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會了什麼?

意之林


不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家裡條件差,父母無能,要學會省錢,我們不能給你什麼等負面信息,點到為止,因為你給孩子造成的是一輩子的拘謹額不自信,甚至自卑。條件不行努力創造,吃飽穿暖就好。父母再沒成功,也要讓孩子知道,天塌下來扛得起。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通過創造價值的提升慢慢積累的。

#家暴和離婚給孩子的陰影是一輩子的。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相似的三觀和生活環境與習慣很重要,千萬不能找有酗酒惡習的男人,女人無論如何得獨立,尤其經濟方面,千萬不要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該心狠時就心狠,切不可優柔寡斷,有一定基礎再要小孩。

#深情不及陪伴,厚愛無需多言。

#不做奉獻型女人,不找直男癌晚期患者。

#男人只要打女人一次,不管用什麼方法道歉,下跪,以死威脅,都不能心軟,因為以後會有無數次,還會影響孩子。

#不停地爭吵會讓下一代恐婚。

#不要以為了孩子的名義不離婚。

#千萬不要嫁給一個給不了你安全感的男人,他會把一個好生生的姑娘磨成一個猜疑心很重的怨婦。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資格要孩子,不是所有的男女都配做父母。

#一見鍾情是見色起意,日久生情只是權衡利弊,就連白頭到老也只是習慣使然。

#相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個家族的事。

#我媽在鬧,我爸在笑。

#愛,就是戀人到親人的過程。

#給我十塊錢讓我去買桶油的是我媽,給我一百塊讓我去買袋鹽的是我爸,他們倆用的是比較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導致我如今成為了牆頭草。

#談朋友時要睜大雙眼找,結婚了之後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

#我失戀那天,我爸很認真的跟我講:永遠不要嘗試著去改變對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對方改變,這是我結婚二十多年的經驗。

#撒嬌的女人最好命。

#相互理解,信任,包容。


魯智深童鞋


既然問到了這個問題,那我要先講一下我的家庭,我生活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生活並不富裕,家裡的分工很明確,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對於我來說,母親是和我朝夕相處最多的人,因為在我記事起,爸爸一直都在外面打工,一般都只會在過年的時候回來。爸爸回來的時候都會帶些他所在打工地方的特產,這是對我唯一的慰籍,我會看到老爸把他打工的積蓄上交給老媽,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家最和諧的時候!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比較節約,這也是家庭在我身上的一個烙印,因為我時刻提醒自己我家不富裕,一定要省著點花錢!

爸爸給我的印象一直是不和藹,沒什麼本事的,我曾經向一個長輩抱怨,說爸爸沒什麼本事,沒有讓我過上好的生活,現在想想童言無忌,隨著年齡增長,我才發現這句話是多麼的幼稚!我也才明白了什麼是父愛如山!老爸他對自己很摳,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說要給他買件衣服,他總是說我有不需要,坐火車也是買袋裝的方便麵自己帶碗在車上泡麵吃,這樣省的人很少見了吧!但是他對我們姐弟卻是相當捨得,他教育我們好好唸書,他說只要考的上,砸鍋賣鐵也供我們,在這裡我很感謝他!


樹下聽雨萌萌噠


無論是從教育上還是身心健康上父母都是我們第一任老師,他們教會我們說話,教會我們識字,這些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事卻影響了我們以後的人生,我的父母都是初中文化,在他們那個年代來講不算高也不算低,所以我和弟弟從小學習都還是蠻好,因為在那個年代能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還是不常見的,因為一般父親都會外出掙錢養家,在家裡的都是現在所謂的留守婦女和兒童,母親有文化的那時的確不常見,說到這裡肯定很多人會感嘆:“那你還是挺不錯的嘛!”其實父母影響我的不止學業還有性格,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

1.孝順。我的父親是個不善言談的人,總是默默埋頭苦幹,可能家庭的原因,他從小學會的第一課就是吃苦,我的爺爺在我父親三歲時就去世了,兄妹四人是奶奶一手拉大的,儘管六十年代鬧饑荒,奶奶也是把他們都平安的養大了,所以無論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父親都很孝順奶奶,他們常常打趣說那時因為父親是最小的,奶奶當年最疼的就是他,儘管我們開始也家境貧寒,父親每次出門回來也還是會偷偷給奶奶錢。

2.溝通交流。可能那時的日子太苦了,我在家聽到最多的就是媽媽的抱怨,我小的時候很少看到媽媽笑,媽媽生我時難產,生弟弟時又是剖腹產,可想而知,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壓力更大了,媽媽想讓奶奶幫著帶兩年孩子而奶奶不願意,所以媽媽只能把怨氣撒爸爸身上,於是我就經常看到他們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吵架,不溝通的後果就是吵架越來越頻繁。

