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買房擔心房價下降,不買又怕將來買不起,2019年該不該買房呢?

我們都愛想念熊


有這麼這一句話: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你買房子是為了自住,只要你能買得起房子,付得起首付,供得起月供,那麼買就可以了。


這句話明顯是一個坑。付的起首付沒有問題,可是有些人用的是首付貸;供得起月供也臨時沒有問題,可是人有可能失業。如果一旦出現風險,最終可能導致首付和房子兩失。

我們既擔心房價下降,又擔心房子漲價未來買不起,這事明顯是矛盾的。

房價也是一個市場調節的過程,有升也有降,當然過去30年,下降的情況幾乎沒有,但是已經連續開了30次的升,保不齊就會開一兩把下降的。這是單純的概率。

但實際上房價的穩定是國家需要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意思是房價不能上漲了,但是沒有提要求房子下降,所以,房子很有可能會一直橫盤。當然有些明顯炒作過頭的地區也會出現大幅下降後反彈,如燕郊的房價腰斬之後,現在又漲了2000,但是還遠遠沒有回到當年的最高點。

如果房價一年沒有變,我們晚一年買房,至少首付能賺5%的利息,也不用承擔5%以上的房貸貸款利息。



現在全國不少一線城市的租售比達到100:1,從長期來看,租房子還是比較划算的。可問題在於,我們的經濟在不停的發展,大家的收入在不停的增長。房租是跟大家收入有密切關係的。即使房價保持不變,租售比也會隨著大家工資收入提升而不斷降低,如果未來10年20年房子不漲價,保不齊我們的租售比就能回到20:1的合理空間。

而且目前我們的住房持有成本非常低,除了丁點的物業費水電費之外沒有其他成本,甚至出租都可以不用繳稅。誰要開發票,誰自己承擔稅費。


所以,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國家的有關政策,一旦影響房產持有成本的房地產稅等項目出現,那麼說明房價真的要下跌了。

目前房貸的利率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但是仍然維持在5.6%以上高位,仍然說明房價沒有要漲的趨勢。

實際上,當房價要漲,一般都是國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買房。比如大幅度的降低貸款利率,各種買房優惠政策等等。2014年前後的政策是連續4次降準、4次降息,各地還出臺了很多現金購房補貼政策,銀行貸款利率能夠拿到8折7折。當時,國家話的人都發財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跟過去完全是兩碼事,建議還是持幣觀望的好。最近,股市表現不錯,說明國家有意於講股市培養成真正有投資價值的股市了。這樣人們投資房產的意願就會進一步降低的。

反正,怎麼看房地產都在過緊日子呢!


暖心人社


2015年8月時候我花了65萬(房款+中介費+稅)買下我人生第一套房子。當年過春節的時候,房子漲了10萬。

2017年初,工作調動,想把房子賣了,在靠近工作地點再買房子的想法,隨手掛了110萬,並且說因為工作比較遠不方便看房。掛出後一個星期不到,中介打電話說,有意向客戶。我比較懶散,再加上也不是誠心想賣就說不方便看房,中介說,客戶不看,直接付首付。我一聽,感覺自己賣虧了,就說不如下架吧。

2019年2月打算換房,再次掛出,年後一週,156萬淨得價,並且對方全款支付。

個人經歷,感覺房子肯定可以買,至少不會虧。


嶼笠


我從事了這麼多年的房產工作,親眼見證了房地產市場的一輪又一輪的起伏,但是總體來講,房價是在不斷地增長的,特別是最近兩年,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對於之前很多不關心樓市的人也開始關注房地產市場。

以過去十年甚至二十年為一個週期,有的人稱之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十年,是見證一輪又一輪房價漲幅的十年,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過房地產市場的增長的邏輯呢?

