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呂后和戚夫人相爭,為何最後得勝的是呂雉而不是受寵的戚夫人?

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他其實就是一個很好色的人,當年他還沒有娶呂雉的時候,就和寡婦生了一個兒子,所以漢高祖劉邦並不是一個專情的人,而當時呂雉配劉邦完全是足夠的,但是當劉邦奪取了天下之後,一切就發生了問題。

呂后和戚夫人相爭,為何最後得勝的是呂雉而不是受寵的戚夫人?

當劉邦還是漢王的時候,就非常寵愛著戚夫人,在那個時候,呂雉就已經不得寵了,雖然呂雉才30歲左右,但是看在劉邦眼裡已經很老了,而戚夫人卻連20都不到,還非常會跳舞,而劉邦這個根本不會愛的人,真的就是愛上了戚夫人,戚夫人給他生的兒子他更是喜歡和滿意,於是就叫劉如意。

呂后和戚夫人相爭,為何最後得勝的是呂雉而不是受寵的戚夫人?

很快的劉邦得到了天下,雖然呂雉被封為了皇后,呂雉的兒子劉盈被封為了太子,但是這一切並不是安全的,在戰亂的時候,劉邦就不喜歡呂雉和劉盈,劉邦更喜歡的是戚夫人和劉如意,而戚夫人也知道劉邦的心思,於是就千方百計的給劉邦吹耳旁風,要求劉邦更換太子,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

呂后和戚夫人相爭,為何最後得勝的是呂雉而不是受寵的戚夫人?

在古代社會,只有嫡子才有繼承權,所以如果更立太子,那就得更立皇后,但是戚夫人的政治頭腦並不高,她並不會籠絡大臣,因為這些大臣是和劉邦一起打的天下,而呂雉是和劉邦一起共患難的,所以這些大臣更傾向於呂雉,所以戚夫人也沒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大臣身上,只要求劉邦更換太子。

呂后和戚夫人相爭,為何最後得勝的是呂雉而不是受寵的戚夫人?

而劉邦也有心更換太子,因為劉邦實在非常喜愛戚夫人和劉如意,本身呂雉認為如果無人威脅到她的核心利益皇后和太子的位置,她是不會反抗的,但是這個戚夫人已經威脅到她了,於是呂雉就找張良給她出主意,畢竟是一起患難的人,張良更傾向於呂雉,但是張良也沒有辦法,因為在戰爭的時候,劉邦不能不聽張良的,不聽就是死或者失敗。

呂后和戚夫人相爭,為何最後得勝的是呂雉而不是受寵的戚夫人?

但是得到了天下,現在換太子對劉邦而言沒什麼威脅,所以劉邦也不會聽他的,所以張良就給呂雉出了許多主意,而呂雉就是利用這些主意最後戰勝了戚夫人,讓自己的兒子劉盈當上了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