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好萊塢》:美版逐夢演藝圈+好萊塢不存在的往事

美劇《好萊塢》(Hollywood)無疑有著巨大的野心,它試圖在七集故事裡描繪出“二戰”後美國電影業的發展脈絡,但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卻像是“美版‘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在5月1日網飛(Netflix)平臺上線之後,《好萊塢》雖不能說惡評如潮,但多數媒體都對該劇表達了失望,認為主創團隊白白浪費了如此絕佳的題材。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好萊塢》劇照

一如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好萊塢》亦是一部“改寫歷史”的作品。《好萊塢往事》裡,昆汀讓“曼森家族”灰飛煙滅,令波蘭斯基的人生有了另一種可能。而在《好萊塢》裡,主創瑞安·墨菲有著更大的企圖心,他讓《斷背山》《月光男孩》產生的土壤提前了幾十年,他彌補了黃柳霜的遺憾,他為黑人女演員海蒂·麥克丹尼爾鳴不平,並最終讓哈莉·貝瑞失去了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榮耀(下文會有詳述)。

然而這就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之類的老問題,美劇《好萊塢》試圖讓好萊塢成為美國平權運動的先鋒之地,但真實的歷史裡,好萊塢是落後於時代的,它是保守的、消極的、商業利益至上的。

儘管都是架空歷史,《好萊塢往事》雖然虛構了人物與事件,但卻還不敢虛構時代,昆汀仍然如實反映出好萊塢當時面臨的困局——好萊塢大製片廠制度已然瓦解,電視機在美國家庭的普及,令美國娛樂生態發生質變。

而在《好萊塢》裡,德高望重的羅斯福夫人幫助一家好萊塢大廠下定決心,他們與民意、律師以及3K黨做鬥爭,發出了歷史先聲。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好萊塢》海報,海報上方文字為:假如你能改寫往事?

正因此,觀眾們完全可以把《好萊塢》當作一部“科幻劇集”來觀看,它很像是迪士尼流媒體平臺正在打造的新劇《假如……?》(What If...?),根據劇情簡介,2021年將要播出的《假如……?》的故事會探討:如果史蒂夫·羅傑斯沒有接受實驗,而是卡特探員成為超級戰士?如果蜘蛛俠加入神奇四俠?

《好萊塢》的故事同樣如此,它甚至抹去了“二戰後”肆虐好萊塢的麥卡錫主義,洛杉磯的片場內外完全沒有反共、極右的氣氛,劇中的ACE製片廠充滿著民主進步人士。

那麼《好萊塢》劇中,創造了多少“假如”呢?

1、Camille

《好萊塢》中的許多角色都是一個或多個歷史人物的集合體。勞拉·哈里爾飾演的Camille身上,觀眾們不難發現好萊塢昔日巨星多蘿西·丹德里奇(Dorothy Dandridge,又譯桃樂絲·丹鐸)的身影。

1994年出版的《White Screens/Black Images: Hollywood From the Dark Side》(白色銀幕/黑色形象,從黑暗面看好萊塢》一書裡,作者James Snead記述黑人演員在好萊塢的血淚史。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卡門·瓊斯》劇照,多蘿西

書中提到,當多蘿西聽說有影視公司要以全黑人班底製作一部電影時,她激動地雙手環抱。這部電影便是1954年上映的《卡門·瓊斯》(Carmen Jones),多蘿西因主演該片獲得1955年第二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的提名。

與多蘿西的經歷相似,《好萊塢》劇中的Camille成為好萊塢影史上第一位出任主演的黑人女演員。但與劇中的Camille默默無聞不同,童星出道的多蘿西早在出演《卡門·瓊斯》之前便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歌手。

《White Screens/Black Images》是這麼描述1950年代美國黑人演員在好萊塢的狀況的:當時黑人演員在好萊塢可以出演的角色有限,基本都在出演家僕,體現著美國社會對於黑人的刻板印象。

《好萊塢》劇中,Queen Latifah飾演的海蒂·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便如書中提到的那樣,演了一輩子的女傭。

1940年,麥克丹尼爾憑藉在《亂世佳人》中出演的“郝思嘉的保姆”一角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成為影史首位獲得奧斯卡提名並最終獲獎的黑人女演員。

在劇中,麥克丹尼爾對Camille說,自從她拿到奧斯卡小金人之後,就受到各種排擠,陷入無片可演的境地,但事實上,歷史上的麥克丹尼爾仍然繼續扮演著各式各樣的黑人保姆,但她是這麼說的:“我寧願扮演一位女僕,也不願成為一位女僕。”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好萊塢》劇照,勞拉·哈里爾(右)飾Camille