對於題主的擔心,我想我這段也是深有體會,由於最近想要買房,所以也想趁著這段時間房地產市場處於穩定期入手一套,因為現在很多的信息渠道都表明,現在市場成交量普遍不高,市場上房源相對充足,而且由於前一兩年房地產市場的不斷頻繁調控,有的地方的房價有下降的趨勢,所以就想著,趁此機會,要不撿個漏,要不買個性價比高的房子,無論新房還是二手,都可以。從去年後半年開始,就一直關注房價下跌的新聞,畢竟,誰都希望能省一點是一點,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研究各種數據,希望大家能夠儘快下跌,由於很多人都有“買漲不買跌”的心裡,所以反而能夠撿漏。

可是在觀察了半年快一年的時間,我發現,在市場成交量由下跌到趨於穩定的這麼半年,房價確實有下跌,但是下跌的幅度有限,慢慢的市場也趨於穩定了,不由得心生感慨,房價漲的時候,漲幅是多麼的洶湧澎湃,風風火火,兩年甚至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可以翻倍,但是下跌的時候,就跟老牛拉車一樣,左盼右盼,下跌幅度是在太小,簡直跟上漲幅度不可同日而語,只能無奈仰天長嘆,感慨之前錯過的那麼多的機會。

在此,對於買房的人,個人建議,雖然現在大家過去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獲得的信息也真實性也是參差不齊,差異極大,對於很多對房產市場沒有那麼深的研究的人,對於樓市平時不怎麼關注的人群,對於剛需買房的人,對於非炒房的人,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看不清樓市的未來,對於樓市未來預期沒有把握的前提下,害怕後面樓市崩盤的人來說,我們只需思考一下,就像樓主思考的問題,如果樓市以後下降,也不過是短期內心裡不舒服而已,等於短期內自己的資產蒸發了一部分,但是如果未來房價再次進入繁榮週期,自己是否會後悔當初的決定,是否會因為價格的上漲而買不起?

如果降了,也是自己居住的地方,對自己是沒有多大影響,如果漲了,也要思考自己收入是否能跟上房價的漲幅。兩害相權取其輕,自己權衡就好。無論是數據、未來的趨勢還是房地產市場的規律,個人覺得對於房子主要是居住的人群來說,不用思考的那麼多,首要解決的應該是自己的居住問題,買房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或者居住品質,其他的也不用考慮那麼多,簡單就好。

希望以上觀點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關注、評論、點贊、收藏。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何侃房產


當然是買買買買!如果有多餘的錢我覺得可以多買一套放著,即使到時候不想要了可以轉手賣掉,一定會賺一定會賺

1以前我做過房地產,現在是一名寶媽,對於這些東西我還是知道些,炒房價炒最厲害的那幾年,買到房子瞬間轉手的誰不是賺上萬的錢,我的二叔家昆明零幾年買的房子60平才十幾萬的樣子,現在直接價格飆升到差不多一百萬!牛不牛,總之那時候買房子的人現在都賺了。

2最近我老公的一個朋友準備裝修房子,我們是在這種小城市裡面,就是上個周的時候我跟他們一起去看了房子,是連排別墅,去年買的毛坯房180平100萬左右還帶小花園!是不是挺便宜的,而且地理位置挺好,也是在市裡面的位置,他們家也是首付後每個月還給銀行幾千,相對來說還是挺不錯的啦,他的朋友也有勸我們把現在住的房子賣掉直接去買別墅型的,我老公有意向然後就隨口問了一下,同樣的房子,今年買的話要比去年每一個平方要貴著1000元,我們還是這種小城市而已,可想而知如果是大城市,是不是更高!

3樓房的話,目前每個平方是3000以上,好一點的小區可以到5000這種樣子!反正我們現在住這個130平米的賣出去的話,至少可以賺十萬以上,這個房子是13年買的。

4除了可能就是還款的時候經濟壓力大,能力之內買一個房子還是可以的,量力而行吧!中國這種人口逐步擴大,而且二胎政策也出來了,有的人甚至生了三個四個孩子的,生這麼多孩子是需要住房的,特別是學區房,趕緊買吧,不會虧啊!

5總有人覺得貸款買房子怎麼的,提前消費沒有什麼不好的,也許現在你的錢買了房子,到時候你的房子就升值了,沒有買房子的你存到銀行,到時候你想買房子,還需要更多的錢,那你的錢就貶值了!

