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當你手裡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你會等著上漲還是馬上賣掉?

天書談天


股票中,對於股東減持股票,個人認為,他本來就是一箇中性的問題。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發表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股東減持大筆,減給了誰?難道一定是給了散戶嗎?散戶有這個能力承受嗎?況且,很多的時候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成交,難道他不可以減給他的合作伙伴?不可以減給他的對公司有貢獻的高管?不可以減給他的利益相關人?……難道大股東減持股票就是利空?相反,大股東大量增持股票就一定是利好?

其次,對於一些公司股東在公司中地位的變化,大股東股份減持,基本上沒有說過要減給誰?當我們從公司資料上查到了是誰受讓了這批股份的時候,往往是一個季度之後的事了,可一個季度之後,股價卻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再次,很多的時候,主力正好利用股東減持洗盤,將你逼出去。因為現在的散戶最害怕的就是:股東減持,解禁,甚至是贈股或擴容之類。

再再次,股東減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質押爆倉,當然,股東真正減持股票的時候,往往會在不是很明顯的股價次高位,因為次高位股價可以迷惑絕大多數散戶,次高位的股價往往在平常很長時間“不套你”,讓你感覺“安全”,正適合股東悄悄地賣給你們,來個“利好”,股價“上攻”,大多數散戶認為“啟動了”一個勁地加倉,須不知是主力和股東把流通盤大量地賣給了你們。當股價再也無法控制下跌局面(公司出現大問題),股東會在“低位”大肆賣股變現,如樂視網,千山藥機等。

那這些到底怎樣區分呢?唯有從量價關係去解讀主力意向,因為憑主力的能力,遠在散戶之上,他們行為甚至是公司“眼睛”和“風向”。請看下三圖分析的股東減持和增持對股價不久後的影響

股市有風險,祝您投資順利

歡迎您留言探討,您對我的關注和點贊,是您實現大格局投資的開始

@股市格局

2019年5月4日





股市格局


當你手裡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你會等著上漲還是馬上賣掉?

我是謙秋說,一位十五年以上投資經歷的價值投資者。你的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區別對待。主要還是要看估值水平。

首先,先說說股東減持對於市場的影響。一般來說受短期市場承接能力的影響,股價可能會有波動。比方,如果在熊市,很可能會造成短期股價下行,如果在牛市,反而可能給市場一種利空出盡的預期,市場的拋壓結束的節奏。但對於中長期來說,股東減持對於公司的估值水平,質地,經營狀況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當然經營主體變了,大股東換人了,那是需要重新評估了。

其次,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來說,是等待還是賣掉,也是因人而異,因股而異。還真沒有統一的答覆。但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可以有一個標準來衡量。那就是公司處於高估,還是低估狀態。高估的話,我覺得應該賣掉或者部分賣掉。股東減持也將是一個重要的提示,公司估值高了。反過來,我覺得可以等待。股東減持在低位賣出,也有挺多原因的。畢竟過去幾年,我們通過歷史減持數據中,很容易能發現,熊市中後期,股東減持越厲害,牛市裡股東減持比較少,甚至是增持。

總之,股東減持跟你當初選擇買入的初衷或者賣出的決定應該是沒有必然聯繫的。我覺得買股的先決條件還是好公司處於很便宜價格的時候。賣出的條件是好公司處於很貴的價格了。


謙秋說


這個問題一定要從幾個角度去考慮:

第一,就是個股基本面出現問題後的減持,要止損;

第二,就是處於牛市末期,熊市初期的減持,要賣出;

第三,就是估值過高和過低的時候減持,要理性看待;

因為減持雖然表明上看是利空,但是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週期,不同的估值,以及不同的情況下,會被上市公司和主力加以利用,這就需要投資者有更多的能力去分辨它的真假性。

01

個股基本面出現了問題+大股東減持=止損!

個股基本面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隻個股的基本面出現了問題,那麼無論是大股東減持,還是增持,無論利好消息有多少,這樣的個股都應該止損。

就像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你在廚房裡面發現一隻蟑螂,那麼廚房裡絕對不止一隻!

