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老俗話說“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姑娘出嫁為什麼要足不沾地?

農村老俗話


農村老俗話說“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姑娘出嫁為什麼要足不沾地?

農村的婚嫁習俗,很多,各地又有些許差異。不過“哭嫁”的風俗我倒是經常看到,每個出嫁的姑娘在告別爹孃的時候,都會大哭一場,以此來表達對生養自己的父母的不捨之意。不管是有多歡喜,場面話和麵子活都要做的,不然惹鄰居笑話大姑娘不懂事,急著去婆家過門。


農村老俗話說“離別爹孃,足不沾地”說的就是姑娘在出嫁的時候,出門是不能腳沾地的。不知道是否各地都有這種規矩?姑娘出嫁足不沾地,那要怎麼走出去上花轎或者上車去婆家的呢?自然是要人揹著或者抱著出來呀,要麼是地上鋪上紅地毯也行,不過一般人家沒有那麼奢侈,都是人揹著出來。

被新嫁娘的人都有哪些人?這個也真不是隨便背的,必須有新嫁娘的哥哥或者舅舅來背。農村老俗話說,“妹出閨門哥來背”就是這個意思,當妹妹閨門的時候有弟弟來接就行了。很多地方趕時髦,改了規矩,出嫁的姑娘由父親或者兄長挽著胳膊遞給新郎官手裡就算完成任務了。

簡單說說為什麼姑娘出嫁雙腳不能沾地?考慮很久,還是以以前的農村人的看法為主,姑娘出嫁當天,就意味著從孃家搬到了婆家,再也不是孃家門裡面的人了,再回頭就是客人。女人是水做的,潑出去了很難收回來。現在還有些地方,在姑娘剛出門的時候,就會有嫂子端一盆子水倒掉路旁,寓意就是如此。

如果姑娘是腳踩著孃家的地出門的,會被認為把孃家的財運和福氣也會一併的帶到孃家去,那樣就會影響到孃家的財運和福氣,做父母的不說,兄嫂弟妹也會生氣,以後不好再回孃家面對,如果孃家以後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的糟心事,就會往姑娘的身上找原因。到了婆家也是一樣,下花轎或者下車之前,新娘子是要換鞋子的,這樣即是為了避免帶來孃家的財運和福氣,也能把不好的習氣拒之門外。

現在想想,“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其實就是對女性的不太尊重。女性嫁人了,從此蕭郎是路人,孃家不認婆家也是生人,可謂是裡外不是人。這種習俗流傳至今,但願現在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再無其他含義。應該是“足不沾塵,輕若浮雲”,寓意出嫁女子的美好。


農村老俗話


  “離別爹孃,足不沾地”,意思是說姑娘出嫁的當天,離開孃家,離開父母,腳是不能夠沾地的,那腳不能夠沾地的!新娘怎麼出家門呢?所以農村還有一句屬於“妹妹閨哥哥背”,意思就是說,妹妹出嫁當天腳是不能夠踩沾地的,要哥哥揹著出門,以前是坐轎子,然後由人直接抬到婆家去,有的到了婆家也不能直接落地,由新郎直接背到婚房,或者要跳火盆,只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  

  大家肯定會很好奇,為什麼姑娘出嫁,腳不能夠沾地呢?主要是有些地方姑娘在出嫁之前,衣服等日用品幾乎都是婆家買的,表示已經是婆家的人了,如果出嫁的時候沾了地,孃家則會認為,把孃家的財氣,好運一起跟隨姑娘給帶走了,這不吉利,所以農村才有“離別爹孃,足不沾地”的俗語!  

  而進到婆家,腳不給佔地,同樣婆家也是覺得姑娘會把一些黴運,晦氣給帶到孃家來,而跳火盆則把這些黴運,晦氣去掉!這是一個關於農村婚嫁的俗語,短短八個字,體現一個姑娘出嫁從孃家到婆家的身份變化,沒嫁之前是孃家的寶貝,嫁的時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來到婆家,又感覺自己是個外人,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個女人的不易。  


贛南客家


問題:農村老俗話說“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姑娘出嫁為什麼要足不沾地?

