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渭南博物館位於渭南市樂天大街西段,這座大氣厚重的現代化博物館內,陳列著出土自渭南地區從遠古至近現代各個時期的代表性文物。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渭南博物館外景

渭南博物館總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當然少不了華州元素。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1959年,考古隊在老官臺發掘清理古村落遺存。據考古成果顯示,距今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今華州杏林鎮老官臺一帶,已有人類定居繁育。人們大多居住在半地穴式窩棚建築內,去世後用石器鑿掘墓地下葬。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華州老官臺出土的高腹三足器 劉煥民 攝

這一時期,人們生產生活所用的器具主要以石器和陶器為主,並在陶器上繪製有彩色圖案。此後,考古界把其後類似的這種考古發現稱之為“老官臺文化”。老官臺文化大約持續了一千多年後,才有了後來的仰韶文化。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華州老官臺出土的陶碗 劉煥民 攝

華州泉護村出土的彩陶殘片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泉護村出土的彩陶殘片 劉煥民 攝

1957年,華州柳枝鎮太平莊農民殷思義在村東犁地,意外拾獲一件類似鳥形狀的陶罐,他回家後隨手放在院子裡,當做餵雞的料盆。1958年秋,來自北京大學的考古隊在華縣泉護村遺址進行發掘,殷思義就主動將陶罐交給考古隊。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出土於華州的陶鷹鼎(仿製) 劉煥民 攝

經過考古專家論證,這個被殷思義當做雞料盆的陶器,屬於約公元前4300~前3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陶體高35.8釐米,整體形似一隻傲立的蒼鷹,強壯敦實,栩栩如生。至於當年製作它的目的,疑似為祭祀所用,因而命名為“陶鷹鼎”。真品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出土於華州的陶鷹鼎(仿製) 劉煥民 攝

原華縣東趙鄉老堡子出土的紅陶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華州老堡子出土的紅陶盆 劉煥民 攝

原收藏在華州的單銴陶鬲

渭南博物館裡的華州元素

華州出土的單銴陶鬲 劉煥民 攝

在考古學家的不懈努力下,這些最遠約七千年以上的珍貴文物,最終得以近距離呈現在普通百姓面前。這些文物展現的不僅是古人類的生活狀況,更是歲月更迭中人類智慧的結晶。

圖片提供:劉煥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