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爺孫兩人都出走,一個打下家業,一個做了將軍

湖南湘鄉縣的陳氏家族是清末一個龐大而顯赫的家族。

然而,一開始,像大多數當地家庭一樣,陳家幾代人努力勞作,但是他們卻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衣服,一直都很貧窮。

一天,一個叫陳翼懷的年輕人正在田裡幹活。忽然朝大地發誓:“如果你這次去沒有闖出個名堂來,你就不配當個人,沒有面子回老家!”

於是他把鋤頭扔在地上就走了。

爺孫兩人都出走,一個打下家業,一個做了將軍

他去了長沙。就在清朝政府在湖南招募士兵的時候,被招為炊事員。後來,上級發現他武藝精湛,能站在堆起的的三張桌子上。他能用牙齒從地上提起四桶水,所以就讓他當了士兵。後來,陳用一把80斤重的大刀,用迅猛的勢頭作戰。他屢屢打勝仗,算到今天能當師長。

陳前半生都在打仗,最後被授予將軍之稱。在這之後,他辭職回到家鄉。

爺孫兩人都出走,一個打下家業,一個做了將軍

皇室同意後,他回到故鄉,用多年積蓄買了240多畝土地和一棟有兩進六間的宅子,為他的後代創造了條件。

陳忙於打仗,三十歲之後娶了一個小十歲的女孩,生了一個兒子叫陳紹純。陳的妻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不久就去世了。幾年後,陳娶了軍隊中的女騎士。這個妻子沒有生下孩子,但很親子女和孫子們。

爺孫兩人都出走,一個打下家業,一個做了將軍

陳剛滿12歲,就被父親安排結婚了。他的第一個孩子夭折了,第二個孩子是一個叫陳賡的男孩。

在陳賡14歲的時候,他的父母遵循祖先的習俗,選擇了一個比他大兩歲的富有的女孩。這段婚姻很相配,但陳沒有接受,無法忍受這麼早結婚,所以在新婚夜就逃走了。為了應付他留下的尷尬的僵局,父親無能為力,通過當地要人的調停,給了這位婦女一筆錢送她回家,才解決了麻煩。

爺孫兩人都出走,一個打下家業,一個做了將軍

陳來到長沙,遇到招兵,他欣然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二等兵,投入了戰鬥之中。

後來,他進入長沙的自學大學,入了黨,進入黃埔,加入了革命的浪潮,甚至成為頂尖的引領者。

在征戰沙場幾十年後,他也當了將軍,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將軍軍銜。

爺孫兩人都出走,一個打下家業,一個做了將軍

同樣是走了,陳翼懷為家族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基礎,他的孫子,獻身於解放事業,併為奠定江山基礎、建立新中國而奮鬥,讓全國百姓都幸福起來。

在這個意義上,孫輩的貢獻甚至比祖父還要大。

所以小編覺得,什麼事情都得從心出發,自己覺得是對的那麼就應該義無反顧的朝著目標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