我國由於地域比較遼闊,民族也比較多,不同的農村地區及不同的民族之間在結婚上的風俗也是有差異的,那麼自然在一些農村老俗話的理解和寓意上也有著不同的意義,比如網友提到的這句“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就有不同的說法,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說法。

我們都知道,結婚的那一天,無論是新娘還是新郎,都是洗過澡而且從頭到腳所有的衣服都是全新的,這都是寓意這新婚的開始,一切都是嶄新而美好的開始,也是吉利的代表。特別是新娘,其從孃家到婚車的這段距離都不是自己走路的,都是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揹著出來的,不讓新娘的腳沾地,在我們這裡讓新娘腳沾了地上的泥土是不吉利的,新娘的腳在入洞房之前可以說全程都是不沾地,到了新郎家由新郎抱著到舉行儀式的臺子前,踩著紅地毯,就是為了討個吉利。

同時,我們這裡結婚,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背新娘走出家門可不是白背的,新郎需要給自己的舅管子一個大大的紅包才行,這個已經成了約定成俗的規矩了,如果新郎不給,反而容易讓孃家人不高興,所以,新娘的“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已經變成了為給新娘的哥哥或弟弟發大紅包的理由了。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姑娘出嫁,為何足不沾地?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女婚嫁,規矩宜忌很多,其實有些是陋習,應當廢除不承才是。如“姑娘出嫁,足不沾地”等就是,理應不再沿襲了。

過去人迷信,許多事解釋不了,有事常找藉口,還左賴右賴。男娶女嫁,有說姑娘出嫁,離別父母出門時,足不能沾地,沾地會連孃家財氣帶走,大益婆家不利孃家,所以姑娘出嫁時腳是不許赤赤踏地的,起碼要著新鞋。藉此,來裝重出嫁儀式,為保證出嫁女出門時足不著地,不帶走嫁家財氣,於是就要人揹著出嫁女出門,並這這那那的形成許多規矩,這背姑娘出門要選什麼樣的人都講究,誰做伴娘送嫁也有宜忌,不可隨便,犯之,日後有不是不吉處便會賴上。這些規矩習俗,有些受封建迷信思想影響,有些受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等習慣影響所造成。所以這些不都精華,有的是糟粕,不應全盤繼承,有的要果斷棄除,如“足不沾地”就要棄除為好。





樹德漢碩


婚嫁習俗很多,各地也有些許差異。“哭嫁”比較多見。姑娘出嫁告別父母時,都會大哭一場。以表達對生養父母的不捨。場面話、面子活都要做,不然會惹人笑話著急過門去婆家。

“離別爹孃,足不沾地”說的是姑娘出嫁,不能用腳沾地,要麼要人或背或抱著上花轎,要麼在地上輔上紅地毯。背新娘的人也有說道的。必須是哥哥或者舅舅來背。現在這些都是讓新郎來做了。

在舊時代這種作法是針對女性的一種歧視和不尊重。認為姑娘出嫁踩孃家地,會把孃家的財運、福氣都帶走。父母不說,以後孃家出了什麼不好的事。往往會拿此說事。到了婆家下轎前,也不能踩地,避免把孃家的壞習慣帶來。

這種習慣流傳至今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思。結婚這一天對新郎新娘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特別是新娘從孃家到婆家,如果新娘腳上沾了泥土是不吉利的。所以這段路可以說全程都是足不沾地。就是為了討個吉利。孃家的兄弟也能拿到一個大紅包。


曉寒88


農村老俗話說“離別爹孃,足不沾地”說的就是姑娘在出嫁的時候,出門是不能腳沾地的。不知道是否各地都有這種規矩?

對於婚喪嫁娶在民間的說法和講究頗多,尤其是在過去的老式傳統結婚之中,很多規矩都要講究,沒有結婚之前就開始排八字,算日子,直至婚禮之中還會有什麼什麼屬相遠離的說法。除了這些講究之外,在過去還要講究在離家上轎途中,新娘要做到腳不沾地,腳不沾地咋走路呢,那就是不讓走,讓揹著或者抬著。這種講究有什麼說法嗎?