對於個股的基本面判斷其實也是如此,當一隻個股的基本面出現了問題,其實說明它會有更多的問題會在後面的日子裡逐一被暴露,而大股東選擇減持,無疑就是“樹倒猢猻散”的表現,投資者也一定要懂得止損。

這個基本面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去分析:

1、業績和利潤變化明顯,出現了持續的扭贏為虧局面;

2、大股東頻繁跳槽、離職,並且還出現了持續的減持;

3、負債過高,出現了資不抵債的現象;

當你看到了以上情況出現,不要懷疑,不要猶豫,立刻止損。

02

牛市末期、熊市中前期+大股東減持=賣出!

要知道A股是一個有熊必有牛,每一次熊牛間隔而來的市場,也就是說當你正在經歷一個牛市末期,甚至已經步入了熊市前期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立刻賣出,止盈,止損。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說:“不要與趨勢為敵”

這個趨勢,其實就是指的熊市下跌趨勢,以及牛市上漲趨勢。

因為對於股市來說,有吹泡泡的開始,就一定有擠泡泡的過程,這是一個必然的循環和趨勢。熊市裡大部分的個股都會下跌,牛市裡大部分的個股都會上漲。

所以,每一輪牛市末期,熊市前中期的時候,記得管住手,特別還是看到大股東減持的消息配合,那就是利空的信號了。

而對於熊市的判斷其實非常簡單,我們可以通過下跌幅度,下跌深度,市盈率和市淨率這些角度來分析。

如果當前熊市下跌的時間和幅度並沒有達到歷史熊市調整的空間和時間,甚至差很遠,那就表示這個時候的減持是整理控,不是騙人的,因為下方的空間還很大哦。

03

個股的估值判斷!

學會看懂減持是否屬於套路,還是一種需要賣出的信號,關鍵還是建立在對於個股估值的判斷上。

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他去大學當一名教授投資的老師,他只會開設兩門課程:第一門課教學生如何看待市場波動;第二門課就是如何去給企業估值。

可見估值對於價值投資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就以估值舉兩個例子,如何分辨“減持的真假”!

如果你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買入了一隻低估值的個股,並且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那麼這個時候的減持可能就是“假利空”!

因為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裡,投資者的情緒往往是非常悲觀的,這個時候即使個股的估值非常低,可能也會因為股價的短期下跌,配合上一個“減持的利空”消息來打壓散戶,造成散戶割肉的行為。

那麼,機構和主力就可以在更低的價格買入這些股票,拿到便宜的籌碼。

並且,我們需要知道減持是有提前預告的,有些可能還會出現所謂的“空城計”,就是公告某一段時間裡會減持多少股票,但是實際到頭來根本沒有減持,這就容易造成上當受騙。

所以,估值,週期,基本面三者結合是衡量你買賣的因素,而不是“消息面”!

舉一個反面的例子:

2017年股價暴漲之後,京東方A第二、第三大股東抓住時機減持套現41.24億元,收益率超過180%。而劉強東的持股比例也下降了0.6%為16.9%,換言之,劉強東在2017年全年減持股份的數量約為1538萬股。

減持完成之後,京東股價一路從50多美元跌至了19美元,跌幅達到了60%左右;

而在2019年,劉強東又推出了1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股價當時只有19美元左右;

堪稱“精準”。

其實,這就是標準的估值過高,甚至是前期漲幅過大後大股東的減持套現行為。但是在股價瘋狂的時候,人性是貪婪的,所以他們不會在意這種所謂的“減持”真利空,反而還會認為是機會,從而導致高位接盤的結果。

要明白,大股東減持是需要交跟原始股差價的20%稅。所以,部分公司或希望通過高位減持打壓股價後再買入,如此一來,大股東持有的股數不變,甚至比原來的股數還多。

綜合來看,股市就是圍繞著一個“騙”字。但是當投資者能夠撇開投機、博弈,去擁抱一個價值投資,去深入理解週期、估值和價值的時候,其實這些所謂的減持也好,回購增持也罷,都會讓你清醒地看清楚主力和機構在幹什麼,圖謀著什麼。

所以,當你手裡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你會等著上漲還是馬上賣掉?我認為這個問題答案應該由基本面、週期、估值三方面考慮,才能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手裡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要分不同情況,決定個股賣掉還是繼續持有。