3.包容。生下弟弟沒幾年媽媽因為常年抑鬱得了精神分裂症,那是一種自我折磨的疾病,那幾年爸爸耗盡了家裡所有的財產,期望能醫治好媽媽的病,漸漸的我現在他們直接的爭吵越來越少了,爸爸直至會為了媽媽開心做一些他以前從不做的事,媽媽發脾氣他也不再和她對著來,而是開玩笑的逗她開心,那時我分明看到爸爸臉上那種寵溺的表情,可媽媽的病卻再也沒能好,但爸爸一直不離不棄,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想著媽媽,多年後我明白了那更是一顆包容的心。

多年後父母的早年不合一直還在影響著我,我期盼能遇到一個脾氣好,有愛的人共度餘生,終於我出嫁了嫁給了我的大學同學,我以父母的婚姻引以為戒,本著信任,寬容的心對待公婆和愛人,而這一切卻在孩子出生後變了,公婆陰暗的嘴臉開始顯現出來,騙走了我和老公辛苦奮鬥幾年的所有積蓄,連婚前答應過戶給我們的房子也留給了他們小兒子,我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全職寶媽,繼而脾氣也越來越差,只要一想到公婆的所作所為就要氣炸了,最近又因為孩子上學的問題愈發嚴重,我真的害怕自己走上媽媽那條路。





逗菇涼叨叨叨


我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差不多快三十年了。我與他們在一起生活的二十多年見到他們真正吵架的次數一個手可以數過來。

從小到大看到的媽媽總是再忙忙碌碌,忙完家裡的活抽時間還要去忙田地裡的活。有時也會和爸爸一起去幹活。總之很少有靜靜坐下來休息的時候。

有時候勸她休息一下,不著急的活不幹也行啊。她就總是說我不幹誰幹。但是她要能放慢腳步讓我們幹一些,我們也從來沒有拒絕過啊。

爸爸雖然沒有讓我們過的多麼的富裕,但是也沒有缺衣少食,總是把最好的都留給我們,爸爸是幹完活回家就基本不做什麼了,媽媽就是一直得忙個不停,有時候都覺得媽媽難道不會有怨言嗎?因為爸爸從來沒有讓媽媽過一天特別好的日子。

小時候總是這樣想著,大了才知道這就是兩個人最平凡的愛情,最普通不過的生活方式啊!爸爸雖然沒有讓媽媽穿金戴銀,但是處處忍讓媽媽。媽媽脾氣快又不好,說話直來直去容易傷人,爸爸脾氣溫和,性子慢。爸爸很少與媽媽反駁什麼,容忍著她的一切壞脾氣。大事做主,小事不管媽媽處理的好不好,都沒有說過什麼。

爸爸偶爾還會說幾句俏皮話來調節他們的感情,雖說他們已經說過快三十年了,但總覺得像是剛結婚一般的模樣。

從我父母的婚姻中學到最多的就是不去抱怨自己的生活,而是不管和他在一起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應該一起努力去好好經營生活。


女人的成長與蛻變


我的父親是60年代生人,母親比父親小五歲,他們那一代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見面就會定下來的那種。



父母的感情很好,從小到大他們紅臉的次數一個手指就數的過來。父親的脾氣很好,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父親讓著母親,所以在我的家庭裡從來都沒有過那種雞飛狗跳的日子,在這種婚姻的影響之下,我對家庭婚姻很是渴望,並且也堅信自己的婚姻會很幸福!從他們的婚姻中學到的主要有一下幾點:

1.作為男人,一定要包容妻子。父親也有北方男人特有的大男子主義,所以他們偶有爭吵的時候,兩人必定都覺得自己更有道理。母親很容易爆發,每當這時,父親總會低頭出門,在外面溜達一圈,回來就跟沒事人一樣,問東問西,問母親這個在哪裡那個在哪裡,母親抱怨幾句,也就平息了怒火!

2.溝通很重要。父母之所以爭吵並不多,是因為他們遇到問題都喜歡坐在一起兩個人商量怎麼解決,以至於到現在為止,我們家最快樂的時候都是節日時候,兄弟姐妹和父母圍坐一起,每個人各抒己見,很是快樂!所以溝通是親密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環。

3.男人偶爾還是要要勤快一點。雖說父親身上北方男子特有的大男子主義傾向明顯,但家族他還是偶爾會做的,父親做的飯特別好吃,尤其是他做的饅頭,所以記憶中當母親身體不適或者在忙的時候,都是父親做飯,每當這時,母親臉上也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婚姻中很重要的是兩人彼此要互相尊重,父母的婚姻,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柴米油鹽的小日子,但他們相互扶持到今天,也很是幸福!我也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像他們那樣平淡真實!


