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些網約車司機為什麼不願意辦營運證?

涵渡


首先給大家分享下一組數據:就拿相對省油的日產軒逸(我所在城市有將近60%的滴滴車主在用)來說,新車落地價將近9萬(全款買車),辦雙證需要花費2000元,改氣要3000元,這就意味著上路就要花費9.5萬,每年保險要上萬。

而後開始接單賺錢,通過和開滴滴的朋友交流,得知他每天在線接單14小時左右,含夜晚(晚上23點到次日凌晨五點收費較高一點)3-4小時,均流水在350-450,跑里程260公里左右.拋去氣錢80,車損40,中午和晚上飯錢30,實際到手200-300.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說也挺高的,但大家要搞明白,違章罰款和車輛事故是沒有算在內的,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這還要保證服務分始終要高、沒有投訴、沒有滴滴平臺罰款的情況下,所以如果想辦正規滴滴的朋友要權衡利弊。


掌上生活NO2


營運車輛的交強險1800元,商業險中100萬的第三者責任保險是6757元。裸車價8萬的車的車損險是4000元。不計免賠險1600元。自燃險盜搶險加起來300元。玻璃單獨險100元。新車商業險的總和可打八五折。不出險第二年可達七零折。不出險,第三年可打六五折。

這就是我們當地出租車營運車輛,每年交保險的情況。

滴滴的出行形式是非常科學和方便的。但滴滴公司對滴滴車輛和人員的科學有效管控必須儘快的規範合法起來。網約車法規是滴滴公司和參入的車輛人員必須堅守的底線。滴滴公司在逐利的情況下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良性的長期運行。而那些長期渾水摸魚自私自利的黑車司機必須清除出隊伍。

近期出現一些貶低出租車的言論,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類人員大多是無資質的黑車司機。廣大民眾不瞭解出租車的運行模式。但大家想沒想過為什麼政府說它是合法的呢?千萬不要被又想渾水摸魚,又不去辦應有的合法證件的黑車司機矇蔽了雙眼。

良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的去爭取、去監督。


50小草


第一 辦不了證,比如滬市,車是租的公司證也辦好了,但是人不合格,戶口所在地不在滬,辦不了證!

第二 滬市戶口的,不去辦證,有兼職和全職之分,不說抽頭,不說車損,是因為對公車輛,和租賃公司車輛,都優先派單!就是說我辦證了,我也沒有優先權,只能吃剩下的!基本沒什麼油水的活!所以不樂意辦!再算上營運車貶值的原因,成本增加,但收入還是這麼點,每年多支出兩萬,換誰都吃不消!兼職更不樂意了,掙的還沒虧的多!這些是滬司機的基本情況!

第三 外地戶口滬牌,這個郊區就普遍了,特別滬C,因為這種是自己買的車,因為戶口原因,想辦辦不了,沒這個政策!只能這麼黑著!沒滴滴等平臺了就是路邊黑車司機!就多了個馬甲!

第四 外地戶口外地牌,這種更加惡劣了,啥都沒,連黃牛過戶下都懶,純黑的黑車司機!說白了,我就不辦!能有一單就一單,掙到就是撿到!

由第一第三第四條導致滬司機更加不樂意辦證了,競爭大,車子多,辦證一點優勢都沒有,怎麼弄?跟著一起黑著唄!


風雨後的落葉247


自從兩個人因為搭乘網約車遇害後,整治網約車的運動就在神州大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我們把這個問題詳細剖析一下:

首先,網約車之所以會被消費群體所接受。成為城市裡,人們出行的重要選擇之一。無非就是便捷和快速、準確的服務。互聯網時代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城鎮化飛速推進的進程,讓城市公交系統無法滿足時效越來越長的出行需求。所以,消費者才會選擇網約車。

其次,製造業的逐漸衰退。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陸續退出就業市場。讓很多脫離農村,來到城市謀生的人員無所適從。沒有資本,就做外賣小哥。有資本,就開網約。這是目前,很多人的選擇。

第三,幾年前,網約車平臺寬鬆的准入機制,讓人們看到了謀生的希望。請注意,這裡的賺錢,只是謀生的手段。而非致富的方式。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網約車司機大軍!而同時,那些想通過網約車發財的人。不擇手段的開設起所謂的租賃公司。通過和車企、4S店的合作,空手套白狼,忽悠進一批司機。把他們的血汗錢,轉化成為了自己的利潤!