按照墨菲的規劃,《好萊塢》未來還會有幾季,在第一季裡Camille春風得意,收穫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小金人,而多蘿西卻與當年的最佳女主角獎失之交臂,1965年9月8日,她因感情危機和經濟破產自殺身亡,年僅43歲。1999年,哈莉·貝瑞出演了多蘿西的傳記電影《紅顏血淚》(Introducing Dorothy Dandridge),而後者在2002年,憑電影《死囚之舞》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了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黑人女性。

2、黃柳霜

《好萊塢》劇中,黃柳霜(Anna May Wong)收穫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怎麼看都像是對於這位好萊塢首位華裔明星的補償。

劇中同樣提到了那件公案:1936年,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所寫的小說《大地》將要改編成電影,原本黃柳霜會出演阿蘭(O-lan)一角,結果米高梅迫於當時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主義氣氛,改由路易絲·賴納出演。黃柳霜受此事件打擊,開啟了中國尋根之旅,而更令她鬱悶的是,賴納憑阿蘭一角,獲得第1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黃柳霜

劇中,黃柳霜只是一個配角,她的故事並未過多展開,但觀者仍然可以發現,當時華裔演員的戲路比之黑人演員還要狹窄,甚至於都趨向於負面,滿足著美國社會對於“黃禍”的惡意想象。

3、Rock Hudson

傑克·皮克金飾演的Rock Hudson,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角色,他被“謝耳朵”吉姆·帕森斯飾演的經紀人潛規則,同時還一度“深櫃”,但最終出櫃。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好萊塢》劇照,傑克·皮克金飾Rock Hudson

好萊塢影史上,的確有一位名叫洛克·哈德森(Rock Hudson)的巨星,但《好萊塢》中的這個Rock Hudson更像是集合了洛克·哈德森、加里·格蘭特(Cary Grant)、蘭德夫·斯科特(Randolph Scott)等多位“深櫃”男星的故事於一身。

1950年代的好萊塢,盛行所謂的“清教徒”規範,洛克·哈德森通過與其女秘書短暫婚姻的方式,掩蓋自己同性戀者的身份,其實他一直與另一位好萊塢男星馬克·克里斯蒂安(Marc Christian)保持著愛人關係。直到1980年代,哈德森證實自己感染艾滋病,並承認自己是一個同性戀者。

《好萊塢》的主創之所以將這樣一個角色命名為Rock Hudson,或許就在於哈德森在人生最後一刻的勇敢,因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不僅“恐艾”,也仍然十分“恐同”,作為第一位向公眾公開感染艾滋病的好萊塢明星,哈德森很大程度上扭轉了美國社會對於艾滋病患者的汙名化態度。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洛杉磯時報》將洛克·哈德森的訃聞放在頭版頭條

而在劇中,Rock Hudson更加的勇敢,他在奧斯卡頒獎禮紅毯上與男友手牽手入場,並在頒獎典禮中親吻自己的男友。但考慮到當時美國社會的整體氣氛,劇中Rock Hudson像是生活在一個平行宇宙裡。

4、Peg Entwistle

《好萊塢》中有個“戲中戲”,即一部名叫《PEG》後改叫《MEG》的電影從製作到上映並最終獲獎的過程。

《PEG》是部傳記片,歷史上的確有位名叫Peg Entwistle的女演員,她也的確從洛杉磯比弗利山莊那著名的HOLLYWOOD廣告牌上跳下。

美剧《好莱坞》:美版逐梦演艺圈+好莱坞不存在的往事

Peg Entwistle

Peg Entwistle在好萊塢屬於不成功的女演員,她扮演的角色不受歡迎,她唯一的一部影片《Thirteen Women》裡的鏡頭被剪掉五分之一。1932年9月16日晚上,她在“H”字母的地方跳了下去。兩天之後有人報警,警察在她的錢包裡發現了遺書:“我害怕,我是個膽小鬼。我感到很遺憾,如果我早一點這樣做,可以省去許多痛苦。”

Peg Entwistle生前沒有成功,身後也沒有出名。《好萊塢》之所以選中Peg的故事,或許在於表達,想要在好萊塢成名成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問題是,出演以Peg故事改編電影的那批人全都名利雙收,這反而令Peg Entwistle的人生看上去更加的廉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