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豬事"妥了?今年A股最火兩類豬:圈裡養的和風口上的,你抓住幾頭

2019年A股市場最火的兩類豬:一類圈裡養的,一類風口上的!

今年天上飛的今年有點多,隨便抓住一個,都會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臨近歲末,不妨先來盤點下2019年A股的這些風口。

風口一:OLED

代表個股:京東方A

京東方A的爆發可以視為A股一季度逼空行情的導火索。農曆2019年春節假期回來的第一個交易日,2月11日京東方A股上漲4.63%,12日漲停,成交60.8億元,13日成交50.1億元,繼續漲停。

而2月12日、13日的龍虎榜讓人們如夢初醒:大資金都行動了,A股行情真的來了。

OLED板塊當時爆發的原因,與華為、三星將要推出摺疊屏手機有關。深天馬A、領益智造、國風塑業這些個股表現也很強勢。

風口二:工業大麻

代表個股:順灝股份

工業大麻這個概念,要屬“舶來品”,主要受美股工業大麻股Tilray2個月翻12倍走勢刺激。A股走勢最強的是順灝股份,該股從年初啟動到4月中旬的最高點,翻了4倍多。

順灝股份日線圖

當時A股一度流行指鹿為“麻”。當時,做大麻布和大麻繩的金鷹股份,拉了4個漲停板,生產大麻花的桂發祥,有一天也被拉昇了7%。千金藥業的產品千金紅顏朝潤膠囊裡有火麻仁,然後也漲停了。

風口三:氫能源

代表個股:美錦能源

美錦能源從低點啟動到最高點,漲了近5倍。凱龍股份、全柴動力、京城股份等概念股也走得很強。

美錦能源日線圖

氫能源板塊當時最大的投資邏輯是對標之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情。

風口四:創投

代表個股:市北高新

創投是一個跨年度的題材,在2018年11月啟動,到2019年再度爆發,期間走出了市北高新、張江高科、復旦復華等一批牛股。

市北高新走勢圖

工業大麻、氫能源、創投三個題材的主升浪都發生在3月,這與當時動輒8000多億元的成交金額有直接關係。錢多了,市場的膽子也就大了。到了下半年,轉為存量博弈後,市場就換了一種玩法:走趨勢!雖然不暴力,但漲幅同樣可觀。

風口五:PCB

代表個股:滬電股份

PCB板塊的爆發,奠定了今年三、四季度的科技股行情。科技股插上業績的翅膀也能飛得很高!滬電股份、生益科技、深南電路,當時被市場稱為PCB“三劍客”。

滬電股份日線圖

6月26日,滬電股份發佈2019年中報業績大幅預增公告。該股在6月27日-7月1日,連續三日漲停,市場由此開始真正重視PCB行業的投資邏輯——“5G建設將會為PCB行業帶來巨大增量。”同樣,生益科技爆發也是源於中報業績增長刺激。7月24日晚間,生益科技發佈2019年中報業績快報,業績大超市場預期,25日放量漲停,之後進入快速上漲階段。

風口六:華為產業鏈

代表個股:若干

下半年,華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A股市場神經。之所以說代表個股有若干個,是因為華為產業鏈蘊藏了巨大機遇。

“看好華為產業鏈成為A股市場未來5-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國金證券行業研究表示,從總量上看,相對樂觀情況下,預計華為公司總體營收將在2025年前達到3000億美元水平,足夠的總量增長將給供應鏈公司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

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科技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大的投資主題之一,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孕育了整個產業鏈的“飛黃騰達”,而A股上就有數十家公司藉此成為“十年十倍”的大牛股。

華為產業鏈能否複製出類似的市場行情,拭目以待吧。

風口七:TWS耳機

代表個股:漫步者

TWS耳機,智能手機之後的又一消費電子盛宴。漫步者1個多月的時間,漲幅已經翻倍。而立訊精密等個股更是今年的趨勢大牛股。

目前TWS耳機廠商主要有兩種參與者:一是下游手機廠商,以蘋果、三星、華為等為代表;二是專業的耳機(聲學)製造廠商。從目前技術發展情況來看,市場更看好前者。

市場預計,2019年airpods出貨量有望超過6000萬,而2020年出貨有望達到9000萬-1億;華為freebuds明年出貨量有望達到千萬級別,三星GalaxyBuds、小米Air等也將大幅增長。

最後,今年一些“冷門股”,也就是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比如春風動力、中航善達、中潛股份等等。


除了風口上的豬,超級豬週期或再迎風口!

12月5日,豬肉板塊走勢波動。截至收盤,豬產業指數上漲0.11%,報1225.87點,在百億市值以上的企業中溫氏股份、雙匯發展、益生股份、禾豐牧業均實現小幅上漲。

今年在“養豬”這件事上,各大生豬養殖企業也是不斷加碼,迅速拓展市場。

新希望斥資89.5億建9個生豬養殖項目

12月4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9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89.52億元。資金來源20%為自有資金,80%為銀行貸款。

新希望公告顯示,9個生豬養殖項目分別為廣西、湖北、河北、湖南、山東、遼寧,另外還在菲律賓開設了年出欄16.5萬頭商品豬項目。公告指出,該項目的實施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對優勢養殖資源的佔有率,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不僅有利於推進公司的區域產業佈局,更能為當地肉品供應和肉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推動當地豬品種改良,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對於風險方面,新希望表示上述對外投資項目存養殖過程中的管理、技術、防疫風險,土地資源、環境資源、代養戶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的風險,項目運營管理風險及生豬價格波動風險,並提出相應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新希望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有利於公司主營業務做大做強,有利於推進公司區域產業佈局,有利於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資金來源為20%自有資金,80%銀行貸款,不會對公司財務及經營狀況產生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新希望今日開盤低開低走,截至收盤下跌1.76%,報21.16元,最新總市值892億元。

