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河南睢縣:昔日雙柺書記扶貧 今日美麗鄉村初現

蔡橋,豫東地區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位於睢縣城南6公里。過去,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以土地為生,“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對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河南睢縣:昔日雙柺書記扶貧 今日美麗鄉村初現

而現在,這個小村莊建起了扶貧車間、光伏發電站,修建了文化廣場、舞臺、村室及聯建房,村內道路及文化廣場都進行了綠化,並安裝了路燈,村民們的生活越過越美好。一切轉變的發生,離不開以付紅濤為第一書記的蔡橋村脫貧攻堅責任組兩年來的努力。

4月17日,記者走進蔡橋村。迎面看到的是村裡新修的文化廣場,涼亭、迴廊、點綴廣場的綠植,不少村民在廣場上說著笑著。不遠處,村裡的光伏發電站光潔如鏡,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亮眼。

拄雙柺堅持扶貧

說起蔡橋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不得不提該村的第一書記付紅濤。今年44歲的付紅濤,2017年5月被睢縣林業局派到河集鄉蔡橋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初到村裡,他了解到蔡橋村沒有村集體經濟,也沒有特色產業支撐,脫貧難度很大。付紅濤把“家”搬到蔡橋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每家每戶最急需的事情做起,全身心沉在了蔡橋村。


河南睢縣:昔日雙柺書記扶貧 今日美麗鄉村初現

“過了幾十年,沒想到家裡還能這麼幹淨。”貧困戶袁為堂家曾經雜亂無章的小院子如今變得乾淨整潔。今年已經70歲的袁為堂孤身一人,傢俱陳舊,想打掃已經力不從心。付紅濤瞭解情況後,主動幫助袁為堂打掃庭院,還給老人送去了兩條新棉被和過冬的衣物。“駐村書記是為老百姓做實事來了。”老人說。

但2018年2月份,脫貧工作剛見成效,大年初一的一場車禍卻讓他左腿外踝骨折,不得不回城治療。談起在醫院的那段經歷,付紅濤臉上滿是不甘,“脫貧工作到了關鍵時刻,我卻只能躺在病床上,真是急死人。”

因為怕耽誤脫貧工作,付紅濤動完手術後第二天便打著石膏,拄著雙柺回到了村裡。考慮到付紅濤拄著雙柺在村裡奔波不方便,上級部門專門給他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

河南睢縣:昔日雙柺書記扶貧 今日美麗鄉村初現


“有了三輪車方便多了。原來拄著柺棍跑不遠,現在在村裡騎著三輪,想去誰家瞭解情況都很方便。”付紅濤說。

村民們看到付書記騎著三輪車、拄著雙柺給村裡跑項目、修新路、進農戶,都很感動。村民付作禮說:“付書記腿不方便,還三天兩頭上俺家瞭解情況,真是負責任的好書記。”

蔡橋村村民劉愛蘭仍然記得2018年8月份,一場大雨過後,她家的房子被水淹了。付紅濤立即組織脫貧攻堅責任組成員及群眾開展排水,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水被排出了,房子安然無恙。但付紅濤骨折未痊癒的腿,在水裡一直泡了幾個小時。

“他的腿本來就不好,還在水裡邊泡著,估計得好多天緩過不來,真是比我們老百姓幹活還辛苦。”劉愛蘭說。事後,他們才知道,付紅濤的家,過的水有四五十釐米深,傢俱全泡起來了,家人也到親戚家去住了,但他還是選擇和村民們待在了一起。

美好鄉村現雛形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兩年來,付紅濤拄著雙柺,開著三輪車,把蔡橋村原本坑坑窪窪的路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還埋設了排水設施,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近一年來,蔡橋村修建了文化廣場,村民舉辦文化活動有了場地,精神生活更加富裕。


河南睢縣:昔日雙柺書記扶貧 今日美麗鄉村初現

2018年6月份,付紅濤拄著雙柺到貧困戶家中瞭解情況。

如今,蔡橋村貧困戶數量從116戶減少到7戶,村裡不僅通了自來水,危房得到改善,還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和扶貧車間,村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而付紅濤已經不再拄著雙柺走村串戶,但他拄著雙柺堅持駐村扶貧,被蔡橋村的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村民都稱他為“雙柺書記”。

孤寡老人付修權,住進了村頭建成的聯建房,新房子裡水電氣一應俱全,生活設施完備。“現在住的房子比以前的老房子好多了,門口就是水泥地,下雨天也不怕踩泥。” 付修權說。

談及蔡橋村的未來發展,付紅濤充滿了信心。他說:“我們脫貧攻堅責任組將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佈置和要求,繼續堅持“政策不變、力度不減、靶心不變、隊伍不散”,繼續為蔡橋村服務。”

付紅濤表示,下一步蔡橋村還將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鄉土人才和致富能人中培養黨的後備力量,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鞏固蔡橋村的脫貧成果,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