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文章來源:綜合澎湃新聞、中國基金報、億歐網、砍柴網、券商中國、智本社等報道


海外70餘國累計確診過萬


當地時間3月3日16時韓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5186例。到今天,除中國外全球70多個國家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10000例。


韓國確診病例破5000例 24小時新增851例


據韓國衛生部門消息,當地時間3日0時至16時,韓國共報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74例,累計確診病例5186例,死亡病例31例。3月2日16時至3日16時,24小時共報新增確診851例。


伊朗累計確診病例2336例


伊朗衛生部3日消息,截至當地時間3日中午,伊朗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35例,新增死亡病例11例。伊朗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336例,其中435例康復,77例死亡。


日本累計確診病例近1000例


據日本放送協會統計,截至當地時間3日18時30分,日本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985例,其中包括在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中國遊客等265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706人,以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


德國累計確診病例188例 13個州受到影響


據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3月3日公佈的數據,截至3月3日10時,德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88例,16個聯邦州中已有13個受到影響。其中,北威州確診病例已達到101例。



疫情在全球範圍的加速蔓延,兩週前還幾乎毫無反應的全球金融市場應聲而動。2月24日至2月28日一週全球股市恐慌情緒蔓延,2月28日當日主要市場出現劇烈跌幅,美國方面,道瓊斯指數下跌1.4%、標普500下跌0.8%、納斯達克指數上升1%點;歐洲方面,STOXX50下跌3.9%,STOXX600下跌3.5%;日本方面,日經225下跌3.7%。



當地時間2月28日下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佈聲明稱,“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強勁。然而,冠狀病毒對經濟活動構成不斷髮展的風險。美聯儲正在密切監視事態發展及其對經濟前景的影響。我們將使用我們的工具並採取適當行動來支持經濟。”


3月2日上午,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緊急聲明中表示,由於疫情對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升高,金融市場“走勢不穩定”。日本央行將密切監測事態發展,努力穩定市場,並通過市場運作和資產購買操作來提供足夠的流動性。


日本央行已經有所行動,該央行週一向金融機構提供5000億日元、期限兩週的資金。這是2016年3月以來,日本央行首次通過國債回購協議提供資金。


3月3日,澳大利亞聯儲公佈利率決議,將3月現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0.50%,創紀錄新低,預期0.50%,前值0.75%。


澳大利亞聯儲表示,準備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澳聯儲稱,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有“重大影響”,此次決定是對冠狀病毒疫情做出的反應;3月當季的GDP增長可能明顯較弱;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澳大利亞聯儲表示,澳大利亞金融市場有效運作,將確保金融系統具有足夠的流動性。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澳大利亞聯儲主席Philip Lowe在聲明中表示:“全球新冠病毒爆發將延遲澳大利亞向充分就業和通脹目標邁進的步伐。因此,貨幣政策委員會認為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為就業和經濟活動提供更多支持是適當的。委員會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評估新冠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委員會準備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支持澳大利亞經濟。”


這個消息出來沒多久,這時候美國還是凌晨兩點左右,特朗普就在社交網絡發文,繼續施壓美聯儲。


特朗普表示:“澳大利亞央行降息了,並表示很有可能進一步寬鬆。他們把利率降至0.5%,創紀錄低位。其他國家正在做同樣的事情,如果不是更多的話。我們的聯儲讓我們支付比很多其他國家更高的利率,而我們本應支付更低。對我們的出口商不利,使美國處於競爭劣勢。必須反過來。應該放寬政策並大幅降息。但傑羅姆·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從第一天起就說這是錯的。悲哀!”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作為全球最大央行,美聯儲降息預期近日正急劇升溫。


就在昨晚早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美聯儲行動太慢。德國與其他國家正在向本國經濟注入資金。其他央行行動更加激進。出於所有正確的理由,美國應當擁有最低的利率水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3月3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該行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稱,歐洲央行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及其對經濟、中期通脹和貨幣政策傳遞的影響。“我們隨時準備採取適當的針對性措施,這些措施將是必要的並與潛在風險相稱。”


除了美聯儲,高盛預計加拿大央行近期將共計降息100個基點。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挪威、印度和韓國將降息50個基點,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降息10基點。但預期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正深陷負利率的泥淖,幾無進一步降息空間,可採取的應急操作或為擴大量化寬鬆的規模。


全球央行“大放水”?


在疫情衝擊下,全球供應鏈被嚴重擾亂、世界經濟衰退擔憂上升。經合組織警告,由於全球供應鏈和商品生產受到打擊,旅遊業業績下滑,2020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急劇放緩。報告將2020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從2.9%下調至2.4%。越來越多投資者寄希望於本國央行採取救市動作。目前情況看,全球央行將可能同步進行“降息”。這也意味著,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大放水”可能會重新上演。


美聯儲3月份降息板上釘釘?


