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俗話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其中的寓意嗎?

在農村,我們經常聽老人們嘮一些俗語,除了經典實用的農諺老話外,其實在各行各業中也有一些俗語老話。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技術性。“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就說明不同行業和加工對象的特點。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木工行業流傳經典的諺語吧。

代代木工師傅們經長期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來不少的諺語。朗朗上口,形象生動,好記好用,對我們的學習傳統木工大有益處。“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明木工在製造工藝上是有很多講究的。

床不離七

俗話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其中的寓意嗎?

七同妻是諧音,男人做床都希望和妻子一起同床,講究夫妻同床白頭偕老。如果沒有七,怕找不到妻子。所以木匠在做床的時候,床板一般的尺寸都是四尺七、五尺七。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棺不離八

俗話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其中的寓意嗎?

在農村做棺材,一般都是八尺,因為“八”和“發”諧音,有升官發財的寓意,講究子孫後代升官發財。因此木匠在做棺材的時候,棺材長、寬、高的尺寸以及用的木板數量,都要帶著八。希望子孫後代“發發”

桌不離九

俗話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其中的寓意嗎?

在農村特別講究,比如說吃飯的桌子稱作八仙桌,樣式方桌之類的,它的邊長及高度講究都要帶“九”。因“九”跟“酒”同音,寓意吃飯不離酒,講究主人熱情待客之意,待客吃飯時桌子上不能少了酒,所以木匠做桌子的尺寸也都要帶“九”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農村的傢俱跟城裡的差不多了,追求時尚,過去的老規矩講究都不在意了。也不乏有一些老人家裡還是有一些老傢俱,農村老人還是講究的這些俗語老話,萬事圖個吉利,也反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