當大盤處於嬴弱期,震盪或下跌時,大小非減持基本上,從發佈減持消息開始,第二天個股下跌。當大盤處於牛市時,個股會無視利空,有時越減持越漲。

當前A股大盤長期在3000點下方,大盤指數已沒意義,雖然大盤反覆在2800到3050點震盪,但有很多個股已經翻倍。現在階段輕指數,重個股。

現在大盤對減持比較敏感,市場資金比較厭惡。大盤比較虛弱,明顯處在震盪,特別磨人,只要個股出現減持一點利空,就成為壓倒個股最後一根稻草,基本第二天開始仆街。資金對大小非減持,特別反感,這個點位還去減持,無腦下跌,大股東小散一起陪葬,而且一跌就是幾天。

個股處在低位,有股東減持消息發佈,還會繼續下跌探底,這時對持有者小散先出來再說。如西藏珠峰今年已從28元跌到現在10元,10月26日股東減持,開始新下跌。與此類似華鐵股份,華聯股份,富翔股分,南洋股份等等,無論被動減持,還是主動減持,個股繼續探底尋支撐。

個股處在高位的只要有減持消息,漲勢突然而止,轉為跌勢。今年牛股匯頂科技,和而泰,生益科技直接奔跌停,科蘭軟件跌停再下跌,到現在都沒重返升勢。

從二級市場表現,大盤不好,個股遇到個股減持消息,稍微風吹草動,個股就無腦下跌,操作上第二天集合競價先賣掉再說。


看透大市


大家好,我是股市炮哥。作為一名財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股東減持大筆,減給了誰?難道一定是給了散戶嗎?散戶有這個能力承受嗎?況且,很多的時候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成交,難道他不可以減給他的合作伙伴?不可以減給他的對公司有貢獻的高管?不可以減給他的利益相關人?……難道大股東減持股票就是利空?相反,大股東大量增持股票就一定是利好?

其次,對於一些公司股東在公司中地位的變化,大股東股份減持,基本上沒有說過要減給誰?當我們從公司資料上查到了是誰受讓了這批股份的時候,往往是一個季度之後的事了,可一個季度之後,股價卻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再次,很多的時候,主力正好利用股東減持洗盤,將你逼出去。因為現在的散戶最害怕的就是:股東減持,解禁,甚至是贈股或擴容之類。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財經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A股老炮兒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這件事已經見怪不怪了,相信投資者們都是偶爾遇到這種時間,自己手中的股票在某天公佈減持預告;那假如手中的股票遇到大股東減持的,至於是繼續持股等待上漲還是會馬上賣掉呢?

如果我遇到這件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持股不動,按兵不動然後分析自己手中的個股所處位置,再有就是找找大股東減持的各種原因,綜合這兩大因素再來決定我手中的股票是該繼續持股待漲還是馬上賣掉。

下面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操作策略:

假如我手中的股票已經經過了大跌,而是股價已經處於底部時候,突然某天出現大股東減持預告,而且大股東減持的股份佔比很小,只是小幅減持而已;所以對於這種情況之下,我肯定會選擇繼續持股待漲,我反覺得在這個時候出大股東減持的利空消息,往往就是見底之時的信號,我不但不賣出,反而還是繼續加倉攤低成本呢。

假如我手中的股票已經處於啟動了一波拉昇,但是還沒有見頂信號出來,上漲趨勢還在,趨勢還非常強勢。在這種時候上市公司大股東出減持公告,這個時候我同樣要保持理智;既然大股東在上漲突破出現減持,為了避免大股東出現高位套現,我只能謹慎暫時先持股,如果股票受這個消息出現恐慌跌破上漲趨勢,我會毫不猶豫的賣出股票,清倉出局。但是如果股票沒有收到這個減持公告的影響,繼續保持上漲趨勢,我同樣也會無視這種減持公告,繼續持股待漲,這個時候要保持理智,隨機應變。

