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9年,我計劃讀50本書,有沒有什麼書單可以推薦下?注本人35歲,喜歡歷史?

程程媽愛美食


我也喜歡讀歷史類書籍,例如《史記》《24史》《資治通鑑》《物種起源》《全球通史》這些鴻篇鉅製都已經家喻戶曉就不必多說了。

我分享一些讀過和計劃讀的一些書。

《人類簡史》

《未來簡史》

《歐洲極簡史》

《從晚清到民國》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中國哲學史》

《穆斯林的葬禮》

《絲綢之路》

《萬曆十五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


起飛的小度度


35歲的人,喜歡歷史,2019計劃讀上50本書,可不知道該看什麼書?

喜歡歷史,不必非要去讀專業的歷史書,小說、哲學、隨筆都是可以涉獵的,不然會比較枯燥,失去讀書的樂趣。

結合自己一年來的讀書經歷,推薦50本書如下:

一、小說類(23部):

1、路遙《人生》、《平凡的世界》;

2、陳忠實《白鹿原》;

3、餘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4、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溫故一九四二》;

5、閻真《滄浪之水》;

6、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7、劉和平《大明王朝1566》;

8、江奇濤《人間正道是滄桑》;

9、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10、孫皓暉《大秦帝國》;

11、熊召政《張居正》;

12、冰河《無家》、《狗日的戰爭》;

13、豆豆《遙遠的救世主》;

14、阿耐《大江東去》;

15、(英)肯·福萊特世紀三部曲:《巨人的隕落》、《凜冽的寒冬》和《永恆的邊緣》

16、赫爾曼·沃克《戰爭風雲(1939-1941)》、《戰爭與回憶(1941-1945)》

二、歷史類書籍(18部):

1、呂思勉《中國通史》;

2、錢穆《國史大綱》、《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3、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4、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

5、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

8、宗承灝《生存的邏輯》;

9、關河五十州《一寸河山一寸血》;

10、李輝《封面中國—美國時代週刊講述的故事1923-1946》;

11、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12、約瑟夫·古爾登《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13、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

14、威廉·房龍《人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和《寬容》;

三、哲學及隨筆類(9部):

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2、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3、費孝通《鄉土中國》;

4、龍應臺“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

5、柴靜《看見》;

6、白巖松《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


子非魚愛讀書


《紅樓夢》

《中國哲學史》

《劍橋中國史》

《二十四史》(24本)

《中國思想史》

《春秋左傳注》

《讀通鑑論》

《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

《大明王朝》

《中國古代文化史》

《中國風俗通史》

《全球通史》

《中國禮儀全書》

《吳越春秋》》

《詩詞格律概要》

《歷代兵制科舉制表釋》

《中國軍事史》

《中國民間禁忌》

《中國佛教大觀》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


牛在看你


推薦幾本我非常喜歡的歷史類書籍吧

南懷瑾《歷史的經驗》

南懷瑾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寫的這本書,有很多精妙的見解和忠告,值得一讀。

毛澤東《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

毛主席是政治和軍事天才,他的點評不可不讀。

西風欺客夢《通天血錄——太平天國往事》

這是一本小眾的書,描寫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至石達開覆滅這段歷史,語言幽默生動,很好看。

《原來如此》

用微博體講述清末民國幾乎所有名人的趣聞軼事,此乃茶餘飯後上廁所必備之消遣良品。

高陽《胡雪巖全傳》

“有水井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舊中國商場和歷史經典書籍。

《中外歷史對比年表》

一本歷史工具書,把中國歷史放在全球歷史中去解讀,會讓你收穫更多。

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全球史最經典書籍,無需贅言。

《明朝那些事》

歷史通俗化的樣板,語言幽默,在歷史演繹中賦予了作者獨特的歷史觀,很值得一讀。

就介紹這幾本吧,其實不一定一年要讀多少本,讀一本有一本的收穫就好。



紙上談文


35歲的年齡,能開始喜歡歷史,此處應該有掌聲。

讀史的益處,這裡不做闡述,推薦幾本常見歷史讀物,你可以根據條件選讀:


《上下五千年》

《中國人史綱》

《全球通史》

《中國歷史探究》(1)(2)(3)

《中國通史》

《中國歷史研究法》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中國文化史綱》

《中國曆代大儒》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論中國歷史發展的整體性》

《東周列國志》

《危機中的變革》

《二十四史》

《資治通鑑》

先推薦這麼多吧,大概有十幾種,應該夠你讀一陣子了,願你讀有所思、學有所得。




南風回岸


如果這個年齡需要推薦一些書籍的話,還是分類推薦會比較好!