第一,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其實這也是過去的一種傳統思想在做崇,認為呢是,女人是水做的,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姑娘出嫁當天,就意味著從孃家搬到了婆家,再也不是孃家門裡面的人了,再回頭就是客人。而且還在一些地區有新娘子上轎走的時候,家裡的自家嫂子會將一盆水給潑到路邊的習俗,其實都是寓意為潑出去的水,按照不是自家人的說法,腳沾地走路,會將自家的福氣和運勢給一同帶走,這樣對於孃家是很不利的。即使是父母樂意,自家的兄弟嫂子也是不開心,很多時候閨女出嫁之後,家庭鬧起來矛盾,往往會以這種事情為藉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要採用腳不沾地的做法,將新娘送至轎子。到了婆家也是一樣,下花轎或者下車之前,新娘子是要換鞋子的,這樣即是為了避免帶來孃家的財運和福氣,也能把不好的習氣拒之門外。



第二,腳不沾地可以避免晦氣之許!

除了會帶著福氣這種說法之外,還有一種更神秘的說法。那就是認為在新婚之日,也是很多看不到的東西前來搗爛的日子,在這忙亂之日,會有機可乘,而新娘子就是他們主要的目標,而採用腳不沾地的做法,就是讓這些晦氣的東西沒有辦法帶在身上,自然也就會安安全全的嫁了過去。這種說法其實也是很無厘頭,只不過在民間很多時候還是相信這些的,也是為了好的方向發展,自然也是要做出避諱。



背新娘的都是什麼人呢?

背新嫁娘的人都有哪些人?這個還真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背的,很多時候都是自家的兄弟給背到轎子上之後,迎親隊伍才可以出發的。如果沒有兄弟的,也可以由自家的舅舅來背,其他人可就不行了。其實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在過去生活條件差的年代,沒有比期盼家庭富裕更為迫切的事情了,對於一些美好的追求,自然是會小心翼翼的按照各種各樣的規矩講究去走。


雖然現在有的地區還是流行新娘子腳不沾地的習俗,大都還是讓自己的兄弟背上車,當然也有的不在使用這一方法,是讓新郎抱到車上,貌似這樣的方法最為多見,也有的新事新辦,也不背,也不抱,自己走著上車。其實這些都是過去的一些說法和講究,按照現在的婚禮儀式,很多時候都有了更為新式的方法,其實不論使用哪一種上轎方式,夫妻和和美美才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一顆柚子C


你好!

農村老俗話說“離別爹孃,足不沾地”,姑娘出嫁為什麼要足不沾地?

“離別爹孃,足不沾地”,意思是說姑娘出嫁的當天,離開孃家,離開父母,腳是不能夠沾地的,那腳不能夠沾地的!新娘怎麼出家門呢?所以農村還有一句屬於“妹妹閨哥哥背”,意思就是說,妹妹出嫁當天腳是不能夠踩沾地的,要哥哥揹著出門,以前是坐轎子,然後由人直接抬到婆家去,有的到了婆家也不能直接落地,由新郎直接背到婚房,或者要跳火盆,只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


大家肯定會很好奇,為什麼姑娘出嫁,腳不能夠沾地呢?主要是有些地方姑娘在出嫁之前,衣服等日用品幾乎都是婆家買的,表示已經是婆家的人了,如果出嫁的時候沾了地,孃家則會認為,把孃家的財氣,好運一起跟隨姑娘給帶走了,這不吉利,所以農村才有“離別爹孃,足不沾地”的俗語!

而進到婆家,腳不給佔地,同樣婆家也是覺得姑娘會把一些黴運,晦氣給帶到孃家來,而跳火盆則把這些黴運,晦氣去掉!這是一個關於農村婚嫁的俗語,短短八個字,體現一個姑娘出嫁從孃家到婆家的身份變化,沒嫁之前是孃家的寶貝,嫁的時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來到婆家,又感覺自己是個外人,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個女人的不易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分享,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一切婚姻現代化,上門女婿進萬家。

姑娘把夫娶回家,最美姑爺頂呱呱。

男兒出嫁離開媽,回家要過正月八。

生了女兒隨母姓,將來招親孝爸媽。

一個姑爺半個兒,孝敬父母被人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