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整體而言,《巨齒鯊》並非一部擁有“奧斯卡野心”的電影,而是相當標準的好萊塢娛樂大片——好萊塢大片特色的大場面特效、刺激的題材和情節,加上閤中國人胃口的故事,使它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成功的中外合拍大片之一。

作者 | 查沁君

設計 | 托馬斯

這是三聲「暑期檔電影週報」的第9篇

“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只涉及了海洋的1%,也許今天這樣一個生物仍然在海底存在”。在接受採訪當天,《巨齒鯊》製片人貝拉•艾弗裡用雙手握著一塊45英尺的巨齒鯊牙齒化石,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 tosansheng)說。

2008年,貝拉•艾弗裡買下了美國作家史蒂夫•奧爾頓的科幻小說《巨齒鯊》的版權。這部小說最吸引她的點在於,“巨齒鯊”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生物,就像《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也曾真實存在一樣。

貝拉•艾弗裡認為《巨齒鯊》能夠成為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合拍大片。於是,她找到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的電影平臺引力影視一起開發這一項目,並由後者主導主控。出於華人文化和華納的親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華人文化的牽頭下,華納也加入了進來成為共同出品方。

“理想情況是,後續孵化出一個‘巨齒鯊’的系列IP,相當於中國人自己創造的一個全球IP。” 華人文化副總裁、引力影視CEO應旭珺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 tosansheng)表示。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巨齒鯊》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大片,但故事又在中國的語境下展開:一項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科研項目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進行時,遭遇未知生物攻擊,科研人員被困海底。已經在泰國歸隱田園的深海潛水專家喬納斯•泰勒臨危受命,再度遭遇數年交過手的巨齒鯊。喬納斯聯手中國女科學家張蘇茵營救了被困人員,卻意外造成了巨齒鯊逃離深海。

8月10日全球同步上映的《巨齒鯊》在全球範圍內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數據顯示,該片在中國大陸首日票房就已破億,截至發稿前該片累計票房已經達到5.36億元,根據貓眼專業版預測最終票房成績將達到7.84億元。同時,其在北美獲得4450萬美元的開畫票房,比預測高出兩倍,甚至將《碟中諜6:全面瓦解》拉下北美週末票房榜榜首。首週末三天全球票房達到了約1.47億美元,榮登全球票房冠軍寶座。以往從未有一部中外合拍片或者中國主投主控的影片獲得過這樣的成績。

整體而言,《巨齒鯊》並非一部擁有“奧斯卡野心”的電影,而是相當標準的好萊塢娛樂大片——好萊塢大片特色的大場面特效、刺激的題材和情節,加上閤中國人胃口的故事,使它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成功的中外合拍大片之一。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海外經典IP“鯊”的本土化落地

四十年前的斯皮爾伯格可能沒有想到,當他將海洋深處的《大白鯊》帶到觀眾面前,將會掀起延續至今的驚濤駭浪。

從1999年的《深海狂鯊》再到近兩年的《鯊灘》、《鯊海》等,“鯊”逐漸成為美國電影熒幕的寵兒,演變為美國受眾認知度較高的經典IP,甚至成為一種習慣與傳承。

在引力影視接手《巨齒鯊》之前,迪士尼、新線影業先後買下小說的影視改編權,《生死時速》的荷蘭導演揚·德邦特也對其躍躍欲試,最終都被擱淺。《巨齒鯊》從此成了好萊塢有名的“燙手山芋”。

但引力影視通過和製片人討論意識到這個項目有潛力成為一部出色的中美合拍大片——一部《大白鯊》和《侏羅紀公園》的結合體,而且有望成為一個系列。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很快,《巨齒鯊》電影被提上議程,同時原著故事在日本發生的背景也改成了中國。之後,在華人文化的推動之下,華納也加入了進來,在電影的開發、製作、發行等各個環節上,引力影視和華納都是共同參與。

與其他合拍片不同的是,《巨齒鯊》是第一部由中方主控,從前期項目開發到製作全程參與的電影。

在很多合拍片裡,中國人扮演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較薄弱,貝拉•艾弗裡則希望李冰冰扮演的張蘇茵是一個真正的中國科學家。她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 tosansheng),從一開始她就希望《巨齒鯊》是一箇中國的產品,包括從人物的設定、劇本的產生,都不是找好萊塢的人來負責,而是先到中國來找到中國的合作團隊,然後再一起充實完善人物,以此確保裡面的人物是真正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等到所有人都對人物和故事滿意了,我們再去找國外的合作伙伴來推進後續的工作。”

《巨齒鯊》的場景設定在在馬裡亞納海溝一個科研站,這個科研站由中國人主導、美國人出資。“在國際合作已經日益廣泛的現實生活背景下,這樣的設定很自然,就是身邊發生的事,所以不會讓人感到難以接受。”應旭珺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 tosansheng)解釋說。

貝拉•艾弗裡也表示:“中國在深潛以及潛水方面有著非常先進的科學技術,現在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深潛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我們希望每一箇中國人看過這部電影之後,都會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除了角色和場景設定,應旭珺認為合拍片的類型也十分重要。

