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人類最高智慧的第一次碰撞,發生在平涼崆峒山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西部,從地理位置看,她也坐落在中國西北部,古代途徑“絲綢之路”前往長安的西域諸國商旅,在經歷了漫長的荒漠、戈壁的艱苦、枯燥和視覺疲勞之後,到達這個地方,就會立即被這座山的巍峨、青翠、險峻所吸引,這種來自感官和心靈的雙重震撼,會讓所有人從心裡發出這真是“西來第一山”的讚歎。

但一個地方的迷人魅力絕不僅僅完全是天賦神奇的自然景觀,只有文化才能給奇景賦予靈魂和持久的生命。從文化的角度看,崆峒山在中國的諸多名山裡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人譽為是“天下道教第一山”。為什麼這座“威峙西陲”的名山會與道教扯上關係,而且雄踞“第一山”的寶座呢?這得從一位上古大仙和帝王說起。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軒轅黃帝在與炎帝部落實現融合,並徹底戰勝蚩尤部族之後,一時威德之名遠播四海,天下各地的部落紛紛來歸,都願意融合到黃帝的部落之中,接受黃帝部落的管理和宣化。以往各個小部落紛爭不斷、戰鬥不息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有效遏制,以炎帝、黃帝部落為主幹的部落群體迅速擴大。為了表示對各個部落的尊重,黃帝選取各個部落原來的圖騰動物的一項標誌性圖案,合併以後造就了一個龍的圖騰。我們今天的看到的中華龍的造型,其實就是選取了蛇、雞、牛、虎、馬、魚、牛、鹿等很多動物的形體元素締造的。從此以後,龍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是吉祥的象徵,更隱藏著中華民族融合、團結、和平、強盛等一系列的文化含義在內。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戰爭結束、部落融合,很快中原大地被一派欣欣向榮的氣息所滋潤,人們獲得了休養生息的良好環境,人口開始大量增長。但隨之而來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人口眾多之後的生產、健康、社會管理、文化教育等等。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今草創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當思與公等慎之。”所有偉大聖明的統治者都是一樣的,當時剛剛完成了部落統一、江山創建的軒轅黃帝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任何有效治理民眾,如何讓國家繁榮富強,如何讓民眾健康幸福?

所有偉大人物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永不自滿、虛懷若谷。讓以往各自為政的部落合併起來,並實現深度融合,在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締造出人類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個具備了地理意義的國家,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首創。黃帝及其大臣面對的問題,在人類以往的經驗和記憶裡毫無借鑑和參考。軒轅黃帝就這一系列問題多次與臣屬、民眾進行研討和探索之後,始終沒有找到一套好的思路和方法。於是,黃帝與他的大臣轉變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何不請教別人呢?向誰請教?首先想到的就是廣成子。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廣成子是傳說中的上古大仙之一。在著名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裡,廣成子是元始天尊的首座大弟子。他曾經在崑崙山學道,後來看中了崆峒山的靈秀險峻和如畫風光,於是來到了這裡繼續修行。經歷了1200年之後,廣成子終於悟得了至高無上的“至道”。據當地世代口口相傳,廣成子悟道之日,崆峒山祥光四射,彩雲環繞,龍鳳飛舞,天降香花,地生異草……種種祥瑞,向天下四方傳播這一重大消息。

所以,黃帝就把請教的對象放在了這個聞名天下的大仙身上。黃帝帶著倉頡等一干大臣以及衛隊,從今天的河南省中部一帶出發,一路向西尋找崆峒山及廣成子。這次西行,也可能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的第一次“取經”。這條西行之路,也標誌著一個偉大民族從此告別了蠻荒與矇昧,智慧與文明的時代由此開啟。傳說中,軒轅黃帝的坐騎是一頭梅花鹿。特異之處在於這頭鹿的遍體生滿了金色斑點,而且斑點組成很有規律,全是一朵朵五瓣梅花。陽光照射之下,朵朵梅花金光四射,耀眼奪目。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當浩浩蕩蕩的“取經”隊伍到達崆峒山下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虛心和對老師的尊重,軒轅黃帝沒有顯示自己的依仗龐大,更沒有炫耀自己的帝王氣派,他命令臣屬和衛隊在山下安營紮寨,自己獨自一個人騎著梅花鹿,沿著崆峒山蜿蜒曲折的道路,盤旋而上。據現在的歷史研究結果,當時的軒轅黃帝即位的時候才20歲,非常年輕。即使在前往“問道”的時候,也不會超過30歲。而後來的各種藝術作品將軒轅黃帝描繪成一箇中老年人,大概是為了表現這位人文始祖的成熟與睿智吧。

軒轅黃帝一路在想,山這麼高這麼大,這個嚮往中的廣成子大仙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應該去哪裡去找啊?心裡也隱隱有點發愁。可這位偉大的帝王怎麼也沒有想到,走到半山腰的時候,路邊的一塊石頭上站著一個身材高大清瘦的老人,數尺長的銀白色鬚髮在隨風飛舞。軒轅黃帝心中一陣狂喜,立即跳下梅花鹿,拱手致禮,高聲問候:“您就是悟得了至道的廣成子老師吧,我在中原已經聽說老師的大名,因為老師精通天下最高深的道理,所以我今天不遠萬里前來向您求教!”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其實軒轅黃帝不用為廣成子的半路迎迓而驚奇,因為廣成子是得道大仙,所以早就先知了黃帝的到來。廣成子也頷首還禮,對黃帝說:“您平定了戰亂紛爭,融合了各個部落,讓民人有了安定與和平。這是經國治世的雄才偉略,我應該向您請教才是。我一個閒雲野鶴,可不敢妄談什麼大道。”

