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電力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別,看得叫人心痛!

最近,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話題“體制內的臨時工,待久了心態會失衡麼?”。

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於是就幫著大家把優質答案搬運了過來。

對於這個話題,相信很多電力兄弟們都有自己的感受,看完了這篇文章,如果你也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1、有多少人是電力行業的農電工?農電工也算是體制內的臨時工吧。

電力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別,看得叫人心痛!

大學畢業後進入離家很遠的一個縣城當農電工,剛開始對於這個一無所知,只知道電力行業待遇很好,想著每個月到手工資怎麼也得有三千。

第一份工作是在營業大廳收電費,全民工的窗口在我隔壁,每天聽著她們說發了多少多少工資,又發了多少多少獎金,買了個什麼什麼品牌的包包,心裡真的挺不平衡的,因為我的工資只有一千多點,還不到她們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當然,前臺這個職位在全民工中間算崗級最低的,不然我說五分之一都算是吹牛了。

電力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別,看得叫人心痛!

一模一樣的崗位,農電的工作量更多,可是工資卻少了那麼多,那時候年紀小,心裡不平衡倒沒多少,可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羨慕高工資。

在這個崗位幹了兩年,後來換崗位了,工資高些了,小氣的領導調走了,待遇也稍好些了,可是我得租房,交通費,生活費,一年下來根本沒有多少結餘。

呆在農電真的感覺望不到頭,但是我呆了五年,一個女孩子在異地一個非常差的小地方過了五年!支撐我五年的其實是周圍人都在說,堅持吧,堅持,這也算一個穩定工作,以後工資待遇會變好的。

終於,堅持不下去了,我需要改變,現在在家搞公考。

2、沒有編制,還幹個什麼勁,活你幹,好處人家拿,出了問題還拿你背鍋,同工不同酬,連評獎評優都不帶你玩,這腦袋上的都不是透明天花板了,那是鋼板啊,這心態要不失衡,那心得有多大啊?

據我觀察,按照牛×程度排應該是:

有關係的在編>有關係的聘用>沒關係的在編>沒關係的聘用。

3、我一直有個費解,體制內也不缺人啊,為啥還招臨時工來呢。看完想通了,因為有編制的人都不幹活,就招人來幹活。。。。拿根胡蘿蔔在前面吊著人推磨。

4、我老婆原來是電力系統,屬於沒有編制的,有編制的各種不做事,吃喝玩樂,一個月輕鬆一萬多;而我老婆這種沒有編制的,事情都是她做,一個月2000,這不開玩笑嗎,於是,果斷讓她離開了,現在在私企,工資翻了三倍,也過的有尊嚴一些了;天朝這種落後的編制主義早就應該被幹掉了,佔據了太多資源,浪費人力物力。

5、我只想知道規則的制定者為什麼要招臨時工呢?如果你們覺得臨時工沒有通過正規考試,自身素質相對較低,勝任不了高水平工作,可以不用他們;如果用了他們,同工就要同酬;但是一邊嫌棄他們身份卑微素質低下給他們開著吃不飽的工資,一邊把正式工該乾的工作壓到他們身上,讓大多數正式工在該做事的年華里混吃等死,請問這是幾個意思?

6、本身在國企工作,施工單位,裡面有不少臨時工,也可以稱之為勞務工。

據我觀察和分析,之所以要聘用臨時工,主要是為了提高編制內職工的工作質量和工資待遇。

試想一個場景,有個工程需要100個人手幹,但是單位只有50名正式編制的職工,每人月薪5000,那麼再招聘50個正式編制的就可以解決了,可是如果招聘50個臨時工呢?每人月薪3000,剩下的2000可以補充到編制內職工的工資待遇中。

電力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別,看得叫人心痛!

臨時工相當於公司低價招募的勞動力,尤其是在工程建設部門,試想一個極端情況,臨時工的工資降低為0,而編制內員工的待遇全部靠臨時工,這就像極了奴隸制度,所以現在的情景僅僅也只是奴隸制度的改善而已。

臨時工如果明白自己的定位,就不會發出如題主這樣的疑問了,就目前來說國企事業單位都是如此。實在受不了另謀他處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7、3月的時候單位給交了五險,扣除個人繳納部分,現在月薪已經變成1542了。呵了個呵呵噠,我還沒辭職,內心經常鬱悶,喜怒無常很想哭,家裡人並不理解,他們覺得非常好,這下又穩定又有保險,我也不敢和男友說。還好一直利用週末節假日的休息去兼職打工。多少能緩解一下經濟困難。結果就是沒有休息,和男友也沒時間約會,因為我所有的休息都用來兼職工作了。生活在這個五線東北“比較大的大城市”,我真的不知道接下去的路該怎麼走。

8、久了心態會失衡,當看著比自己年齡小的人,拿得比自己多。當看著同工不同酬,一樣的幹活。當看著別人議論工資表,而那張工資表上沒有自己。當大家討論著年金公積金而沒我什麼事,當芝麻大的領導言辭對自己不好。當看著考進來的人分數比我低一大截,只因專業區別限制。今天坐在公交車上哭了,很壓抑,屢戰屢敗。

9、體制內的臨時工,最尷尬就在於,你在這個單位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的,單位不會因為你能力多麼高,給你升職加薪,給你職業上的發展。這一點,足以讓大部分人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