默曉夕


從婚姻學到什麼?我想應該是:如果夫妻之間有一個人願意忍讓,那麼打打鬧鬧也可以過一輩子,但這一定不是我將來的婚姻。

從我記事那天起,父親是一個賭徒兼酒鬼。幾乎可以說每次父親喝完酒都會和母親爭吵隨後便是摔東西、謾罵,嚴重的時候就會動手,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小的我往往會站在母親這邊,護著母親同時邊哭邊求父親不要打母親,可能我父親還有意識我是他最小的兒子(我父母是老來得子36歲才有的我),有的時候他會心疼捨不得打我,母親因此也“逃過一劫”。

記得有一次,家裡把本來就不多的錢借給了一個親戚,結果忘記了豬食料沒有買(我小時候在農村),母親找人借了200塊錢(具體是誰我也忘記了),沒想到父親剛剛拿到手就跑去賭博,結果輸的一乾二淨,我記得那一天母親哭的很傷心,即使那天天氣真的很好。

因為家裡實在沒有什麼能夠掙錢的法子,母親在我一年級的時候獨自一人去了廣州打工,那一年我們家過得很辛苦,全家的擔子都在父親身上,我知道父親也很累,所以放學的時候我也會幫父親打打雜,畢竟那個時候父親也40多了。可是父親還是沒有改掉喝酒的習慣,但不再是去買酒,而是自己釀酒,喝多了,父親就開始訴苦,說生活過的很累......

一年後,母親從廣州回來了,帶著很多二手玩具和生活用品,當然還有一萬塊錢(那個時候一萬塊錢真的很多了),hen,還有那遍佈全身的時光烙印,母親真的蒼老了很多,但我那個時候還小,只知道玩自己的玩具去了,沒有給與母親溫暖的問候。

過了一年,我們家搬到了城市,父母親商量著買輛車用來做生意,家裡的生活慢慢好了起來,但我卻沒有絲毫的幸福感,因為他們還是每天都在為生意上的事而爭吵,有一次父親的火氣不知道是如何引起的,對母親又打又罵,我可能是因為長大了一點居然知道害怕了,我懦弱的不敢支聲,我看著母親那憤怒又無助的眼神,我發誓,這一輩子定會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

上了初中,我慢慢的長高了也變強壯了,他們如果是正常吵架我只會去勸解,但父親再也不敢隨便對母親發脾氣,因為他每次發脾氣我就會把手放在凳子腿上,等到中考的時候我考上了我們市前幾的高中,是個省重點,也算是對得起父母親的辛苦付出了。

現在我上了大學,父母親也都年過半百了,而他們仍在為生活而努力,可能是老了之後幡然醒悟,父親這一年多來對母親突然好了很多,家裡的家務事不用說都會去做,我想,再過幾年母親就可以享我的福了吧。

父母的婚姻,在我看來真的很不幸,儘管現在母親的幸福感強了很多,但她已經錯過了人生最好的年華,我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像他們這樣,三天兩頭就吵架,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吧,兩個人在性格上根本不和,完全是母親讓了父親半輩子,我只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可以互相體諒、互相忍讓的伴侶,婚姻大事,豈能兒戲!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的故事一般,其實還有很多中間的事我沒寫出來,我怕回憶起來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望見諒)


娛樂播報機


互敬互愛,包容對方,我印象中父母很少吵架,都是能商量著處理事情,記憶中吵架最嚴重的是在我六七歲時,不記得什麼原因,我父親不能喝酒,就是半瓶啤酒就會醉的人,那天生氣了,自己拿起一瓶白酒就對著酒瓶喝,我媽去搶,搶不下來,就哭著去喊我奶奶,我媽走了,我爸也不喝了,我奶奶來了拿著柺杖就打我吧,訓斥我爸,安慰我媽。一句沒說我媽,好像我媽是親生的。


霖9996


在我的印象中,我小時候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有的時候還會打架,兩個人相互嫌棄,每天就沒有不拌嘴的時候有的時候,有時候我都希望他倆快點離婚,這樣我的日子會變得特別清淨,我曾經問過我媽,你這麼嫌棄我爸,你為什麼不和他離婚?可是我媽卻說,她從來沒有嫌棄過我爸,她希望他可以更好,他是可以更好的。現在兩個人在一起也快40個年頭了,但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方,也許有的時候吵架並不是因為婚姻有裂痕,而是因為愛,希望我的那個他,可以陪伴我到人生的末端。


水木夢年華



清晨陽光下的心靈


我父母感情很好,很少吵架,可能也是因為我媽比較善解人意吧,不愛和我爸生氣,我爸偶爾生氣我媽也當作看不見,還說話說話,該叫他幹活就幹活,恩愛的像什麼一樣,天天看電視親嘴,他倆也要親,從小就是這樣,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