假如我手中的股票已經經過了大漲,也就是主升浪高位之時,這個時候不管大股東是小幅減持,還是大幅減持,或者清倉式減持,我都是立即賣出股票,而且是毫不猶豫的賣出,不帶留意的清倉出局。因為這樣的高位股票已經沒有什麼價值可以讓我繼續持股的了,炒股就是要知道改進該退,該出局就出局,猶猶豫豫最終吃虧的就是自己。

綜合以上三種情況進行的分析,假如手裡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會等著上漲還是馬上賣掉?這個要根據個股情況來定,如果是股票在底部我會選擇持股待漲;如果是發生在中部我同樣會持股觀望再定操作;如果是高位我次日會立即賣出;同理假如大股東出現減持只是小幅減持,佔比比例只有0.01%的話,對於市場拋壓不大,選擇繼續持股;假如減持股份比較大,佔比比較高,我會選擇減持部分甚至會賣出;如果大股東都出現清倉式減持我也會立即賣出股票,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通過這個問題可以得到啟發,炒股要時刻保持理智,在股市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並非你用眼睛看的就是真實的,股票市場中利好未必是真利好,利空也是未必是真利空,利好利空都是相對的,並非是決定的。所以當手中股票出現利好利空之時要理智分析,最後才會作出相對應的操作策略。


老金財經


當你手中持有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是等著上漲還是馬上賣掉。這需要具體股票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大股東減持的股票短線是會下跌的,大股東減持後的股票對市場投資者的信心會造成很大的打擊,會引發投資者短線的拋售。只有短線市場拋售過後,如果這個上市公司還有題材或者成長性可以炒作,這個上市公司的股價又在低位,股價企穩後還能繼續炒作,當然,這個前提是股價在低位,莊家機構還沒有出貨。

還有一種情況是大股東減持後股價仍然繼續上漲,那就是在牛市情況下,牛市情況下,大股東減持了股票,市場熱情不減,莊家機構也沒有出貨,這種情況下,大股東減持也擋不住股價瘋狂上漲。

對於投資者來說,正常情況下,大股東不會突然減持,按照證監會的法規要求,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股票是需要提前公告的,沒有提前公告的減持是違規的,如果上市公司的減持公告出來後,莊家和上市公司是合作密切的,莊家會將股價拉昇之後再讓上市公司減持,這個時候投資者就可以在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前逢高賣出股票。

股市投資是一件複雜而專業的事情,對於投資者的能力和智慧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於投資者如何有效規避市場的波動風險呢?要有信念,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圈子,筆者會在每週研究一個熱點板塊應對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閱讀筆者在圈子的文章和理解筆者創建的中國人自己的投資理論《股王兵法》。如果你能找到下一個熱點板塊,可以在圈子交流諮詢,圈子之外的人筆者一概不回覆。圈子是頭條請筆者利用業餘時間做的公益活動,大家去網上看看我寫的《股王兵法》和專欄裡的股市投資技巧,如何捕捉黑馬股,目的是讓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堅定信念。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理論上來說,一般上市公司出現股東減持,說明股東對於公司未來並不看好,因而對於該股屬於利空,但是實際上這並不是絕對的。投資者也沒有必要談“減持”色變,我們還需要對股東減持的比例以及是否是原始股東減持來綜合判斷。

如果股東大幅減持的話,而且是原始股東減持,那毫無懸念對於該股屬於重大利空,該股接下里大概率會遭遇跌停,投資者當讓應該馬上賣掉,來規避短期回調的風險。

但是如果股東減持的比例比較小,也不屬於原始股東減持,這種普通股東的小比例減持對於股價的影響就不會太明顯,只要該股的持股邏輯依舊存在,那麼就沒有必要進行恐慌,可以繼續持有。

當然,在a股的投資環境當中,上市公司股東的格局往往不大,往往只看到短期利益,一般股價漲幅過高之後,就會減持變現,最終接盤的都是中小散戶投資者,即便減持新規施行之後,規定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只有在上市一年期滿之後才能夠減持,雖然從時間層面延緩了大股東減持的步伐,但是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從源頭上依舊沒有杜絕減持的風氣。

