面臨的更嚴峻的挑戰,尤其是現在飼料成本創下新高價格比過去高出一倍。舉一個使用飼料添加劑改善飼料轉換效率的例子,我們應當記住,任何能提高和改善飼料轉換效率的成分或飼料添加劑就必須添加到動物日糧中,因為每提高1個點的飼料轉換效率都有可能為我們的動物養殖生產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配制飼料時採用新型的飼料添加劑也是非常重要的。固態發酵工藝(ssF)是一個直接在飼料原料基質上培養酶製劑的新技術。該技術將很快用於客戶定製複合酶製劑的生產,提高飼料消化率,促進動物生產性能和健康水平。近期在美國的試驗研究表明,每飼養100萬隻雞最高可節省4萬美元的成本。豬的研究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固態發酵工藝包含直接在飼料原料上培養和生長特定的麴黴真菌,產生一系列相關的酶以分解飼料原料中的纖維和其他成分,分解效率比傳統的酶製劑更高。

第 3種可能性是:海藻在動物飼料配方中已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為蛋白質,油脂,色素,維生素和澱粉的來源使用。隨著新型培養技術的開發,海藻將很快成為營養豐富的主要生物質資源。今天,海藻可作為非常有價值的ω·3脂肪酸的主要來源,也可作為可持續供給的蛋自質來源。這就為飼料生產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初步的試驗結果已證明,海藻可改善動物的繁殖性能和產品質量。

奧特奇的研發團隊近期證實,使用海藻可改善食品質量。達可能是與現行的維生素項目共同作用的效果,即特優E(EconmasE)可取代動物日糧中的維生素E。

最後,安全的食品必須要有安全的飼料作為保障。今天的飼料可能會存在許多風險,如重金屬(鉛砷汞鎘)汙染。此外,二噁英,多氯聯笨(PCB),黴菌毒素超標可通過動物飼料進入我們的食品鏈。這些汙染物有些可能是通過自然因素,如火山噴發或森林火災生成,但多數是源自工業排放和工業加工的副產品。飼料中多氯聯笨(PCB)的檢出率增加,這可能對動物和我們人類產生有害的影響。人們對飼料中的毒素,尤其是黴菌毒素的防範意識日益增強,目前,奧特奇的“37+黴菌毒素檢測專利技術”使得奧特奇具備了檢測和分析37種以上不同黴菌毒素的能力。隨著更加先進複雜的檢測方法的開發與應用,使得政府監管部門和飼料業對飼料檢測結果和飼料汙染做出反應成為可能。

五、 結論

中國的飼料生產企業有哪些經驗教訓呢?正如中國政府所表明的,中國飼料業的整合將會繼續,到2015年,中國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數量將上升到50家,其飼料產量佔全國飼料總產量的比例達50%以上。飼料業的自動化顯得越來越重要,但這需要通過實時的自動化和驗證體系來實現,不能盲目地相信供應商“肯定沒問題”。“信任但需要驗證”是我們今天的座右銘。分析技術,如近紅外分析,體外營養評估技術,賦予了我們檢測和確定飼料營養價值的能力,而不僅僅基於粗略的營養指標。這些技術手段也將使我們能夠監控飼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和汙染物,將飼料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食品安全水平。最後,隨著飼料成本不斷攀升,營養策略的重點將放在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和提高飼料消化率上,放在使用新奇的飼料原料,如海藻,以及運用“精準營養”的理念上。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搜狐,作者:圍觀吃瓜,派可數據轉載此文,並已聲明上述創作者信息,如有侵權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處理。派可數據一站式企業級BI可視化分析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