6努力賺錢大膽的買房,歐耶,再說一個點,地理位置,房子地理位置很重要!我說的買房並不是叫你去買鬼城,那些爛樓盤!


可愛的萌尼2


這個問題,要分是剛需還是非剛需,其次,要分是在幾線城市。

一、如果是剛需,且是在一、二線城市,建議2019年出手買。原因如下:

1、長期來看,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有限,且始終保持人口淨流入趨勢,供求關係緊張,必然導致價格穩定上揚;

2、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貨幣政策,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降準降息增加貨幣供應已是大勢所趨,貨幣一旦寬鬆,將直接刺激購房需求,導致價格上揚;

3、2018-2019,整體經濟環境下行,開發商或者是業主有回籠資金或者是降低槓桿負債拋售的需求,這是一個撿漏的好時機,千萬不要錯過了,一旦錯過,可能真的就是今年不買房,一年白忙也填不了空了。

二、如果是剛需,且是在三四線及更落後的城市,建議根據需求的緊迫程度決定,原因如下:

1、經過去庫存和棚改貨幣化政策刺激,三四線城市在2017-2018年期間上漲幅度較大,將迎來一個回調期,且隨著棚改貨幣化2020年到期,三四線市場需求會被腰斬,將進入一個橫盤期,從性價比來說,建議等到2021年購房;但如果是需求比較迫切,建議在2019年下半年入手比較合適;

三、如果是非剛需,建議就暫時別入手房產了,2019年,是一個入市股票的好時機。但是,股市有風險,不懂者莫入,且切忌貪。

關注地小皮036頭條號,給你更多的專業建議。

深圳K姐


我是去年年底剛買的房子,我的想法是如果是剛需的話,而且經濟實力不錯,那就不要考慮太多,想買就買,反正買完之後,是自己的固定資產,而且還能居住,也算是兩全其美。

但是如果經濟實力不足的話,不建議買房,不是現在不建議,而是什麼時候都不建議,哈哈哈哈。我之前看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富爸爸的意見是凡是要把資金往外投資的,都不是好的資產,如果說你是父母給你的一套房子,你不用付出資金就能賺到房租的一套房子,那麼,這就是好的資產,但是如果要每個月還房貸,而且房貸壓力很大的話,就不是很好的一種投資方式。

而且,推薦看一下週期天王周金濤老師針對2019年的一些預測,我覺得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周金濤老師曾經在2007年因為成功預測了次貸危機,即所謂的康波衰退而聲名鵲起。

他在2016年就已經預測到了2018年的熊市,市場預言逐漸得到印證,還有一些預言有待印證。

其中他最重要的一個預言就是:

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

1985年之後出生、現在30歲以下的人,第一次人生機會在2019年出現。

周老師認為:房地產週期20年輪迴一次,一個人一生當中至少可以碰到兩次房地產週期。

為什麼呢?

人的一生作為群體來講至少會兩次買房:第一次是結婚的時候,平均27歲;第二次是二次置業的時候,改善性需求是42歲左右。一個人的消費高峰,最高峰出現在46歲的時候,46歲之後這個人的消費就往下走,你的消費逐漸由房子這些變成醫療養老。

儘管我到現在還是沒太明白周老師的預言的具體含義,但是我覺得對你買不買房子有一定參考價值,可以度娘一下週金濤老師針對2019年房價預測的文章來看看,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三十歲感言


可能從事房產經紀這個行業,可以說經常碰上客戶提出的類似於這種問題:現在買房房價跌了怎麼辦呢?現在不買房,以後房價漲了又怎麼辦呢?其實無論是剛需客戶還是投資客戶都會這樣問過,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很長時間,有次我同事跟我聊過他當時買房的心態,我覺得可以在這裡說一說。

青島是從2018年的6月份房價開始下降的,持續到12月份,可謂房價呈斷崖式下降,但是偏偏在房價繼續下行的時候,我這個同事在12月23上車了,他說當時也想過房價還在降,自己要不要等,一直在徘徊中,後來下定決心買房。

他給我分析道:首先以後的城市建設用地會越來越少,但是城市的常駐人口也會陸續增加,房價肯定不會一直降下去,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馬上面臨要結婚,必須要買房子,急迫到等不了房價見底(其實誰也沒有辦法能預測到房價的底部)。他給自己算了一筆賬,目前在買方的小區周邊租了個單間,一個月900塊錢,自己買完房子能省掉900,也能在其他地方省掉100塊錢,也就意味買完房子能一個月省掉1000塊錢,時間一長這也不算是一筆小錢的。另外要反問問房價能跌10年,20年嗎?