而且考慮到此前新股發行的速度非常快,即便從時間上進行了延緩,但是新股上市數量多,實際上大家每週遭遇的上市公司減持消息依舊源源不斷,這也是為什麼a股始終無法走出持續的牛市行情,因為一旦行情相對持續走好,接下來迎來的就是大股東減持潮,這無疑會影響行情進一步的向上攀升。因而監管需要重視a股股東的減持潮,或者進一步延長減持的時間至3-5年,而且不能惡意減持,這樣或許有助於a股長期穩健健康的發展,也能激發投資者投資a股的熱情。


對於股東減持現象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侯哥財經


當手裡股票發現股東減持的消息,如何來處理?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趕緊賣掉,畢竟股東都不看好自家公司,留著也沒有意義,其實要看股價的基本面還有個股的位置來決定去留,如果一隻股票前期經過瘋狂爆炒後,然後在高價位股東發佈減持信息,那當然要跑了,但是其它時期要怎麼處理?


1,低價股發減持消息

很多時期不僅僅是股價高有減持消息,低價股也有股東發佈減持信息,這種低價股的減持一般是上市股東限售期來臨後急需資金的減持,此時只要公司沒有出現較大的問題,這種減持就無需擔心,雖然短期可能影響盤面走勢,中長期對低股價並不影響。

2,少量減持需求

有時候會發現某些股東或者高管的少量減持行為,這種對股票的影響就不大,如果在低位出現股東少量的增減持,基本是沒有較大的影響,如果是高位出現股東的增減持行為,就要觀察是不是公司業績出現問題,或者個股估值是不是合理,防止股東配合莊家來試探股票持有者的投資或者投機情緒,以便後期拉昇或者出貨。

3,熱點板塊的減持

如果一隻股票處在熱點板塊中,近期也是接連的上漲,此時出現了減持跡象,只要股票估值合理不用全部賣掉,可以開始減倉,然後等待個股調整後繼續買入持股待漲,很多時期只要個股的炒作風波沒有結束,股東減持僅僅是影響一時的走勢,影響不了市場做多的熱情,比如近期的5G概念,股東也出現了減持公告,但是部分減持股仍然在不斷上漲。


綜上所述,股東的減持需要結合股價高低位,股東的減持數量,還有股票當下是否已經被市場炒作是決定了去留的關鍵,並不是統一的認為就要離場,有時候也防止上市公司配合莊家刻意的製造恐慌情緒,讓股民拋售籌碼的行為。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當手裡的股票突然出現股東減持的消息,需不需要馬上賣掉?這個問題需要針對具體的情況來作出不斷的決定,關於股東減持這件事,其實不能一杆子打死。

股東減持並不代表股價一定會大跌

比如說阿里巴巴發展的過程中,大股東日本軟銀也在不斷減持套現,但是阿里巴巴的股票是不斷上漲的。

再比如說騰訊控股,馬化騰前些年也不斷減持騰訊的股票,但是減持後又上漲了很多倍,並不能說只要股東減持,股價就一定會跌,所以也必然不能得出馬上賣掉的結論。

我以A股中的公司為例,2017年5月15日,美的集團的股東何享健減持股票套現11.21億元,當天股票下跌1.23%,收盤價為35.31元,但是之後股票繼續上漲,五個月後上漲至62.69元,漲幅77.51%。

看另一隻股:海康威視。

2017年9月27日,海康威視以29.06元/股的價格成交了1.07億股,佔海康威視總股本的1.16%,成交金額達31.01億元,該次賣方也是龔虹嘉。龔虹嘉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但是在大股東減持股份後,股價也並未出現大跌,反而當天就是階段低點,股價第二天開始不斷上漲,之後股介從30.15元一路上漲至43.49元,漲幅高達44.24%。

這兩隻股票,大股東都對股份進行了減倉,為什麼股價沒有大跌呢?因為公司當時基本面優秀,估值合理,成長穩定,市場對公司預期偏向樂觀。雖然大股東減持會帶來拋壓,但對股價實際造成的影響是短暫的,之後股票還是回到原有運行軌跡中。

股東減持帶來的下跌情況

剛剛所說的兩家公司,在股東減持後並,股價並沒有下跌。不過確實有不少公司,在大股東發佈減持公告後,股價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2019年2月份,同花順這隻股突破箱體後連續上漲,從40元上漲至134元,漲幅高達235%。公司在4月9日晚發佈減持公告。公告顯示,同花順股東計劃在未來六個月減持4170萬股,按照公告日的價格127.8元來計算,減持金額將達到53.29億元,比很多創業板公司的總市值還要高。