牧原股份牽手華能信託“合夥養豬” 涉資金額高達210億

12月2日,牧原股份發佈公告稱,擬在河北、山東、湖北、江蘇、安徽、河南等6省設立14家子公司,總投資金額共達1.4億元。公告中表示,設立子公司有利於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公司產品市場佔有率,獲取規模經濟效益。

據悉,今年以來牧原股份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10月2日,山東、廣西、浙江等地設立9家子公司;9月7日,牧原股份在內蒙古、河南、湖北等地設立7家子公司;8月13日,在河北、黑龍江、遼寧等地設立6家子公司;3月2日,牧原股份在河南、江蘇、山東等地設立3家子公司。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已年內新建子公司已經高達39家,其擴張觸角也逐漸延伸至長江以南地區。

但是,牧原股份“志”似乎並不止於此。

此前,牧原股份爆出大動作。11月9日,牧原股份發佈公告表示計劃與信託公司華能信託合資設立經營生豬養殖項目的標的公司,未來1年內華能信託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100億元,牧原股份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110億元。

各標的公司設立後,牧原股份確保在華能信託對各標的公司實繳出資到位之日起滿1年內分別將華能信託投資資金全部投入到標的公司及其各子公司的生豬養殖項目建設中;資金閒置期間可用於牧原股份短期補充流動資金,但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時間不得超過1年。

牧原股份表示,為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實施戰略發展規劃,提高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產品市場佔有率,擬與華能信託共同投資設立南陽市牧華畜牧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省牧華畜牧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其中,南陽牧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9億元,其中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20億元,持有南陽牧華51.28%的股權,華能信託出資19億元,持有南陽牧華48.72%的股權。山東牧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3億元,其中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7億元,持有山東牧華51.52%的股權,華能信託出資16億元,持有山東牧華48.48%的股權。

溫氏股份今年以來銷售肉豬1700餘萬頭

就在這兩天,國內“養豬大戶”紛紛披露11月份肉豬銷售情況。

溫氏股份(300498)11月份銷售肉豬81.9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5.55億元,銷售均價35.09元/公斤,其中銷量同比下降,“銷售均價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導致價格上升所致。” e公司記者初步統計溫氏股份逐月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公司合計銷售肉豬1700餘萬頭,收入342.59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溫氏股份今年前11個月銷售肉豬同比減少300萬頭。

正邦科技(002157)11月銷售生豬35.53萬頭,環比增長13.09%,同比下降38.24%;銷售收入10.44億元,環比下降10.87%,同比增長15.55%。商品豬(扣除仔豬後)銷售均價30.50元/公斤。未經審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516.58萬頭,同比增長3.32%;累計銷售收入95.28億元,同比增長40.92%。正邦科技表示,2019年11月,公司生豬銷量環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適度釋放產能,全年累計出欄量550-600萬頭的經營計劃保持不變。

傲農生物(603363)11月生豬銷售量為3.40萬頭,銷售量同比增長24.81%。今年前11個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61.49萬頭,銷售量同比增長60.78%。

金新農(002548)11月生豬銷量合計2.06萬頭,收入合計6808.54萬元,銷量同比增長20.33%收入同比增長288.43%。今年前11個月,公司累計出欄生豬36.65萬頭,累計銷售收入6.32億元。

農業農村部:豬肉價格降幅超過20%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12月3日消息,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在各項扶持生豬生產政策的推動和市場拉動下,養豬戶補欄增養的積極性顯著提升,生豬生產呈現明顯恢復勢頭。

從10月份的監測數據看,生豬生產的重要指標都出現了積極變化。一是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0.6%,這是19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意味著生豬基礎產能已經開始恢復。二是規模養豬場生產恢復快,三是生豬生產恢復面不斷擴大。東北、西北和黃淮海地區生豬恢復比較快,黑龍江、陝西、河南、吉林、山東、安徽等12個省份生豬存欄止降回升。西南、華南地區產能下滑也趨緩。總的看,能繁母豬存欄回升,生豬存欄下降也基本見底。雖然11月份數據還沒有完全採集上來,但按這個趨勢,11月份的生產形勢應該會更好。現在看市場總供給的預期較好,不支持豬價持續走高。

近日,中南六省(區)防控應急指揮部聯合發佈《關於中南區試點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的通知》,明確自今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區)開始試行通過“點對點”從區域外調入肥豬。

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會不會造成中南六省(區)豬肉價格上漲?對此,楊振海特別強調,分區防控不是搞區域產銷封鎖,而是服務於動物疫病防控。此次中南六省(區)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通知》,並不是說區域外的生豬一律不得調入。第一,對種豬、仔豬不得采取限制性調運措施,經檢驗合格的種豬、仔豬可隨時調入中南區。第二,對於豬肉及豬肉產品,只要檢疫合格,都可以調入中南區,沒有其他任何限制。第三,在2020年11月30日前,符合中南區跨大區“點對點”調運備案條件的生豬仍可調入中南區。應該說,上述措施充分考慮了行業轉型升級政策方向和當前穩產保供實際,網上的一些“全面禁調”傳言是不符合實際的。

據中南區的監測統計,11月30日以來從區域外調入的豬肉和活豬數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豬肉價格總體穩定。綜合判斷,在中南區試點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不會成為額外的漲價因素。楊振海分析,從供給看價格,進入11月以來,漲價預期也在降溫。據農業農村部對200個批發市場監測調度,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週迴落,降幅超過20%。12月1日豬肉價格為每公斤41.48元,比11月1日價格高峰的每公斤52.40元下降10.92元,降幅達20.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