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收藏了多少個天然奇石?為什麼會收藏這些石頭呢?

奇石故事


大家好,我是“雅石文化交流,奇石美石共享”的贛彩雅石。希望大家多關注,多交流。



本人從2008年喜歡玩石、賞石以來,撿石、買石的數量把一個近30個平方米的車庫全部堆滿了,石種主要是贛江黃蠟石、贛南彩陶石,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去好好整理,就目前整理出的自認為品相達到收藏級別的天然奇石有200餘方。


為什麼會收藏這些石頭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賞玩天然奇石能不斷提高自已的文化素養、美學素養等等賞石、玩石的理念,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二是通過收藏奇石能最大程度的接觸大自然,領略大自然的神奇,並達到強身健體之功效;三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多元化,賞石、藏石隊伍不斷擴大,奇石還能通過石界的奇石市場,朋友圈多交朋友;四是奇石資源是大自然的產物,越來越少,在價位上也不斷上升,遇到有緣人,還可以高價成交,增加額外收入。


有不同看法,我們下方評論區討論,謝謝大家!


石界八哥


我是從2010年開始愛上奇石的,開始是自己到山上和河裡撿,撿的多屬於本地產的鳳眼石(黃石硯)和梅花石、墨畫石等。後來隨著對奇石知識的瞭解,除了自己撿拾外,開始通過網絡購買外地比較有特色的奇石,如廣西大化、新疆戈壁石、長江綠泥石、黃河石等。經過近10年的收藏,如今感覺比較滿意的有200多塊。

為什麼會走上收藏奇石這條道路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親近大自然,鍛鍊身體

2010年前後,我除了在一單位任職外,業務時間給《知音》、《家庭》等雜誌撰寫特稿,為了趕稿常常熬夜,時常腰痠背痛。一天到一文友家做客,看到他的房間擺放了不少的奇石,這些都是他撿來的。他告訴我,自從愛上奇石後,每逢週末就背上挎包,爬山涉水,尋覓奇石,在這個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親近大自然,尋找到了別樣的樂趣,同時身體也得到了鍛鍊,可謂一舉兩得。從此,我不再整日悶在房間裡,只要有時間就外出尋找奇石,同大自然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奇石不僅給我帶來藝術享受,青山綠水也讓我有了更多的創作靈感,同時身體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腰痠背痛的毛病也消失了。

增加藝術品位,陶冶情操

如今我的臥室、客廳、辦公室都擺放有各種各樣的奇石,無論再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同奇石對話,拂去它們身上的浮塵,靜心欣賞每一塊奇石所表達的主題,會深深的被大自然的藝術所折服。對於新收藏的奇石,更是捨不得離手,除了鑑賞外,還要設計底座,起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名字。通過收藏奇石,潛移默化中增加了自身與家人,居住環境與辦公環境的藝術品位,同時也愉樂了心情,陶冶了情操。

實現財富積累,增加收入

雖然一直把收藏奇石作為愛好,沒有同經濟利益掛鉤,但隨著近年來奇石收藏熱的興起,奇石資源的日益短缺,奇石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我早年間幾十元、幾百元購買的奇石,如今價格已經扶搖直上,如廣西大化,安徽靈璧石等,品相好的已經上千元了。想不到我收藏的奇石竟然變成了一筆財富,若全部出手,買一套房子不成問題。在收藏奇石的這些時間,也陸陸續續把自己不喜歡的奇石進行了交易或物品對換,雖然賣的錢不多,但也為家庭增加了收入。

結交石友,搭建友誼之橋

自從開始收藏奇石後,就結交了不少石友,經常通過集會、網絡等途徑開展活動,在探討奇石藝術的同時也增加了感情。因為是為著共同的愛好走在一起,比普通朋友有更多的話題,共處會更加開心有意義。特別是我在今日頭條開通頭條號後,通過發佈與奇石相關的文章,吸引了一大批奇石粉絲,每天都會受到他們的私信和收藏奇石的照片,雖然沒有謀面,但奇石架起了友誼之橋,共同鑑賞奇石,幫助交易奇石,其樂融融。

以上是自己喜歡收藏奇石的主要原因,但願大家也能喜歡,讓奇石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符號,為人生彈奏出華美的樂章。


視天下i


我買過的石頭不論好壞,大大小小,大概有三四千塊。

我玩石頭,至今已經有13年的時間了。

玩石頭上癮。而且是讓你終身戒不掉的癮。

在沒有開店之前。家裡所有的能放石頭的地方,地下室,臥室,客廳全堆滿了石頭。

我母親愛乾淨,每天收拾屋子。偶爾不小心碰上石頭,那真是心痛的滴血。沒辦法,只有開店[呲牙]

和所有的興趣愛好一樣,先是偶然接觸,最初是被石頭的奇形怪狀,造型各異所吸引。

然後就會體會到奇石給你帶來的驚喜和快樂。

隨著水平的提高,開始深入的學習研究。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山外有山,石外有石。總有更好的石頭在向你招手。

希望每個玩石頭的石友都能收到心儀的石頭。

祝大家石來運轉。




壹品奇石


收藏奇石我從來不以數量為傲,我收藏奇石的理念是”寧缺毋濫”,只收藏喜歡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個“玩”字,只要開心就好!