由於中美文化差異較大,因此選擇國際通用的動作、冒險元素能夠打通全球觀眾從而成功的幾率相對較大。“主打特效的影片可以儘量規避因為對話而突顯的文化、語言差異,主要用一些特效、動作元素展現發現鯊魚、跟鯊魚鬥智鬥勇的過程,再加上一點點情感方面的展現,點到為止就可以。”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在《巨齒鯊》的全球發行上,引力影視負責國內市場,華納則會負責中國以外地區的營銷和發行。

不同地區的發行策略也略有不同。《巨齒鯊》在美國是一個成熟的IP,同時從《大白鯊》開始,北美地區的觀眾就有看鯊魚電影的傳統,《巨齒鯊》在特效和娛樂性上較之前的鯊魚電影有不少亮點,這些亮點是營銷的關鍵。而在中國地區,觀眾並沒有“鯊”類題材的觀影習慣,大眾更熟悉喜愛的是各類怪獸片和類似《侏羅紀公園》這樣的電影,因此《巨齒鯊》宣傳上主打的是“史前巨獸”和“海底侏羅紀”的概念。

“其實不用刻意為電影貼上一個中美合拍的標籤。”在應旭珺看來,現在很多電影都是全球合作的:可以是中國投資、美國班底,也可以是美國投資但更多的元素來自中國,還可以是好萊塢的人跑到中國出資拍一箇中國本土的戲劇。

“華納有更成熟的體系,在整個電影的生產過程中的經驗也很豐富,通過這次在電影上的合作,引力影視希望能夠獲得一些進步。”她說。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拍水下特效真的特別困難”

李安以前講過三類電影人最不愛碰的東西,第一個是水,第二個是動物,第三個是孩子。而《巨齒鯊》獨佔其二。

“陸地的《侏羅紀公園》已經拍了好幾個系列,但海底的侏羅紀世界現在還沒有人能夠呈現,我們這也是第一次把它呈現出來,我覺得這個還是挺了不起的,因為水下拍攝和水下特效是真的特別困難。”應旭珺說。

“海底侏羅紀”需要通過巨齒鯊這一形象得以體現,而巨齒鯊的大部分戲碼基本加註在特效上。

巨齒鯊的形象呈現並非易事。製片人貝拉•艾弗裡表示,團隊研究了很多巨齒鯊的科學資料,一般來說一條大白鯊約6米長,巨齒鯊至少是它的3倍。經過反覆的諮詢和建模,除了各種角度的靜態模型以外,巨齒鯊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變化也都有精準的設計。

“我們為它加了更多的魚鰓,皮膚上也加了傷口和劃痕。”導演喬·德特杜巴也在發佈會上談到。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應旭珺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 tosansheng)透露,《巨齒鯊》的特效團隊是國際頂尖的Scanline VFX,曾操刀《鋼鐵俠3》、《2012》等好萊塢大片。“他們熟悉一整套的製作流程,所以東西拿到手,直接就可以進入後期製作流程,我們不用擔心質量問題。”

正因如此,電影中長達30米的巨齒鯊才顯得這麼栩栩如生。

如此巨大的鯊魚在視覺呈現上給導演帶來了難題。“這是我拍過的電影裡面最講究畫面呈現的尺寸比例的一部。”導演喬·德特杜巴說,巨齒鯊是一種體型異常龐大的物種,所以在視覺呈現上,團隊遵循的就是將它與小物體放在同一個畫面裡對比以突顯其“大”。

但是邏輯上又說不通:如果一個人就在巨鯊旁邊,他肯定會立馬被吃掉。經歷了反覆的思想鬥爭,他最終決定,在電影的視覺呈現上讓焦點回歸到人身上,還是要讓演員成為整部電影最關鍵的元素。

團隊遇到的另一大挑戰是“水”。製作人貝拉•艾弗裡表示,最大的困難就是水,但電影絕大部分情節都發生在水裡面。對於演員來說,要按時在規定的預算內,面對綠幕而非真實的海底環境完成逼真的表演,也非常考驗演員實力。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在海南三亞的那場戲,巨齒鯊潛伏到人口大範圍覆蓋的熱帶開放水域,男女老少遍佈整個海灘以及淺海地帶。引力影視製片人桂侑銘告訴《三聲》(微信ID:tosansheng):“每天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鐘,泡在海里游泳的群眾演員達到上千人。80%是海南本地懂水性的群眾演員,剩下的20%是結合特效做武打動作的武行,分別來自北京和廣州。”

水下的拍攝則是在室內水箱中完成的。據執行製片人巴里·M·奧斯本(Barrie M. Osborne)介紹,劇組共有兩個長約56米,寬40米的錐形水箱,最深處達3米,需要6天才可以把水箱加滿。為了維持水溫適宜人體體溫,一天就要花費約1000新幣(約4500人民幣)。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水箱後面矗立著一塊十幾米高的綠幕背景,綠幕則是用50個拼在一起的大集裝箱做固定支撐。除此之外,劇組道具人員甚至將挖掘機的鏟子換成一塊大鋼板,改裝成“造浪機”,用來製造“驚濤駭浪”。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中國人自己創造一個全球IP”

