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味精大王"成空殼,曾經的國企大王,為何淪落至此?

一誠不染


味精大王,即蓮花味精,蓮花作為味精調味品的品牌在過去的確家喻戶曉,早在1998年便實現了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不過由於兩方面的因素吧,蓮花味精一步步衰落,近年來籌劃轉型,上市簡稱也已經更名為如今的蓮花健康。

一方面是伴隨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強化,減少了對味精的使用,還有直接調味品競品雞精類的出現,味精的市場不斷呈現了萎縮的格局。

另一方面,蓮花味精管理層的經營失敗。蓮花味精過去是國企,資源強大,但是管理層戰略適當,過於固步自封,讓蓮花味精未能跟上時代的變遷,最終在2014年公司控制權易主,浙江睿康投資有限公司成為了公司新控股股東,哈佛才子的夏建統入主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並出任董事長,蓮花味精成為民營企業。

不過,這卻是更糟糕的開始,夏建統實則只是資本玩家,過去在睿康股份(如今的遠程股份)、天夏智慧身上大玩資本遊戲然後瘋狂減持變現,並沒有把蓮花味精的味精事業發揚光大的打算。其先是把公司上市簡稱改名為了蓮花健康,並讓蓮花健康駛向了融資租賃、智慧農業、生物和食品檢測以及互聯網農商等領域擴張,為上市公司增添多個熱門題材,但最終在近年出現了資金斷裂、虧損累累、債務纏身等一系列問題,夏建統已辭去董事長一職還被限制消費中,浙江睿康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蓮花健康的股權也被輪候凍結,蓮花健康再度淪為殼資源股。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說起蓮花味精,70後80後還是印象深刻,畢竟那個時代總有蓮花味精的廣告。我記得廣告詞好像是蓮花味精,顆顆香濃。那個時代,味精也成為大部分人家必須的調味品,做湯做菜都要放上一點提提鮮味。放了味精的湯菜,味道的確不一樣。蓮花味精也成為調味品市場上的味精行業老大哥。

不過,自1998年蓮花味精上市後,只有第一個年度的財務報表表現搶眼,但是之後幾年業績卻出現了大幅的下降。後面雖然有幾年增長較多,但那是因為前一年度虧損本年度扭虧所致,並非企業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企業發展一直不太理想。

我記得味精的副作用被指出後,很多人開始不用味精了,而轉用雞精,這個時候蓮花味精並沒有意識到調味市場的轉變,任由其他調味企業的雞精侵佔市場,當回過味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可是,現在很多家庭,連雞精都不用了,味精雞精在家庭的使用量都呈現了下降的趨勢,這對蓮花味精這樣的企業影響是比較大的。企業的創新不能及時跟上,思路轉變慢,也導致了企業的發展不暢。

2015年12月30日經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公司名稱變更為河南蓮花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公司完成了上述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蓮花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過,睿康投資的介入並沒有讓蓮花健康走上健康發展的大道,在一步步多領域的投資導致資金匱乏,睿康投資全部股份都被質押,這可是第一大股東啊,徹底淪為了殼資源!


禪壹


就是換新股東味精的頹勢也避免不了了吧?

要想改變只有換個品名了

現在流行的叫法是雞精

不知道蓮花會怎麼叫

應該動一番腦子吧?



福筱航


多少個共和國大企業垮塌倒閉,成了私營者的提款機搖錢樹,誰之罪?


雲淡風輕189931


國企個私企的區別:民營私企更注重於創新,賠的錢是老闆自己的,誰都不願意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讓市場抹滅!國企的老總想法較為簡單,沒錢找國家,地方財政要補貼,賺錢的話就想辦法貪汙點,總之就是業績在不好,工資一分不少,能扭虧就立馬上報,說明能力強,抓緊上調!

用馬雲的話說:國企,你懂得!

國企發展不能只用口號,應該實幹,另外就是報表只會做好看,實則外強中乾!

中石油,中石化,公路鐵路,通信等等,都說自己年年虧損,那麼那些錢呢?一不搞研發,二不搞創新,年年喊裁員,工資不漲,但是各種和老百姓收的騙一分不少,年年遞增,月月加價!錢呢?


清澈花茶


因為是國企啊


總有臺詞令你感同身受


國企是重點,你懂的


修網線的小慶


窮廟富方丈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