目前,市場對於3月份美聯儲降息預期已經板上釘釘,降低50個基點是100%,而降低75個基點,則上升到75%。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FedWatch工具,交易商現在認為,美聯儲在3月會議上降息0.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為100%,而降息0.7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為75%。FedWatch工具將聯邦基金利率期貨走勢轉化為交易員對貨幣政策的預期。


為何要下調利率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折扣經紀公司Charles Schwab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凱西·瓊斯(Kathy Jones)認為,美聯儲降息還有其他動機。一方面集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恐慌可能導致通貨緊縮的威脅。通貨緊縮意味著價格下跌,美聯儲認為這是經濟毒藥。如果沒有人再購買許多商品和服務,這種狀況可能會出現,這也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一個有害特徵。然後是人們資產的價值--房地產、股票等,會萎縮,這對經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瓊斯表示,美聯儲降息的另一個動機是把信貸市場從目前的混亂中拉回。一個恰當的例子是垃圾債券價格的暴跌,這種情況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不景氣的先兆。美聯儲下調利率的最後一個催化劑:防止股市出現暴跌。證券市場是人們的想法或恐懼即將發生的晴雨表。恢復信心可以說服投資者再次購買股票。


或有更多國家加入降息行列?

美聯儲的決策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風向標。美元是當今的世界貨幣,在每年全球支付市場中長期佔據著第一的位置。美元也是很多國家的主要外匯儲備。所以,美聯儲不但是美國的央行,在一定程度上它還擁有“世界央行”的權力。美聯儲一旦降息,意味著向全球市場“撒下”更多的美元,如果其他國家不做任何應對,本國貨幣相對美元就會升值,可能出現兩個後果:

一是本國貨幣升值,意味著本國出口的商品漲價了,會讓本國商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下降,國內一些本來競爭力就不夠的行業會遭到較大的打擊。當年日本為了維持本國商品的競爭力,不惜操縱匯率市場,長期維持了日元相對美元的低匯率。

第二個後果更加嚴重,如果本國貨幣升值,與本國經濟實力不相匹配,就有可能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97年索羅斯“攻擊”泰國就利用了當年泰銖被“高估”的弱點。


所以,世界其他國家只能時刻保持著對美聯儲政策的關注,以調整自己國家的貨幣政策。如果美聯儲降息,後續或有更多國家會跟進。


疫情下,全球產業鏈密交叉影響


從全球範圍來看,疫情的影響程度目前可分為第一梯度(中國)、第二梯度(日韓意)、第三梯度(其他國家),因此目前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也有幾種典型的傳導模式。


最主要的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產業鏈傳導,其次是日韓意為中心的產業鏈傳導,當然還包括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交叉影響,正是因為全球產業鏈的複雜度高,疫情最終產生的影響很難確切估算,未知帶來恐慌。


Dun and Bradstreet估計,按照目前的疫區範圍,新型冠狀病毒將直接影響全球至少56,000家公司的供應商,無論是直接供應商還是第一層和第二層供應商。


1)以中國為中心的產業鏈傳導


我們先來看以中國為中心的產業鏈傳導,根據Euromonitor數據,全球對中國大陸供應商依賴程度較大的是:服裝紡織、高科技零部件、化工用品、機械設備和橡膠塑料等領域。


因此以中國為中心的產業鏈向下遊將更可能影響以上幾大領域,其中紡織服裝、電子產品可能最為嚴重。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此前柬埔寨政府發出警告,由於缺乏原材料,大約200家主要生產服裝的工廠可能不得不完全減慢或停止生產。


據該國服裝製造商協會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為柬埔寨的服裝和紡織品工廠提供了60%以上的原料。緬甸、印度等服裝加工廠大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而從區域來看,根據WITS計算的進口依賴度公式(進口依賴度=從中國大陸進口金額/該國總進口金額),對中國供應商依賴度較大的國家有:澳大利亞、印尼、日本、俄羅斯、美國等等。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我們再來看中國對上游產業鏈的傳導影響,根據WIOD、國泰君安數據顯示,中國對全球產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光學設備、機械、汽車領域相關、食品飲料、電氣設備、焦炭和成品油當領域。


在電子計算機、光學設備領域,中國主要依賴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的進口;在機械設備領域,中國主要依賴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的進口;在汽車領域,中國主要依賴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進口。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以中國為中心的產業鏈影響主要涉及服裝紡織、電子產品、汽車、機械設備等領域,而主要影響的國家將是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


