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直擊科創丨毛利率異常高於同行、募資過高,華峰測控IPO之路困難重重

直擊科創丨毛利率異常高於同行、募資過高,華峰測控IPO之路困難重重

11月22日,北京華峰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為“華峰測控”)歷經兩輪問詢後,順利過會。據悉,華峰測控於2018年1月試圖登陸創業板。今年4月,華峰測控果斷放棄創業板轉向科創板。

自1993年成立以來,華峰測控便專注於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領域,以其自主研發的產品實現了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的進口替代。毛利率遠遠高於同行,財務真實性遭質疑;所處行業市場容量遠遠低於募資金額,存在破發風險。作為國內發展時間較長的半導體測試系統供應商,華峰測控此次進軍科創板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毛利率遠遠高於同行,實力雄厚還是財務造假?

一般來說,毛利率能夠反映企業在直接生產環節中的獲利能力以及議價能力。華峰測控招股書中顯示,華峰測控於2018年度的毛利率為82.15%,而行業內較為成熟的企業長川科技的毛利率為55.6%。不僅如此,愛德萬和泰瑞達等兩大巨頭的毛利率分別是51.44%和58.09%。

同行毛利率在50%左右,為何華峰測控的毛利潤能夠遠遠高於同行呢?

首先,華峰測控毛利率高於行業內國際龍頭的關鍵原因是營業成本相對較低,而營業成本低是因為該公司在組裝和調試階段為自生產,只將焊接 PCB 等基礎生產工作外包。華峰測控在回覆問詢中寫到:“泰瑞達和愛德萬公司均將主要的生產、加工與組裝環節外包給專業代工廠,導致測試系統成本較高;對於部分高端設備,泰瑞達和愛德萬公司會在美國或日本本土生產部分零件再運送至偉創力或捷普科技在東亞地區的代工廠,進一步推高了其產品成本。”

除此以外,泰瑞達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測試系統、國防航空存儲測試系統、無線測試系統以及協作機器人業務,愛德萬業務覆蓋SoC 測試系統、存儲器測試系統、分選機等領域及其他新興業務與服務領域,與華峰測控主要聚焦的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在毛利上存在著差別。

直击科创丨毛利率异常高于同行、募资过高,华峰测控IPO之路困难重重

其次,與國內同品類廠商長川科技相比,華峰測控毛利潤過高也在合理範圍內。根據上圖可知,自2016年-2018年,長川科技毛利率分別為76.82%、76.66%、74.83%,而華峰測控分別為79.99%、80.71%、82.15%。80%左右的毛利率屬於較為合理的範圍,長川科技毛利率過低很大原因在於長川科技的分選機毛利率過低且營收佔比較多,導致毛利率被大幅拉低。

通過上表還可以看到,華峰測控2016年度-2018年度的毛利率有著較高增長率。與此同時,分析公司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後還有新發現。2016年度-2018年度,華峰測控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7.87%和17.85%,而長川科技為6.77%和10.25%。華峰測控在問詢中的回覆是:“2016年和2017年,華峰測控一直加大海外市場拓展並實現較多的海外市場收入,產生的相關費用較高。”正因為2016年-2017年在海外的營銷投放力度加大,華峰測控有著較高增長率,也可以說明其在國外內的市場知名度在不斷增強。

行業巨頭強制壟斷,國產龍頭拓展市場難度大

在招股書中,華峰測控將自己定位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系統本體供應商。不料,在第一輪問詢中便慘遭質疑。

直击科创丨毛利率异常高于同行、募资过高,华峰测控IPO之路困难重重

在審核問詢函的回覆中,華峰測控採用市場份額這一指標進行量化。根據賽迪顧問數據,泰瑞達、愛德萬和科休測試設備收入分別為 16.8 億、12.7 億和 3.3 億,所佔中國半導體測試機市場份額分別為 46.7%、35.3%和 9.2%。華峰測控以6.1%的市場佔有率位居測試機領域的收入規模排名第四名。

通過上述數據可知,華峰測控的確擔得起“本土龍頭”的稱號。不過,行業發展現狀可以看出,本土龍頭的處境依舊艱難。因模擬測試機技術門檻較低,而且模擬測試機市場的下游客戶更加註重成本。因此,基於20餘年技術突破的華峰測控能夠在模擬測試機市場搶佔一定市場份額。值得關注的是,模擬測試機行業的市場空間較小。據瞭解,全球模擬測試機的市場份額為2.5-3億美元,而數字測試機(SOC)的市場空間可達到23-27億美元。

即便SOC的市場量級是模擬測試機的十倍,華峰測控想進入這個市場難度也很大。目前國內 SoC 類集成電路測試市場為泰瑞達、愛德萬等國際龍頭所壟斷。SoC測試機本身技術難度較大,而且兩大巨頭早已經在這一領域築起超高的技術壁壘。華峰測控也意識到進入這一領域難度不小。在招股書上表示:“目前國內 SoC 類集成電路測試市場為泰瑞達、愛德萬等國際龍頭所壟斷,國內僅有部分廠家在研製相關測試設備,自給率較低,本土廠商在整體技術水平上與國際龍頭企業仍有較大差距,公司進入該測試市場可能面臨激烈競爭。”

一旦華峰測控未能攻克技術困難,或者相關技術無法形成測控系統投入量產使用,公司業務會受到影響。

市場容量小,高額募資之夢易破碎

現存市場容量有限,拓展新市場競爭壓力頗大,但華峰測控此次募資規模遠遠超過其資產規模。截止2019 年 6 月末,公司總資產 39,951.82 萬元,本次募集資金 10億元,是總資產規模的 2.50 倍。隨著募集資金的到位,公司資產規模、貨幣資金會大幅度增長,對公司資金管理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公司資金管理能力不能適應擴張需求,不能對資金使用的關鍵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公司將面臨內控風險。

在招股書中華峰測控表示,本次募集涉及的領域除公司當前聚焦的模擬及混合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外,還涉及SoC 類集成電路和大功率器件自動化測試系統。

在SoC 類集成電路和大功率器件自動化測試系統領域,華峰測控尚且在攻克技術難關。如果技術難關無法攻克或產品無法量產,均會影響公司產能消化。

在模擬及混合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領域,兩大客戶業績不佳的消息也讓外界擔憂華峰測控的未來。據瞭解,今年前三季度,長電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82億元;通富微電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733.04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1.17億元。

值得慶幸的是,華峰測控今年前三季度依舊能夠保持穩定增長。2019年1-9月,華峰測控營業收入為20116.69萬元,同比增長10.83%。華峰測控在問詢中表示,公司不存在向單個客戶的銷售比例超過總額的 50%的或嚴重依賴於少數客戶的情形。

不過,華峰測控屬於半導體專用設備製造,且服務半導體行業從設計到封測的主要產業環節。半導體行業與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具有周期性特徵。如果全球及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或行業景氣度下滑,半導體廠商的資本性支出可能延緩或減少,對半導體測試系統的需求亦可能延緩或減少,將給公司的短期業績帶來一定的壓力。

對於投資人來說,測試機本土龍頭走上科創板是一件好事。但是需要投資者能夠冷靜分析、理性對待上市企業。如果華峰測控自身技術實力與業務收入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那麼華峰測控上市之路也並非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