《巨齒鯊》的背後,不僅有美國巨頭華納兄弟,還有國內影視圈新秀引力影視。

前者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和電視娛樂製作公司之一,我們熟知的“蝙蝠俠”、“黑客帝國”、“哈利波特”系列等均出自華納兄弟,是世界範圍內多數奇幻題材以及重工業電影的締造者。

而近兩年迅速崛起的引力影視,則是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公司旗下的全產業鏈綜合電影公司,主打電影開發、製作、營銷及發行。2013年成立之初即負責甯浩《無人區》的宣發,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隨後參與《痞子英雄:黎明升起》、《匆匆那年》、《俠盜聯盟》、《動物世界》等多部電影的出品與發行。

值得一提的是,《巨齒鯊》是引力影視基於原著IP、自主開發的一個項目。“如果我們足夠幸運,且這部電影表現好的話,它將會是第一個由中國人主導的覆蓋全球化市場的好萊塢大片。理想情況是,後續孵化出一個‘巨齒鯊’的系列IP,相當於中國人自己創造的一個全球IP。” 應旭珺對《三聲》(微信ID:tosansheng)表示。

年輕的引力影視能夠和好萊塢巨頭合作且佔據主導地位,原因是多重的。

一方面,背靠華人文化,引力影視自誕生起就坐擁大量資源。華人文化在海外合作方面積累下的、優質的好萊塢資源,為這次《巨齒鯊》的登場做足了鋪墊。

華人文化與時代華納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始於2013年,進一步推動是在兩年後的“習奧會”前夕,雙方宣佈成立合資公司旗艦影業,共同開發製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面向全球市場發行。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另一方面,在項目選擇上,應旭珺的目標是清晰的。對於引力影視主導的合拍片,一定會全程參與並花長時間去進行孵化,在尊重電影本身故事和情感合理性的同時,也要做到符合全球觀眾的口味。

對於國產電影,則以優質商業片為主,同時也會吸納文藝片等其他類型。“一般來說,那種只賺錢或者沒有口碑的電影,我們應該是不會參與的。”應旭珺說,如果是作為參投方,行業頭部項目或是有創意、有前景的才能吸引她的注意。

經過五年的市場積累和鍛鍊,目前引力影視的項目“池子”在不斷壯大。團隊所儲備的項目中覆蓋類型和大小體量不同的文藝愛情片、動作科幻片以及本土和中外合拍片等。

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也是應旭珺尤為看重的一點。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開放壯大,同國外的生產資源和團隊合作,已然成為大勢所趨。 例如在《巨齒鯊》項目上,引力影視和華納的合作,華納在製作和全球資源的協調配合上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也是影片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應旭珺表示,和華納合作就保證了《巨齒鯊》影片的品質達到了好萊塢A級大製作的最高標準,同時製作流程成熟有序、把超支等風險降到最低,並且在國外的宣傳發行得到了最有力的保障。

“我們整體的操盤每一步都嚴格按照好萊塢的標準來做。這個過程可以避免預算和執行中的失誤。因為有好的合作伙伴,即使拍攝過程中有超支的風險,但有一套成熟的體系支撐,也會避免這些風險。而合拍片本身面向全球,其市場容量又足夠支撐成本。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應旭珺說。

事實上,中美合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太有成功的作品。《鋼鐵俠3》《變形金剛4》空有中國元素,但中國演員在戲裡相對弱化形象單薄。而中國電影團隊主導的《長城》則在口碑上失利。在《巨齒鯊》之前,真正做到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功夫熊貓3》算得上一部,同樣出自華人文化旗下的東方夢工廠。真正有潛力成功的真人電影,《巨齒鯊》有可能是第一部。

好萊塢的“巨齒鯊”,made in China

此前,中外合拍片確實存在一些不成功的嘗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故事設定和人物設定不夠自然。“如何找到一種最好的故事講述風格,是需要慢慢嘗試的。”應旭珺表示,《火星救援》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不是合拍片,但又很注重中國市場,裡面有陳數扮演的中國女科學家,最後的救援團隊也來自中國。

在她看來,隨著中國市場的擴大,海外公司和資本對其也愈發重視,國內公司正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影不僅要做出符合中國觀眾文化語境的故事,也要具備足夠的全球性,獲得全世界範圍的共鳴。

《巨齒鯊》極為細微的一幕或許能窺見中美文化的短暫碰撞。主角蘇茵穿上潛水服準備下海獵捕巨齒鯊,父親在一旁叮囑,而後男主喬納森過來和蘇茵交談,蘇茵對喬納森說:“他(父親)叫我注意安全,他從來不會說我愛你。”

(劉燕秋對此文亦有貢獻,感謝她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