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老祖宗的忠告: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始,要重視了

“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這是曾國藩寫家書告誡家族子弟的話。

從字面上理解,這番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節制自己的口腹之慾,就容易病從口入,導致疾患的發生。一個人如果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恐怕會為自己招惹嚴重的禍患。

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為什麼鄭重的把這兩句話當成家訓,就是提醒子孫後代,一定要節制私慾,以德修身。

古往今來,凡是人生遭遇重大失敗,甚至發生莫測禍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貪婪成性、品行不端的問題。老祖宗的忠告: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始,要重視了。

老祖宗的忠告: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始,要重視了

一、口腹不節,致疾之因

曾國藩所說的口腹不節,並不僅僅是說一個人貪吃,而是指慾望的貪婪。

有的人貪圖虛名,表面上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其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暗地裡去做為非作歹的事情。這種人就算靠著一時的偽裝,能夠得到一些名聲,但是事情一旦敗露,丟掉的卻不僅僅是聲譽,還會毀了自己。

有的人貪圖金錢,總是一副唯利是圖的樣子,在生活中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跟別人斤斤計較。所以在他身邊,總是紛爭不斷,因為利益而惹出各種麻煩。這種人眼光侷限於眼前之利,不僅不會有所成就,甚至還會招惹大禍。

一個真正能夠成功的人,未必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一定是能夠節制自己慾望的人。劉邦當年比項羽先入咸陽,本可以坐擁無數宮廷珍寶、後宮佳麗,但是他卻絲毫不為所動。而是退兵於霸上,恭迎項羽入關,這才讓自己免去覆滅的危機。貪婪是一個人衰敗的開始,經得起花花世界的種種誘惑,才能趨利避害,一定要警醒了。

老祖宗的忠告: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始,要重視了

二、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一個品行不端的人,並不一定就會亡身,但是曾國藩之所以這樣說,就是要引起世人的足夠重視。不要以為玩心眼,耍心機,看起來很會算計人,這樣就可以得到利益,很有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俗話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鬼谷子有兩位高徒孫臏和龐涓,孫臏才華出眾,龐涓心裡非常嫉恨,但是他卻絲毫不表露出來。反而在藝成出山的時候對孫臏說:“將來可以去投靠我,師兄弟一起做一番大事。”

龐涓下山後到魏國擔任了大將軍,後來孫臏果然來投靠他。他害怕魏王欣賞孫臏的才華,將來地位會超過自己,於是捏造罪名,讓魏王砍去了孫臏的雙足。龐涓這種背叛朋友的行為,並沒有得意多久。孫臏被齊國使者所救,執掌了齊國的兵權,後來在馬陵之戰中打敗了龐涓,終於報仇雪恨。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龐涓本來師從於鬼谷子這位名師,並且學成了高超的技藝,本來可以建功立業,名留青史。但是因為自己居心不良,殘害同門,最後受到孫臏的報復,不僅壯志未酬身先死,而且還讓自己遺臭萬年。所以說,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時候,千萬不能失德,否則就會導致人生的衰敗,不可不慎。

老祖宗的忠告: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始,要重視了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貪婪成性、品行不端的人,沒有人想跟他們打交道。同樣的道理,我們也要經常自省,提醒自己不能成為這樣的人。經得起誘惑,就不會沉淪;擺得正心態,就能夠成事。如果你都能做到,早晚會交好運,恭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