比如關於職業與學習,關於生活,關於理財,關於親子教育等。

如果你計劃一年閱讀50本書,那就簡單規劃一下,算下來,也就是一週一本書。

這裡我推薦一些我認為應該閱讀的書籍給你參考!

第一,關於職業與學習。

可以閱讀學習類書籍比如

採銅寫的《精進》,讓自己怎麼樣成為更厲害的人。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在一個領域,一個專業努力做到極致,最終達到成功。

【美】·丹·蘇利文【加】凱瑟琳·野村 寫的《終身學習》,這本書介紹了10個未來生存法則,讓你的思維開闊和改變,然後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鄒鑫寫的《小強升職記》,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如何規劃時間,做一個有效率又成功的人。

【美】安德斯·艾利克 森羅伯特·普爾著作的《刻意練習》,告訴你天才並非天生,而是對一件事刻意練習最終的結果,是我們成功的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古典 著作的《躍遷》,告訴我們成為高手,不僅要升級我們的系統,還要不斷迭代自己,勤奮努力。

吳軍 著作的《見識》,告訴我們一些人生經驗和方法,還有社會生活的本質,提醒我們見識很重要,遠見和選擇永遠比你的努力更重要。

第二,關於生活。

人到35歲,我們更多的會注重和追求生活。所以關於旅行,關於認知的書籍也就不可少的需要看看,小說也需要看一些。

推薦這些書籍。

蔡崇達寫的《皮囊》,皮囊千千萬,靈魂各有各的不一樣。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對生活的認知和態度。

米歇爾·奧巴馬自傳《成為》,我們如何瞭解自己,然後成為更想成為的人。

沈從文的《邊城》,愛情的真實樣子到底是什麼?

倪萍的《姥姥語錄》,生活中誰都壓不到你,除非你自己。

第三,關於理財。

【德】博多·費舍爾 的《小狗錢錢》,用最輕鬆的童話告訴你理財的基本知識和如何理財。

【美】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對待金錢的觀念決定了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簡七的《簡七理財》,現代人如何通過簡單的步驟做理財規劃。

第四,關於親子教育。

優先推薦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和《自由的孩子最自覺》,這兩本書特別適合新手媽媽閱讀。

然後推薦龍應臺的人生三書,《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目送》,這些書籍是龍應臺教育孩子的成長手記,讀來如教育自己的孩子。

另外還有一本《天才地久》,寫的是龍應臺的母親的故事,是關於親情的一些人生思考,可以拿來讀給孩子和朋友。

然後還有猶太人的《猶太人的智慧》、《猶太人育兒經》,美國作者著作的暢銷書《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等。

這些書籍都可以讓你從中借鑑到一些育兒經驗,從而更好的養育孩子。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一些書籍,希望喜歡,也希望能幫助到你!


遇見安苒


先推薦通史及史論類書籍

欲研讀歷史,需對歷史之發祥、走向有一較全面的認知,故首先薦讀斯塔夫裡阿諾斯著《全球通史》,該書從史前走筆至21世界,宏闊了的各時代主要文明的產生、發展及其聯動,當今所謂“全球視野”於此書可見其梗概。版本推薦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七版(如圖)。

中國通史薦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錢先生為中國傳統文人,讀其書可想見其對國史之熱愛(年青時讀《大綱》序言就頗有熱血沸騰之感),其對國史的敘述脈絡分明,自為一派,可為參考。版本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為佳。

欲研讀國史則不可不對國史之體裁有一定了解,薦讀許凌雲先生的《讀史入門》,該書對紀傳、編年、紀事本末等國史體裁有深入淺出的講解,尤其對主要史學論著亦有獨到的認知評述。版本以人民大學出版所出為佳。

以下再介紹兩套研究專項問題的歷史書籍。

中國上古史,頗具魔幻色彩,然其究竟為何?薦讀顧頡剛先生編著的《古史辨》。版本如欲細讀推薦中華書局《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十三卷版,先欲瞭解則商務印書館兩冊的本子也很不錯。

鴉片戰爭為我國近代史之開端,清政府抵抗不利以致喪權辱國,然而當時真能決死一戰,勝算幾許?薦讀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潰》。版本三聯所出即好。

以上為歷史薦讀書目,興趣所至,略無邏輯,望諒。如有需要可來函探討,致禮。


素履幽行


不知題主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消遣,還是為了積累知識提升技能,為以後的職場晉升助力,還是有其他的目的?

