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你以為找個小鮮肉,品牌就年輕了?

年齡是存在鄙視鏈的,所以才有油膩中年人一說,畢竟,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品牌們也更願意選擇年輕人作為目標群,用自己以為的各個標籤去迎合他們。

有的元素是萬能鑰匙:嘻哈街舞,街頭、表情包、Emoji、網絡用語、二次元、音樂等元素。

當然如果你有錢任性,可以選擇流量明星,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小鮮肉”。

說實話,我不喜歡這個詞,原來在粵港地區形容某些職業的詞,搖身一變,居然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但認真品味,這三個字是不怎麼讓人舒服的。

品牌的套路是這樣的:先給年輕人貼幾個標籤,然後再把這些標籤拉回自己身上,we are group(我們是一夥的),試圖獲得年輕人的認同,混進他們的圈子。但這些所謂的“年輕”元素是否真的讓品牌達到了年輕化的目標,並打動了年輕人的心呢?

我覺得這有點一廂情願。

“品牌年輕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品牌注入新活力,延長品牌青春期,恢復品牌活力基因,不至於被消費者和市場遺忘。

但請注意,年輕化≠年輕人化,小鮮肉也不行。其背後是對品牌生命週期的尊重。有的品牌可能已經無法年輕化了,而有的則未顯老態。前者如PLAYBOY,後者如迪士尼。品牌生命週期並不單純以年齡來劃分,而是與市場環境、經濟環境、消費者行為綁定在一起。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所謂的“年輕”並非指某個特定的年齡區間,而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一個品牌是否真的年輕有活力,並不一定需要靠年輕人的流行元素來表達。

比如年過123歲的銳步(Reebok)去年簽下80歲“高齡青年” 王德順為品牌代言人。如果純粹按年紀來說,絕對稱不上“年輕”,但代言人王德順除了臉上歲月留下的溝壑痕跡,我們更被吸引的是其健碩的身形,硬朗的肌肉,不輸年輕人的體格。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銳步看到了王德順身上年輕的態度——堅持、自信、突破極限,向消費者傳遞出“任何年紀,都可以活出自己的樣子,突破極限,打破年齡的疆界”的心態。那種由內而發的狂野灑脫,瞬間圈粉無數。

品牌看重的是“態度”,這種態度是年輕人青睞的,也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不僅能在年輕人群眾找到共鳴,還能形成更廣泛的輻射作用。這才是為品牌帶來內在價值的所在。換個盛世美顏但手無縛雞之力的小鮮肉試試?

有些認知很經驗主義和教條化,比如:

誤區1、年輕化就是用年輕人喜歡的流行元素。

其實,流行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今天流行,可能明天就OUT。互聯時代,信息傳播快,迭代也快,網紅、熱詞、熱事件如過江之鯽,但被記住的少之又少,更何況是一個品牌。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年輕”不是“裝嫩”,販賣年輕可以,但你得做得老道。裝嫩只能做足表面,但未必有能力打進年輕人內心。諂媚年輕人是會遭到鄙視的,好比你選擇嘻哈元素沒有問題,的確是年輕人大愛,但你DISS了半天,言之無物,既沒態度也沒觀點,或者觀念老套,那就失去生命力了。

品牌在年輕化的過程中如果脫離了品牌核心,可能既得不到年輕人的青睞,又會嚇到原來的消費者。李寧就曾陷入這樣的危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李寧”放棄了走高性價比道路的安全策略,試圖樹立高端品牌形象。最要命的是,為了擺脫“中國耐克”的跟隨者形象,2010年,“李寧”重新鎖定目標消費者——90後,傾力打造“90後李寧”。並將廣告語由“一切皆有可能”改為“讓改變發生”。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90後人群,當時是典型的年輕人群體,但“讓改變發生”就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了?90後消費者個性鮮活,拒絕複製,看重商品品質和品牌價值,而“李寧”在更換產品標誌,提高產品價格的時候,卻沒有與時俱進地對其品牌進行有針對性的重新塑造,“李寧”到底是什麼,無法給90後一個很有效的情感連接,導致無法觸動90後群體的心靈深處。

再加上,“李寧”提價又失去了老顧客,也不能接受“冠軍李寧”原始品牌形象的徹底顛覆。最終,“李寧”在品牌重塑的這場戰役中兩頭做空,被競爭對手搶佔了市場,安踏由此乘機趕上。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誤區2、年輕化就是要迎合年輕人的喜好?

迎合年輕人真的很難。因為他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多元。迎合的結果就是品牌最終也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而且,年輕人還很討厭你死乞白賴地“迎合”。人家要的要是產生“共鳴”的夥伴。他們不需要別人告訴他該怎麼做,也不喜歡被諂媚討好,他們要的是一同探索世界的夥伴。浮於表面的年輕,本質就是根本不懂年輕人。

比如:90後和95後消費的一大特徵就是愛嚐鮮。他們對小眾產品、新品類、新概念有極大的好奇心,因為這是他們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和態度。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另外,這個群體還有這些特點:

——比起廣泛討論正在忍受的生存壓力,他們更愛精神角落的自在。

——比起獲得他人的認可,他們可能更在意自我滿足。

我們強調:品牌不能做浮於表面的年輕。品牌年輕化不是一款塗鴉風格的新包裝設計、不是一句充滿流行詞的slogan,不是一個IP符號,不是自帶流量的網紅。品牌年輕化本身是一套體系,是一個系統,它必須具有洞察力的品牌內涵,將年輕化的概念融入到品牌的基因中,通過營銷方式實現品牌價值。

有的品牌從時間來看很年輕,但一出場亮相就已經老了,而有的從不顯疲態。你們感受下,蘋果和微軟兩個巨頭成立時間差不多,誰給你更年輕的感覺?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你以为找个小鲜肉,品牌就年轻了?

年輕是由內而外的,是讓年輕人真正感受到品牌核心上的年輕態度e。

有內涵的品牌往往體現在其品牌價值觀上面,真正被吸引的是你的思想和態度。NIKE的Just Do It、JohnnieWalker的Keep Walking,歷久彌新。思想的光輝,才能穿越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