同花順在4月10日大幅低開,當天封在跌停,之後繼續大幅下跌,股價從134連續下跌,最低跌至74.1元,跌幅高達44.7%。

再看這隻股票:瑞普生物。

2019年2月中旬至5月中旬,瑞普生物股價連續大漲,中間有12個交易日走出漲停板的走勢,標準的大牛股一隻。

然後在5月15日,公司發佈公告稱,股東兼董事蘇雅拉達來計劃減持370萬股股,股東兼董事鮑恩東計劃減持300萬股,兩名股東一共準備減持670萬股,按照5月14日瑞普生物的收盤價23.56元計算,一共計劃減持1.58億元,而瑞普生物總流動市值不到50億元,這個減持額必然對股價造成巨大的衝擊。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發現,都是在股票短期連續暴漲之後,大股東進行減持,這種就很危險了。股票連續大漲,股東的財富大增,趁機減持套現,自然只能讓散戶買單,市場不買賬,股票就會出現連續大跌。

股東減持對股價的影響

從不同的例子裡,我們其實可以找到共性,首先為什麼市場這麼害怕股東減持?這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股東減持反應內部人士不看好的預期

大股東(包括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是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士”,他們肯定比其他投資者更瞭解公司的實際情況,那麼大東股們自然更能作出理性的決策,如果上市公司並沒有媒體及機構分析得那麼好,那麼大股東肯定會先賣,既然連大股東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了,散戶為啥還繼續死守?這個邏輯成為股東減持對股價最直接的負面影響。

第二,大股東減持會增加股票賣盤帶來拋壓

股票的價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既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又受到行業背景的影響,還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那麼如果大股東突然要減持,這必然會增加股票的拋壓,帶來供大於求,從而影響股票走弱。

第三,大股東減持套現走人降低做強企業動力

大股東減持套現後,持股比例減少發,那麼上市公司對大股東的重要性就會降低。假設大股東股份越來越小,那麼公司對他來說也就越來越不重要,就沒有進一步將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動力,畢竟很多大股東本身就是公司的創始人、實控人,本身從心理上會對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但是事物需要客觀來看待,有很多股東是上市前取得的股份,有些是在股災時增持的股份,股東本身也有資金需求,大股東適當的減持股份,在控制權並不發生關係的情況下,只要公司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際影響就不大。

以下四個因素使得股東減持對股價的影響差距較大

第一,大股東減持規規模

如果大股東減持的股份很大,那麼對股價的衝擊就很大。比如有些大股東“清倉式”減持,有些大股東減持比例佔到流動市值的三分之一,必然會帶來明顯的資金壓力;反之,如果大股東減持規模比較小,實際只需要幾個交易日就能消化,則影響較小。

第二,公司基本面與估值

如果大股東減持時,上市公司本身估值比較低,業績發展良好,市場的樂觀預期會沖淡減持的負面影響;反之,本身業績就不好,還有各類債務纏身等麻煩的上市公司,減持就會加劇負面衝擊。

第三,股票所處的位置

如果大股東在股票連續大漲之後發佈減持公司,那麼對股價的影響就很大,畢竟這類股短期大漲,積累了較大的獲利盤,而在大漲後減持,本身就是套路的表現。反之,如果股價處於溫和階段則影響不大。

第四,大市環境影響

減持的影響,也需要考慮大市環境。比如說在牛市的時候,市場參與者極度樂觀,大量的股票都在大漲,這時如果有減持,股票也會出現低開高走的走勢;而如果是在大熊市中,本身股價就很弱,投資者信心不足,只要看到利空就會放大,此時減持就會加速下跌。

總結

股東減持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只要符合證券法律法規就無可厚非。但是減持並不一定就會帶來股價的大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如果上市公司估值合理、成長穩定,並且減持規模不大,對股價的影響較小。而如果公司業績一般,股價短期又出現大漲,或者說在極弱的大市中,則減持最好迴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