兩人一邊寒暄,一邊坐在了路邊的石頭上,開始攀談了起來。廣成子和軒轅黃帝坐在一起談論的地方,從此以後也成就了自己的聲名。迄今為止,在崆峒山的半山腰棋盤嶺上,尚有一塊石崖,崖壁上面鐫刻著“黃帝問道處”5個大字,這是對4000多年前這次重大文化交流活動的永久紀念。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廣成子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搖爾精,乃可長生。慎內閉外,多知為敗。天地有宮,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聽著大仙的這番話,黃帝當時就迷茫了。但他心裡也很清楚,這世間最為高妙的道理,就隱藏在這番話裡。

豈止是當時的軒轅黃帝不能明白,這作為道家最早的也最原始的思想表述,一直讓世人解讀了幾千年。直到黃帝之後的一千多年以後,有個叫李耳的人,在自己的著作裡這樣才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本來,世間的至道是無法用語言表述的,而廣成子看到軒轅黃帝求教之心至誠,所以才說了這番話。從表面看,他似乎更多傾向於述說修身與養生的學問,但實質上是以此為比喻,教導和啟發軒轅黃帝。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師父只能指引你方向、教會你方法,就好比天上有一輪明月,廣成子伸出了指示的手指,倘若軒轅黃帝只把目光定格在手指上,而忽視了遠方的明月,那他這趟千里迢迢的“取經”之路算是白走了。軒轅黃帝顯然不是缺乏悟性的人。他在崆峒山下修造了一間茅草屋,開始靜下心來慢慢地體悟、消化廣成子那番高深莫測甚至莫名其妙的話。也就是一定要通過廣成子的這根“手指”,真正看見天空之上那輪明月的皎潔與光華。

三個多月之後,軒轅黃帝走出了茅草屋,再次跨上梅花鹿,走向了山頂。他需要再次見到廣成子,交流他這100天以來的體悟,以求廣成子的印證。

“天地萬物都有自身的規律,不可違背,只能順應;治理天下最根本的是什麼?就是順應人心,做好民眾最迫切的事情;要按照季節變化和土壤水流,種好莊稼,讓民眾有飯吃;必須愛惜民眾,用‘仁愛、造福、謀利、安撫’的心態對待民眾;要制定律法來約束民人,但也要通過教育讓民人明白是非;帝王要約束自己的慾望,不能放任自己的奢華;要設置官職,分門別類管理社會事務;要製作衣裳,遮掩人們的身體,不能任由毫無節制的衝動;要建立婚配製度;要有治療疾病的方法;要有舞蹈、音樂、文字、曆法……”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聽完軒轅黃帝的述說,廣成子面露喜色,舉手相賀:“您體悟的就是天地間至高無上的‘道’啊!”從表面上看,軒轅黃帝所悟的“道”幾乎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無非就是吃飯、穿衣、治病、種地人人都需要,人人都能想到的事。但軒轅黃帝的這番體悟,的確是觸及到了“道”的精髓,也為後世奠定了基本的治世思想。

所謂“大道至簡”,看似高深莫測的“道”,其實就隱藏在日常飲食之間。廣成子的啟發和軒轅黃帝的體悟,不但構成了整個道家思想的基礎,也構建了後世根本的政治思想,也深刻地影響了先秦諸子的“開山立派”。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被奉為道家鼻祖的老子自然不必多說。後來的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也與廣成子以及黃帝的這番體悟有著根脈上的聯絡。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儒家提倡“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個人讀書識字、明經學理的根本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而是要“內聖外王”,將自己的才華和人格魅力釋放到經國治世,也就是服務大眾上來。反過來說,就是一個讀書人不能只會做學問,而是要會做人、會做事,在建功立業裡驗證自己的學問和修養。廣成子和軒轅黃帝的“道”,也隱然和一千多年以後創立在古印度的佛教思想互相呼應,甚至殊途而同歸。

在常人看來,佛教是講求出世的,是隱居山林、遠避紅塵的。但這只是對於佛教思想的偏見,或者只是小乘佛教的主張。大乘佛教主張福慧雙修、普度眾生,鼓勵信仰者積極投身為大眾造福,在社會建設裡積攢功德,這和儒家的思想是一致的。在修行上,佛教認為“眾生即是佛,煩惱即菩提”,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明心見性,智慧既是高深莫測,“不可說,不可說”的,但也蘊藏在天地萬物、日常飲食之間。《六祖壇經》裡就有一段偈語:“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幾乎是當年廣成子那番高深莫測的啟發,與軒轅黃帝那番平實俗常體悟的最佳詮釋。

黃帝問道廣成子,到底問出了什麼“道”?至今關乎千家萬戶

可見,世間的一切智慧,到達頂峰的時候都是相通的。這種相通,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發生了;這種相通,就發生在崆峒山腰、那次穿越古今的“問答”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