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領導做好管理工作要注意的三個距離

信昂企業管理

領導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要想做好,有很大的難度,別看名片上印著經理什麼的頭銜,很多都是塗有虛名。要真正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思想觀念、意識、職業心態和方法方面做足功課。

日本的稻盛和夫說過,“成功就是能力*努力*態度”,從這個角度講,能力和努力都是正投入,可以根據程度定位0-100%,而態度是-100%-100%,可見心態在人的成功方面顯而易見。

優秀管理者是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我認為管理的要義在於知行合一,不但要知道,也要做到。做好管理工作,成為優秀的管理者,需要理論、實踐和經驗等的積累。總的來說,需要做到觀念到位、心態積極和方法得當。從思想,到態度,到行為,到習慣,到性格,到命運,在優秀管理者身上是正循環,是個不斷強化的過程。筆者從事多年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從事虛擬的載體管理,也就是信息,是文功;今年以來,我開始介入企業實體經濟,從供應鏈、物流等角度介入管理工作,是武功。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個優秀管理者的能力是客觀的,不會因為客觀環境變化,管理對象轉換而失去。所謂,有效率的人總是積極進取的,沒有效率的人總是拖拖拉拉的,即心態決定將來能否把所有事情做好,正向強化的理念是管理獲得成功的法寶。

第一,觀念修煉。

真正的領導要有良好的觀念,意識,明白自己的責任是始終圍繞著為跟隨者創造利益,而非擴展自己的利益。管理工作的本質是通過他人完成工作,也就是管理應該“無為而治”。管理工作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往往取決管理者的眼界,沒有意識到就不知道該如何做,知道了就會不斷找方法去做。管理者的價值在於不斷複製自我的能力,提升下屬的實力,放手授權。然而,授權不授責任,工作沒有做好,永遠是管理者的責任,不能讓下屬跟上自己的思路,未能有效啟發下屬,是管理者的錯。

第二,心態完善。

管理者要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的反省,遇到問題要從根本上,治標更要治本。作為管理者要始終抱著主動積極地同下屬分享的態度,構建高績效團隊。當然,包容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中高層管理者存在的價值就是提升下屬的不足,所以,碰到管理問題要始終反省自己的心態,不要認為都是別人的錯,打心底裡積極地願意去分享,同時,要有吸納、接受、容忍不同聲音的氣度。

第三,方法得當。

1、管理團隊要抓好四個關鍵點,即有效的願景管理、建立工作標準、賞罰分明及時、人性化關懷。

2、管事理人,先理後管。管理工作先要有梳理,明確方向和目標,然後要有跟進,有檢查,有管的動作。

3、學習標杆管理。管理者要善於尋求外部和內部標杆,找出差距,進行整改提升。

4、做教練型管理者。教練涉及四個過程,也即說給他聽,他說你聽,做給他看,他做我看。

5、讓部屬學會思考。下屬遇到問題,管理者不要給出直接的答案,要啟發下屬的思考,培養下屬解決問題的能力。

6、從基層員工內心激發熱情和慾望。

7、堅定的工作信念,包括工作是為自己做,而不是為了老闆做、工作做不好不是能力的問題,是態度的問題、你在這裡做不好,在任何地方也會做不好、每個人都要創造自己的工作價值,不僅僅是完成工作任務。

8、鼓勵並身體力行推進團隊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

領導做好管理工作要注意的三個距離

職場要注意的三個距離

一、與領導保持適當的距離

不想天真的想著走“群眾路線”而遠離中高層管理,和同事打成一片。有人以為只要認真做事,就能在公司立足。可是領導可能會覺得你“表現平平”而炒你魷魚。也不可頻頻在領導眼前晃悠:開會搶坐他旁邊,隔三岔五主動彙報工作……這時會受到同事們的鄙視,給領導的感覺也是太愛出風頭……所以離得太遠,會被忽略;離得太近,會被傷著。要保持恰當的一個度,讓自己再公司立穩腳跟。

二、與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

不要和自己最親密的同事議論對公司或者某人的不滿。職場上,最可能出賣你的那個人,往往就是知曉你秘密最多的“密友”。要知道,很多時候,同事之間除了合作伙伴關係,還是潛在的競爭對手:當你們目標一致時,同事是你最親密的戰友;當你們利益發生衝突,這種關係就變得搖搖欲墜。言多必失,在與同事保持安全距離的同時,務必管好自己的嘴。

三、與客戶保持適當的距離

沒有任何顯性的或隱性的利益衝突,是成為“朋友”的必要條件之一。工作中的客戶,即使私下相處再好,也是因為利益走到一起的,而且這種利益時常會發生衝突。所以,客戶註定難以成為你真正意義上的朋友。與客戶之間保持適當距離,務必要記住“吃人嘴軟,拿人手軟”這句話,守住與人交往的心理底線,堅決不做違反原則的事——這是你與客戶保持平等對話權利的前提條件。

在求職職場中要時刻警惕自己的角色,遵守職場中的遊戲規則。而且在面對公司利益時,要站在大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必要時學會適當的忍耐和包容。與領導、同事和客戶都要保持適當距離,不搞小團體,同時要學會尊重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