至於投資的話,肯定講的是收益了,所以關心的是要考慮這個房子周邊的配套是否已經成熟,以後的發展是否有前景,另外這個小區的租金。看看適不適合投資了,都說投資有風險,那房價的漲跌不就是風險了,所以這需要客戶自己琢磨了(我們也只是把周邊的情況能詳細的介紹給客戶),更何況買股票也要深入的瞭解一下這個上市的公司情況了,買房子同樣也是的。


不高不瘦


創業行動家 琳妹觀點:

看情況。

我同學2016年在杭州郊區買了一套房子,那時候9000+一平一套才八十幾萬,但是這兩年杭州房價飛漲,現在她的房子漲到了2萬一平。而另外一位同學家裡條件一般,現在她打算在杭州定居要買房,她問我買不買,我說有錢首付趕緊貸款買,現在不買以後只會越來越貴。

該不該買房要看不同城市,如果是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杭,我的建議是買趕緊買越早越好。這些城市經濟發達,創業資源、科技能力、教育資源比二三線城市好太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們湧向一線城市,房價不會降只會漲,如果打算在大城市定居,趕緊買房吧。


我們縣城去年房價下降的厲害,大部分樓盤都降了幾千。我阿姨上個月買的房子一萬四一平送陽臺,最初這個樓盤要2萬多一平。這幾年我們縣新建了很多商品房,我路過這些樓盤都會想這些房子賣得出去嗎?很明顯供大於求沒人買,一棟房子只有十幾戶人家。並且房子一套都要200+萬,有錢人那麼多?

阿姨買房因為老房子拆遷,只能買新房住,不然自家房子剛建2年絕對不會買新房。現在的二三線城市新建房需求少,大家都有自己的房子,特別是農村有宅基地的可以自己建新房,我家就是自己的地建成商品房的樣子,沒必要買幾百萬的房子。

二三線城市建議過段時間再買,因為房價還會降。


忠言逆耳利於行。 飛哥團隊所答內容,都是多年創業經歷留下的創傷。

沒啥文采,都是乾貨。你若喜歡,記得分享朋友圈,他日創業路上,興許用的著。瞭解飛哥更多創業問答,請訂閱《創業行動家》頭條問答,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多多點贊分享。


創業行動家


如果真的想買房,千萬別聽有人給你分析未來房價如何如何,真正能把房價這事兒玩明白的,不會有功夫單獨寫篇文章來回答你的問題。

因為,我們的房價並不是單純受市場影響的房價,有些人知道其中的關係,也能掌握其中的信息,所以可以得到準確的結論。有的人雖然沒關係,但是有知識,有頭腦,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來得出結論,這樣的人一篇專欄的收費夠你一月工資了,他們也沒工夫來回答你的問題。

所以,對於題主來說,就不要想從問答中獲得房價的答案了,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的聊聊接地氣的東西,拿真實情況來引入現狀,看看到底該不該現在買。

首先,考慮到題主有“不買又怕將來買不起”的焦慮,那就先幫題主消除這個焦慮。

說來也巧,筆者的朋友正好發生了這個事兒,座標煙臺。去年的時候,也就是2018年,房價暴漲,他也是怕再不買以後就買不起了,然後拿著全部的急需,每個月承擔4000塊的貸款買了一套房子。