第四,網約車平臺玩的是資本運作。網約車司機拼的是血與汗。無論是否具備資質,畢竟這個群體是靠勞動所得獲得報酬。而非平臺那樣,喝的是消費者和勞動者的血。

第五,幾次三番地整治網約車。讓大家看到的是:網約車平臺的生意越來越好,影響面越來越大。而每次躺槍的,無非就是若干個可憐的司機!這讓網約車從業者,對前途失去了希望!

第六,取得網約車從業資格證書,並非輕鬆可得。以上海為例,要求滬籍,連續三個記分週期裡未被扣滿12份。一年裡沒有5次車輛違法行為。那麼,整個上海市,基本上有80%以上外籍網約車從業人員就無法取得證書。城市交通監管設備如此完善。誰能保證一年裡能避開5次車輛違法?

第七,車輛變更為營運性質。這個不是個人就能輕易辦到的。如果找公司掛靠,那幹嘛自己還要買車?直接做出租車司機好了。有五險一金不說,還不用自己掏錢投資。

綜上所述,網約車問題是個社會問題,而非個體從業者的問題。執法,請不要把矛頭對準勞動者。而是要抓住源頭!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城市對滴滴封號,下架!那麼,廣大群眾就會認為:網約車平臺是合法的!我們開網約車,也是合法的。好比:聚眾賭博者罪加一等,網約車平臺卻屁事沒有。倒黴的是圍觀者和輸錢的。

作為管理部門,整治網約車的同時。為什麼不考慮完善城市公交系統。一、二線城市,地鐵、公交至今沒有24小時運營!城市自駕車成本越來越高!出租車行業面對互聯網時代,不思進取……所有種種,不是抓幾個,罰幾個就能搞定的。網約車平臺和租賃公司形成的產業黑鏈,誰去碰?工商、稅務為什麼不介入調查?這是我們會拭目以待的!

相信領導們是睿智的!相信執法部門是公證的!但是,沒人會相信這些網約車平臺和租賃公司的剝削者,會始終安然無恙。

所以,我們為什麼還要去考網約車從業資格證?


無葉草生無相花


一。非轉營後保險費要多交近萬元。

二。非轉營後60萬公里強制報費。

三。非轉營容易,營轉非太難太難,且轉非後還是到60萬公里強制報費,有的地方還要在車上噴上"營轉非"幾個字。

四,網約車車主沒有存在感更沒有安全感。平臺無所顧及的偏護乘客無視司機的存在,乘客投訴後平臺隨意給司機封號,試想一下:你花上拾好幾萬元買了車,然後轉成營運性質,買上1萬4千元的保險,結果碰到個奇葩乘客把你投訴了,平臺把你的號給封了,你說車主能咋辦?


涵渡


因為滴滴的高比例抽成已經將司機的大部分利潤給剝奪走了,導致司機無力再承擔私家車改營運性質所增加的保費及車輛折舊成本!

其實只要滴滴平臺降低抽成,減輕司機負擔,讓司機有合理利潤。相信所有司機都會願意私轉營的,畢竟轉營運車後,運營過程中交通事故所帶來的損失有保險公司保障,無論對司機,對乘客都是有利的!

所以說,司機不願私家車轉營運車的根本原因在於滴滴平臺,在於滴滴平臺的高額抽成,在於滴滴平臺經營者無限澎脹的貪婪!!!!!!!


大羅223


有證的沒單,沒證的有單,所有都不辦證


145873910


很多車主願意辦營運證,原因有幾方便,1.地方交委運政要求大排量,長軸距,辦不了,

2.原有車賣出了,虧損很多,再投資更換合適的大排量,長軸距的車,在營運期間難免,逾正的野蠻垃圾辣雞乘客,投訴差評,平臺不會以確實詳細調查情況就給司機永久封號,沒有經濟來源,又要供車還錢,又是全家人經濟支柱,

3.車主司機確實有重大負擔考慮。


小務頭


一。非轉營後保險費要比原來貴一半打個比方5000的保險轉了營運後自己還要再付5000多(這個錢滴滴一毛都不會補貼)

二。非轉營後60萬公里強制報費。

三。非轉營容易,營轉非太難太難,且轉非後還是到60萬公里強制報費,有的地方還要在車上噴上"營轉非"幾個字。

四。軸距要求2600以上3年內的新車,呵呵這個錢滴滴一毛都不補助,所以說在上海人開網約車有幾個願意全職做呢?滴滴又不交社保,還要把乘客當做皇帝


釋放自由


這跟存錢銀行,不吃利息誰存錢去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