一年計劃讀50本書,差不多一個星期讀一本書,建議題主採用主題閱讀的方式來進行,按照每個自然月,規劃自己的閱讀計劃。書單的選擇的依據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另外是根據未來的需要確定書單。

本人是歷史系出身,研究生畢業以後,從事十餘年的歷史教學,提供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單,僅供參考。

1、《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2、《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茅海建)

3、《曾國藩》唐浩明

4、《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5、《清朝那些事兒》朱景輝

6、《慈禧全傳》

7、《哈佛中國史: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

8、《人類簡史》

9、《歷史學的境界》――高華

10、《民國清流》

11、《黎東方講史讀:細說宋朝》

12、《易中天中華史》

13、《萬曆十五年》

14、《中國大歷史》

15、《國史大綱》

16、《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17、《我想重新解釋歷史》

18、《袁氏當國》

19、《二戰簡史:黑暗時代》

20、《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21、《巨人的隕落:世紀三部曲》

22、《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敘事史》

23、《歐洲中世紀簡史》

24、《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

25、《菊與刀》

26、《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27、《中國歷史地圖集》(全八冊)

28、《西方文明簡史》

29、《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

30、《羅馬帝國衰亡史》


夢歸秦淮


讀書,就好比吃飯,要對的起自己的胃,濃油重赤,辛辣刺激,菸酒伺候,那時間久了,胃是要抗議的。書籍也是有選擇的。

我偏好歷史類和文學類,偶爾涉獵藝術類和哲學類及心理學,僅此而已。

我生在和平年代,日子平淡,人生沒有太多衝突的悲喜劇上演,所以看看別人的人生只能從書中。1為了豐盈自己的內心,2為了提升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所以第一必看歷史書,看人生百態,參人性善惡,才能幫到自己。但為了讓自己眼睛裡👀能飽含熱情和美好,第二必讀經典名著。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赴死的過程,所以第三讀些哲學讓自己更通透,接受人生之苦。

樂者,樂也。藝術源於圖騰崇拜,就是精神層面的釋放,所以看些也挺好。

聽著長笛,看著書,喝著茶,音樂🎶,書,茶這些老祖宗的東西,你幹嘛不取呢?必經人是要為快樂而生。

書單《史記》白話文臺灣學者編

《明朝那些事》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

《萬曆十五年》

《國史大綱》《歷代政治得失》等錢穆的書

文學類

托爾斯泰的三本

靜靜的頓河《》

《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的所有

《月亮六便士》《人生的枷鎖》毛姆的所有。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枯枝敗葉》不如前面。

《人類群星閃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的所有。

《紅與黑》

《罪與罰》太👍的心理描寫。

《1984》《局外人》不推薦,壓抑。

女性的

《簡愛》《苔絲》《飄》《上帝懷中羔羊》《傲慢與偏見》屬勵志板

《包法利夫人》《呼嘯山莊》屬於悲慘板塊。

中國的沈從文的文筆真舒服,老舍是語言大師,但《駱駝祥子》《月牙》讀完太難過。


151知行合一


沒啥事讀50本書幹啥?

要讀這麼多書,應該是有目的的,否則走馬觀花有何意義呢?而有目的的讀書,需要將目的寫出來,否則怎麼選書,又怎麼認定那些書應該精讀,那些觀點應該査讀?

今天的閱讀渠道增多了

未必一定是讀書,可以看看某些歷史類的節目,論壇,自媒體,然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書籍,某個學問點。即,從這些地方發現線索,順藤摸瓜,找出一片天地。

大歷史觀

就歷史來看,我們多數書籍或文章喜歡錶現的是歷史故事,或者考據歷史傳聞,而發展角度看問題的少,再從發展看歷史原推動力的更少。黃仁宇的書是這方面的大歷史觀,可以看看。

專門歷史也很有趣

找專門的歷史看,能看到通史看不到的內容。通史容易是統治者更迭史,讓人覺得歷史就是陰謀詭計史,用強鬥狠史,掩蓋了很多歷史真理,而這些專門歷史能揭示歷史發展的原動力。

比如,服飾發展史,樂器發展演化歷史,詩詞歌賦的演變歷史,教育行業歷史,貨幣的歷史,行政體系的歷史,軍隊體制歷史,通訊發展和信息管理的歷史,大型工程技術歷史,交通技術的歷史,國家抗災思想歷史,民族興衰遷徙和演變的歷史,宗教哲學發展歷史,數學史,中醫中藥歷史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