我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收藏的石頭大多數都是自己撿的,也有少數花錢買的,但是一樣玩的很快樂。我認為撿石頭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美的過程,大自然中的石頭遍地都是,但是能讓你心動的卻寥寥無幾,在這眾多的石頭中尋找那萬中無一的機會,無異於大海撈針,能夠發現一塊,就像中大獎一樣,既興奮又激動,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才是玩石頭最有意義的,最開心快樂的。

其實收藏奇石的人,無論藏品多麼的數量龐大,不會都是精品,都是那萬中無一的稀世珍寶,能有幾塊讓人眼前一亮的石頭,就不容易了!發幾塊個人喜歡的泰山石,請諸位老師斧正。算不上是稀世珍寶,但也是別人欲出高價的東西,自己喜歡的石頭。








我的大石畫


我在1992年時去秦嶺澇峪一位朋友家玩,在經一座橋時我往河裡看了一眼,發現河裡有很多的小魚,因而,我就想下河捉魚,在捉魚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奇怪的石頭,雖不大,黑石上有白色圖案,我拿起仔細端詳,發現是一隻預落的白鷺,它的身.頸.頭.眼.嘴都很神奇,也很生動,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大自然的造化,不由地就讓我愛不釋手,把他收入囊中,這就是一圖石,我為它取名為,(鷺歸)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到這河的另一地段去找石頭,大約有十幾分中,我又撿到一塊石頭,也是十分精美,我一看就非常喜歡,那就是二圖,我為它取名為,(守候的白鴿),取名後我長時間看這塊奇石,我在想,不知它為誰守候,守候了千年或萬年甚至幾十萬年,今天是我發現了它的秘密,這真是太神奇了,從這以後我就非常的喜歡了奇石的收藏,那時候還沒有太多的人去關注石頭的收藏,更不知道這石頭今後還有收藏價值,就是奔著喜歡而去撿石頭的,純屬個人愛好,從此我就在閒暇之餘多次去撿石頭,純屬自娛自樂,關於它的價值是多少,我從不關心,也從沒考慮去賣這些石頭。

我已是年過六旬,一個退休之人,閒來無事,在家裡擺弄擺弄自己撿回的石頭也覺得挺好,現在還是在堅持去撿石賞石,但現在撿石頭的人也很多,真的不好撿了。

總得的來說,撿石是要靠一雙慧眼,是一種發現著的藝術,發現著的財富,每件石頭都是孤品,真是,一石一世界,一石一景觀,美麗無窮,撿到精品心中非常高興,也是難以言表心中的激動。

今天我發上幾塊石頭與大家共賞。

1.鷺歸,

2.守候的白鴿,

3 .蘭花

4.北極熊母子情,

5朝鮮族兒童,

6帝王

7.翠鳥圖,

8.秉"公"執法之”人”,

9.火焰山。











孟德故里人6825822397


走的地方多了,機會也就有吧!天時地利的緣故。記得是2005年從貴州六盤水租車去雲南旅遊,去騰衝路過怒江,看到江邊石農堆放很多大大小小石頭,供路人在挑選。2009年在廣東韶關工作一段時間,閒暇時到珠江的北江溜達,發現有好多石頭有水晶,好奇地撿來幾塊把玩。由於石塊挺大都放棄了。後來又撿到一個光滑漂亮的黃蠟石,有條紅色的蜥蜴趴著上面。這是我撿到的第一塊,12年在蘇丹工作,戈壁灘裡硅化木很多,回國時不讓帶,只帶回一塊。(韶關北江的黃蠟石)


樂逸山水


通過不斷地追求與學習,我已由當初的懵懵懂懂、熱情萬丈,脫變成一位冷靜的玩石人。雖然熱情未減,但已更加理智、更加成熟,認清了石頭,認清了自我,認清了賞石產業的現狀與奇石文化發展的前世與今生。也知道了奇石收藏的道理,一是熱愛,二是寧精勿濫,三是文化優先,四是重在傳承,五是懂得捨得。

至於說為什麼喜歡收藏奇石?愛石之人實實在在,石話實說,說低調一點,是尋找大自然的天然藝術瑰寶,尋找大自然散落在人間的藝術珍品,滿足一下芝麻開門的快樂和發現命名的成就感,體驗發現者的快樂和滿足,順便發一點小財,留下一點兒茶餘飯後的談資與笑料。說得高調一點,搶救、發現、留下一塊大自然饋贈人類的天然藝術精品,傳承延續中國古老的賞石文化與賞石文明,為中國賞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無論咋說,玩石首先得熱愛奇石、熱愛奇石藝術、熱愛賞石文化。不盲目跟風,不追腥逐臭,不一味追求奇石收藏的當前現金價值,不一味地計較眼前的利益得失。玩的是喜歡,玩的是歡樂,玩的是文化,玩的傳承。用範公一句話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無論價值千萬或是一文不值。我還是我,石還是石,熱愛不減,熱情不減,喜愛不減。就象石對人的愛,默默無聞,任由大自然雕琢,大道無形,任由人們想象。一經發現,傳千年而不變,歷萬世而不毀。始終如一,真愛永遠!

請欣賞一下本人藏石:

《手足情》





老石頭2016


我收藏了很多奇石和和田玉觀賞玉,因為這是大自然留給我們人類最美不可言,妙可生輝的大地舍利。下圖是我收藏最得意的一件作品,名字叫作《美猴王》。猴頭是天然的天眼瑪瑙,皮色土黃自然,猴臉栩栩如生,眼睛活靈活現,非常逼真,非常震撼。猴子身體是沙漠中的古樹樁,古樸形象。

整件作品,非常完美地把《美猴王》他那種得意,自信,調皮,活蹦亂跳,活潑可愛的自然神態展現出來了。







西藏有個叫林芝的地方


一眼石、









原因想


家裡收藏的石頭有幾百公斤吧,精品石也不少,現發幾個供石友們鑑賞評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