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作為球員與領袖 特雷-楊正在成長

作為球員與領袖 特雷-楊正在成長

就在一年多前,特雷-楊坐在南加州大學蓋倫中心的一個練習場附近,脫下一雙粉色阿迪達斯運動鞋,靜靜地咕噥著回答他周圍僅有的一名記者的問題。在那時候,楊沒有什麼可說的。那時的他只打了13場NBA比賽,仍然揹負著夏季聯賽慘淡表現的包袱,外界對於這位可能成為球隊基石的球員的未來並不樂觀。

時間快進到本月早些時候:老鷹隊來到洛杉磯,與湖人隊和快船隊進行了兩場比賽,楊這次穿著N3XT L3V3L阿迪達斯運動鞋,他已經開始享受明星待遇。當老鷹隊結束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球館的訓練時,多個攝像機跟蹤楊的一舉一動。記者們圍著他,當他走出約翰伍德中心時,一隊人在外面等他。他與孩子們自拍,在海報上簽名,並像總統候選人一樣在集會上握手。

“從去年到今年,我顯然有了很大的進步,”楊在訓練結束後說,“但我們還沒有做到任何事情。”

楊在他的整個籃球生涯中一直將責任扛在肩上,從他還是一個似乎不適合上場的小個子便開始了。就像楊說的,“人們認為我不能做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幾個星期前,他甚至發了一條推特,要求那些在他新秀賽季不尊重他的人道歉。楊在談到這條推特時說:“我想如果你覺得‘哦,天哪,他可能在說我,’那我就是在說你。每個人都有他們特殊的動力,這就是我的動力。我會盡量利用這一點。”

到目前為止,它似乎是有效的。在上個賽季的出色成績使他在年度最佳新秀競爭中獲得亞軍之後,楊並沒有就此止步,本賽季出戰17場比賽,他場均26.7分,8.6次助攻,4.5個籃板,命中率43.6%,均高於上賽季。30分+10助的表現已經成為常態(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已有4次,另有3次得到30分+9助)。現在他專注於新的挑戰,比如增強防守能力(助理教練馬龍-加內特說今年他的防守有了很大的進步),提高進攻端的穩定性,在第二個賽季就成為老鷹隊的領頭羊,有時未來來得比預期還要快。

“我打得更自如了。我知道在比賽中還能期待什麼,”楊說。“我覺得每天晚上都是表演時間。”

作为球员与领袖 特雷-杨正在成长

Logo Shot對於除了一些大膽的投手以外的所有人來說都是未知的領域。斯蒂芬-庫裡在這十年早些時候將投籃區域擴大,楊也緊隨其後。楊從小學就開始練習遠投,現在他用它來迫使對方拉出來防守,為突破提供便利。本賽季他已經從35英尺到39英尺的距離投進了兩記和上賽季一樣的超遠3分,按照現在的頻率,本賽季他將從30英尺以外出手128次,比上賽季多出57次。

“他是如何迅速地由控球姿勢轉變到投三分的,這和你在斯蒂芬身上看到的情況有些相似,”和兩人都做過隊友的達米安-瓊斯說,“這看起來太不可思議了。”

這一切都來自楊調整臀部和腿部方法,他的投籃弧線比典型的拋物線更平緩,這使得球有一個更為水平的路徑進入籃筐,為他提供了更遠的射程。

但並不是每一次投籃都是3分,對於像楊這樣的球員來說,他們的體型劣勢在三分線外幾乎被消除,中距離則不是如此。雖然從分析的角度來看,中距離的得分效率經常遭到詬病,但楊知道,在這一領域的改進對他在第二年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在過去的休賽期,他和他的教練亞歷克斯-巴澤爾在聖費爾南多山谷的一個高中體育館裡蜷縮著身子,把中距離放在首位。他們50%的訓練集中在中距離的幹拔、拋投和後仰跳投,而另外50%的訓練集中在三分球和籃下。

巴澤爾說:“中距離投籃和三分球完全不同。“在中距離,你必須能夠在跳到最高點時出手,否則很難越過防守隊員。尤其是對楊來說,他受限於身材,對手往往比他更高。”

為了幫助楊在中距離中發揮出最大的效力,巴澤爾給他發了快船後衛路威的剪輯,他是一位著名的中投大師。路威是一名運用身體和運球創造空間的專家,考慮到楊的一些動作和路威的相似,巴澤爾希望楊複製路威的平衡能力和高弧線來保持他的投射,同時遠離防守。

巴澤爾在休賽期也訓練了歐文,在這些訓練中,他為楊找到了更具體的建議。巴澤爾說:“凱里比人們意識到的要堅強得多,他之所以能夠上籃,獲得空間,而且在很多跳投時都不會被蓋帽,是有原因的。在看到這一點之後,將更有助於對楊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這些策略已經帶來了回報。從10英尺到3分線,楊本賽季的投籃命中率比他新秀賽季高出5個百分點。對於一個已經擁有聯盟前五使用率(33.4)的球員來說,任何一種命中率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为球员与领袖 特雷-杨正在成长

楊剛進聯盟時是一個投籃、傳球和上籃都精通的球員,起點已經很高,隊友們都相信他能在球場上繼續提升。以賈巴里-帕克為例。他說:“楊有著與傑森·基德和皮特-馬拉維奇一樣的視野。(他)到處都是眼睛。”

楊的隊友亞歷克斯-林恩則說:“對楊來說,更多的是瞭解隊友和球隊需要什麼。當他看到對手包夾他的時候,他會很快地做出決定,不管是投籃,還是傳球,他能很快地閱讀防守。只有少數球員能有這樣的眼光。”

週日晚上,在洛杉磯連續第二次失利後,楊開始接受記者採訪,他的聲音嘶啞,隨後他停下來,要了水、佳得樂什麼的,然後又重新開始。這一刻,提醒了他,他才21歲。圍繞著這支年輕的老鷹隊,這個事實很容易被忘記。

當主教練勞埃德-皮爾斯提到楊在慘敗後和新秀亨特、雷迪什談過話時,楊比亨特還小9個月的事實似乎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皮爾斯說:“我們知道楊能在球場上做什麼,投籃,助攻,衝擊禁區,打關鍵球。對他來說,需要成長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領導。在他第二年帶領球隊時,我們便對他有諸多要求,他在球場上也是這樣做的。我們還要求他用自己的聲音、領導才能、鼓勵隊友做到這一點,因為他是一個能夠促進和溝通的人。”

他的老隊友也一直在幫助他進入這個角色。埃文-特納已經在聯盟工作了10年,他在前幾站有指導年輕人的經驗,特納說:“當事情分崩離析,或者很艱難的時候,我告訴他,‘保持冷靜。你是領頭羊。’我只是提醒他。我想他已經開始努力成熟起來了。他真的很努力。”

在很多方面,楊的快速進步與老鷹隊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外界已經意識到楊已經有多好了,但老鷹隊4勝14負,正經歷著一支年輕球隊成長的陣痛。好在老鷹隊的教練組和他們的管理層都有一個共同的長期目標,那就是圍繞楊建立一支有競爭力的隊伍。即使這需要時間,在NBA沒有比既有計劃又有明星更棒的事,老鷹隊的未來還是光明的。

原文:Paolo Uggetti 編譯:Andy

討論&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