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鎮平:辦好“心坎事”增強群眾獲得感

■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譚亞廷 樊景

“公交車對老年人免費,冬天坐公交車去買菜真是既暖和又方便。”日前,鎮平縣涅陽街道西關村居民李大爺笑著說。城區道路寬敞乾淨、綠色公交暢行,為群眾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鎮平縣堅持破難點、治痛點、通堵點,把群眾關切的煩心事、揪心事辦好辦實,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該縣從群眾反映突出的民生難點開始改起,針對群眾出行不便問題,完善“三級公交網絡”,新投入新能源車30臺開通南陽至鎮平城際公交,新購置30臺新能源汽車增加3條城區公交線路,新投放一批七座微客開通26條鎮村公交線路,實行城際公交、城市公交、城鄉公交“三管齊下”。針對學校餐飲食品安全問題,檢查校園內外食品經營者369戶次,約談23戶,責令改正38戶,立案查處1起,取締無證經營1戶,建成“互聯網+明廚亮灶”學校31家;針對“重信重訪”、汙染防治等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清理,息訴止訪11件,整治小散汙企業85家、取締88家。從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痛點認真改起,針對農戶貸款擔保難、融資貴問題,聯合鎮平農商銀行實施“黨建+金融”行動,目前已授信2605戶11839萬元。

實施惠民行動,辦好民生實事。該縣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行動,解決一批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針對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兩類人群,縣政府出資500萬元設立“防貧保”,建立未貧先防、近貧預警、驟貧處置、脫貧保穩精準防貧機制。針對“老弱病殘、鰥寡孤獨”等特殊貧困群體,探索實行以社會託養、集中供養、居家聯養、親情靠養、鄰里助養、自強自養為主的“三集中三分散”供養模式。投資3000萬元建成縣精神病醫院,改造鄉鎮敬老院,建設居村聯養點,目前集中供養1830人、分散供養5109人,“六養”率達97.2%,初步實現了特殊貧困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