2)以日韓意為中心的產業鏈傳導


隨著韓國的全球電子大廠SK海力士、三星電子則相繼出現密集接觸者和確診病例、日本本土出現確診病例,日韓意三國的數字在近幾天接連攀升,影響逐漸升級。


根據WITS數據顯示,如果不包含中國,日、韓、意三國出口產品佔全球比重最高的是運輸工具品類,即汽車及其零部件為主的產業鏈。


其次是塑料、橡膠、金屬、機電產品,而這些又是汽車產業重要的上游材料和部件,如果疫情繼續在第二梯隊國家擴散,則全球汽車產業將遭受重創。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事實上,根據現代汽車及韓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由於數家位於大邱及周邊地區的工廠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某韓國本土一級供應商一名41歲男性員工確診新冠肺炎並死亡),引發供應商停產,現代蔚山工廠不得不面對中國供應短缺、勞動力隔離帶來的停產雙重打擊,而蔚山工廠是韓國本土三家工廠中規模最大的。


韓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報告中指出,韓系零部件企業在華復工率仍處在六成左右,僅中國供應商的停產可能導致的銷售額損失將超過1萬億韓元,若韓國本土疫情出現蔓延,這一趨勢將加快。


而從全球各地區對日韓進口的依賴度情況來看,受影響較嚴重的將是菲律賓、中國、泰國、印尼。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而從產業鏈向上遊傳導來看,日韓主要的進口品類集中在:化工產品、半導體、汽車、機械產品,受下游工廠影響,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的進口也將收到較大影響。


全球大“放水”?美、日、歐央行先後聲明!特朗普半夜炮轟美聯儲


末日博士魯比尼預言:今年全球股市將下跌30%-40%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努里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COVID-19的爆發導致全球衰退並非不可能事件,預計今年全球股市將下跌30%至40%。他認為,疫情將對政治產生重要影響,按照歷史規律,特朗普將在大選中失敗。作為少數準確預測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經濟學家之一的魯比尼,是國際宏觀經濟學領域世界知名的專家,也經常因其觀點相當悲觀而被外界稱為“烏鴉嘴”。他近日在接受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採訪時再次分享了他對市場的悲觀看法,“預計今年全球股市將下跌30%至40%”。


魯比尼認為,COVID—19破壞了全球經濟增長,“我認為,目前市場的反應相當嚴重,而且由於許多因素,它將比非典更加嚴重。”其中一個因素是:在非典時期,全球化還“不像現在這麼深”。“我認為,直到上週之前,市場還完全活在幻想中。”魯比尼說,“現在,我們才開始正在調整。”魯比尼預測,由於意大利和德國的經濟已經呆滯,廣泛傳播的冠狀病毒感染將對全球產生巨大影響。


“我的建議是,把錢變成現金或投入到安全的政府債券。”魯比尼指出:“你必須對你的資金進行對沖,以防崩盤。”


人民幣成避險資產A股迎來最佳配置機會


由於全球疫情衝擊,外圍市場動盪加劇,中國資產逐漸成為全球資金尋求避險的避風港。


3月2日,摩根斯坦利發佈報告稱,中國股票市場將成為新冠病毒下的“避險資產”,提高中國股票在其亞太地區及新興市場資產配置中的權重,中國股票市場評級由“不變”升為“增持”。該報告顯示,中國股票市場估值相對較低,且預計中國政府未來會出臺更加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措施,從而促進股票市場的上漲。


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股市3月2日收盤大漲逾3%,擺脫上週的重挫局面,因最新經濟數據低迷,加大了市場對於中國當局將出臺更多穩經濟措施的期望,另外,中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字下滑,亦協助支撐信心。


同時,在近期全球股市動盪不安的背景之下,離岸人民幣也在持續上漲。3月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升295點至6.9516,升值至2020年2月3日以來新高,升幅創2020年1月14日以來最大。

人民幣避險色彩日漸濃烈。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認為,一是我國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顯著,復工復產統籌得當,確保經濟正常運行,提振了市場信心;二是中國國債納入國際主流指數,表明外資仍看好中國資本市場。中美之間150多個基點的利差也吸引資金流入,加固了匯率“緩衝墊”。


在債券方面,摩根大通發佈公告稱,2月28日起,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將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納入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這也是繼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後,中國國債第二次被計入國際指數。高盛估算,債券“入摩後將有望帶來增量資金總計達千億元人民幣級。


不少機構預計,中國債券3月有望加入富時全球政府債券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指數團隊的研究顯示,中國債券被納入三大指數將帶來高達2500億美元至3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