房子看著是挺好,他買完之後也確實漲了些,不過壓力也挺大的,畢竟他沒結婚,月薪到手是6000多點,一個人供養房子挺累的。

然後,最悲催的來了,去年冬天的時候公司倒閉了,他沒工作了,過年前找工作有多難大家都明白,就這樣,他就苦熬苦掖的撐過了這個“寒冬”。

結果現在到了開春,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今年也不知道怎麼了,工作特別難找,他至少要找到到手5000的工作才能活,畢竟房貸要4000,可是,這一陣5000的工作很少,很多又不適合,他的職位又是高不成低不就,就這樣,歷經了4個多月沒工作的日子,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月薪4800的工作,並且他還要跟公司商量不要保險,只希望熬個半年工資能上來……

看到這裡,題主是不是沒那麼大壓力了呢?

其實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題主擔憂的是現在的首付還夠,怕未來不夠。可是一定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房貸你能還得起,未來可未必。

所以,我們買房子的時候要理性,尤其是自己住的那種,特別是還要承擔鉅額貸款那種。不要輕易用能不能上車做結論,一定要考慮能不能償還得起,償還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各位必須要明確一點,房子雖然會被抄高,但是房子終究有價值的,不可能高到沒影,至少這個社會前三分之一的人能夠買得起房子,這是至少,實際上當前只對後三分之一收入人群造成了障礙,前三分之二都能買得起,無非是位置、大小的差異。

因為那麼多房子,高到每個人都買不起,那經濟得出多大問題?如果經濟除了這麼大的問題,買房子還有意義嗎?

所以,這樣也就意味著,如果題主的收入水平是本地前三分之一的,那就不用擔心,不管怎麼漲,你都買得起,只要你保證自己的收入,以及所處於的社會位置就行。

如果你的收入存在問題,僅僅是家裡資助的一些首付,那就要注意了,千萬別幹還不起貸款的事兒,也別覺得自己一定未來比現在賺得多,大經濟局勢這事兒,誰能預測?

也就是說,筆者的建議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在房子這個問題上量力而為

說到底,作為買房子來住的人,不太需要考慮未來房價如何,只需要提升自己就好了。

有人可能覺得,十年前買房和現在買房差距太大了,一定是在沒漲的時候買房比較划算。這話沒錯,可是沒趕上怎麼辦?這種大時代浪潮帶來的紅利,不可能週而復始的,趕上的就趕上了,趕不上的還是要回歸理性,開始考慮自己的問題。

而且話說回來,如果是筆者在思考現在要不要買的問題,會決定先等一等。一方面如今房價沒什麼大變化,看來也到頭了,沒買的狀態大部分是買不起了,或者不願意承受那麼高的房貸,所以,剛性需求也改彈性需求了。雖然有些投機者仍舊很嗨皮,但他們蹦躂的原因其實咱們也都明白。

另一方面是,如今買房付出的代價卻是太大了,如果實現房住不炒,這個代價顯然高了些,那之後會有一些事項使房價迴歸理性才對。或者是提高收入,或者是降低房價,總要有個突破口。否者按照現在的房價,以及普遍收入水平來說,可能很多家庭在孩子一出生就要贊首付了。

所以,反正局勢看起來也就這樣了,何必急於一時呢?


小言詹詹


這個問題我早就說過了,目前房地產市場穩定是主旋律所以指望19年能降價省一筆費用按著現在的市場環境有點困難。

原因是現在經濟發展轉型還沒有完成,加上目前貿易戰並沒有結束,國際環境是這樣的實體經濟發展困難,大家應該知道,實體經濟才是國之根本,沒有實體經濟社會就業會出很大問題,這樣會有很多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是得依靠買地來賺錢。一手發展實體經濟,一手來賣地穩房價!所以穩字當先

再者就是現在降價之前買了房子那一批肯定不會無動於衷,這樣就會造成各種維權鬧事的人,之前買房的人可不在少數。

以上只是比較現實的兩個點,你要是買房自己住的話我覺得現在買沒有關係的,政府現在也在調控當中相當於已經把漲的勢頭摁住了,為什麼摁住呢?說明還是會有漲的可能,題主要是買來房子自己住我覺得還是不要太關心這些了,因為不是投資很在乎回報率,早點買早點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